【地理】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 试卷
展开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
第Ⅰ卷(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都不得分。)
1.为打击索马里海盗,吉布提港逐渐成为各国军舰后勤物资补给基地。2014年8月,中国企业中标吉布提港口码头建设,一旦多功能码头建成,吉布提将成为区域航运和物流中心。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一艘军舰从吉布提港出发,以时速22节(1节=1.852千米)航行,10小时后,该军舰可能位于( )
A.16°N B.7°N C.10°N D.55°E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与相应6 000 m高空等气压差图。据此完成2--4题。
2.若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丰富,此时甲、乙两地近地面的天气最有可能分别为( )
A.晴天、阴雨天 B.晴天、晴天 C.阴雨天、晴天 D.阴雨天、阴雨天
3.此时,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正南风
4.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此时该地区出现雾霾天气( )
A.甲处风力较大,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B.乙处风力较小,雾霾持续时间较长
C.乙处有上升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D.甲处有下降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下图是沿某经线附近部分地区气温、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
5.据图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A.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6.对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 B.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
C.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 D.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
下图中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7--8题。
7.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定下列数值( )
A.a<b<c B.f>g C.e<d D.d<e
8.图示时刻,M、P两地气温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M地高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低于P地
B.气温M地高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高于P地
C.气温M地低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低于P地
D.气温M地低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高于P地
西风分速是指各风向风速中西风的分量。如图示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西风分速分布。读图完成9~10题。
9.下列纬度中,西风分速冬夏季差值最大的是( )
A.40°N B.50°S C.40°S D.60°N
10.影响南北半球西风分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洋流性质D.地势高低
烟流的扩散有爬升型、熏蒸型、波浪型、平展型等,大气对流运动对烟流的扩散具有很大的影响。回答11--12题:
11.下列四种烟流扩散形态,与其对应的大气状况图正确的是( )
12.波浪型烟流多出现在( )
A.晴朗的夜间 B.日出前后 C.多云的夜晚 D.晴朗的白天
热岛强度是中心与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能准确反映“热岛效应”的变化状况。“冷岛效应”原指干旱地区夏季时,绿洲、湖泊气温比附近沙漠低的一种局部温凉的小气候现象。目前城市也在广泛开展这个方面的研究。读图,完成13~15题。
13.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最显著的季节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图中①处出现了北京市区夏季午后的“冷岛”现象,可能是因为此处布局了( )
A.住宅区 B.公园 C.商业区 D.农田
15.“冷岛效应”会使①处与周边地区相比( )
A.年降水量增多 B.热量交换增强 C.空气对流减弱 D.水汽蒸发加快
某地质小组在我国一潮湿、黏重的红色土壤分布区对某一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得到了如图所示数据:甲、乙、丙三处为探测点位置,斜线左侧数据为探测点所在地面的海拔(单位:m),右侧数据为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即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m)据此回答16~17 题。
16.该区域最适合种植的作物可能是( )
A.春小麦 B.冬小麦 C.油茶 D.哈密瓜
17.乙处构造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地壳运动 B.变质作用 C.风化作用 D.侵蚀作用
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读图完成18--19题。
18.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流水侵蚀 B.②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砂砾洪积
C.③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泥沙冲积 D.④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泥沙堆积
19.图中城市历史上曾是某王朝的都城,该王朝一般会选择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修建皇家陵墓。较为理想的地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如图8所示,位于湿润区的某河流,穿过的背斜山脉,进入平原。读图8,完成20--21题。
20.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的原因可能是( )
A.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 B.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
C.河流先于褶皱形成 D.山脉断裂,断裂处形成河流
21.图8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水坝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图6为某三角洲上河流部分河段示意图,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在7月和1月的平均宽度。据此回答22--23题。
22.下列关于该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循环1月比7月活跃 B.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C.1月输送的泥沙少于7月 D.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23.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河流堆积作用最显著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的规律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受洋流影响,同一纬线上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如图为某海区表层海水等盐度线和等温线图,图中实线表示海水等盐度线(单位:%),虚线表示海水等温线。读图,回答24--25题:
24.比较海水等温线a、b、c的大小关系( )
A.a>b>c B.c>b>a C.b>a>c D.a>c>b
25.若该海域位于太平洋,则图中洋流是( )
A.北太平洋暖流 B.东澳大利亚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日本暖流
某地理研究小组在下图中不同地区进行地理研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6--28题:
26.甲处渔民发现该海域每隔几年会突然出现大量死鱼和死鸟,其原因是( )
A.海洋石油污染 B.厄尔尼诺现象 C.酸雨 D.臭氧空洞
27.有关乙处河段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河流流速较慢 B.当地夏季为汛期
C.以雨水补给为主 D.流水侵蚀作用比较明显
28.到达丙处时,大量轮船在装载货物外运,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货物可能是小麦或者牛肉 B.该港口可以实行河海联运
C.港口附近可能碰到从南极漂浮过来的冰山 D.该地多欧洲移民
读“某海域等深线和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回答29--31题:
29.甲处所处的大洲可能为( )
A.欧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大洋洲
30.乙处洋流可能是( )
A.加那利寒流 B.东澳大利亚暖流C.加利福尼亚寒流 D.拉布拉多寒流
31.乙处洋流对周围地理环境的影响为( )
①对沿岸增温增湿作用 ②对沿岸降温减湿作用 ③与来自高纬度的洋流交汇形成渔场
④与来自低纬度的洋流交汇形成渔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地处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方的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美誉。读图,回答32--33题。
32.据图分析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影响正确的是( )
①形似向西开口的三角形,利于形成地形雨 ②北部高大山脉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 ③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挡来自塔里木盆地的风沙入侵 ④地形封闭,各大洋水汽都难以到达,但有四周高山冰川的融水 ⑤独特的地形使该地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冬冷夏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33.该地区的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生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山脉“阴阳脸”。下列关于“阴阳脸”现象形成原因正确的叙述是( )
A.阳坡温度高,不适合树木生长
B.阴坡为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适合树木生长
C.阳坡山地放牧与过度樵采毁坏了森林
D.阴坡温度低,蒸发弱,土壤湿度大,林木生长旺盛
三江并流地区雪峰横亘,山高谷深,地貌类型多种多样。每年2至4月是云南的旱季,但下图中甲处却总会出现小雨季,导致怒江水位上涨,因正值沿岸桃花盛开,故称“桃花汛”。下图是沿27°N所作的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34--35题。
34.甲地出现“桃花汛”的主要原因是( )
A.春季气温回升,对流旺盛 B.春季气温回升,冰川消融
C.西南风带来水汽,地形抬升 D.东南风带来水汽,地形抬升
35.金沙江部分河谷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垂直植被带逆向分布现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坡度
下图是“四个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示意图”。读图,回答36~37题。
36.四个山地中,①山地垂直植被类型最丰富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热量丰富 B.降水量大 C.相对高度大 D.纬度位置低
37.由四个山地植被分布情况可知,它们的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读非洲局部示意图,完成38--40题。
38.图中②③④三地的自然带体现了( )
A.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39.图示六地自然带形成过程中,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最大的是( )
A.② B.③ C.④ D.⑥
40.图中①③⑤三地的自然带( )
A.类型相同,成因不同 B.类型不同,成因不同
C.类型不同,成因相同 D.类型相同,成因相同
第二卷(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41.(12分)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形成于第三纪,属于较年轻的凹陷湖。读新疆部分区域及博斯腾湖附近水系分布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简析博斯腾湖湖水淡的原因。(4分)
(2)罗布泊盐湖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北部,经济开发潜力巨大,推测罗布泊盐湖成因。(4分)
(3)近年来博斯腾湖湖水变咸,试分析人为原因。(4分)
42.(14分)2017年我国多地经历了自1961年以来最热的夏季,酷热难耐之际,一位正在南非桌山旅游的网友发出“来桌山避暑吧”的邀请,引起网络热议。
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半岛北部,海拔1087米,多悬崖峭壁,因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而得名,又叫“上帝的餐桌”。只要天气晴朗,每天都会有大片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当地人形象的把它称为“上帝的桌布”。桌山的奇特还在于这座由石灰岩构成的“餐桌”上,溪流几乎绝迹,呈现一片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而它中部的洼地里却是一片生机盎然,其植株密度仅次于热带雨林。下图为桌山位置示意图。
(1)从地理角度说明“来桌山避暑吧”的理论依据。(4分)
(2)结合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推断桌山地貌的形成过程及依据。(6分)
(3)从大气环流入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帝的桌布”是如何形成的。(4分)
43.(14分)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甲岛面积约3635平方千米,拥有宽阔的大陆架,白色沙质海滩四周环布。岛上多荒漠,石灰岩层遍布全岛,但溶洞数量较少。
材料二 龙血树是曱岛独特并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生长在山区只有少量土壤的地方,外形像一把巨伞,多刺的树叶上有一层蜡质。
材料三 图A所示洋流为甲岛附近4-9月洋流流向。
(1)描述甲岛的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6分)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甲岛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8分)
参考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C | A | A | C | D | B | C | B | D | B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D | D | D | B | C | C | A | C | B | C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B | C | D | B | D | B | A | C | B | D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D | A | D | C | B | C | B | C | D | A |
41.(12分)
(1)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补充大量淡水,且地势低洼利于汇水,河流汇入水量大,湖泊水量较多;孔雀河从湖泊流出,对湖泊具有排盐作用。(4分)
(2)罗布泊地势相对较低,有众多河流汇入,地表径流将盐分带入罗布泊;气候极端干旱,年蒸发量大,降雨极少,强烈的蒸发促使罗布泊中的水量逐渐减少,盐分积累。(4分)
(3)上游河流截流建设水利工程(引水),下游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加,加大出湖水量,引起湖水水位下降,湖面缩小,湖水盐度逐年升高。(4分)
42.(14分)
(1)桌山位于南半球,我国夏季时南半球正值冬季;桌山冬季受温暖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凉,适合避暑。(4分)
(2)桌山由石灰岩构成,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故推断桌山地貌的形成首先经历了外力沉积作用;桌山海拔较高,经历了地壳抬升作用;桌山地表平坦,为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说明抬升后经历了强烈的风力侵蚀作用。(6分)
(3)桌山处于西风带,强劲的西风从大西洋上带来充足的水汽;携带大量水汽的西风沿陡峭的桌山爬升,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在山顶冷却凝结,形成浓密的云团。(4分)
43.(14分)
(1)终年高温(年温差相对较小),降水稀少。纬度低;夏季索马里寒流,西南风来自索马里半岛干燥少雨。(6分)
(2)甲岛为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植被稀疏,多为旱生植物,物种独特单一;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外力风化作用强,石灰岩广布,岩溶地貌发育较差;地表水(和地下水)缺乏,河流稀少。(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