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
展开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可以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氨基酸③钙离子 ④抗利尿激素 ⑤尿素⑥呼吸酶⑦葡萄糖转运载体 ⑧神经递质⑨麦芽糖
A. ①②③④⑤⑦⑨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③④⑥⑧ D. ②③④⑤⑧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详解】①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①错误;
②氨基酸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②正确;
③钙离子是内环境的成分,③正确;
④抗利尿激素会通过血液运输,是内环境的成分,④正确;
⑤尿素是细胞代谢产物,需要经过内环境才能分泌到体外,是内环境的成分,⑤正确;
⑥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⑥错误;
⑦葡萄糖转运载体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⑦错误;
⑧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即组织液中,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⑧正确;
⑨麦芽糖是植物二糖,不存在于动物的内环境中,⑨错误。
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如图表示人体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代表血浆,乙代表组织液 B. 甲的蛋白含量明显比丙高
C. 戊可代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 D. 丁中O2浓度比甲中高
【答案】C
【解析】
A.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而甲为组织液、乙为血浆、丙为淋巴,A项错误;
B.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形成淋巴,两者成分基本相同,B项错误;
C.淋巴中分布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两种细胞与淋巴液进行物质交换,C项正确;
D.丁是组织细胞,有氧呼吸消耗O2,组织液中的O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因此甲中的O2浓度比丁高,D项错误;
答案选C。
3.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B. 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C. ②中含激素、血浆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D. 血浆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穿过5层磷脂双分子层
【答案】B
【解析】
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淋巴)、②(血浆)、③(组织液)组成的,A正确;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组织液,再进入②血浆或者①淋巴,B错误;②血浆中含激素、血浆蛋白、乳酸、尿素、CO2等物质,C正确;血浆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要经过毛细血管壁细胞(两层膜),进入组织细胞膜(一层膜),最后进入线粒体(两层膜),共经过了5层膜,即5层磷脂双分子层,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化学成分以及相互转化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别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图像。
4.下列关于反射及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和脑中都有存在
B. 刺激传出神经时效应器也会作出反应,这属于反射
C. 婴儿因大脑发育不全易遗尿,说明排尿反射中枢在脑
D. 吃山楂分泌唾液和看山楂分泌唾液的反射类型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2、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详解】A、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A正确;
B、刺激传出神经虽然也能引起效应器的反应,但由于此反应没有通过整个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B错误;
C、排尿反射中枢在脊髓中,大脑可以控制排尿,C错误;
D、吃山楂分泌唾液,属于先天性的非条件反射,看山楂引起的唾液分泌属于后天性的条件反射,D错误。
故选A。
5.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 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是
A. 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
B. 在d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e、f都能测到电位变化
C. 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D. 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和乙都发生两次偏转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图中涉及3个神经元,3个突触,兴奋传递的方向为顺时针。
【详解】A、由图可知,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均为轴突-树突型,A正确;
B、在d点施加一强刺激,只有c点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a、b、e、f不能测到电位变化,B错误;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兴奋可以传递到e、f所在的神经元,故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C正确;
D、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和乙的两极均会先后兴奋,故均会发生两次偏转,D正确。
故选B。
6.图示A、B两细胞间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细胞B是效应器中的肌肉或腺体细胞
B. ⑥作用于⑦后不一定导致细胞B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C. ⑥与⑦结合,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D. ①上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据图分析,A表示轴突末梢形成的突触小体,B表示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①表示神经纤维的膜,②表示突触小泡,③表示突触前膜,④是突触间隙,⑤突触后膜,⑥是神经递质,⑦是突触后膜的受体。2、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3、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详解】A、细胞B可以是效应器中的肌肉或者腺体细胞,也可以是神经细胞,A错误;
B、⑥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其中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⑦导致细胞B膜电位出现外负内正,抑制性神经递质用于⑦,细胞B膜电位还是外正内负,B正确;
C、⑥神经递质与⑦特异性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错误;
D、①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膜外局部电流方向是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二者方向相反,D错误。
故选B。
7.如甲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表,表1两电极分别在a、b处膜外,表2两电极分别在d处膜的内外侧。在bd中点c给予适宜刺激,相关的电位变化曲线如乙图、丙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表1记录得到乙图所示的双向电位变化曲线
B. 乙图①点时Na+的内流速率比②点时更大
C. 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丙图曲线正处于④点
D. 丙图曲线处于⑤点时,甲图a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甲图中:表1两极均在膜外连接,表2两极分别连在膜内和膜外。
乙图中:①→③会发生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对应甲图的表2。
丙图中:④表示甲图b点兴奋,⑤表示兴奋传至a、b之间。
【详解】A、表1记录得到丙图所示的曲线图,b、a两点会先后发生兴奋,A错误;
B、乙图①点处于静息电位,Na+的内流速率比②点时小,B错误;
C、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说明d点处于兴奋状态,丙图曲线正处于④点即b点兴奋时,C正确;
D、丙图曲线处于⑤点时,兴奋传至ab之间,甲图a处于静息电位,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D错误。
故选C。
8.下图为人体胰岛分泌激素的作用机理模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若激素是胰高血糖素,A 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起催化作用
B. 若激素是胰岛素,与 A 结合会加速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
C. A 参与激素的识别,体现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D. 若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可促进靶细胞的肝糖原、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答案】B
【解析】
【分析】
胰岛A细胞可以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胰岛B细胞可以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
【详解】A、若激素是胰高血糖素,A受体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激素只有调节作用,无催化作用,A错误;
B、若激素是胰岛素,与A结合会加速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降低血糖,B正确;
C、A受体蛋白参与激素的识别,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的功能,C错误;
D、若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可促进靶细胞的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D错误。
故选B。
【点睛】注意:肝糖原可以水解为葡萄糖补充血糖浓度,肌糖原不能水解为葡萄糖补充血糖浓度。
9.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三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它是由下丘脑分泌并释放的
B. 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激素④和①(或②)两种激素的分泌
C. 胰岛中的B和C两种细胞虽然分泌的激素不同,但它们含有相同的核基因
D. 性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性腺的分级调节,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类似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
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详解】A、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由垂体释放,A错误;
B、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负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即激素④和①(或②)两种激素的分泌量会减少,B正确;
C、胰岛中的B(胰岛B细胞)和C(胰岛A细胞)两种细胞分泌的激素不同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它们的核基因是相同的,C正确;
D、图中显示,性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性腺的分级调节,D正确。
故选A。
10.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
④血糖浓度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兴奋由轴突末梢传至大脑皮层产生 渴觉
A. 两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 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 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 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④ 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详解】①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下丘脑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①正确;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②错误;
③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③错误;
④血糖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④正确;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⑤正确。
故选:B。
11.当环境温度从 0℃改变为 23℃,某人体温基本不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其他条件不变)
A. 若在 23℃环境下他没有出汗,则没有通过蒸发途径散热
B. 此过程中机体进行的调节是减小产热,增大散热
C. 进入 23℃环境后他的实际产热和散热量都减小了,且基本相等
D. 若环境温度升高至他的体表温度,蒸发是唯一有效的散热途径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3、人体体温维持相对稳定的机制是人体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详解】A.人体即便没有出汗,也有少量体内水分从皮肤表面蒸发,只是通过蒸发途径散热较少,A错误;
B.人由寒冷环境到温暖环境,由于体内与环境温度差变小,散热速度变慢,人体可通过减小产热,增加散热的调节过程使体温维持基本不变,B正确;
C.人体进入 23℃环境后,散热速度变慢,要维持体温基本不变,则机体的实际产热和散热量都减小了,且基本相等,C正确;
D.若环境温度升高至他的体表温度,由于无法通过对流和辐射方式散热,所以体表蒸发是唯一散热途径,D正确。
【点睛】注意:人体不管出于什么环境条件,只要机体的体温正常且基本不变,则他(她)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唯一不同的是在寒冷环境中,由于散热速度快,所以产热随之更多;反之,在炎热环境中,由于散热速度变慢,产热也随之减少。
12.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并诱导靶细胞坏死释放抗原
C. 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过程中产生的浆细胞来源不完全相同
D. 多次注射某疫苗的目的是刺激不同浆细胞产生不同抗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监控、清除。特异性免疫包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更快、更强、产生抗体更多。
【详解】A、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A项错误;
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并诱导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释放抗原,B项错误;
C、初次免疫中浆细胞来源于B细胞,而二次免疫过程中产生的浆细胞可来自B细胞和记忆细胞,C项正确;
D、多次注射某疫苗的目的是增加记忆细胞和浆细胞的数量,D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注意疫苗具有特异性,多次注射某种疫苗,可以增加体内记忆细胞以及抗体的量。
13.下图表示人体某一免疫过程,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表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且细胞a是吞噬细胞
B. 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细胞b能大量分化成细胞c
C. 图中d为抗体,其能分布到血液或内环境中起作用
D. 若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T淋巴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其中a表示T淋巴细胞,b表示记忆细胞,c表示效应B细胞,d表示抗体.
体液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详解】A. 图中表示的是体液免疫过程,且细胞a是T淋巴细胞,A错误;
B. 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细胞b(记忆细胞)能大量分化成细胞c(效应B细胞),B正确;
C. 图中d为抗体,且能分布到血液或内环境中起作用,C正确;
D. 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T淋巴细胞,D正确。
故选A。
14.甲型流感病毒(H1N1)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细胞直接接受抗原刺激会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
B. 甲细胞分化形成的效应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的宿主细胞
C. 呈递给甲细胞的抗原是巨噬细胞重新合成的子代病毒外壳
D. 对感染病毒的患者应注射疫苗实施主动免疫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回忆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甲细胞为T细胞。
【详解】T细胞不能直接接受抗原的刺激,抗原需要先经过巨噬细胞摄取和处理,A错误;在细胞免疫中,T细胞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H1N1的宿主细胞的作用,B正确;呈递给T细胞的抗原是巨噬细胞摄取处理后具有特定抗原决定簇的抗原,C错误;主动免疫也称自动免疫,是指用人工接种方法输入抗原性物质(如疫苗等),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产生抗病能力。被动免疫是指给机体输入由他人或动物产生的免疫效应物质,将现存的免疫力转移给机体,如输注抗毒素等。预防H1N1病毒的感染应注射疫苗实施主动免疫,对感染H1N1病毒的患者应实施被动免疫,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B。
15.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⑦是盒不转,盆转;⑧是盆和盒一起转。一段时间后,不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A. ②⑤⑦ B. ①②③⑤⑧ C. ①③④⑥⑦ D. ②⑤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向光弯曲和生长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部的伸长区;引起横向运输的原因是单侧光或地心引力;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运输到下部的伸长区,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此出现向光弯曲,显示出向光性。
【详解】①中由于胚芽鞘尖端是匀速旋转的,因此ab中生长素分布是均匀的,因此胚芽鞘直立生长;②中左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所以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③中没有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所以胚芽鞘直立生长;④中阻断了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途径,所以生长素分布均匀,则胚芽鞘直立生长;⑤是生长素向左侧运输,右侧无法极性运输到作用部位,所以胚芽鞘向右侧弯曲生长;⑥阻断了生长素极性运输到作用部位,所以胚芽鞘不生长;⑦中旋转植物,受光均匀,所以幼苗直立生长;⑧中整体旋转,所以对小孔侧受单侧光照,因此幼苗弯向小孔生长。综上所述,一段时间后,不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①③④⑥⑦,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了解研究胚芽鞘向光性的实验中,一般用琼脂、锡箔小帽、云母片这三种材料处理胚芽鞘,其中琼脂能够透水也能透光;锡箔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能阻断生长素的运输。
16.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完整胚芽鞘均分成①②③三组,处理方式如图所示。三组均在适宜条件下水平放置,—段时间后观察弯曲情况。实验结果为①③组胚芽鞘向上弯曲生长,②组胚芽鞘水平生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实验的对照组是①组,实验组是②③组
B. 该实验能证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尖端
C. ①③组胚芽鞘向上弯曲生长证明生长素的两重性
D. ②组胚芽鞘水平生长的原因是云母片阻止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极性运输,即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详解】A、①组未做任何处理,是本实验的对照组,而②③组是本实验的实验组,A正确;
B、②组插在尖端,③组插入尖端下段,通过本实验②③的结果并与①对照分析可知,重力导致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的尖端,B正确;C、由于①③组都背地弯曲生长,只能说明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不能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C错误;D、②组云母片插入尖端,胚芽鞘水平生长的原因是云母片阻止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D正确。故选:C。
17.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其作用机理为:生长素通过细胞壁,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通过进一步信号传递促进质子泵基因的表达,质子泵是细胞膜上转运H+的载体,可将H+从膜内运到膜外,使细胞壁酸化,酸化后的细胞壁变得松弛从而有利于伸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子泵的合成和运输与内质网有关
B. 据题意分析,生长素通过细胞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C. 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中,色氨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生长素
D. 生长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生长素能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从而激活细胞膜上转运H+的载体,将H+向膜外运输,使细胞壁酸化、变得松弛,细胞吸水膨胀产生压力,促使细胞生长。
【详解】根据题意,质子泵属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因此其合成、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A正确;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因此生长素等物质通过细胞壁的方式不是跨膜运输,所以不是协助扩散,B错误;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中,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为生长素,色氨酸不是生长素的基本单位,所以不是经过脱水缩合过程形成生长素的,C错误;生长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错误。
18.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A. 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B. 利用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玉米田中的单子叶杂草
C. 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
D. 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答案】C
【解析】
【分析】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实例:(1)利用乙烯利催熟,如凤梨的有计划上市,香蕉、柿子、番茄等上市前的催熟。(2)利用赤霉素溶液处理芦苇,增加纤维长度,如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就可以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3)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产生α一淀粉酶。(4)青鲜素可以抑制发芽,延长马铃薯、大蒜、洋葱的贮藏期。
【详解】脱落酸具有促进果实脱落的作用,A错误;高浓度的2,4-D能抑制双子叶植物的生长,大豆是双子叶植,故高浓度的2,4-D对农作物也有抑制作用,B错误;赤霉素能促进茎的生长,因此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C正确;乙烯利是乙烯类似物,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D错误。
19.如图所示为某池塘内鲤鱼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a点和b点,鲤鱼种群的增长率一定相等
B. O~d时间段内,曲线最低点鲤鱼种群的增长率不为零
C. a~b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龄组成为稳定型
D. b~c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数量逐渐减少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示是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变化曲线图,当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大于1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当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小于1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当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等于1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详解】A. 图中a点和b点,鲤鱼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都等于1.5,因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即出生率−死亡率=1/2死亡率,由于a、b两点的死亡率不相等,所以a、b两点的种群增长率不等,A错误;
B. 0~d时间段内,曲线最低点鲤鱼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小于零,故增长率小于零,B正确;
C. a~b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大于零,故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错误;
D. b~c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D错误。
20.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保持不变
B. 种群数量大于K/2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减小
C. 培养瓶中的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前,密度就对其增长有了制约作用
D. 鱼类养殖过程中,在种群数量接近K/2时进行捕捞有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种群数量包括种群增长、波动和下降,种群数量增长包括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S增长曲线是存在环境阻力的情况下的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所能允许的最大值,又叫K值,K值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增长速率为0,K/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
【详解】种群数量达到K值,会在K值处上下波动,A错误;种群数量大于 K/2,小于K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培养瓶的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前,密度就对其增长有了制约作用,C正确;若要有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产,在种群数量大于 K/2时捕捞,使种群数量保持在K/2,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种群增长的S曲线的类型、分析S型增长曲线不同阶段的增长速率的变化应应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21.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常常趋向于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生殖或死亡数量与种群数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由图甲可知,为实现可持续地对资源的利用,载畜量不应超过C点
B. 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C. 由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D. 由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甲分析,随着载畜量的增加,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合理的载畜量为A-C点。
据图乙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为种群的增长率,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为0,因此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
【详解】从图甲可知,C点以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低于不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A正确;由图甲可知,适度放牧有利于提高并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B正确;从图乙可知,E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错误;从图乙可知,F点之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持续增加,F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即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值(K值),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态、种群数量变化、年龄结构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
22.图是某自然区域中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t1时刻,甲、乙两种群的死亡率相同
B. 甲、乙两种群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C. t2时刻,甲、乙两种群间的竞争程度最低
D. 0~t2,甲、乙两种群的数量均呈“S“型曲线增长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起点时甲种群与乙种群的数量比小于1,该比值逐渐增大到1又逐渐降低到0,说明甲种群数量先增加后降低,最后被淘汰,进而说明甲乙逐渐为竞争关系。
【详解】t1时刻,甲、乙两种群的数量相等,但是死亡率不一定相等,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乙两个种群之间为竞争关系,B错误;t2时刻,甲、乙两种群的数量比为0,说明甲种群已经消失,因此两者之间的竞争程度最低,C正确;0~t2,甲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后降低,不是“S“型曲线增长,D错误。
23.如图甲、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种群数量变化关系不能用图甲表示
B. 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C. 图甲、图乙分别表示的是捕食、竞争关系
D. 图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甲图中两种生物一种增多(减少),另一种也随着增多(减少),属于捕食关系;乙图中两种生物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死亡,属于竞争关系。
【详解】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甲图表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不能表示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的关系,A正确;乙图表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噬菌体与细菌是寄生关系,B错误;据图分析,甲图表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乙图表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C正确;丙初期种内互助与种间斗争都会存在,后期因消失了一种,X种内斗争会加剧,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
24.如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B. 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 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D. 若采用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
采集的原理应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暗、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灯罩的功能是为了保证更多的光线和热量集中到土壤样品,一些小动物正是通过金属筛网向下移动进入广口瓶的,广口瓶中可以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
【详解】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暗、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A错误;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运动能力较强的土壤动物如跳虫的采集,B正确;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也便于小动物的采集,C正确;由于酒精可将收集的土壤动物及时固定,防止腐烂,所以若采用大量的土壤动物作为标本保存,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D正确。
【点睛】易错点:采集小动物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暗、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
25.有关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该图表示一个群落,则丁为分解者
B. 若甲为生产者,则甲一定是自养型生物
C. 若该图表示食物网,则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D. 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则应加上由丁到甲的箭头,并可确定甲是生产者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详解】群落是指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的种群,包括生产者甲、消费者乙、丙和分解者丁,A正确;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B正确;若该图表示食物网,则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C错误;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则应加上由丁到甲的箭头,并可确定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正确。
26.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食草鸟、蜘蛛、蟾蜍、猫头鹰
B. 猫头鹰占有第三、四、五、六共四个营养级
C. 蜘蛛和蟾蜍只是捕食关系
D. 如果昆虫突然减少,食草鸟的数目将不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据图分析: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食草鸟→猫头鹰,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草→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
2.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是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是第三营养级,以此类推。
【详解】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蜘蛛、蟾蜍、食虫鸟、猫头鹰,食草鸟属于初级消费者,A错误;猫头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四个营养级,B正确;蜘蛛和蟾蜍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C错误;如果昆虫突然减少,短期内食草鸟数目将增加,D错误。
故选B。
27.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该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 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
C. 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m,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可以是m×c/a
D. 若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为农田生态系统,则群落的演替方式是初生演替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两方面。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四部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特点为单向,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因此是单向不可逆转的。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A错误;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不循环的,B错误;若一段时间内草原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可以是m×b/a × c/b kJ= m×c/akJ,C正确;若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为农田生态系统,则群落的演替方式是次生演替,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8.如今低碳生活、绿色经济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目标。如图是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碳循环的过程①②伴随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B. 植树造林有助于增强过程②而减少大气CO2含量
C. 减少对过程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D. 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平衡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①表示呼吸作用,②主要表示光合作用,③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
【详解】A、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能循环,A错误;
B、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主要是通过②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来实现的,故植树造林有助于增强过程②而减少大气CO2含量,B正确;
C、③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减少对过程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C正确;
D、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平衡,D正确。
【点睛】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主要通过植树造林。
29.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 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C. 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都不同
D. 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答案】B
【解析】
【分析】
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两个营养级同化能量的比值,与能量利用率不同。人类的活动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发生变化。
【详解】A、害虫与拟水狼蛛构成捕食关系,二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二者数量的相对稳定,,A正确;
B、防治稻田害虫,可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B项错误;
C、精耕稻田向着生物种类少的方向演替,演替速度较快;弃耕稻田向着生物种类多的方向演替,演替速度较慢,C正确;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卷叶螟数量下降,拟水狼蛛更多的以褐飞虱为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D正确。
故选B。
30.下列关于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群落的组成中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B. 某地区同种树木的幼苗、半成体植株和成体植株形成垂直结构
C. 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
D. 信息传递必定调节不同群落之间的种间关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其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生态系统具有保持和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而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作用是:①生物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②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③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生物群落的组成中包括生物成分,不包括非生物成分,A错误;某地区同种树木的幼苗、半成体植株和成体植株形成的是种群,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的不同种生物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布,B错误;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利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C正确;信息传递可调节同一群落的种间关系,D错误。
二、非选择题
31.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机制是相当复杂的。图1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激素),图2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三种调节方式(分别标记为甲、乙、丙),结合图1、图2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在寒冷环境下,产生寒冷感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图1中激素__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以增加产热量,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等变化以减少散热。
(2)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________(填“甲”“乙”或“丙”)模式调节分泌量,此时胰岛B细胞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___。
(3)若甲模式中,靶腺为卵巢,则女性排卵前性激素的含量逐渐升高,进而影响下丘脑和垂体中某些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____。
(4)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2中__________模式(填“甲”“乙”或“丙”)调节的,当人体内_____________升高时,其分泌量增加。
(5)人在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使心跳和血液循环加快,以适应人体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在此过程中,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胰岛A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属于___________(填“神经递质”或“激素”)。
(6)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HCO3-减少,从而对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物质的缓冲作用减弱,可引起胃黏膜损伤。
【答案】 (1). B、C (2). 丙 (3). 效应器 (4). 反馈调节 (5). 乙 (6). 细胞外液渗透压 (7). (特异性)受体 (8). 神经递质 (9). 酸性
【解析】
【分析】
根据激素的分泌调节机制,可判断图1中A为促激素,B、C分别为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D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图2中甲表示激素分级调节,乙表示下丘脑分泌激素,调节生命活动,丙表示神经直接控制内分泌腺的分泌。
【详解】(1)人体在寒冷环境下,甲状腺素(B)和肾上腺素(C)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以促进有机物氧化分解,增加产热量。
(2)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神经直接调节胰岛细胞的分泌,如图2中的丙模式,此时胰岛B细胞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效应器。
(3)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机制,女性排卵前性激素的含量逐渐升高,进而抑制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称为(负)反馈调节。
(4)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由垂体释放的,属于图2中的乙模式,当人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其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
(5)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与胰岛A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由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属于神经递质。
(6)HCO3-溶液表现为碱性,可与酸性物质反应,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HCO3-减少,从而对酸性物质的缓冲作用减弱,可引起胃黏膜损伤。
【点睛】去甲肾上腺素由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直接与胰岛A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而不是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因而不属于激素,而是属于神经递质。
32.如图为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的过程示意图,A、B、C、D、E为液体,①②为某种物质,请据图回答:
(1)发生在肠腔中大分子物质①转变为小分子物质②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假如物质②为葡萄糖,则其进入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__________(填字母)构成了人体内环境;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_________(填字母)。
(3)大量饮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__,从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此时人体血浆中的_______________激素发生变化,使尿量增多。
【答案】 (1). 消化 (2). 主动运输 (3). BDE (4). DE (5). 增多 (6). 抗利尿(激素)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A液存在肠腔内,与外界相通,属于外界环境,B为血浆,C为细胞内液,D为组织液,E为淋巴。
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详解】(1)发生在肠腔中大分子物质①转变为小分子物质②的过程称为消化;葡萄糖进入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2)A液存在肠腔内,与外界相通,属于外界环境,B为血浆,C为细胞内液,D为组织液,E为淋巴。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B、组织液D和淋巴E组成。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D和淋巴E。
(3)大量饮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多,从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此时人体血浆中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人体重吸收水分降低,尿量增多。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及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33.图1表示由甲、乙、丙三种神经元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Ca2+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图2是图l中丁部位的放大图。图3表示神经元某部位受刺激前后膜电位变化情况。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中,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甲神经元与乙神经元组成的突触结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______。神经递质的释放______消耗能量。
(2)甲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后,乙神经元_____(选填“兴奋”或“抑制”),丙神经元_____(选填“兴奋”或“抑制”),丙神经元的膜电位______(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3)图2中A测量的电位是______(选填“静息电位”或“动作电位”),与图3中______点的电位对应,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______。
(4)若抑制甲神经元膜上Ca2+通道的开放,刺激甲神经元,乙神经元______测到如图3所示电位变化。
【答案】 (1).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 需要 (3). 兴奋 (4). 抑制 (5). 发生 (6). 静息电位 (7). C (8). K+外流 (9). 不能
【解析】
【分析】
图1中乙酰胆碱为兴奋性递质,5—羟色胺为抑制性递质。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后,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据此可判断图2A、B所测电位的类型和图3中各段曲线的对应关系。
【详解】
(1)图1中,甲神经元上的局部电流传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导致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整个过程突触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神经递质通过胞吐释放,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2)甲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会使乙神经元兴奋,乙神经元释放的5—羟色胺为抑制性递质,会使丙神经元抑制,丙神经元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5—羟色胺作用后,电位差会增大。
(3)图2中A测量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是静息电位,与图3中C点的电位对应,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K+少量外流。
(4)若抑制甲神经元膜上Ca2+通道的开放,刺激甲神经元,Ca2+不能内流,突触小泡无法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因此乙神经元不能测到如图3所示电位变化。
【点睛】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变化曲线分析
A点:静息电位,K+通道开放使K+外流;
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使Na+内流;
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
CD段:静息电位恢复,K+通道开放使K+外流;
DE段:静息电位。Na+-K+泵活动加强,排Na+吸K+,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静息水平。
34.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据图回答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
(1)因为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所以在发挥作用时会因_________、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_________________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2)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__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
(3)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由图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对胚轴的生长具有________作用。根据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推测,实验中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应在图中的________点。
(4)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丙图所示。根据①③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而将②组结果与①③进行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浓度 (2). 器官的种类 (3). Ⅱ (4). d (5). 抑制 (6). B (7). 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 (8). 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或“细胞分裂素可缓解顶端优势”)
【解析】
【分析】
据图甲分析: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所以甲图中I代表双子叶植物、II代表单子叶植物,图中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既可以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又可以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所以该点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作为除草剂。
据图乙分析:使用CaCl2溶液后,植物的生长速率明显减慢。
据图丙分析:①③组的单一变量是有无顶芽。有顶芽时,侧芽不生长,没有顶芽时侧芽生长,说明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②组结果与①③进行比较,具有细胞分裂素,可见,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
【详解】(1)因为生长素的作用有两重性,且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故生长素的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生长素的作用有较大差异。
(2)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说明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敏感,即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Ⅱ,选择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同时又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
(3)加入CaCl2后,乙图曲线下降,说明一定浓度的CaCl2对胚轴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赤霉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结合曲线图可知,实验中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在图中的B点.
(4)①③组的单一变量是有无顶芽,有顶芽时,侧芽不生长,没有顶芽时侧芽生长,说明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②组结果与①③进行比较,具有细胞分裂素,可见,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关的实验分析能力。.通过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曲线的对比分析,找出实验的自变量,明确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便可得出相关的结论。
35.图 1 为某温带稀树草原食物网的一部分示意图,图 2 为某生物的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在图 1 所示的稀树草原食物网中,共有食物链______条。假设每种动物从上一营养级不同生物中获得的能量相同且能量传递效率均为 10%,若狼种群增重 6 kg,需要消耗草____________kg。
(2)若图 2 所示的种群为某鼠种群。在 C 点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__。在无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该种群数量每年均以 150%的速率(出生率-死亡率)增长,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 N,则两年后它们的数量将达到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样方法调查该稀树草原中风信子的种群密度,选取样方的关键在于_________。若同时统计各样方中物种数目,则可以调查__________。
(4)某年气温明显增高,食物丰富,稀树草原昆虫数量也增多,但并没有呈现“J”型增长的状态,这是____(填“负反馈”或“正反馈”)调节的结果。多年来,该稀树草原牧民大力植树种草,使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牧业产量呈持续增长势头,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也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得以增强。
【答案】 (1). 5 (2). 21300 (3). 增长型 (4). 6.25N (5). 随机取样 (6). 物种丰富度 (7). 负反馈 (8). 速度和方向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图1所示为某一温带草原食物网的一部分示意图,其中草是生产者,其余生物均为消费者,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该食物网中含有5条食物链。
分析图2:图2所示为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种群密度在A~C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两者的差值在增大,因此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增大;种群密度为C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此时两者的差值最大,因此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最大;种群密度在C~D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两者的差值在减小,因此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降低;种群密度为E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K值。
【详解】(1)食物链的数法应该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走到最高消费者,逐条逐条的数,看有多少种走法,结合图解可知该食物网中包括5条食物链;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去向与其他营养级的区别在于能量不流向下一营养级。假设每种动物从上一营养级不同生物中获得的能量相同且能量传递效率均为10%,若狼种群增重6kg,需要消耗兔和红狐各30kg;而红孤增重30kg,需要消耗兔、臭鼬和鸟各 300/3 = 100kg;依此类推,需要消耗兔、鼠、昆虫为(30+100)kg、( 3000/3 + 1500 /3)kg、 1500/3 kg;因此,共需要消耗草约130×10+(1000+500)×10+500×10=21300kg。
(2)在C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此时两者的差值最大,因此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最大,所以此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在无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该种群数量每年均以150%的速率(出生率-死亡率)增长,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N,则两年后它们的数量将达到N×(1+150%)×(1+150%)=6.25N。
(3)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采用样方法调查该稀树草原中风信子的种群密度,选取样方的关键在于随机取样,若同时统计各样方中物种数目,则可以起到调查物种丰富度的作用。
(4)气温明显增高,食物丰富,稀树草原昆虫数量也增多,但并没有呈现J型增长的状态,这是由于负反馈调节的结果。多年来,该稀树草原牧民大力植树种草,使草原生境明显好转,牧业产量呈持续增长势头,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也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得以增强。
【点睛】本题结合食物网图解、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图,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变化,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种群的特征,掌握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