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浮山中学等重点名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 物理
展开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3页,第Ⅱ卷第3至第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问10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白己的姓名、座位号。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19年6月24日消息,大连市首届“工匠杯”职工技能竞赛决赛开赛,现场20名砌筑工展现出较高的技术水准。如图所示,竞赛工地上的建筑工人用砖夹搬运5块相同的砖(图中阴影部分相当于砖夹),当砖处于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砖夹对砖块的水平压力越大,1、5两块砖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B.3受到2施加的摩擦力大小等于自身重力的一半
C.4对3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D.1受到2施加的摩擦力与4受到5施加的摩擦力完全相同
2.如图所示,水平固定杆上套一物块甲,甲与小球乙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现用跟水平方向成α=30°角的力F=10N拉着乙并带动甲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在运动中两者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甲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已知甲、乙质量分别为2kg和1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
A.; B.;
C.; D.;
3.某篮球运动员将篮球竖直向上抛出,篮球在最高点离接球的手距离1.8m,该运动员接球的整个过程时间约为0.1s,(忽略空气阻力,B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球时球的速度大小为3m/s
B.篮球自由下落时间约为1.2s
C.手受到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是篮球重力大小的7倍
D.手接篮球的整个过程,篮球处于失重状态
4.如图所示,小球从O点的正上方离地h高处的P点以v1的速度水平抛出,同时在O点右方地面上S点以速度v2斜向左上方斜抛一小球,两小球恰在O、S连线的中点正上方相遇。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两小球抛出后至相遇过程
A.斜抛球水平速度分量比平抛球水平速度分量小 B.两小球初速度大小关系为v1=v2
C.两小球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相同 D.两小球相遇点一定在距离地面高度处
5.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静止的18个相同的木块排成一条直线接触但不粘连,每个木块的长度l=0.5m,质量m=1.2kg,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1,在右边第一个木块的右端放一质量M=1kg的小铅块(可视为质点),它与各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拼μ2=0.5,现突然给小铅块一个向左的初速度v0=10m/s,使其在木块上滑行。设木块与地面间及小铅块与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A.小铅块相对木块滑动时小铅块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
B.小铅块最多能带动5个木块运动
C.第10个木块运动的速度大小为1m/s
D.小铅块下的木块刚发生运动时小铅块的瞬时速度大小为5m/s
6.如图,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度顺时针转动,传送带右端上方的挡板上固定着一轻弹簧。将小物块P轻放在传送带左端,P在接触弹簧前速度已达到v,与弹簧接触后弹簧的最大形变旦为d,P的质量为m,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从P开始接触弹簧到弹簧第一次达到最大形变的过程中
A.P的速度一直减小 B.传送带对P做功的功率一直减小
C.传送带对P做的功Wv1,故A、B错误;两小球都只受到重力,都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相同,C正确;根据题意只能求出两小球运动时间相同,但不知道斜抛球竖直方向初速度的具体值,所以不能判断两小球相遇点距离地面的高度,故D错误。
5.D【解析】设小铅块相对木块滑动时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μ2Mg=Ma,解得:a=5m/s2,选项A错误;设小铅块最多能带动x个木块运动,对x个木块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当小铅块下的x个木块发生运动时,则有μ2Mg>μ1(mgx+Mg),解得:x<3.33即小铅块最多只能带动3个木块运动,选项BC错误;设当小铅块通过前面的15个木块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由动能定理可知:-μ2Mg×15l=M(v2-v),解得:v=5m/s,选项D正确。
6.C【解析】P与弹簧接触后在水平方向受弹簧力作用,P受的静摩擦力向右,P做匀速运动,运动到弹力与最大摩擦力相等时,P物体由惯性P继续压缩弹簧,P接下来做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故A错误;由公式可知,由于P先做匀速后做减速,由于静摩擦力增大,速度不变,所以功率先增大,后滑动摩擦力不变,速度减小,所以功率减小,故B错误;由于P开始到弹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的过程中P受的为静摩擦力,后来为滑动摩擦力,所以传送带对P做的功小于μmgd,故C正确;对滑块由动能定理得:,由于,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化量小于mv2+μmgd,故D错误。
7.B【解析】设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则,得到美国GPS导航卫星的轨道半径,北斗导航卫星轨道半径为r1=21500km+6400km=27900km,由知,,得,B项正确。
8.D【解析】根据图象可知,当x=0时,N的速度为6m/s,即N的初速度v0=6m/s.选项A错误;设M、N先后通过x=6m处时的速度均为v,则对M:v2=2a1x,对N:v2-v02=-2a2x,联立以上两式解得a1+a2=3m/s2,选项B错误;设当M的速度v1=8m/s、N的速度v2=2m/s时,两车通过的位移均为x′,则对M:v12=2a1x′,对N:v22-v02=-2a2x′,联立以上两式解得a1=2a2,解得a1=2m/s2,a2=1m/s2.选项C错误,D正确。
9.AC【解析】同步卫星的绕行方向和地球的绕行方向一致,所有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位置均位于赤道正上方,A项正确。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知,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大于近地卫星的周期。B项错误。由随地球自转物体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相同,由a=rω2,则半径大的向心加速度大,C项正确。同步卫星离地高度较高,有三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工作就可能实现全球通讯。D项错误。
10.BD【解析】设甲滑上斜坡后经过t1时间乙再滑上斜坡,则有:1s,甲滑上斜坡后加速度m/s2,设此时甲向上运动的位移为,m此时甲速度m/s,选项B正确,AC错误;乙滑上斜坡时,加速度与甲相同,以甲为参考系,乙相对于乙以m/s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时间它们相遇,有:s,则相遇时间s,选项D正确。
11.ACD【解析】对小孩和滑板在PE段分析知方向沿PE向下,故A正确;对小孩和滑板在EF段分析知方向沿EF向上,故B错误;对小孩和滑板在PE段匀加速,在EF段匀减速则:,得故C正确;对小孩和滑板由动能定理知代入数据得W=12J,故D正确。
12.AC【解析】A、B碰撞后,因二者交换速度,所以A静止,物块B由D点以初速度vD做平抛运动,落到P点时其竖直速度为vy,有vy2=2gR,而=tan45°,解得vD=vy=4m/s,选项A正确、B错误;设A与B碰撞前的速度为,A与B相碰交换速度,所以v0=vD=4m/s,A从S滑到Q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Agh=mAv02,解得h=0.8m,选项C正确;设物块能沿轨道到达M点,且到达时其速度为vM,从D到M由动能定理得:-mBgRcos45°=mBvM2-mBvD2,解得vM≈2.2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