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辽宁省抚顺市第十九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辽宁省抚顺市第十九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第I卷(单选题 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世界地形图上,看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43米,这个数字被称为( )A. 图例 B. 注记 C. 高度 D. 数值【答案】B【解析】地图上的数字属于注记内容,选B。2. 绘制图幅相同的省级行政区图,其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序的是( )A. 西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北京市 B. 北京市、贵州省、西藏自治区、云南省C. 北京市、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D. 贵州省、北京市、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答案】C【解析】图幅相同,则实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小,按面积大小排序依次是西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北京市,则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序是北京市、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选C。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读图,完成下题。3.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 m、宽为220 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 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A. A4纸(29.7 cm×21 cm) B. B4纸(36.4 cm×25.7 cm)C. A3纸(42 cm×29.7 cm) D. B3纸(51.5 cm×36.4 cm)【答案】B【解析】实地的长为300米,宽为220米,用1:1000的比例尺输出,用比例尺换算成的图幅的长为30厘米,宽为22厘米,所以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应该是B选项。4. 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个城市可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B. 甲图反映的区域范围比乙图小C. 甲图中的S市城区面积比乙图大 D. 甲、乙两图中的铁路长度相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读图可知,两幅图的图幅面积相同,面状的甲图的范围小于乙图,因此甲图中的比例尺比乙图大,A对。甲图比乙图详细,因此甲图的比例尺大,B错。两图反映的是同一地区图内容,甲图内容详细,乙图内容粗略,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内容越详细,反映的图幅范围越小,C错。甲图的比例尺大,因此甲图的铁路长度比乙短,D错。故选A。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5. 若图中甲岛为一江心洲,其与图中最高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 1210m B. 830m C. 610m D. 430m6. 关于图中河流描述正确的是( )A. 河流地处亚热带,无结冰期 B. 图中河段流速较慢C. 图中河段航运价值较大 D. 该河最终流入湄南河【答案】5. B 6.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判断读地形图,熟悉青藏高原上雅鲁藏布江地理特征。5. 读图,图中最高点在东北部,海拔约4400—4600米。甲地是江心洲,是河流泥沙堆积而成,高出水面不会太多,海拔约3400—3600米,所以江心洲与图中最高点之间相对高度在800—1200米之间,ACD错;B对。6. 根据经纬度,图示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区,不是亚热带,A错。图示河段等高线稀疏,地势平缓,水流速度较慢,B对。高原上经济水平低,工业少,人口少,航运价值小,C错;该河最终向南注入印度洋,D错。7. 某中学地理小组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下题。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山谷处是水源最丰富的地方,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可以判断,a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是集水区域,水源最为充足;b、c在坡地上;d处在山脊处。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下图示意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 图中a、b、c、d四处村落冬季采光较好、气温较高的是( )A. a B. b C. c D. d9. 下列河段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是( )A. ①—②河段 B. ②—③河段 C. ③—④河段 D. ④—⑤河段10. 图中陡崖( )A. 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120米 B. 底部海拔可能为11米C. 易形成落差较大的瀑布 D. 下方地势平坦,适合布局交通线【答案】8. A 9. A 10. B【解析】8. 据图可知,a位于山丘的阳坡,冬季采光条件好;并且A位于山脊的东侧,受冬季风的影响最小。B位于西侧的山坡上,光照条件差,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c位于山顶,海拔高,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d位于北侧山脊,受冬季风影响大,海拔较高,气温低。故A正确。9. ①—②河段位于河口地区,地势低平,水流最缓,利于泥沙沉积。故A正确。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下面小题。11. 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A. ①和③ B. ②和③ C. ①和④ D. ②和④12. 若该区位于一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A. 一个岛 B. 两个岛 C. 三个岛 D. 无岛【答案】11. D 12. D【解析】11. 从等高线示意图分析,沿AB线,两条线的交点两侧等高线凸向高值,说明其两侧地势较低,应为山谷,则交点处地势较高,所以对应右图中的②点;沿MN线,该点两侧较高,均在250m以上,则交点处地势较低,对应右图中的④点。12. 从等高线示意图分析,海拔150m以下的区域将被淹没,其范围形成水带,而其中没有高地出露,形不成岛屿,所以D正确。读我国沿东经109°地形剖面图,回答下面小题。13. 图中B,C,D,E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A. 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B. 汉江谷地、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C. 黄土高原、渭河谷地、秦岭、汉江谷地D. 华北平原、大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14. 对图示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A. 图中山脉C为南北走向 B. B、D两地的河流,属长江流域的是DC. 山脉C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D. A、E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E【答案】13. B 14. D【解析】根据经纬度定位,判断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了解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相对位置。根据主要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判断选项正误。13. 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结合经纬度判断,图中C在34°N附近,是秦岭。B在秦岭南侧,是汉水谷地。D在秦岭北侧,是渭河谷地。E是黄土高原。B、C、D、E 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汉江谷地、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B对。A、C、D错。14. 结合前面分析,图中山脉C为秦岭,是东西走向,A错。B、D两地的河流,属长江流域的是B,B错。山脉C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C错。E是黄土高原,A、E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E,D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5. 图中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形分布的是( )A. B. C. D. 16. 下列地形结构示意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山区的比例)符合我国实际的是( )A. B. C. D. 17. 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内有丘陵分布,并且没有绿洲的盆地是( )A. 塔里木盆地 B. 柴达木盆地 C. 四川盆地 D. 准噶尔盆地【答案】15. B 16. D 17. C【解析】15. 秦岭南侧为四川盆地,A错。天山北侧为准噶尔盆地,南侧为塔里木盆地,B对。横断山西侧为青藏高原,C错。太行山西侧为黄土高原,D错。故选B。16. 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故选B。17. 我国四大盆地中,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一级阶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都位于第二级阶梯。其中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有绿洲分布,而四川盆地没有绿洲分布,有丘陵分布,故选D。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的物理现象。读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8. 该省位于我国的( )A. 西北地区 B. 华南地区 C. 东北地区 D. 西南地区19. 下列因素中,对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是( )A. 河流泥沙含量 B. 地形起伏 C. 西南季风强弱 D. 土壤厚度【答案】18. C 19. B【解析】18. 读图,根据经纬度,该省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是吉林省,C对。A、B、D错。19. 该省是吉林省,东南部以山地为主,西部以平原为主。多年平均雾日数从东南向西北减少。地形起伏是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因素,B对。河流泥沙含量、土壤厚度与雾日数无关,A、D错。不受西南季风影响,C错。读我国雨带移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0. 通常年份,当雨带位于①、②、③时,分别是( )A. 4、5月,6月,7、8月前后 B. 5、6月,7月,8、9月前后C. 3、4月,5、6月,7、8月前后 D. 10月,8、9月,7、8月前后21. 2003年长江地区旱情严重,而淮河流域出现洪涝。原因是( )A. 南方气流中含水量较少而北方气流中含水量较多B. 冬季风较弱,雨季回撤慢,在黄淮停留过长C. 副热带高压过强,台风活动多集中黄海一带D. 副热带高压偏强,雨带北上提前,并在黄淮停留长【答案】20. A 21. D【解析】20. 读图,通常年份,当雨带位于①、②、③时,其位置分别是南部沿海一带、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东北地区,月份分别是4、5月,6月,7、8月前后,B对。A、C、D错。21. 2015年长江地区旱情严重,而淮河流域出现洪涝。原因是副热带高压偏强,雨带北上提前,并在黄淮停留长,D对。A、B、C错。22. 下列关于图中四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省是我国位置最南的省区,雷州半岛位于该省B. 乙省的简称是鄂,人民政府驻地在武汉市C. 丙省位于我国的西南边境,同四个国家接壤D. 丁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答案】B【解析】根据轮廓及图中地理事物判断可知,甲为广东省,乙为湖北省,丙为云南省,丁为陕西省,海南省是我国最南的省区,湖北省简称鄂,地跨长江上中游,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境,邻国有缅甸、老挝、越南三国,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资源基地。23. 图中四省区中,少数民族最多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C24. 我国地形地势对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地势西高东低,使来自海洋的水汽能深入到大陆内部,季风气候区广布B. 地势阶梯分界处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C. 地形多种多样,为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D. 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粮食种植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我国的地形特征是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形类型复杂,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影响我国的海洋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故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地势阶梯附近,由于河流落差大,故水能资源丰富,我国河流分布多,我国地形复杂,山区面积广,利于生物多样性生长。25. 以下关于我国气温和降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冬季南北温差不大 B. 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C. 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D.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答案】A【解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下图表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标的对比。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6. 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A. 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耕地 B. 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总量C. 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 D. 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总量27. 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导致( )A. 耕地后备不足 B. 水资源浪费严重C. 人均土地面积少 D. 缺水问题突出【答案】26. A 27. D【解析】26. 我国南方水资源和人口数量比北方多,北方耕地面积和土地面积比南方大;因此a、c应表示水资源和人口,B正确;27. 北方耕地面积大,但水资源少,会出现缺水问题突出,D正确。读我国两大工业基地图,回答下面小题。28. ①工业基地为我国的( )A. 辽中南工业基地 B. 京津唐工业基地C.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29. 有关①工业基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工业结构较单一 B. 高科技工业所占比重高C. 以重工业为主 D. 环境污染较为严重30. 制约②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土地 B. 能源 C. 水源 D. 科技【答案】28. A 29. B 30. C【解析】本题组考查环渤海地区区域分析。(1)辽宁省有辽中南工业基地。(2)辽中南工业基地高科技工业不足。(3)水源成为制约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因素。28. ①工业基地位于辽宁省,为辽中南工业基地,选A。29. ①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工业结构较单一,环境污染较为严重,高科技工业所占比重较低,选B。30. ②工业基地为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华北,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但区域水资源不足,水源成为制约②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因素。下表为截至2010年底我国四省区部分运输方式线路长度表(单位:千米)。读表,完成下面小题。31. ①②③④四个省区分别为( )A. 西藏 云南 上海 黑龙江 B. 西藏 黑龙江 上海 云南C. 上海 黑龙江 西藏 云南 D. 上海 云南 西藏 黑龙江32. 对②省区河流通航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A. 水网密布,通航条件好 B. 冬季结冰,通航条件差C. 区域面积广,通航条件好 D. 地形崎岖,通航条件差【答案】31. D 32. D【解析】31. 比较四省的交通运输方式线路长度:③省区的内河航运和高速公路里程没有,故判断为西藏;上海由于省区面积最小,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长度都较短,符合①;受地形因素的影响,云南省的陆路运输以公路为主,而铁路里程较黑龙江短。符合②;那么④就是黑龙江。故选D。32. 结合上题,②省区为云南,所处纬度较低,故河流无冰期,全年都能通航,但由于位于云贵高原,地形崎岖,故通航条件不利。故选D。读中国部分铁路干线,完成下面小题。33. 起止点为杭州和株洲的铁路干线是( )A. 浙赣线 B. 陇海线 C. 京广线 D. 沪杭线34. 图中经过省级行政中心最多的铁路干线是( )A. 京沪线 B. 京九线 C. 京广线 D. 焦柳线【答案】33. A 34. C【解析】33. 起止点为杭州和株洲的铁路干线是浙赣线。34. 根据图示信息,图是铁路中,经过省级行政中心最多的铁路干线是京广线。35. 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B. 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多为集中分布的水田C. 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种植制度是一年一熟至两熟D. 长江三角洲的土壤以生产力较高的水稻土为主【答案】B【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为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A错误;该地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农田零散,B错误;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种植制度主要是一年两熟,C错误;由于多年栽培,该地主要分布为生产力高的水稻土,D正确。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0分)二、综合题(共30分)36.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完成下列各题。(1)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 (2)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答案】(1)丘陵;鞍部。 (2)赞成。降水季节变化大,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地势低洼、开阔,利于蓄水(或图幅北部河谷狭窄,利于建坝);邻近农用地、居民点,便于生产、生活用水。 或:不赞成。该地已有河流流经,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迁建公路和居民点,增加建设成本;淹没大片耕地,人均耕地减少。【解析】整体分析:第(1)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第(2)题考查水库选址的原则。(1)读图,等高线密集,呈闭合状态,海拔在400m左右,根据等高线判读地形类型是丘陵。甲地是两山之间比较平缓的部位,为鞍部。(2)开放性试题,首先要明确观点,然后说明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自圆其说即可得分。①读表格可知,该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计划库区位于图幅所示东北部,地势低洼、开阔,河谷狭窄,利于建坝、蓄水。库区邻近农用地、居民点,便于生产、生活用水。所以赞成。②图示该地已有河流流经,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建水库要迁建公路和居民点,增加建设成本。要淹没大片耕地,导致人均耕地减少,影响粮食生产的稳定。所以不赞成。 37. 读中国局部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山脉G西侧的地形单元为_____________;山脉F名称 ,它是 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2)铁路名称:a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3)指出图中G山脉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意义。 (4)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1)黄土高原 贺兰山 200(2)大秦线 陇海线 (3)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阶梯分界线;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4)河流流经干旱区,降水量少, 蒸发量大; 沿岸城市、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量大。【解析】(1)山脉G为太行山,其西侧的地形单元为黄土高原;山脉F为贺兰山,它是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2)根据图示信息,ac分别为大秦线、陇海线。(3)图中G山脉为太行山,它是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阶梯分界线,也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4)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主要流经干旱区,降水量少, 蒸发量大;且该段流经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地区,沿岸城市多,工农业较为发达,城市、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