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80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80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80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展开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2分,共68分)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2.该国陆地面积约为
A.0.11万平方千米 B.1.1万平方千米
C.11万平方千米 D.110万平方千米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3~4题。
3.上图中,坡度最陡的一幅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4.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的地形判断不正确的是
A.A处是山谷 B.B处是山地
C.CD处是山脊 D.EF处是山谷
6.图中两山峰的温差为
A.1.2℃ B.1.2℃~2.4℃
C.2.4℃~4.8℃ D.0℃~2.4℃
7.根据下表分析,德班的气候类型是德班气候资料(测站:29°50′S,31°2′E,海拔5m)
月 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平均气温(℃) | 23.5 | 24.5 | 23.5 | 22.0 | 19.0 | 16.5 | 16.5 | 17.0 | 19.0 | 20.0 | 21.5 | 22.5 |
降水量(㎜) | 118 | 128 | 113 | 91 | 59 | 36 | 26 | 39 | 63 | 85 | 121 | 124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右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
8.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
9.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读“亚欧大陆部分地区气候分布规律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有关气候类型分布的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温带季风气候
B.②是地中海气候
C.③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④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⑥地处纬度较低,但气候寒冷,是因为海拔高。
B.⑤地处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
C.①和⑤两地降水季节分配一致。
D.②和④两地降水季节分配一致。
读某地气温和降水量折线图,回答12~13题。
12.有关该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24℃。
B.该地的年降水量在800—1000毫米之间。
C.该地位于北半球。
D.该地分布在温带的大陆西岸。
13.有关该地的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地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丰沛。
B.该地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该地冬季低温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D.该地冬季低温少雨,夏季炎热多雨。
右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14题。
14.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A.反气旋频繁过境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右图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完成15题。
15.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甲;盛行风、洋流 B.乙;纬度、地形
C.丙;经度、地形 D.丁;盛行风、纬度
里斯本、雅典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测得的气温和降水量呈现一定的差异。完成16~17题。
16.两地的夏季温度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里斯本
A.受夏季盛行风影响 B.受沿岸暖流影响
C.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D.受沿岸寒流影响
17.两地的年降水量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雅典
A.纬度位置较低 B.受西风影响较弱
C.地势相对较高 D.距地中海较近
右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月气温分布图,完成18~19题。
18.此图表示 月份气温分布状况,丙处等温线较东侧向南突出的原因是 。
A.1月,地形
B.1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7月,地形
D.7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9.丁处附近等温线的数值可能是
A.12℃ B.16℃ C.20℃ D.24℃
下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我国的最西、北、东、南端,据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四地中位于中俄边境的是
A.a、b B.a、c C.b、c D.b、d
21.图中四地分属于我国的几个省级行政区?
A.一个行政区 B.两个行政区
C.三个行政区 D.四个行政区
读“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第22题。
22.下列关于A、B、C三地说法正确的是
①A地海拔高气温低,年太阳辐射总量少
②“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对A地的写照
③B地阴雨天气多,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少
④C地由于远离冬季风的源地且海拔低,因此冬季气温比B地高
⑤B地由于海拔比A处低,所以年太阳辐射总量比A处多
⑥B地为盆地地形,该地多夜雨
A.①②④⑤ B.②③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23.读“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曲线图”,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1、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④和② D.①和④
读某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下图),回答24~25题。
24.造成①地和②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差异 B.海陆分布
C. 地势高低 D.环流形势
25.③地气温可能为
A.16℃ B.17℃ C.19℃ D.18℃
读我国大陆东部季风区四地日平均气温≥10℃的开始日期与结束日期示意图,回答26~27题。
26.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27.若③地的纬度比④地低,则③地可能是
A.东南丘陵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读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回答28~29题。
28.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地处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多锋面、气旋活动
29.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
世界最高咸水湖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山北麓,属非季风区湖泊,近年来,湖水水量有增大现象。据此回答30~31题。
30.纳木错湖水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增加 B.冰川融水增多
C.冻土融化加强 D.大气降水增加
31.下列图示湖泊与纳木错相似的是
下表为我国主要大河流域水量平衡值。蒸发系数是指流域内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它与径流系数之和等于1,其综合反映了流域内气候的干湿程度。据表回答32~34题。
流域 | 流域面积(km2) | 年降水量(mm) | 人均径流量 (m3/人·年) | 年蒸发量(mm) | 径流系数(%) | 蒸发系数(%) |
松花江 | 557180 | 525 | 145 | 380 | 27.5 | 72.4 |
黄河 | 752443 | 492 | 76 | 416 | 15.4 | 84.6 |
淮河水系 | 261504 | 929 | 191 | 738 | 20.6 | 79.4 |
长江 | 1807119 | 1055 | 542 | 513 | 51.4 | 48.6 |
珠江 | 452616 | 1438 | 772 | 666 | 53.7 | 46.3 |
雅鲁藏布江 | 246000 | 699 | 474 | 225 | 67.8 | 32.3 |
32.雅鲁藏布江蒸发系数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大 B.气温低
C.峡谷深 D.光照弱
33.将表中河流按水量平衡值进行分类,下列各组中最为合理的一组是
A.长江、珠江 B.长江、珠江、雅鲁藏布江
C.黄河、松花江 D.松花江、雅鲁藏布江
34.表中河流从水量平衡值角度分析,最容易被污染的是
A.珠江 B.淮河
C.雅鲁藏布江 D.黄河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2分)
35. 读我国部分地区及其相关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图中各地点的相关资料
地点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海拔(m) | 4 | 2 895 | 1 288 | 1 302 | 2 261 | 23 | 8 |
年降水量(mm) | 559 | 966 | 61 | 1 536 | 372 | 2 045 | 975 |
年均温(℃) | 12.2 | 6.6 | 11.7 | 17.2 | 5.5 | 24.1 | 24.3 |
(1)说明造成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以及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4分)
(2)分析④地降水量高于⑤地的原因。(4分)
(3)分析⑥、⑦两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6分)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海岸红杉,生长快,寿命长,树形高大,材质优良,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海岸红杉适合生长的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赠送的海岸红杉树苗栽种在杭州。现在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引种海岸红杉,有的地区已初具规模。左图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右图为杭州和阿克塔的气温变化曲线图与降水柱状图。
(1)描述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的地形特征。(4分)
(2)分析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多雨、多雾的原因。(8分)
(3)对照阿克塔的气候特征,评价杭州海岸红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CBBAA DBABA
11-20 DDDDA DBBBC
21-30 CBCCB BDABB
31-34 DBAD
二、综合题
25.(1)②地纬度较①地稍低,但其地势高,故其年均温较①地低(2分);③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非季风区),远离海洋,水汽来源少,故降水量小于①地(2分)。
(2)④地地处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受季风影响,可接受部分来源于太平洋的水汽,也可以接受西南季风带来的水汽(2分);⑤地位于内陆,水汽来源少,所以④地降水量远高于⑤地(2分)。
(3)⑥、⑦两地纬度(2分)及海拔高度均接近,故年均温接近(2分)。但⑥地位于迎风坡,降水量较大或⑦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雨影区),降水量大大减少(2分)。
26.(1)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2分);地势东高西低(2分)。
(2)地处大陆西岸,距海近(2分);位于西风带,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2分);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2分);沿岸受寒流影响,水汽易凝结成雾(2分)。
(3)有利条件:夏季降水较多(2分)。
不利条件:夏季气温较高(2分);冬季气温较低(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