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百所名校2020届高三第四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江西省百所名校2020届高三第四次联考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工业化和城市化前、中期人口爆炸性的增长,往往会对后工业化和城市化后期产生深刻的影响。如图为人口储备与工业化关系图。据此完成1-3题。
1.工业化后期人口出生率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①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②生育观念改变
③社会养老及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④抚养、教育费用高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后工业化社会的人口增长特征是( )
A. 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B. 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C. 低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D. 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3.工业化和城市化前、中期人口爆炸性的增长是后工业化和后城市化社会的一种资源储备,其主要原因是后工业化和后城市化社会( )
A. 劳动力不足 B. 消费市场萎缩 C. 财政收人低 D. 社会赡养能力低下
福建泉州在宋元时期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现在不仅GDP总量居福建首位,人口规模也是全省第一。然而,泉州市(如图)是一个典型的“弱区强县”的城市,泉州市区的辐射力不强,城镇基本是各自发展,目前仍存在城镇格局小、散、弱的现象。据此完成4-6题。
4.宋元时期泉州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现代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
A. 科技水平 B. 政策 C. 经济腹地 D. 河流流量
5.据图推测,以下四县(市)人口最少的是( )
A. 安溪 B. 惠安 C. 南安 D. 德化
6.今后,泉州市要( )
A. 平衡各县区的人口和经济 B. 促进低端产业向泉州市区转移
C. 降低部分县区的工业化速度 D. 推动县区一体化、协调区域发展
读亚马孙河水系与长江水系图,完成7-9题。
7.与长江下游相比,亚马孙河下游( )
A. 气候更适宜 B. 人口密度较低 C. 航运量较大 D. 经济更发达
8.两河干流水能资源相比较及原因正确的是( )
A. 长江更丰富-水量大 B. 亚马孙河更丰富-水量大
C. 长江更丰富-落差大 D. 亚马孙河更丰富-落差大
9.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远低于亚马孙河流域,其主要原因是长江流域( )
A. 森林火灾频繁 B. 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C. 人类活动强度大 D.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较少
如图为北半球①②③三地不同日期的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三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11.若4月1日②③两地同时日出,则②地位于③地的( )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南 D. 西北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 答。第43 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黑土区在大面积开发、垦殖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克东地区隶属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属寒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炎热,冬季寒冷 漫长,年均降水量为526.5mm,降雨主要集中在7-9月,且降雨强度大。该区域地处小兴安岭与松嫩平原过渡带的洪积波状平原,地势起伏明显,海拔在192-423m之间,坡度多小于5.且坡长较长。如图为克东地区小流域研究区位置图,
如表为研究区1965-2015年各土地利用类型侵蚀沟状况表。
(1)图示研究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和玉米产区,简述当地种植大豆和玉米的有利自然条件。
(2)据表说出1965-2015年该流域土壤侵蚀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并分析原因。
(3)为防止当地黑土进一步流失,今后农业发展可采取哪些措施?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地区冬季经常发生暴雪,天气十分恶劣;而在晴天的早上,五大湖附近城市的汽车玻璃上常会结上一层厚厚的冰霜,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如图示意美国东北部地形、河湖分布。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图中的阿巴拉契亚山脉总体海拔较低、地势比较和缓,试推测其原因。
(3)试比较一般情况下芝加哥和匹兹堡下雪的大小,并简述其原因。
(4)试简述材料中汽车玻璃上冰霜的形成原因及降低这种情况发生的方法。
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 道历史题中没看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
2019年11月18日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公布了最新版各国申请世界 遗产预备名单,中国新增的3处申遗点: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一沙山湖泊群(图a)、贵州三叠纪化石遗址群(图b)和贵州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图c)。
若中国新增的三处申遗点申遗成功,试简述其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44.【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2020年1月1日0时起,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区和长江干流江西段全面禁止天然渔业 资源生产性捕捞,长江干流江西段和鄱阳湖禁捕期暂定为10年,涉及的禁捕渔村、渔民众多,其中都阳湖区就有传统渔村300多个、渔民近2万户、超10万人。
简述长江干流江西段和都阳湖10年禁捕的原因及保障措施。
解析版
1. 【答案】C
【解析】
解:读人口储备与工业化关系图,到工业化后期,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工业化后期人口出生率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此时应该是鼓励生育,错误;
②生育观念改变,正确;
③社会养老及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正确;
④抚养、教育费用高,正确。
故选:C。
人口增长模式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率为正数时表示总人口数在增加,人口增长率为负数时表示总人口数在减少。
本题难度适中,以人口储备与工业化关系图为背景,考查了工业化后期人口出生率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2. 【答案】D
【解析】
解:根据图象可知在后工业化社会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大大下降,从而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随之下降,所以在后工业化社会人口增长的特征使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故D正确。
故选:D。
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高高低”模式;传统型“高低高”模式;过渡型“高低高”模式;现代型“低低低”模式。
本题以人口储备与工业化关系图为背景,考查人口增长模式,解题的关键使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种类河特点,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分析。
3. 【答案】A
【解析】
解:读人口储备与工业化关系图,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社会后期,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人口老龄化问题凸出,故工业化和城市化前、中期人口爆炸性的增长是后工业化和后城市化社会的一种资源储备,其主要原因是后工业化和后城市化社会劳动力不足。
故选:A。
人口增长模式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率为正数时表示总人口数在增加,人口增长率为负数时表示总人口数在减少。
本题难度适中,以人口储备与工业化关系图为背景,考查了人口问题及解决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4. 【答案】C
【解析】
解:据材料可知,泉州市是一个弱区强县的城市,城镇格局小、散、弱,经济落后,运输需求量小,所以泉州的经济腹地狭小,故C对;
据材料“现在不仅GDP总量居福建首位,人口规模也是全省第一”可知泉州市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故A错;
泉州市位于海西经济区,有政府政策的扶持,故B错;
泉州位于南方地区,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故D错。
故选:C。
本题考查影响港口布局的因素,主要因素有地形、水深、风浪大小、交通、经济腹地等。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区域图设置题目,考查港口的区域位条件,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学生只需根据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即可。
5. 【答案】D
【解析】
解:根据图中四地的地理位置可知,德化拒海最远,且地形以山地为主,交通不便,农业欠发达,所以相对来说人口分布最少。
故选:D。
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和气候反映出来。社会经济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布局、政治宗教、历史文化等方面。
本题以泉州地图为背景,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结合材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6. 【答案】D
【解析】
解:据材料可知,泉州是一个弱区强县,城镇的格局小、散、弱,可以看出泉州市与市内的城镇发展水平差异大,区域发展不协调,故泉州市今后应该推动区县一体化发展,协调好区域的发展水平,故D对;
应该加大各区县的联系,推动各区县协同发展,不单单是平衡,各区县的经济都应该发展,故A错;
泉州市的低端产业应该向周围小城镇转移,泉州市市区就可以腾出空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故B错;
应该加快各区县的工业化速度,故C错;
故选:D。
本题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主要有合理布局城市的功能分区、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协调区域发展水平、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加大科技投入等。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区域图设置题目,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学生只需根据材料信息进行判断即可。
7. 【答案】B
【解析】
解:长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长江下游气候更适宜,A错误;
亚马孙河下游人口密度较低,B正确;
长江下游航运量较大,C错误;
长江下游经济更发达,D错误。
故选:B。
流域的开发建设一般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具体内容包括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土地利用、提高水质等。
本题难度适中,以亚马孙河水系与长江水系图为背景,考查了流域综合开发与整治,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8. 【答案】C
【解析】
解:读亚马孙河水系与长江水系图,长江水能资源更丰富,是因为长江落差大;亚马孙河流域地势相对较为平坦,水量比长江丰富。
故选:C。
以位能、压能和动能等形式存在于水体中的能量资源,又称水力资源。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和海洋热能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水能资源。在自然状态下,水能资源的能量消耗于克服水流的阻力,冲刷河床、海岸、运送泥沙与漂浮物等。采取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后,可将水能转变为机械能或电能,为人类服务。
本题难度适中,以亚马孙河水系与长江水系图为背景,考查了两河干流水能资源相比较及原因,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9. 【答案】C
【解析】
解:长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造成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远低于亚马孙河流域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是人类活动强度大导致的,C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流域的开发建设一般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具体内容包括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土地利用、提高水质等。
本题难度适中,以亚马孙河水系与长江水系图为背景,考查了流域综合开发与整治,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0. 【答案】B
【解析】
解:①地一天当中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所以判断①地为极点,②③两地有太阳高度的时间为24小时,因此②③两地有极昼现象,且②地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大于0°,所以②地纬度高于③地。因此,三地纬度高低是①>②>③.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根据前面分析,三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顺序应是③②①,B正确。
故选:B。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极点上如果出现极昼,一天内太阳高度不变,且大小等于这一天太阳直射的纬度数。
本题以北半球三地不同时期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来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解题关键是抓住极圈以内太阳高度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灵活运用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11. 【答案】
D
【解析】
解:①地一天当中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所以判断①地为极点,②③两地有太阳高度的时间为24小时,因此②③两地有极昼现象,且②地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大于0°,所以②地纬度高于③地;根据题干可知,此时的日期是4月份,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夜短,则②地位于③地的北侧;4月份晨线呈西北-东南走向,②③两地同时日出,则②地位于③地的西侧,因此②地位于③地的西北方向,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位置靠东的时间早。晨线呈东北-西南向,则纬度越低,日出的经度越小;纬度越高,日出的经度越大;晨线呈西北-东南向,则纬度越低,日出的经度越大;纬度越高,日出的经度越小
本题主要考查方向的判读,难度相对大,该题比较简单的方法是根据晨线或者昏线的倾斜方向结合昼夜长短解答,掌握晨线的走向是解答本题的捷径。
36. 【答案】
解:(1)读图可知,该区域是我国的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平原广阔,地势平坦;东北的黑土土壤肥沃;图示地区属于温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是农作物生长有利的气候条件。
(2)读表可知,1965年的沟壑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方式是耕地,为380.3/hm2,2005年的沟壑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方式是耕地,为1667.8/hm2,2015年的沟壑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方式是耕地,为2169.6/hm2,因此该流域土壤侵蚀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读图可知,主要是由于该地区的耕地沟壑面积是最大的,占整个沟壑面积的百分比较高,并且呈上升趋势;耕地时期,农作物对地表的保护时间短,保护作用弱,易遭受流水侵蚀作用;草地的侵蚀沟壑裂度也较大,增长速度也较快,但草地所占比例较小。
(3)防止黑土流失主要的要增加植被覆盖率,因此要保护现有的林地、耕地、湿地等;并且对退化严重的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还可以人工种植增加植被的覆盖率;通过农业技术平整土地,进行休耕等。
故答案为:
(1)地形较平坦;黑土土壤肥沃;夏季光热充足;夏季降水丰富,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长。
(2)主要类型:耕地。原因:耕地沟壑面积大,占全部沟壑面积百分比高,而且呈增长趋势;耕地时期自然植被的保护,更容易遭受流水侵蚀;耕地的侵蚀沟壑裂度较大,增长速度较快。
(3)保护现有林地、草地、湿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湿;人工造林、种草,扩大林地、草地的面积;推广免耕技术,实施定期休耕制度;平整土地,填平沟壑。
【解析】
(1)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方面,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地形方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方面,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
(2)土地利用类型是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土地资源单元,是根据土地利用的地域差异划分的,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
(3)保护黑土的措施主要从保护现有的植被、恢复退化的植被、人工种植植被、通过农业技术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等。
本题以克东地区小流域研究区位置图和研究区1965-2015年各土地利用类型侵蚀沟状况表为背景,考查了当地种植大豆和玉米的有利自然条件、该流域土壤侵蚀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措施,读图表分析解决问题。
37. 【答案】
解:(1)根据等高线特征可知,该地区等高线分布较稀疏,地形起伏和缓,以山地、丘陵、平原为主;根据河流流向可知,该地区中部高,南部和北部低。
(2)阿巴拉契亚山脉是古老的山脉,内力作用,地壳比较稳定,运动不活跃;外力作用,风化、侵蚀强烈,山体逐渐变矮,所以阿巴拉契亚山脉总体海拔较低、地势比较和缓。
(3)因为匹兹堡距离海洋近,临近湖泊,气温稍高,靠近冬季风的迎风坡,而且是山地的迎风坡,所以水汽比较丰富,降雪量大。
(4)汽车玻璃上冰霜的形成原因,冬季气温低,昼夜温差大;该地区临近五大湖区,水汽充足,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水汽容易凝结。
方法,晚上在玻璃上盖上覆盖膜;将车停在车库里等。
故答案为:
(1)以丘陵、山地和平原为主,地势起伏和缓,中部高,东南和西北两侧低,东南部是丘陵和山地,西北部是平原。
(2)阿巴拉契亚山脉是一条古老的山脉;地壳长期比较稳定;该地区降水丰富,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强烈,在长期的外力侵蚀作用下,山体逐渐变得低缓
(3)匹兹堡更大一些。
原因:匹兹堡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一侧,受地形影响更容易形成降雪;冬季五大湖的气温比陆地稍高,水汽蒸发量大,匹兹堡位于五大湖的下风方向,水汽丰富。
(4)原因:五大湖地区水汽来源丰富,空气湿度高;该地区纬度较高,冬季的气温低,夜晚气温更低,空气中的水汽容易结成冰霜。
方法:在玻璃上加覆盖层;将汽车停在封闭的车库或上有遮挡物的地方。
【解析】
(1)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应遵循如下规律:首先是地形的判断(五种主要地形),其次是地势特征(高低分布),再次是特殊地形地貌。
(2)主要从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外力作用风化、侵蚀等方面分析。
(3)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洋流、天气、下垫面等。
(4)汽车玻璃上冰霜的形成原因主要从气温、水汽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考查影响气候和地貌的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需要考生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即可。
43. 【答案】
解:若申遗成功,能够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到当地旅游,增加当地的收入,并且能够带动酒店、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给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也能促进当地人对景区的重视,更好地保护景区。
故答案为:
带动当地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提高相关景区的知名度,促进当地对景区及附近地区的环境保护。
【解析】本题考查旅游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旅游业发展能够增强环境意识、保护自然景区、历史古迹、提高环境质量等。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文化遗产申请设置问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学生需根据文化遗产的影响进行分析。
44. 【答案】解:长江干流江西段和鄱阳湖流域,由于渔民非法电力捕捞鱼类,导致渔业资源急剧减产。以水生生物为主体的水生态系统,在维系自然界物质循环、净化水域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实行10年禁捕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维护渔民的长远经济利益。按照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帮助渔民转产就业、落实社保政策、加大禁捕期间的执法力度。
故答案为:
原因:长江干流江西段和鄱阳湖渔业资源急刷衰退。10年的禁捕能让鱼类种群数量得以恢复;改善渔业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利于维护渔民的长远经济利益。
保障措施:帮助渔民转产就业;给渔民一定的资金补贴、落实社保政策;加大禁捕水域执法力度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长江干流江西段和都阳湖10年禁捕的原因及保障措施。禁捕的原因主要从对保护水生生态环境,保护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保障措施主要从保护渔民的利益和严格执行监督等角度分析。
本题以长江干流江西段和鄱阳湖禁捕为背景,主要考查禁捕的原因和保障措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