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漳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地理
展开“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两校联考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三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读某地区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a、b两条河流
A. 均向东流 B. a向西流,b向东流
C. 均向西流 D. a向东流,b向西流
2. 图示c、d、e、f四地中,站在山峰上可以看到
A. c地 B. d地 C. e地 D. f地
3. 该地区政府欲在a、b两河之间修建一条运河把两河连接起来,图中四条线路可行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 B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水往低处流。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故a向西流,b向东流。B正确。
【2题详解】
站在山峰能看到某地,说明没有视线阻挡。从图中可以看出从山峰到f处是上部陡,下部缓,是凹形坡,故能从山顶看到f处,答案选D。山峰到c和e都是凸形坡,故从山峰处看不见c和e,AC排除。从山峰到d处又经过了一个山峰,该山峰遮挡住了视线,故不能看到,排除B。
【3题详解】
修建引水线路距离要尽可能的短,地势起伏要小。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②正确,其余地势起伏都较大,可排除。故选B。
【点睛】凹形坡和凸形坡的区别,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凹形坡视野开阔,而凸形坡由于山坡的阻挡,在山峰处看不到山下的某点。
如图所示,2018年2月28日北京时间11时,某地(105°E)花坛呈现“一半亮、一半暗”。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该日北京时间15时花坛受阳光照射情况的为( )
A. B. C. D.
5. 若不考虑天气状况,该地能再看到图中所示情景的日期大致为( )
A. 7月13日 B. 4月12日
C. 8月28日 D. 10月14日
【答案】4. D 5. D
【解析】
试题考查太阳视运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105°E,比北京时间晚1个小时,当北京时间11点时,该地为上午10点,太阳位于东南,影子朝向西北,当北京时间15点时,该地为14点,从10点到14点,太阳向西移60°,太阳高度相同,图中大楼影子向东移60°,影子长短相同,将图中楼房影子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就可得出北京时间15时花坛受阳光照射情况,D正确。
【5题详解】
要想再看到图示情景,必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2月28日相同;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2月28日太阳直射在5°S左右,再次直射时间为10月14日,D正确;7月13日、4月12日、8月28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所以选D。
2018年1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莫尔兹比港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 并发表题为《同舟共济创造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强调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将为世界各国共同繁荣作出更 大贡献。下图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形和城市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会议举行时,下列关于莫尔兹比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时段日出东南方向 B. 昼长要比夜长时间短
C. 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 D. 昼长和夜长时间相同
7. 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我国经济结构具有较大的互补性, 特别是在农产品上更明显。主要是因为两国
A. 地势起伏差别大 B. 气候类型差别大
C. 人口数量差别大 D. 农业效率差别大
8. 下列关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城市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临海交通便利,城市全部分布在沿海
B. 平原开发方便,城市全部分布在平原
C. 中部山地凉爽,部分城市分布在内地
D. 中部陆运方便,部分城市分布内地
【答案】6. A 7. B 8. C
【解析】
本题考地球运动、气候类型及城市分布的相关知识。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结合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莫尔兹比港位于南半球。
A项,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该地日出东南。故A项正确。
B项、D项,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该地昼长夜短。故B项、D项均错误。
C项,该地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该地所在纬度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此时太阳直射点在10°S以南。故C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相关知识。该国位于热带地区,盛产热带作物;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及温带,盛产亚热带与温带作物。气候差异明显使得农产品互补性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分布的相关知识。
C项,该地位于热带地区,部分城市位于更加凉爽中部山地地区。故C项正确。
A项、B项,热带地区沿海平原地区气候湿热,因此城市并不完全分布在该地区,气候凉爽的山地地区也有城市分布。故A项、B项均错误。
D项,中部山地地形起伏较大,陆运较为不便。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下图为某区域某日沥青路面、草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9. 近地面大气温度低于沥青路面和草地的主要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 B. 地面增温增强了地面辐射
C. 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 D. 近地面大气逆辐射使地面增温
10. 假如该日沥青路面和草地间存在热力环流,则此环流最为明显的时刻是( )
A. 06:00 B. 10:00 C. 14:00 D. 18:00
【答案】9. C 10. C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热力作用,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为地面,近地面大气热量来源于沥青路面和草地,所以近地面大气温度较沥青路面和草地低,故选C。
【10题详解】
沥青路面与草地之间的温度有差异,使得温度相对较高的沥青地面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相邻的草地温度较低,形成高压,气流运动形成热力环流。读图可知,图中两种路面的温度差异在14点达最大值,热力环流最为显著,故选C。
【点睛】大气受热的过程:
“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虽然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但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只有臭氧和氧原子吸收一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的很少,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
“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热量。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大气返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既向上辐射,也向下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体感温度指人体所感受到的冷暖程度,转换成同等温度,会受到气温、风速与相对湿度的综合影响。下图是我国某省会城市某两年月平均气温和月总降水量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与第1年中的冬季相比,第2年中的冬季体感温度表现得更加
A. 冷湿 B. 温湿 C. 冷干 D. 暖干
12.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该地适合发展
A. 避暑旅游业 B. 避寒旅游业
C. 冰雪旅游业 D. 冬季蔬菜产业
【答案】11. A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体感温度指人体所感受到的冷暖程度,转换成同等温度,会受到气温、风速与相对湿度的综合影响。据图可知,与第1年中的冬季相比,第2年中的冬季气温有所降低,降水有所增加。说明体感温度表现得更加冷湿。故选A。
【12题详解】
据图可知,该地区冬季最低气温接近0℃,但在0℃以上,冬季无冰雪,C错误;但冬季气温应较低,且降水较少,不适合发展避寒旅游业和冬季蔬菜生产,BD错误;据图可知该地区夏季气温较低,最高气温不足25℃,因此适合发展避暑旅游业,A正确。故选A。
地面上空的大气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从而导致大气层结构稳定,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下图是我国武夷山1月份不同坡向平均最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据图可知
A. ①为武夷山北坡 B. 此季节②坡降水比①坡多
C. 山麓到山顶的冬季温差①<② D. 两坡温差随高度升高逐渐变大
14. ①曲线近地面附近出现逆温的原因可能是
A. 冷空气密度大下沉 B. 近地面空气升温慢
C. 近地面附近太阳辐射弱 D. 暖空气平流到冷地面上
【答案】13. C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武夷山近似于东北-西南走向,①为武夷山西北坡,A错误。此季节为冬季,①坡为迎风坡,降水大于②坡,B错误。②坡山麓地带气温较高,山顶气温相差不大,故山麓到山顶的冬季温差①<②,选项C正确。两坡温差随高度升高逐渐变小,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①曲线为武夷山的西北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西北坡受冬季风影响,冷空气密度大,下沉,使暖空气抬升,形成逆温,A正确。故选A。
“最西藏”的景观都在此悉数登场:极高山、雪峰、悬谷冰川、高山湖群、湿地、深切峡谷和花开各色的密林……有些山体一半冰雪,一半森林,之间再无过渡。下图为嘉黎的地理位置。麦地卡湿地位于嘉黎县北部,属于典型的高原湖泊沼泽草甸湿地,201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影响图中等降水量线分布的因素有
A. 地形和海陆位置 B. 大气环流和地形
C. 海陆位置和纬度 D. 海陆位置和洋流
16. 造就嘉黎“有些山体一半冰雪,一半森林,之间再无过渡”的原因是
A. 海拔高,气温低,冰雪覆盖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 印度洋暖湿气流带来丰富的降水
D. 地形起伏大,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
【答案】15. B 16. C
【解析】
本题考查地形对降水分布的影响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据图可知,等降水量线由南向北递减,是因受西南季风影响,东侧一处明显向北弯曲,说明此处降水较多,主要是因为位于峡谷地区,水汽容易深入,故降水较多,影响图中等降水量线分布的因素分别是大气环流和地形,B正确。故选B。
16题详解】
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嘉黎位于雅色藏布江大峡谷附近,西南风将印度洋暖湿气流带到此处,形成丰富的降水,使森林带向高处延伸到积雪带附近,从而形成有些山体一半冰雪,一半森林的景观,C正确。故选C。
“广阔河床绿色吞,如同塞北碧无垠,鄱阳湖现新风景,枯季洲滩变草原”。 据了解,江西鄱阳湖水位自今年2月起,较历史同期水位持续偏低。下图是鄱阳湖枯水期水位持续走低,湖水干涸后的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从水循环环节看,枯水期鄱阳湖湖水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 地表径流汇入减少 B. 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萎缩
C. 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D. 湖面蒸发强
18. 环鄱阳湖一带盛产绿茶,产地土壤的 PH值在4.5-6.5之间,影响其PH值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人类活动
C. 生物 D. 气候
【答案】17. A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湖水的总量与湖水收入支出有关,枯水期降水少,地表径流汇入减少,湖泊水量减少;枯水期在冬季,生产生活用水量和湖面蒸发不比丰水期大,不是湖水干涸的主要原因;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萎缩,不会使得湖泊干涸。故选A。
【18题详解】
绿茶产地土壤呈酸性的原因是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较大,氢离子的来源,主要是土壤中CO2溶于水形成的碳酸,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故土壤呈酸性。故选D。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
完成下面小题。
19. 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A. 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的作用
B. 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C. 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管道
D. 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20.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9. B 20. D
【解析】
本题考查海绵城市布局的影响及作用。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海绵城市”中绿化带的作用以及读图分析能力。绿化带高度过低,颜色不同,也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A错误;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B正确;图中裸露地面铺设的砂石,颗粒大,可以减少扬沙天气,C错误;绿化带面积过大,利于下渗,不易发生城市内涝,D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据材料可知,“海绵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说明“海绵城市”建设吸收、滞留水分,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调节地表径流,①正确;但调节水汽输送,②错误;对大气降水影响微弱,③错误;利于增加下渗,④正确。故选D。
洋流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下图是南美洲东西两岸洋流 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甲洋流附近陆地海雾较多的洋流成因是
A. 降水多,空气中富余水汽多
B. 降水少,空气中水汽含量高
C. 气温高,空气中水汽容易凝结
D. 水温低,空气中水汽容易凝结
22. 从洋流角度分析,乙洋流附近陆地降水多的原因是
A. 水温高,蒸发旺盛,气流下沉
B. 水温高,海面湿度大,易凝结
C. 气温高,垂直气温差大,上升气流
D. 气温高,海平面气压高,上升气流
【答案】21. D 22. C
【解析】
试题考查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21题详解】
图中甲洋流是秘鲁寒流,对沿岸起降温减湿作用,附近海雾较多的原因是水温低,空气中水汽易凝结,D正确。
【22题详解】
图中乙洋流是巴西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附近陆地降水多的原因是气温高,垂直气温差大,气流上升形成降水,C正确;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高压中心气流下沉。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气温与海拔呈负相关。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以上时,在高空中的一定高度则会出现0℃层,即气象学上说的0℃层高度。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季节0℃层高度与河流年径流量组合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3. 下列关于图示季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巴黎盆地的主体树种树叶陆续泛黄 B. 澳大利亚大陆等温线向北凸
C. 墨累达令盆地农民忙于种植小麦 D. 北印度洋大洋环流呈逆时针
24. 据图推测,该地最可能位于
A. 黄土高原 B. 塔里木盆地
C. 东北平原 D. 云贵高原
25. 图中1990年后0℃层高度变化原因,最可能是
A. 全球气候变暖 B. 植被覆盖率提高
C.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 D. 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
【答案】23. B 24. B 25. C
【解析】
【23题详解】
从图中看该季节0℃层高度海拔4100~4400米,根据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可推出近地面气温24.6℃~26.4℃,为夏季,巴黎盆地的主体树种树叶陆续泛黄为秋季;澳大利亚大陆等温线向北凸,B正确;墨累-达令盆地农民忙于种植小麦为秋季;北印度洋大洋环流呈逆时针为冬季。
24题详解】
从图中看该地区河流年径流量较小,且径流量年际变化小,最可能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B正确。
【25题详解】
从图中看1990年后0℃层高度升高,原因是近地面气温升高,最可能是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破坏植被,植被覆盖率下,调节气候功能减弱,C正确。
二、综合题
26.读世界部分地区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回答下列问题。
(1)推断图示气压形式出现的季节,并说明依据。
(2)简析M地此时天气特点。
(3)指出N地气压值,并简述N所在气压中心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答案】(1)夏季。海洋上大范围的高压中心(副高)位置偏北;同纬度海洋上的气压高于陆地;地中海及沿岸地区(地中海气候区)受高压脊控制。
(2)M 此时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晴朗;气温较高。
(3)1016-1018;当地为地中海气候;N 所在高压中心加剧了其夏季的炎热干燥程度;拓宽了地中海气候区的分布范围。
【解析】
【分析】
本题通过欧洲的某月的海平面气压分布推测天气特征和气候类型,同时分析在高压下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详解】(1)根据图中等压线进行判断,图中阴影部分为陆地,非阴影部分为陆地,此时同纬度地区海洋气压高于陆地,同时根据经纬度判断,此时地中海地区处于高压控制下,据此判断,此时为夏季。
(2)通过读该地区某月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得知,M地受到高压脊的控制;高压脊的天气特征是天气晴朗,温度较高。
(3)根据等压线分布的特点,结合“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原则判断,此时N地为7月份的等压线分布特征,据此判断N地的气压值介于1016-1018之间。N所在显示高压的中心,受其控制夏季对地中海沿岸的影响程度增加,会增加炎热干燥程度加大;同时随着高压中心的扩大,会导致地中海气候区的分布范围也因此扩大。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萨尔瓦多为中美洲国家,右图为左图中该国首都圣萨尔瓦多气候资料统计图,该国国土面积20720平方千米,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境内多火山。该国工业基础薄弱,电力有出口,人口稠密,主食为大米、豆类、玉米、牛奶等。
材料二 2018年10月7日,强飓风“马修”开始侵袭甲地并一路北上。受飓风影响,南部各州疏散逾250万人。
(1)圣萨尔瓦多气温最高值出现在春季,降水集中分布于夏秋季节,试分析其原因。
(2)分析萨尔瓦多电力富余的原因。
(3)举例说明飓风“马修”可能对甲地造成的主要危害。
【答案】(1)春季,太阳直射点越过赤道向北移动,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雨季未到,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夏秋季节,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冬春季节,气压带、风带南移,地处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2)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雨季降水量大,地势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处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工业较落后,生活水平较低,电力消费少。
(3)狂风吹毁建筑物、吹倒大树,影响人们出行;暴雨引发内涝,中断交通,威胁生命财产安全;风暴潮冲垮海堤,使海水倒灌、农田淹没等。(从狂风、暴雨、风暴潮三个角度回答;若没有举例说明具体危害不得分。
【解析】
【分析】
本题萨尔瓦多为背景,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水能资源评价条件及飓风的影响等。
【详解】(1)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地形、洋流、天气状况等,据图甲纬度可知,圣萨尔瓦多地处北半球低纬度地区,春季,太阳直射点越过赤道向北移动,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且雨季未到,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因此气温最高。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洋流等。夏秋季节,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据图可知该地区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而冬春季节,气压带、风带南移,据图可知该地地处冬季东北信风的背风坡,因此降水少。
(2)萨尔瓦多电力富余的原因应从产大于用角度分析。据材料可知,该国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大,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可知,其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雨季降水量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据图可知,其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据材料知该地多火山,且其位于处板块交界处,因此地热资源丰富;据材料知,该国家属于中美洲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较落后,生活水平较低,电力消费少。
(3)飓风的危害主要从狂风、暴雨、风暴潮三个角度回答。因此飓风造成的危害有:①狂风可能摧毁建筑物,吹倒城市大树,影响城市人们的出行和交通的正常通行,造成交通拥堵等问题;②飓风带来大量的暴雨,将会引发城市内涝,洪涝灾害,进而导致人们群众生命财产遭到威胁等;③飓风引发的风暴潮,可能冲垮沿海海堤,导致海水倒灌,淹没农田和村庄等。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某国家部分领土示意图;右上图是甲河中上游某测站的径流量分配图。
材料二: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山谷的挡水体统称为堰塞体。图示山区有众多堰塞湖分布,近几年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地质灾害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堰塞湖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消失。右下图为堰塞湖示意图。
(1)与40°S南侧相比,描述北侧聚落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评价甲河中上游水能开发的自然条件,并说明理由。
(3)推断图示山区中堰塞湖迅速消失可能的具体自然原因。(答两点即可,但不能仅仅只简单写“气候变化”、 “地质灾害”)
【答案】(1)差异:北部聚落多(密度大);等级高(规模大)。
原因:北部气候温暖;地形平坦开阔;矿产资丰富;交通发达;经济发达(工农业发达)等。
(2)有利:水能丰富;理由:落差大,流速快;降水多,年径流量大。
不利:建坝地质条件差;水能季节变化大难开发;理由: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地质灾害;降水季节变化大,故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3)地震导致地下裂缝多裂隙,湖水下渗外流;火山灰覆盖;受滑坡、泥石流填埋;气候变暖冰川退化,蒸发加大;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加,湖水位抬高,冲破堰体,湖水外流;气候变暖冰渍堰体融化,湖水外流。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南美洲为背景,考查城市分布的特点及原因,水能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及地壳运动的影响。
【详解】(1)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主要包括:该地理事物集中分布在哪、分布的疏密程度、分布的变化规律等。影响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气候、地形、资源、交通、经济、政治、军事、宗教等。南半球北部的温度较高,同时也易从图上得知北部地域较为开阔,资源更丰富,交通和经济也更发达,所以北部聚落较为密集。
(2)水能资源开发的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水量大小、河流落差、地质条件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当地用电需求、离主要用电市场的远近等。甲地位于地中气候区,且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同时位于山脉的西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甲处位于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少雨,降水季节变化大,径流变化大;该地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地质灾害。所以该地水能资源开发的自然条件较差。
(3)湖泊消失的原因可以从湖水蒸发、湖水外泄、湖泊被填埋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依据材料二可知堰塞湖主要是由堰塞体堵塞山谷、河道等形成的,受地质灾害和全球变化变化的影响较大。全球变暖,湖泊的蒸发增加,冰川融化增加,湖泊水位上涨易摧毁堰塞体;地震可以使岩层或堰塞体破碎,湖水泄漏;滑坡、泥石流、火山灰等可以掩埋湖泊。这些都可以使堰塞湖迅速消失。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河从北向南自河套下来,到了陕西潼关附近调头东去,形成河东金三角地区。运城的盐池就在这个河东金三角的核心地区。传说尧、舜、禹相继在河东建都。距河东盐池最近的为禹都安邑,约为20千米,其次为舜都蒲坂,约60千米,最远的为尧都平阳,约为140千米。
材料二 河东盐池中食盐资源的利用,最初是采取“捞取法”:天日暴晒,自然结晶,集工捞采,产盐全部依靠自然的力量。夏季河东盐池所在地是华北最炎热的地区之一,这里的南风猛烈,光照资源非常丰富,最高气温可达42.6℃,年降水量约为520mm,蒸发量却高达2300mm。
材料三 窑洞是该地区广泛分布的民居,主要是在黄土断面开挖,在盐池湖畔的蚩尤村(现名长寿村)中,窑洞不再是北方传统的坐北朝南式,而必须建成坐南朝北。
(1)根据材料试分析在安邑、蒲坂、平阳三城建都的有利区位条件。
(2)根据材料试分析河东盐场形成的自然原因。
(3)结合材料分析蚩尤村窑洞坐南朝北的原因。
【答案】(1)位于河谷地区,地势平坦;(2分)靠近河流,取水方便(2分);河运便利(2分);靠近盐湖,有丰富的食盐供应。(2分)河谷地区,土层相对深厚肥沃。(2分)
(2)夏季高温,(2分)光照充足,(2分)有利于蒸发;位于河谷地区,地势较平坦,便于晒盐;(2分)风力较强,可加快盐晶体的析出。(2分)
(3)蚩尤村窑洞坐南朝北的原因是躲避强劲的南风。(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安邑、蒲坂、平阳三城都位于河谷地区,地势平坦,便于生产。靠近河流,生产、生活取水方便,也可以利用便利河运。位置靠近盐湖,有丰富的食盐供应,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2)根据材料二,河东盐场地区,夏季高温,华北最炎热的地区之一,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蒸发。位于河谷地区,地势较平坦,便于晒盐和收获盐。风力较强,可加快盐晶体的析出。
(3)结合材料,晒盐期间,南风猛烈,天气炎热,蚩尤村窑洞坐南朝北,可以躲避强劲、干燥、炎热的南风。
考点:中国区域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聚落分布的位置及原因,盐场的形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