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展开
铁人中学2017级高三学年上学期开学考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实验室培养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类型细胞,测得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种细胞中丙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最长
B. 加入DNA复制抑制剂,停留在分裂间期细胞数量最少的是丁
C. 不同温度下培养以上四种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都会发生变化
D. 正常情况下四种细胞在分裂间期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四种细胞中,丙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最大,但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不一定最长,A项错误;加入DNA复制抑制剂,停留在分裂间期细胞数量都会增多,但最少的不一定是丁,B项错误;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细胞周期,所以不同温度下培养以上四种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都会发生变化,C项正确;正常情况下四种细胞在分裂后期,因着丝点分裂,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关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丝分裂的全过程都能看到染色体
B. 在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量随着染色体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C. 细胞分裂后期和末期,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
D. 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中,核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始终保持一致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单体形成,核DNA分子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前期:间期的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纺锤体形成,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的两极,此时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消失;末期:每条染色体逐渐变成细长而盘曲的染色质丝、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形成子细胞核,细胞一分为二。
【详解】A、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出现,在末期消失,因此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不一定都能看到染色体,A错误;
B、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在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量随着染色体数量的增加而消失,B错误;
C、细胞分裂后期和末期,每条染色体均含有一个核DNA分子,所以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C正确;
D、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消失于分裂后期,所以核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并不是始终保持一致,D错误。
故选C。
3. 如图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各种距离或长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曲线a代表两个中心体间的距离
B. 曲线b代表姐妹染色单体共用的着丝点间的距离
C. 曲线c代表染色体与细胞两极间的距离
D. 曲线d代表纺锤丝的长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中心体在有丝分裂间期完成复制,在前期开始向两极移动直至达到细胞两极,所以曲线a代表两个中心体间的距离,A项正确;
在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因此曲线c代表姐妹染色单体共用的着丝点间的距离,曲线d代表染色体与细胞两极间的距离,B、C项错误;
在前期出现纺锤体,纺锤丝的长度逐渐增加,前期结束,纺锤丝的长度接近于细胞直径,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其纺锤丝的长度不变,后期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逐渐移向细胞两极,纺锤丝的长度变短直至为零,所以曲线b代表纺锤丝的长度,D项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明确该过程中中心体的行为、着丝点与中心体的位置关系等,形成知识网络。更主要的是理解图示曲线的横纵坐标的含义,重点分析起点、拐点、交点、落点这“四点”以及把握曲线走势,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释各种情境下的曲线含义,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处理,得到答案。
4. 右图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一分裂时期示意图。据图推断正确的是
A. 该时期细胞核糖体功能最为活跃
B. 此时细胞中存在四个中心粒
C. 该图反映细胞进行基因重组
D. 只要不发生基因突变,就可判断4上相应位置基因是B
【答案】B
【解析】
【详解】核糖体在有丝分裂间期最活跃,而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A错误;在有丝分裂间期中心体已经完成复制,此时细胞中应有2个中心体,4个中心粒,B正确;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因为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不发生基因突变,还有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所以4上相应位置的基因不一定是B,D错误。
【点睛】要求考生首先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其次能根据过程特点,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特别是D选项,还需考生掌握变异的相关知识。
5.如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组织内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每个点代表记录到的一个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分裂过程中显著的变化有DNA含量和染色体行为及数量的变化
B. 当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时,DNA的含量开始急剧增加
C. 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的中期
D. 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间期基因表达的程度高于分裂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每个点代表记录到的一个细胞,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在分裂间期,DNA含量因复制而加倍,当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时,DNA的含量开始急剧增加。
【详解】A、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与染色体数量的增倍分别发生在间期、后期,核DNA含量与染色体数量均在末期随着子细胞的形成而恢复原来的数目,而染色体的行为表现在间期进行复制、前期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中期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等,可见,细胞分裂过程中显著的变化有DNA含量和染色体行为及数量的变化,A正确;
B、由图示信息可知:当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时,DNA的含量开始急剧增加,B正确;
C、DNA合成发生在间期,因此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C错误;
D、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细胞分裂间期基因表达的程度高于分裂期,D正确。
故选C。
6.根据每个细胞核中DNA相对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如图1所示。根据细胞核中的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图1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
B. 图1中的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bc段
C. 图1中的甲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d点
D. 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会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甲组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为2,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G1期(DNA复制前期)与末期;乙组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由2增至4,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S期(DNA复制期);丙组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为4,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G2期(DNA复制后期)和前期、中期与后期。分析图2:ab段细胞核中DNA含量由2增至4,说明在进行DNA复制,处于有丝分裂间期;bc段细胞核中DNA含量为4,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与后期;cd段细胞核中DNA含量由4减至2,说明形成了子细胞核,处于有丝分裂末期。
【详解】A、图1中的乙组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由2增至4,而图2中的ab段的细胞核中DNA含量也由2增至4,说明都在进行DNA复制,因此图1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A正确;
B、图1中的丙组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为4,图2中的bc段的细胞核中DNA含量也为4,因此图1中的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bc段,B正确;
C、图1中的甲组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为2,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G1期(DNA复制前期)或末期,图2中的d点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是由于在末期形成了子细胞核所致,所以图1中的甲组细胞并非全部位于图2中的d点,C错误;
D、丙组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为4,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G2期(DNA复制后期)或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丙组细胞增多,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据此明辨图1与图2中的细胞核DNA含量为2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G1期(DNA复制前期)或末期,细胞核DNA含量由2增加到4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S期(DNA复制期),细胞核DNA含量为4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G2期(DNA复制后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
7. 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B. 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C. 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D. 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
【答案】C
【解析】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的较多,都不能看到染色体,所以C错。
考点定位:考查有丝分裂特点。
8.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 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B. 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C. 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D. 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
【答案】C
【解析】
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每一极都含有该生物全部的基因,因此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A错误;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根据精细胞的基因组成可知,此时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A)、蓝(B)、绿色(b)荧光点,各1个,B错误;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中的基因数目加倍,因此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C正确;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异常,D错误.故选:C.
9. 下列有关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使亲子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
C. 人类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0或1条Y染色体
D. 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从而导致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受精卵中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的遗传物质基本上是母方的,故A错误。减数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半与受精作用又使亲子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故B正确。人类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0或1或2条Y染色体,故C错误。受精作用不是基于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故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受精作用
1. 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 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 结果: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
10.如面图1为某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CD段含有4个染色体组,12个DNA分子
B. FG段可发生基因重组
C. 图2细胞中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
D. 图2所示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曲线图的HI段
【答案】C
【解析】
【分析】
①精原细胞既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又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处于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中,导致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各个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且不含同源染色体。据此分析图1可知:AF段表示有丝分裂,其中B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FI段表示减数分裂,其中FG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HI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②依题意并分析图2: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因此图2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详解】A、依题意并分析图1可知: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由于着丝点分裂而导致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CD段含有4个染色体组,图2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均有一个DNA分子,无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说明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的相同,进而推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CD段含有12条染色体、12个DNA分子,A正确;
B、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范畴,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即图中的FG段,B正确;
C、图2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含同源染色体,C错误;
D、曲线图的HI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图2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因此处于曲线图的HI段,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的知识的掌握情况。若要正确解答本题,需要熟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理解同源染色体的含义,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明辨图2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并结合曲线图准确判断图1中各区段曲线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11.如图是某高等动物(基因型为Aa)体内四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表示的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
B. 卵巢会出现这四种细胞,乙图表示次级卵母细胞
C. 如果甲图1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一般情况下,染色体4和8上有a基因
D. 乙、丙、丁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甲含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没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呈现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又因其细胞膜从偏向细胞一极的部位向内凹陷,所以丙细胞的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该高等动物的性别为雌性。丁不含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详解】A、甲图表示的细胞中有4组非同源染色体,因此有4个染色体组,A错误;
B、依据图示细胞呈现的染色体的行为等特点可推知:甲、乙、丙、丁分别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由丙的细胞膜从偏向细胞一极的部位向内凹陷可知,该高等动物为雌性,乙的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所以乙图表示(第一)极体,卵巢中的卵原细胞既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又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所以卵巢会出现这四种细胞,B错误;
C、甲图染色体1与4或1与8为同源染色体,染色体4和8是由同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再通过着丝点分裂产生的,已知该高等动物的基因型为Aa,如果甲图1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则一般情况下,染色体4和8上有a基因,C正确;
D、乙、丁细胞均不含同源染色体,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
故选C。
12.下图为二倍体百合(2n=24)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幅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⑤所示细胞中,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一般相同
B. 图③所示细胞中,非等位基因发生了基因重组
C. 图②所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D. 上述细胞分裂图像按进行时序排序为①→⑤→③→④→②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图⑤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呈现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能相同,也可能为等位基因,因此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一般不同,A错误;图③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可能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非等位基因发生重组,B正确;图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主要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C错误;①细胞处于分裂间期、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⑤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排序为①→③→⑤→②→④,D错误。
【点睛】以题意(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幅图像)和题图所示的各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为切入点,明辨各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据此围绕减数分裂过程,对各选项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判断。
13. 有关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
B. 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雄蜂的过程体现了生殖细胞的全能性
C. 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很高
D. 在一定条件下植物细胞组织培养能表现出全能性
【答案】C
【解析】
受精卵的分化程度低,在自然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形成完整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A正确;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雄蜂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体现了生殖细胞的全能性,B正确;卵细胞属于已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相比,全能性较低,且不能再分裂,C错误;处于离体状态的植物细胞,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下作用,能表现出全能性,D正确。
【考点定位】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细胞的分化
【名师点睛】知识点总结:
1、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
2、细胞全能性大小的比较:受精卵>卵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3、在生物体内,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
14.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 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B. 对所有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和个体的衰老都不是同步的
C.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D. 细胞分裂后,物质运输效率会降低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其意义之一是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对单细胞生物体来说,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的衰老不等于个体的衰老,但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由于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相对表面积,细胞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效率越高。
【详解】A、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但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A错误;
B、对单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和个体的衰老是同步的,B错误;
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C正确;
D、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相对表面积减小,物质运输效率会降低,D错误。
故选C。
15.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现象的是( )
A. 花瓣的自然凋落
B. 霜冻导致香蕉植株死亡
C. 蝌蚪发育成为青蛙过程中尾部消失
D. 胎儿的手由铲子状发育为成形的五个手指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由于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
【详解】A、花瓣的自然凋落,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属于细胞凋亡,A错误;
B、霜冻导致香蕉植株死亡,是在不利的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导致的细胞坏死,不属于细胞凋亡,B正确;
C、蝌蚪发育成为青蛙过程中尾部消失,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C错误;
D、胎儿的手由铲子状发育为成形的五个手指,是指间细胞的凋亡所致,D错误。
故选B。
16.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B. 网织红细胞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C. 造血干细胞与网织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D. 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示表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红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先形成幼红细胞,幼红细胞排除细胞核后形成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丧失细胞器后形成成熟的红细胞,所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详解】A、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所以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A正确;
B、网织红细胞中含有核糖体与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因此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B正确;
C、细胞分化的不同阶段,选择性表达的基因不同,因此造血干细胞与网织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C正确;
D、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与线粒体,已丧失控制其凋亡的基因,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以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图为情境进行考查。解答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细胞呼吸、细胞分化、细胞凋亡、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相关知识,进而从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以题意呈现的“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绿的RNA”为切入点,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17.甲和乙为某一个体中的两种体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为浆细胞,乙为胰岛B细胞
B. 甲和乙的mRNA不同导致其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
C. 甲和乙细胞中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D. 在显微镜下甲和乙细胞中都能观察到染色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甲和乙细胞都是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甲细胞能合成分泌抗体,为浆细胞;乙细胞能合成分泌胰岛素,为胰岛B细胞。ATP合成酶基因在甲和乙细胞中都能表达,但抗体基因只在甲细胞中表达,胰岛素基因只在乙细胞中表达。
【详解】A、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的,因此甲为浆细胞,乙为胰岛B细胞,A正确;
B、甲和乙为同一个体中的两种体细胞,是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得甲和乙的mRNA不同,进而导致其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B正确;
C、甲和乙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所以甲和乙细胞中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C正确;
D、甲和乙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均已失去分裂能力,所以在显微镜下甲和乙细胞中都不能观察到染色体,D错误。
故选D。
18.如图为细胞的生命历程图,其中甲~辛表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乙过程中细胞分化改变了细胞的遗传信息
B. 丙过程的发生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有关
C. 丁过程与基因表达有关,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D. 己过程中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甲是细胞分裂,乙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信息不变,A错误;丙是细胞癌变,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引发细胞癌变,B正确;丁过程是细胞凋亡,可发生于个体发育的全过程中,C错误;己过程为细胞衰老,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大,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9. Akita小鼠是一种糖尿病模型小鼠,该小鼠由于胰岛素基因突变干扰了胰岛素二硫键的形成,大量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累积在内质网中,导致相关细胞的内质网功能持续紊乱,并最终启动该细胞的凋亡程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胰岛素空间结构的形成离不开内质网的加工
B. 内质网功能紊乱会诱发某些特定基因的表达
C. Akita小鼠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大量凋亡
D. Akita小鼠体内肝脏细胞合成糖原的速率减慢
【答案】C
【解析】
【详解】A、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形成离不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A正确;
B、根据题意“内质网功能持续紊乱,并最终启动该细胞的凋亡程序”,而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即内质网功能紊乱会诱发凋亡基因的表达,B正确;
C、胰岛素基因在小鼠胰岛B细胞表达,则Akita小鼠胰岛B细胞大量死亡,C错误;
D、根据题干信息,Akita小鼠胰岛素合成受阻,则体内肝脏细胞合成糖原的速率减慢,血糖浓度升高,D正确。
【点睛】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由此可见,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都有关。
20.肿瘤药物靶向输送治疗癌症的机理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恶性肿瘤内有大量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水分含量少,细胞呼吸速率加快
B. 细胞癌变后,位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会减少,使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C. 细胞癌变与细胞凋亡都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前者是异常表达,后者是正常表达
D. 要控制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肿瘤药物作用的时间最好是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形成时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纳米药物表面的靶向分子识别肿瘤细胞表面受体并与之结合,将纳米药物靶向输送至肿瘤细胞,进而发挥作用。
【详解】A、恶性肿瘤内有大量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水分含量多,细胞呼吸速率加快,A错误;
B、细胞癌变后,位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会减少,使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B正确;
C、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细胞凋亡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错误;
D、要控制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肿瘤药物作用的时间最好是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D错误。
故选B。
2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与蛋白质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丝分裂的分裂期需要合成大量的蛋白质以承担相应的生命活动
B. 健康人衰老后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因缺乏酪氨酸酶将导致头发变白
C. 人体神经元与肌细胞的差异与它们所含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有关
D. 细胞不同生命历程中蛋白质种类差异与核基因的特异性表达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如衰老的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导致头发变白。人体内不同种类的细胞都是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A、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蛋白质的大量合成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分裂间期,A错误;
B、健康人衰老后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导致头发变白,B错误;
C、人体神经元与肌细胞都是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二者中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导致它们所含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C错误;
D、基因的表达过程是指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细胞不同生命历程中,蛋白质种类差异与核基因的特异性表达有关,D正确。
故选D。
22.有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有些植物的花为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下列有关植物杂交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父本进行去雄
B. 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C. 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
D. 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
【答案】C
【解析】
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防止其自交而影响实验结果,A错误;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时,不需要进行去雄操作,B错误;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以防止外来花粉干扰,C正确;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父本,D错误。
23.下列现象中未体现性状分离的是
A. 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
B. 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
C. 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
D. 黑色长毛兔与白色长毛兔交配,后代出现比例相等的黑色长毛兔和白色长毛兔
【答案】D
【解析】
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属于性状分离,A错误;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属于性状分离,B错误;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绿色和白色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C错误;白色长毛兔在亲代和子代中都有,黑色色长毛兔与白色长毛兔交配,后代出现比例相等的黑色长毛兔和白色长毛兔,不是性状分离,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要识记性状分离的概念,明确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24.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 根据减数分裂的特点提出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的假说
C. “F1(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和d)”属于推理内容
D. 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时运用的“假说—演绎法”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以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为例):
【详解】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问题,A正确;
B、根据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提出了“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的假说,B错误;
C、“F1(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和d)”属于依据假说所进行的推理内容,C正确;
D、测交实验是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D正确。
故选B。
25.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几组比例中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 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B. 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
C. F2的基因型比例为1∶2∶1 D. 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F1的基因型为Dd。F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因等位基因D和d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所以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D∶d=1∶1。F1自交所得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2∶1,表现型及比例是高茎∶矮茎=3∶1。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高茎∶矮茎=1∶1。综上分析,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F2的基因型比例为1∶2∶1及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均能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而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则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B正确。
故选B。
26.二倍体水稻的粳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已知粳性花粉遇碘呈蓝紫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红褐色。高茎粳稻与矮茎糯稻杂交,F1均为高茎粳稻。若用F1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 将F1的花粉粒用碘液处理,统计蓝紫色与红褐色花粉粒的比例
B. 让F1与矮茎糯稻杂交,统计后代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比例
C. 让F1自交,统计自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植株比例
D. 让F1自交,统计自交后代中蓝紫色植株与红褐色植株的比例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高茎粳稻与矮茎糯稻杂交,F1均为高茎粳稻可推出:高茎、粳稻为显性,且F1应该是一个双杂合子,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题意,F1中控制高茎和粳稻两对性状的基因型均为杂合,故可用碘液处理F1的花粉粒,并统计蓝紫色与红褐色花粉粒的比例,A正确;也可用测交方法,即F1与矮茎糯稻杂交,统计后代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比例,B正确;也可用自交方法,即F1自交,统计自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比例,C正确;蓝紫、红褐色是花粉遇碘时呈现的颜色,在植株上不表现,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7.黄瓜是雌雄同株单性花植物,果皮的绿色和黄色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状。从种群中选定两个个体进行杂交,根据子代的表现型一定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
A. 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自交
B. 绿色果皮植株和黄色果皮植株进行正、反交
C. 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与绿色果皮植株进行杂交
D. 黄色果皮植株自交或绿色果皮植株自交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两表现不同的亲本杂交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或亲本杂交出现 3:1 时,比例高者为显性性状。
【详解】如果黄色果皮植株和绿色果皮植株都是纯合体,则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A错误;如果绿色果皮植株和黄色果皮植株有一为杂合体,则正、反交后代都是1:1,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B错误;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同时黄色果皮植株与绿色杂交,可判断显隐性关系;如果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分离,则绿色为显性;如果没有出现性状分离,则与黄色果皮植株杂交后,只出现绿色,则绿色为显性,只出现黄色,则黄色为显性,出现两种颜色,则黄色为显性,C正确;如果黄色果皮植株和绿色果皮植株都是纯合体,则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D错误。故选C。
28.基因型为 Aa 的某植株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则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子 代中 AA:Aa:aa 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A. 3:2:1 B. 2:3:1 C. 4:4:l D. 1:2:1;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的植物产生的A和a两种精子和卵细胞的比例均为1:1,又由于“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因此产生的卵细胞A:a=1:1,而精子的种类和比例为A:a=2:1。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由于“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因此产生的卵细胞为1/2A、1/2a,而精子的种类和比例为2/3A、1/3a。因此该个体自交,后代基因型为AA的比例为1/2×2/3=1/3,Aa的比例为1/2×1/3+1/2×2/3=1/2,aa的比例为1/2×1/3=1/6。因此,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子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2:3:1,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正确理解“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准确分析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是解题关键。
29.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
A. 1/3 B. 1/4 C. 1/8 D. 1/9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A1与A2基因表达产物结合成二聚体蛋白的种类。当N1、N2的数量关系不同时,组成的二聚体蛋白的比例不同。
【详解】基因A1、A2的表达产物N1、N2可随机结合,组成三种类型的二聚体蛋白N1N1、N1N2、N2N2,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N1占1/3,N2占2/3,由于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因此N1N1占1/3×1/3=1/9。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明确关键字眼“N1和N2可随机组合”,根据题意可知A1与A2的数量关系,进而求出各二聚体蛋白所占的比例。
30.一对相对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准备了如图实验装置,小球上标记的A、a代表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小球的灰色和白色分别表示雌、雄配子 ②小球的颜色可以不同但形态必须相同 ③甲、乙中小球数量必须相同,A与a的数量可以不同 ④实验时从甲或乙随机抓取一个小球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从甲、乙两个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用不同彩球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据此分析判断各选项。
【详解】①甲、乙装置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装置内的小球的灰色和白色分别表示两种雌配子、两种雄配子,①错误;
②小球的形态为无关变量,必须相同,②正确;
③因甲、乙中的小球分别表示雌配子、雄配子,因此数量可以不相同,但A与a的数量表示两种比值相等的雌配子或雄配子,所以必须相同,③错误;
④实验时从甲或乙随机抓取一个小球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④正确。
故选D。
二、简答题
31. 基础知识填空
(1)细胞增殖包括_____________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2)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着少数具有_________________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做干细胞。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联会。
(4)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5)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F1高茎豌豆自交所得F2出现了高茎∶矮茎=3∶1,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物质准备 (2). 分裂和分化 (3).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4).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5).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解析】
【分析】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干细胞是指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联会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在形成配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因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使得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雌配子和两种比值相等的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详解】(1)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2) 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做干细胞。
(3)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4)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5)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F1高茎豌豆自交所得F2出现了高茎∶矮茎=3∶1,究其原因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32.下图表示在适宜的温度下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氧气浓度的变化)。在不同光质条件下光照1小时后氧气的浓度变化相对量如下表: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光质
自然光
红光
蓝光
橙光
紫光
黄光
靛光
绿光
无光
02相对变化量
+18
+15
+13
+11
+12
+3
+8
-1
4-
注:02相对变化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1)实验中加入NaHC0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
(2)实验中第9组的作用既可以作为_________,又可以测__________。
(3)在绿光条件下,消耗[H]的场所是_________。
(4)在红光条件下,该植物经过2小时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总量相对值是________。
(5)如果由绿光突然转换为红光,则此时刻其叶肉细胞中C5的浓度将_________。
【答案】 (1). 提供二氧化碳 (2). 对照组 (3). 呼吸作用 (4). 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5). 38 (6). 增加
【解析】
(1)实验中加入NaHCO3溶液的作用是提供二氧化碳.
(2)第9组没有光照,属于对照组;该组氧气的减少量是呼吸作用强度.
(3)由表格信息可知,绿光条件下,实际光合作用的-1+4=3,即绿光条件下也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消耗还原氢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4)由表格信息可知,红光条件下净光合作用强度是15,呼吸作用强度是4,实际光合作用强度是19,2小时合成的有机物是19×2=38.
(5)如果果由绿光突然转换为红光,光反应增强,产生的还原氢、ATP增多,三碳化合物还原形成的五碳化合物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不变,消耗的五碳化合物不变,则此时刻其叶肉细胞中C5的浓度将增加.
【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33.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探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可可碱浓度
(mmol•L-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种子发 芽率/%
有丝分裂指数%
分裂期细胞占比/%
前期和中期
后期和末期
0
3.73
3.04
0.69
81.5
01
2.90
2.16
0.74
68.1
0.5
2.10
1.72
0.38
18.6
1.0
1.96
1.72
0.24
2.3
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
(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__,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__________期。
(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mmol·L-1时 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__________。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____ 。为探究可可碱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学提出假设: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现欲通过实验检验上述假设,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____。
【答案】 (1). 盐酸(或盐酸和酒精) (2). 中 (3). 减少 (4). 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5). 降低 (6). 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 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种子的发芽率都逐渐降低,分裂期细胞所占的比例也逐渐降低,其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少。
【详解】(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盐酸(或盐酸和酒精)。箭头所指的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点均排列在赤道板上,故为有丝分裂的中期。
(2)由表可知,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mmol.L-1时,处于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他浓度,说明处于这两个时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少,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着可可碱的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实验目的是探究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因此自变量为可可碱浓度,因变量为赤霉素的含量,实验设计基本思路是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分析图形,能利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观察、实验设计能力。
34. 果蝇的翅型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决定,但是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如表一),现在用6只果蝇进行三组杂交实验(如表二),其中雄性亲本在室温(20℃)长大,分析表格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
基因型
饲喂条件
AA
Aa
aa
室温(20℃)
正常翅
正常翅
残翅
低温(0℃)
残翅
残翅
残翅
表二:
组别
雌性亲本
雄性亲本
子代饲喂条件
子代表现及数量
Ⅰ
①残翅
②残翅
低温(0℃)
全部残翅
Ⅱ
③正常翅
④残翅
室温(20℃)
正常翅91 残翅89
Ⅲ
⑤残翅
⑥正常翅
室温(20℃)
正常翅152 残翅49
注:雄性亲本均在室温(20℃)条件下饲喂
(1)亲代雌果蝇中 (填表二中序号)一定是在低温(0℃)的条件下饲养的;亲代果蝇中③的基因型一定是 .
(2)果蝇翅型的遗传说明了生物性状是 共同调控的.
(3)亲代①的基因型可能是 ,为确定其基因型,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思路,首先将第Ⅰ组的子代进行随机自由交配得F2,然后把F2放在(20℃)的条件下饲喂,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若F2正常翅与残翅的比例为 ,则果蝇①的基因型为Aa.还可以设计实验思路为:用亲代①与亲本②杂交,然后把后代放在 的条件下饲喂,观察并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4)若第Ⅱ组的亲本③与亲本④杂交,子代在室温(20℃)的条件下饲喂,子代只有两只果蝇成活,则子代果蝇中出现残翅果蝇的概率是 .
【答案】(1)⑤Aa
(2)基因与环境
(3)AA、Aa、aa 7:9 室温(20℃)
(4)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
【专题】遗传基本规律计算;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表格1中:果蝇的翅型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决定.在室温条件下,基因型为A_的果蝇均表现为正常翅,而在低温条件下,果蝇的翅型均表现为残翅,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调控的.
表格2中:杂交Ⅱ后代正常翅:残翅=1:1,属于测交类型,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杂交组合Ⅲ中,在室温条件下,子代果蝇出现正常翅:残翅=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
【解析】
解:(1)根据⑤残翅与⑥正常翅杂交,后代在室温条件下,子代果蝇出现正常翅:残翅=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因此亲代雌果蝇中⑤一定是在低温(0℃)的条件下饲养的.由于亲代果蝇中③是正常翅,与④残翅杂交后代正常翅:残翅=1:1,所以其基因型一定是Aa.
(2)基因型Aa的个体在室温条件下表现为正常翅,而在低温条件下表现为残翅,说明生物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调控的.
(3)亲代①为残翅,其子代又在低温条件下饲喂,所以无法直接判断其基因型,所以可能是AA、Aa、aa.将实验组Ⅰ的子代进行自由交配,且把F2放在(20℃)的条件下饲喂,最后观察并统计子代翅型的表现型及比例.由于“雄性亲本均在室温(20℃)条件下饲喂”,因此②残翅的基因型为aa,若①残翅的基因型为Aa,则A基因频率为,a基因频率为,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后代中aa占,则A_占,因此正常翅:残翅=7:9.还可以设计实验思路为:用亲代①与亲本②或④杂交,然后把后代放在室温的条件下饲喂,观察并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4)若第Ⅱ组的亲本③与亲本④杂交,子代在室温(20℃)的条件下饲喂,后代正常翅:残翅=1:1.如果子代只有两只果蝇成活,则都为正常翅的概率是×=,出现残翅果蝇的概率是1﹣=.
故答案为:
(1)⑤Aa
(2)基因与环境
(3)AA、Aa、aa 7:9 室温(20℃)
(4)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型、表现型及环境之间的关系;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表2中信息判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35.大肠杆菌是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的细菌,其代谢产物能与染料伊红美蓝反应,使菌落呈黑色。下面是其培养基配方:
成分
蛋白胨
乳糖
磷酸二氢钾
琼脂
蒸馏水
2%的伊红水溶液
0.5%的美蓝水溶液
含量
10 g
10 g
2 g
20~30 g
1 000 mL
20 mL
13 mL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中,蛋白胨为大肠杆菌提供的主要营养有______________和维生素。
(2)在接种大肠杆菌前,需先将灭菌后的空白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菌落生成,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检测严重污染水体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将水样适当稀释后,取样涂布在上述平板培养基中,应选择颜色为________的菌落进行计数。该方法是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的活菌数,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1 mL水样稀释1 0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
(5)除利用特定培养基选择鉴定某种细菌外,还可以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细菌进行初步的鉴定和分类。
【答案】 (1). 碳源、氮源 (2). 检测培养基制备是否合格(或灭菌是否彻底) (3). 黑色 (4).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5). 3.8×108 (6). 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
【解析】
【分析】
蛋白胨来源于动物原料,含有维生素、糖和有机氮等营养物质。为了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在接种培养物前,可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能与培养基中的染料伊红美蓝反应,使菌落呈黑色。计数的关键是经梯度稀释后的稀释倍数要合适,计数时通常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这些菌落特征包括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方面。
【详解】(1) 蛋白胨含有维生素、糖和有机氮等营养物质,可为大肠杆菌提供碳源、氮源和维生素。
(2) 为了检测培养基制备是否合格(或灭菌是否彻底),在接种大肠杆菌前,需先将灭菌后的空白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菌落生成。
(3) 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能与培养基中的染料伊红美蓝反应,使菌落呈黑色。因此,为检测严重污染水体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将水样适当稀释后,取样涂布在上述平板培养基中,应选择颜色为黑色的菌落进行计数。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因此可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的活菌数。
(4) 将1 mL水样稀释1 0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39+38+37)÷3]÷0.1×1000×1000=3.8×108个。
(5) 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因此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鉴定和分类。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培养基的营养、菌落的含义、微生物的培养与计数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从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对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36.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负责血液中O2或CO2的运输。请根据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流程图回答问题:
(1)将实验流程补充完整:A为__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__________,达到该目的的关键是控制离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收集血红蛋白溶液放在透析袋中进行透析,透析的原理是:_________。
(4)凝胶色谱法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达到蛋白质分离的有效方法。
(5)在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是因为气泡会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分离效果。
(6)在洗脱过程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ol/L的磷酸缓冲液(pH为7.0)的目的是__________。
(7)分离纯化好的血红蛋白,需要进行纯度鉴定,在鉴定方法中,使用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血红蛋白的释放 (2). 样品的加入和洗脱 (3). 杂蛋白(血浆蛋白) (4). 速度和时间 (5). 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大分子则保留在袋内 (6). 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7). 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洗脱的次序 (8). 准确模拟生物体内的生理环境,保持体外的pH和体内的一致 (9).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解析】
【分析】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样品处理包括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凝胶色谱操作包括:凝胶色谱柱的制作、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样品的加入和洗脱。据此分析题图可知:A为血红蛋白的释放,B为样品的加入和洗脱。
【详解】(1) 样品处理包括红细胞的洗涤、图中A所示的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凝胶色谱操作包括:凝胶色谱柱的制作、凝胶色谱柱的装填、图中B所示的样品的加入和洗脱。
(2) 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血浆蛋白),以利于后续步聚的分离纯化。若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白细胞等一同沉淀,得不到纯净的红细胞,影响后续血红蛋白的提取纯度,因此达到该目的的关键是控制离心的速度和时间。
(3) 透析袋一般是用硝酸纤维素制成的,透析的原理是: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将大分子则保留在袋内。
(4) 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5) 在装填凝胶柱时,若产生气泡,则其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从而影响分离效果,所以在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
(6) 在一定范围内,缓冲溶液能够抵制外界的酸和碱对溶液pH值的影响,维持pH值基本不变,所以在洗脱过程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ol/L的磷酸缓冲液(pH为7.0)的目的是:准确模拟生物体内的生理环境,保持体外的pH和体内的一致。
(7)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两种常用的电泳方法。在对分离纯化好的血红蛋白进行纯度鉴定时,使用最多的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点睛】理清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原理、样品处理和凝胶色谱操作的流程及其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以图示中的“箭头指向和文字信息”为切入点,从中把握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进而对相关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铁人中学2017级高三学年上学期开学考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实验室培养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类型细胞,测得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种细胞中丙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最长
B. 加入DNA复制抑制剂,停留在分裂间期细胞数量最少的是丁
C. 不同温度下培养以上四种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都会发生变化
D. 正常情况下四种细胞在分裂间期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四种细胞中,丙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最大,但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不一定最长,A项错误;加入DNA复制抑制剂,停留在分裂间期细胞数量都会增多,但最少的不一定是丁,B项错误;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细胞周期,所以不同温度下培养以上四种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都会发生变化,C项正确;正常情况下四种细胞在分裂后期,因着丝点分裂,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关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丝分裂的全过程都能看到染色体
B. 在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量随着染色体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C. 细胞分裂后期和末期,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
D. 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中,核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始终保持一致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单体形成,核DNA分子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前期:间期的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纺锤体形成,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的两极,此时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消失;末期:每条染色体逐渐变成细长而盘曲的染色质丝、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形成子细胞核,细胞一分为二。
【详解】A、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出现,在末期消失,因此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不一定都能看到染色体,A错误;
B、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在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量随着染色体数量的增加而消失,B错误;
C、细胞分裂后期和末期,每条染色体均含有一个核DNA分子,所以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C正确;
D、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消失于分裂后期,所以核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并不是始终保持一致,D错误。
故选C。
3. 如图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各种距离或长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曲线a代表两个中心体间的距离
B. 曲线b代表姐妹染色单体共用的着丝点间的距离
C. 曲线c代表染色体与细胞两极间的距离
D. 曲线d代表纺锤丝的长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中心体在有丝分裂间期完成复制,在前期开始向两极移动直至达到细胞两极,所以曲线a代表两个中心体间的距离,A项正确;
在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因此曲线c代表姐妹染色单体共用的着丝点间的距离,曲线d代表染色体与细胞两极间的距离,B、C项错误;
在前期出现纺锤体,纺锤丝的长度逐渐增加,前期结束,纺锤丝的长度接近于细胞直径,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其纺锤丝的长度不变,后期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逐渐移向细胞两极,纺锤丝的长度变短直至为零,所以曲线b代表纺锤丝的长度,D项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明确该过程中中心体的行为、着丝点与中心体的位置关系等,形成知识网络。更主要的是理解图示曲线的横纵坐标的含义,重点分析起点、拐点、交点、落点这“四点”以及把握曲线走势,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释各种情境下的曲线含义,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处理,得到答案。
4. 右图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一分裂时期示意图。据图推断正确的是
A. 该时期细胞核糖体功能最为活跃
B. 此时细胞中存在四个中心粒
C. 该图反映细胞进行基因重组
D. 只要不发生基因突变,就可判断4上相应位置基因是B
【答案】B
【解析】
【详解】核糖体在有丝分裂间期最活跃,而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A错误;在有丝分裂间期中心体已经完成复制,此时细胞中应有2个中心体,4个中心粒,B正确;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因为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不发生基因突变,还有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所以4上相应位置的基因不一定是B,D错误。
【点睛】要求考生首先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其次能根据过程特点,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特别是D选项,还需考生掌握变异的相关知识。
5.如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组织内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每个点代表记录到的一个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分裂过程中显著的变化有DNA含量和染色体行为及数量的变化
B. 当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时,DNA的含量开始急剧增加
C. 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的中期
D. 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间期基因表达的程度高于分裂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每个点代表记录到的一个细胞,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在分裂间期,DNA含量因复制而加倍,当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时,DNA的含量开始急剧增加。
【详解】A、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与染色体数量的增倍分别发生在间期、后期,核DNA含量与染色体数量均在末期随着子细胞的形成而恢复原来的数目,而染色体的行为表现在间期进行复制、前期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中期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等,可见,细胞分裂过程中显著的变化有DNA含量和染色体行为及数量的变化,A正确;
B、由图示信息可知:当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时,DNA的含量开始急剧增加,B正确;
C、DNA合成发生在间期,因此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C错误;
D、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细胞分裂间期基因表达的程度高于分裂期,D正确。
故选C。
6.根据每个细胞核中DNA相对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如图1所示。根据细胞核中的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图1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
B. 图1中的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bc段
C. 图1中的甲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d点
D. 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会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甲组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为2,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G1期(DNA复制前期)与末期;乙组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由2增至4,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S期(DNA复制期);丙组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为4,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G2期(DNA复制后期)和前期、中期与后期。分析图2:ab段细胞核中DNA含量由2增至4,说明在进行DNA复制,处于有丝分裂间期;bc段细胞核中DNA含量为4,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与后期;cd段细胞核中DNA含量由4减至2,说明形成了子细胞核,处于有丝分裂末期。
【详解】A、图1中的乙组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由2增至4,而图2中的ab段的细胞核中DNA含量也由2增至4,说明都在进行DNA复制,因此图1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A正确;
B、图1中的丙组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为4,图2中的bc段的细胞核中DNA含量也为4,因此图1中的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bc段,B正确;
C、图1中的甲组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为2,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G1期(DNA复制前期)或末期,图2中的d点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是由于在末期形成了子细胞核所致,所以图1中的甲组细胞并非全部位于图2中的d点,C错误;
D、丙组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为4,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G2期(DNA复制后期)或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丙组细胞增多,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据此明辨图1与图2中的细胞核DNA含量为2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G1期(DNA复制前期)或末期,细胞核DNA含量由2增加到4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S期(DNA复制期),细胞核DNA含量为4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G2期(DNA复制后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
7. 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B. 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C. 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D. 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
【答案】C
【解析】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的较多,都不能看到染色体,所以C错。
考点定位:考查有丝分裂特点。
8.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 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B. 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C. 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D. 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
【答案】C
【解析】
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每一极都含有该生物全部的基因,因此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A错误;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根据精细胞的基因组成可知,此时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A)、蓝(B)、绿色(b)荧光点,各1个,B错误;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中的基因数目加倍,因此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C正确;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异常,D错误.故选:C.
9. 下列有关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使亲子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
C. 人类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0或1条Y染色体
D. 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从而导致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受精卵中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的遗传物质基本上是母方的,故A错误。减数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半与受精作用又使亲子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故B正确。人类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0或1或2条Y染色体,故C错误。受精作用不是基于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故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受精作用
1. 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 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 结果: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
10.如面图1为某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CD段含有4个染色体组,12个DNA分子
B. FG段可发生基因重组
C. 图2细胞中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
D. 图2所示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曲线图的HI段
【答案】C
【解析】
【分析】
①精原细胞既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又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处于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中,导致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各个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且不含同源染色体。据此分析图1可知:AF段表示有丝分裂,其中B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FI段表示减数分裂,其中FG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HI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②依题意并分析图2: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因此图2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详解】A、依题意并分析图1可知: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由于着丝点分裂而导致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CD段含有4个染色体组,图2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均有一个DNA分子,无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说明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的相同,进而推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CD段含有12条染色体、12个DNA分子,A正确;
B、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范畴,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即图中的FG段,B正确;
C、图2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含同源染色体,C错误;
D、曲线图的HI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图2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因此处于曲线图的HI段,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的知识的掌握情况。若要正确解答本题,需要熟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理解同源染色体的含义,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明辨图2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并结合曲线图准确判断图1中各区段曲线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11.如图是某高等动物(基因型为Aa)体内四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表示的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
B. 卵巢会出现这四种细胞,乙图表示次级卵母细胞
C. 如果甲图1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一般情况下,染色体4和8上有a基因
D. 乙、丙、丁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甲含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没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呈现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又因其细胞膜从偏向细胞一极的部位向内凹陷,所以丙细胞的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该高等动物的性别为雌性。丁不含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详解】A、甲图表示的细胞中有4组非同源染色体,因此有4个染色体组,A错误;
B、依据图示细胞呈现的染色体的行为等特点可推知:甲、乙、丙、丁分别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由丙的细胞膜从偏向细胞一极的部位向内凹陷可知,该高等动物为雌性,乙的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所以乙图表示(第一)极体,卵巢中的卵原细胞既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又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所以卵巢会出现这四种细胞,B错误;
C、甲图染色体1与4或1与8为同源染色体,染色体4和8是由同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再通过着丝点分裂产生的,已知该高等动物的基因型为Aa,如果甲图1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则一般情况下,染色体4和8上有a基因,C正确;
D、乙、丁细胞均不含同源染色体,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
故选C。
12.下图为二倍体百合(2n=24)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幅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⑤所示细胞中,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一般相同
B. 图③所示细胞中,非等位基因发生了基因重组
C. 图②所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D. 上述细胞分裂图像按进行时序排序为①→⑤→③→④→②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图⑤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呈现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能相同,也可能为等位基因,因此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一般不同,A错误;图③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可能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非等位基因发生重组,B正确;图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主要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C错误;①细胞处于分裂间期、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⑤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排序为①→③→⑤→②→④,D错误。
【点睛】以题意(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幅图像)和题图所示的各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为切入点,明辨各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据此围绕减数分裂过程,对各选项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判断。
13. 有关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
B. 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雄蜂的过程体现了生殖细胞的全能性
C. 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很高
D. 在一定条件下植物细胞组织培养能表现出全能性
【答案】C
【解析】
受精卵的分化程度低,在自然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形成完整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A正确;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雄蜂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体现了生殖细胞的全能性,B正确;卵细胞属于已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相比,全能性较低,且不能再分裂,C错误;处于离体状态的植物细胞,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下作用,能表现出全能性,D正确。
【考点定位】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细胞的分化
【名师点睛】知识点总结:
1、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
2、细胞全能性大小的比较:受精卵>卵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3、在生物体内,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器官
14.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 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B. 对所有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和个体的衰老都不是同步的
C.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D. 细胞分裂后,物质运输效率会降低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其意义之一是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对单细胞生物体来说,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的衰老不等于个体的衰老,但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由于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相对表面积,细胞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效率越高。
【详解】A、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但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A错误;
B、对单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和个体的衰老是同步的,B错误;
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C正确;
D、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相对表面积减小,物质运输效率会降低,D错误。
故选C。
15.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现象的是( )
A. 花瓣的自然凋落
B. 霜冻导致香蕉植株死亡
C. 蝌蚪发育成为青蛙过程中尾部消失
D. 胎儿的手由铲子状发育为成形的五个手指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由于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
【详解】A、花瓣的自然凋落,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属于细胞凋亡,A错误;
B、霜冻导致香蕉植株死亡,是在不利的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导致的细胞坏死,不属于细胞凋亡,B正确;
C、蝌蚪发育成为青蛙过程中尾部消失,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C错误;
D、胎儿的手由铲子状发育为成形的五个手指,是指间细胞的凋亡所致,D错误。
故选B。
16.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B. 网织红细胞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C. 造血干细胞与网织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D. 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示表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红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先形成幼红细胞,幼红细胞排除细胞核后形成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丧失细胞器后形成成熟的红细胞,所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详解】A、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所以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A正确;
B、网织红细胞中含有核糖体与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因此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B正确;
C、细胞分化的不同阶段,选择性表达的基因不同,因此造血干细胞与网织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C正确;
D、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与线粒体,已丧失控制其凋亡的基因,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以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图为情境进行考查。解答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细胞呼吸、细胞分化、细胞凋亡、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相关知识,进而从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以题意呈现的“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绿的RNA”为切入点,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17.甲和乙为某一个体中的两种体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为浆细胞,乙为胰岛B细胞
B. 甲和乙的mRNA不同导致其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
C. 甲和乙细胞中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D. 在显微镜下甲和乙细胞中都能观察到染色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甲和乙细胞都是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甲细胞能合成分泌抗体,为浆细胞;乙细胞能合成分泌胰岛素,为胰岛B细胞。ATP合成酶基因在甲和乙细胞中都能表达,但抗体基因只在甲细胞中表达,胰岛素基因只在乙细胞中表达。
【详解】A、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的,因此甲为浆细胞,乙为胰岛B细胞,A正确;
B、甲和乙为同一个体中的两种体细胞,是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得甲和乙的mRNA不同,进而导致其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B正确;
C、甲和乙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所以甲和乙细胞中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C正确;
D、甲和乙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均已失去分裂能力,所以在显微镜下甲和乙细胞中都不能观察到染色体,D错误。
故选D。
18.如图为细胞的生命历程图,其中甲~辛表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乙过程中细胞分化改变了细胞的遗传信息
B. 丙过程的发生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有关
C. 丁过程与基因表达有关,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D. 己过程中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甲是细胞分裂,乙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信息不变,A错误;丙是细胞癌变,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引发细胞癌变,B正确;丁过程是细胞凋亡,可发生于个体发育的全过程中,C错误;己过程为细胞衰老,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大,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9. Akita小鼠是一种糖尿病模型小鼠,该小鼠由于胰岛素基因突变干扰了胰岛素二硫键的形成,大量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累积在内质网中,导致相关细胞的内质网功能持续紊乱,并最终启动该细胞的凋亡程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胰岛素空间结构的形成离不开内质网的加工
B. 内质网功能紊乱会诱发某些特定基因的表达
C. Akita小鼠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大量凋亡
D. Akita小鼠体内肝脏细胞合成糖原的速率减慢
【答案】C
【解析】
【详解】A、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形成离不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A正确;
B、根据题意“内质网功能持续紊乱,并最终启动该细胞的凋亡程序”,而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即内质网功能紊乱会诱发凋亡基因的表达,B正确;
C、胰岛素基因在小鼠胰岛B细胞表达,则Akita小鼠胰岛B细胞大量死亡,C错误;
D、根据题干信息,Akita小鼠胰岛素合成受阻,则体内肝脏细胞合成糖原的速率减慢,血糖浓度升高,D正确。
【点睛】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由此可见,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都有关。
20.肿瘤药物靶向输送治疗癌症的机理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恶性肿瘤内有大量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水分含量少,细胞呼吸速率加快
B. 细胞癌变后,位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会减少,使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C. 细胞癌变与细胞凋亡都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前者是异常表达,后者是正常表达
D. 要控制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肿瘤药物作用的时间最好是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形成时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纳米药物表面的靶向分子识别肿瘤细胞表面受体并与之结合,将纳米药物靶向输送至肿瘤细胞,进而发挥作用。
【详解】A、恶性肿瘤内有大量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水分含量多,细胞呼吸速率加快,A错误;
B、细胞癌变后,位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会减少,使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B正确;
C、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细胞凋亡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错误;
D、要控制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肿瘤药物作用的时间最好是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D错误。
故选B。
2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与蛋白质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丝分裂的分裂期需要合成大量的蛋白质以承担相应的生命活动
B. 健康人衰老后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因缺乏酪氨酸酶将导致头发变白
C. 人体神经元与肌细胞的差异与它们所含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有关
D. 细胞不同生命历程中蛋白质种类差异与核基因的特异性表达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如衰老的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导致头发变白。人体内不同种类的细胞都是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A、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蛋白质的大量合成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分裂间期,A错误;
B、健康人衰老后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导致头发变白,B错误;
C、人体神经元与肌细胞都是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二者中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导致它们所含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C错误;
D、基因的表达过程是指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细胞不同生命历程中,蛋白质种类差异与核基因的特异性表达有关,D正确。
故选D。
22.有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有些植物的花为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下列有关植物杂交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父本进行去雄
B. 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C. 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
D. 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
【答案】C
【解析】
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防止其自交而影响实验结果,A错误;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时,不需要进行去雄操作,B错误;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以防止外来花粉干扰,C正确;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父本,D错误。
23.下列现象中未体现性状分离的是
A. 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
B. 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
C. 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
D. 黑色长毛兔与白色长毛兔交配,后代出现比例相等的黑色长毛兔和白色长毛兔
【答案】D
【解析】
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属于性状分离,A错误;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属于性状分离,B错误;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绿色和白色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C错误;白色长毛兔在亲代和子代中都有,黑色色长毛兔与白色长毛兔交配,后代出现比例相等的黑色长毛兔和白色长毛兔,不是性状分离,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要识记性状分离的概念,明确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24.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 根据减数分裂的特点提出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的假说
C. “F1(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和d)”属于推理内容
D. 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时运用的“假说—演绎法”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以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为例):
【详解】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问题,A正确;
B、根据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提出了“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的假说,B错误;
C、“F1(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和d)”属于依据假说所进行的推理内容,C正确;
D、测交实验是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D正确。
故选B。
25.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几组比例中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 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B. 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
C. F2的基因型比例为1∶2∶1 D. 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F1的基因型为Dd。F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因等位基因D和d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所以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D∶d=1∶1。F1自交所得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2∶1,表现型及比例是高茎∶矮茎=3∶1。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高茎∶矮茎=1∶1。综上分析,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F2的基因型比例为1∶2∶1及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均能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而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则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B正确。
故选B。
26.二倍体水稻的粳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已知粳性花粉遇碘呈蓝紫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红褐色。高茎粳稻与矮茎糯稻杂交,F1均为高茎粳稻。若用F1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 将F1的花粉粒用碘液处理,统计蓝紫色与红褐色花粉粒的比例
B. 让F1与矮茎糯稻杂交,统计后代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比例
C. 让F1自交,统计自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植株比例
D. 让F1自交,统计自交后代中蓝紫色植株与红褐色植株的比例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高茎粳稻与矮茎糯稻杂交,F1均为高茎粳稻可推出:高茎、粳稻为显性,且F1应该是一个双杂合子,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题意,F1中控制高茎和粳稻两对性状的基因型均为杂合,故可用碘液处理F1的花粉粒,并统计蓝紫色与红褐色花粉粒的比例,A正确;也可用测交方法,即F1与矮茎糯稻杂交,统计后代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比例,B正确;也可用自交方法,即F1自交,统计自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比例,C正确;蓝紫、红褐色是花粉遇碘时呈现的颜色,在植株上不表现,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7.黄瓜是雌雄同株单性花植物,果皮的绿色和黄色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状。从种群中选定两个个体进行杂交,根据子代的表现型一定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
A. 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自交
B. 绿色果皮植株和黄色果皮植株进行正、反交
C. 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与绿色果皮植株进行杂交
D. 黄色果皮植株自交或绿色果皮植株自交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两表现不同的亲本杂交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或亲本杂交出现 3:1 时,比例高者为显性性状。
【详解】如果黄色果皮植株和绿色果皮植株都是纯合体,则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A错误;如果绿色果皮植株和黄色果皮植株有一为杂合体,则正、反交后代都是1:1,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B错误;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同时黄色果皮植株与绿色杂交,可判断显隐性关系;如果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分离,则绿色为显性;如果没有出现性状分离,则与黄色果皮植株杂交后,只出现绿色,则绿色为显性,只出现黄色,则黄色为显性,出现两种颜色,则黄色为显性,C正确;如果黄色果皮植株和绿色果皮植株都是纯合体,则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D错误。故选C。
28.基因型为 Aa 的某植株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则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子 代中 AA:Aa:aa 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A. 3:2:1 B. 2:3:1 C. 4:4:l D. 1:2:1;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的植物产生的A和a两种精子和卵细胞的比例均为1:1,又由于“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因此产生的卵细胞A:a=1:1,而精子的种类和比例为A:a=2:1。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由于“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因此产生的卵细胞为1/2A、1/2a,而精子的种类和比例为2/3A、1/3a。因此该个体自交,后代基因型为AA的比例为1/2×2/3=1/3,Aa的比例为1/2×1/3+1/2×2/3=1/2,aa的比例为1/2×1/3=1/6。因此,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子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2:3:1,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正确理解“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准确分析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是解题关键。
29.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
A. 1/3 B. 1/4 C. 1/8 D. 1/9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A1与A2基因表达产物结合成二聚体蛋白的种类。当N1、N2的数量关系不同时,组成的二聚体蛋白的比例不同。
【详解】基因A1、A2的表达产物N1、N2可随机结合,组成三种类型的二聚体蛋白N1N1、N1N2、N2N2,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N1占1/3,N2占2/3,由于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因此N1N1占1/3×1/3=1/9。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明确关键字眼“N1和N2可随机组合”,根据题意可知A1与A2的数量关系,进而求出各二聚体蛋白所占的比例。
30.一对相对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准备了如图实验装置,小球上标记的A、a代表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小球的灰色和白色分别表示雌、雄配子 ②小球的颜色可以不同但形态必须相同 ③甲、乙中小球数量必须相同,A与a的数量可以不同 ④实验时从甲或乙随机抓取一个小球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从甲、乙两个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用不同彩球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据此分析判断各选项。
【详解】①甲、乙装置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装置内的小球的灰色和白色分别表示两种雌配子、两种雄配子,①错误;
②小球的形态为无关变量,必须相同,②正确;
③因甲、乙中的小球分别表示雌配子、雄配子,因此数量可以不相同,但A与a的数量表示两种比值相等的雌配子或雄配子,所以必须相同,③错误;
④实验时从甲或乙随机抓取一个小球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④正确。
故选D。
二、简答题
31. 基础知识填空
(1)细胞增殖包括_____________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2)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着少数具有_________________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做干细胞。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联会。
(4)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5)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F1高茎豌豆自交所得F2出现了高茎∶矮茎=3∶1,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物质准备 (2). 分裂和分化 (3).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4).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5).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解析】
【分析】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干细胞是指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联会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在形成配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因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使得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雌配子和两种比值相等的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详解】(1)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2) 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做干细胞。
(3)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4)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5)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F1高茎豌豆自交所得F2出现了高茎∶矮茎=3∶1,究其原因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32.下图表示在适宜的温度下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氧气浓度的变化)。在不同光质条件下光照1小时后氧气的浓度变化相对量如下表: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光质
自然光
红光
蓝光
橙光
紫光
黄光
靛光
绿光
无光
02相对变化量
+18
+15
+13
+11
+12
+3
+8
-1
4-
注:02相对变化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1)实验中加入NaHC0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
(2)实验中第9组的作用既可以作为_________,又可以测__________。
(3)在绿光条件下,消耗[H]的场所是_________。
(4)在红光条件下,该植物经过2小时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总量相对值是________。
(5)如果由绿光突然转换为红光,则此时刻其叶肉细胞中C5的浓度将_________。
【答案】 (1). 提供二氧化碳 (2). 对照组 (3). 呼吸作用 (4). 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5). 38 (6). 增加
【解析】
(1)实验中加入NaHCO3溶液的作用是提供二氧化碳.
(2)第9组没有光照,属于对照组;该组氧气的减少量是呼吸作用强度.
(3)由表格信息可知,绿光条件下,实际光合作用的-1+4=3,即绿光条件下也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消耗还原氢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4)由表格信息可知,红光条件下净光合作用强度是15,呼吸作用强度是4,实际光合作用强度是19,2小时合成的有机物是19×2=38.
(5)如果果由绿光突然转换为红光,光反应增强,产生的还原氢、ATP增多,三碳化合物还原形成的五碳化合物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不变,消耗的五碳化合物不变,则此时刻其叶肉细胞中C5的浓度将增加.
【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33.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探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可可碱浓度
(mmol•L-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种子发 芽率/%
有丝分裂指数%
分裂期细胞占比/%
前期和中期
后期和末期
0
3.73
3.04
0.69
81.5
01
2.90
2.16
0.74
68.1
0.5
2.10
1.72
0.38
18.6
1.0
1.96
1.72
0.24
2.3
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
(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__,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__________期。
(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mmol·L-1时 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__________。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____ 。为探究可可碱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学提出假设: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现欲通过实验检验上述假设,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____。
【答案】 (1). 盐酸(或盐酸和酒精) (2). 中 (3). 减少 (4). 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5). 降低 (6). 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 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种子的发芽率都逐渐降低,分裂期细胞所占的比例也逐渐降低,其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少。
【详解】(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盐酸(或盐酸和酒精)。箭头所指的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点均排列在赤道板上,故为有丝分裂的中期。
(2)由表可知,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mmol.L-1时,处于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他浓度,说明处于这两个时期的细胞数目相对较少,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着可可碱的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实验目的是探究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因此自变量为可可碱浓度,因变量为赤霉素的含量,实验设计基本思路是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分析图形,能利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观察、实验设计能力。
34. 果蝇的翅型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决定,但是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如表一),现在用6只果蝇进行三组杂交实验(如表二),其中雄性亲本在室温(20℃)长大,分析表格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
基因型
饲喂条件
AA
Aa
aa
室温(20℃)
正常翅
正常翅
残翅
低温(0℃)
残翅
残翅
残翅
表二:
组别
雌性亲本
雄性亲本
子代饲喂条件
子代表现及数量
Ⅰ
①残翅
②残翅
低温(0℃)
全部残翅
Ⅱ
③正常翅
④残翅
室温(20℃)
正常翅91 残翅89
Ⅲ
⑤残翅
⑥正常翅
室温(20℃)
正常翅152 残翅49
注:雄性亲本均在室温(20℃)条件下饲喂
(1)亲代雌果蝇中 (填表二中序号)一定是在低温(0℃)的条件下饲养的;亲代果蝇中③的基因型一定是 .
(2)果蝇翅型的遗传说明了生物性状是 共同调控的.
(3)亲代①的基因型可能是 ,为确定其基因型,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思路,首先将第Ⅰ组的子代进行随机自由交配得F2,然后把F2放在(20℃)的条件下饲喂,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若F2正常翅与残翅的比例为 ,则果蝇①的基因型为Aa.还可以设计实验思路为:用亲代①与亲本②杂交,然后把后代放在 的条件下饲喂,观察并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4)若第Ⅱ组的亲本③与亲本④杂交,子代在室温(20℃)的条件下饲喂,子代只有两只果蝇成活,则子代果蝇中出现残翅果蝇的概率是 .
【答案】(1)⑤Aa
(2)基因与环境
(3)AA、Aa、aa 7:9 室温(20℃)
(4)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
【专题】遗传基本规律计算;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表格1中:果蝇的翅型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决定.在室温条件下,基因型为A_的果蝇均表现为正常翅,而在低温条件下,果蝇的翅型均表现为残翅,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调控的.
表格2中:杂交Ⅱ后代正常翅:残翅=1:1,属于测交类型,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杂交组合Ⅲ中,在室温条件下,子代果蝇出现正常翅:残翅=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
【解析】
解:(1)根据⑤残翅与⑥正常翅杂交,后代在室温条件下,子代果蝇出现正常翅:残翅=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因此亲代雌果蝇中⑤一定是在低温(0℃)的条件下饲养的.由于亲代果蝇中③是正常翅,与④残翅杂交后代正常翅:残翅=1:1,所以其基因型一定是Aa.
(2)基因型Aa的个体在室温条件下表现为正常翅,而在低温条件下表现为残翅,说明生物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调控的.
(3)亲代①为残翅,其子代又在低温条件下饲喂,所以无法直接判断其基因型,所以可能是AA、Aa、aa.将实验组Ⅰ的子代进行自由交配,且把F2放在(20℃)的条件下饲喂,最后观察并统计子代翅型的表现型及比例.由于“雄性亲本均在室温(20℃)条件下饲喂”,因此②残翅的基因型为aa,若①残翅的基因型为Aa,则A基因频率为,a基因频率为,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后代中aa占,则A_占,因此正常翅:残翅=7:9.还可以设计实验思路为:用亲代①与亲本②或④杂交,然后把后代放在室温的条件下饲喂,观察并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4)若第Ⅱ组的亲本③与亲本④杂交,子代在室温(20℃)的条件下饲喂,后代正常翅:残翅=1:1.如果子代只有两只果蝇成活,则都为正常翅的概率是×=,出现残翅果蝇的概率是1﹣=.
故答案为:
(1)⑤Aa
(2)基因与环境
(3)AA、Aa、aa 7:9 室温(20℃)
(4)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型、表现型及环境之间的关系;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表2中信息判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35.大肠杆菌是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的细菌,其代谢产物能与染料伊红美蓝反应,使菌落呈黑色。下面是其培养基配方:
成分
蛋白胨
乳糖
磷酸二氢钾
琼脂
蒸馏水
2%的伊红水溶液
0.5%的美蓝水溶液
含量
10 g
10 g
2 g
20~30 g
1 000 mL
20 mL
13 mL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中,蛋白胨为大肠杆菌提供的主要营养有______________和维生素。
(2)在接种大肠杆菌前,需先将灭菌后的空白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菌落生成,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检测严重污染水体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将水样适当稀释后,取样涂布在上述平板培养基中,应选择颜色为________的菌落进行计数。该方法是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的活菌数,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1 mL水样稀释1 0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
(5)除利用特定培养基选择鉴定某种细菌外,还可以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细菌进行初步的鉴定和分类。
【答案】 (1). 碳源、氮源 (2). 检测培养基制备是否合格(或灭菌是否彻底) (3). 黑色 (4).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5). 3.8×108 (6). 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
【解析】
【分析】
蛋白胨来源于动物原料,含有维生素、糖和有机氮等营养物质。为了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在接种培养物前,可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能与培养基中的染料伊红美蓝反应,使菌落呈黑色。计数的关键是经梯度稀释后的稀释倍数要合适,计数时通常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这些菌落特征包括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方面。
【详解】(1) 蛋白胨含有维生素、糖和有机氮等营养物质,可为大肠杆菌提供碳源、氮源和维生素。
(2) 为了检测培养基制备是否合格(或灭菌是否彻底),在接种大肠杆菌前,需先将灭菌后的空白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菌落生成。
(3) 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能与培养基中的染料伊红美蓝反应,使菌落呈黑色。因此,为检测严重污染水体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将水样适当稀释后,取样涂布在上述平板培养基中,应选择颜色为黑色的菌落进行计数。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因此可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的活菌数。
(4) 将1 mL水样稀释1 0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39+38+37)÷3]÷0.1×1000×1000=3.8×108个。
(5) 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因此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鉴定和分类。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培养基的营养、菌落的含义、微生物的培养与计数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从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对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36.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负责血液中O2或CO2的运输。请根据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流程图回答问题:
(1)将实验流程补充完整:A为__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__________,达到该目的的关键是控制离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收集血红蛋白溶液放在透析袋中进行透析,透析的原理是:_________。
(4)凝胶色谱法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达到蛋白质分离的有效方法。
(5)在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是因为气泡会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分离效果。
(6)在洗脱过程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ol/L的磷酸缓冲液(pH为7.0)的目的是__________。
(7)分离纯化好的血红蛋白,需要进行纯度鉴定,在鉴定方法中,使用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血红蛋白的释放 (2). 样品的加入和洗脱 (3). 杂蛋白(血浆蛋白) (4). 速度和时间 (5). 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大分子则保留在袋内 (6). 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7). 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洗脱的次序 (8). 准确模拟生物体内的生理环境,保持体外的pH和体内的一致 (9).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解析】
【分析】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样品处理包括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凝胶色谱操作包括:凝胶色谱柱的制作、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样品的加入和洗脱。据此分析题图可知:A为血红蛋白的释放,B为样品的加入和洗脱。
【详解】(1) 样品处理包括红细胞的洗涤、图中A所示的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凝胶色谱操作包括:凝胶色谱柱的制作、凝胶色谱柱的装填、图中B所示的样品的加入和洗脱。
(2) 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血浆蛋白),以利于后续步聚的分离纯化。若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白细胞等一同沉淀,得不到纯净的红细胞,影响后续血红蛋白的提取纯度,因此达到该目的的关键是控制离心的速度和时间。
(3) 透析袋一般是用硝酸纤维素制成的,透析的原理是: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将大分子则保留在袋内。
(4) 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5) 在装填凝胶柱时,若产生气泡,则其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从而影响分离效果,所以在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
(6) 在一定范围内,缓冲溶液能够抵制外界的酸和碱对溶液pH值的影响,维持pH值基本不变,所以在洗脱过程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ol/L的磷酸缓冲液(pH为7.0)的目的是:准确模拟生物体内的生理环境,保持体外的pH和体内的一致。
(7)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两种常用的电泳方法。在对分离纯化好的血红蛋白进行纯度鉴定时,使用最多的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点睛】理清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原理、样品处理和凝胶色谱操作的流程及其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以图示中的“箭头指向和文字信息”为切入点,从中把握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进而对相关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