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阅读初高中衔接语文(部编版)(附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6429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阅读初高中衔接语文(部编版)(附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6429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阅读初高中衔接语文(部编版)(附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64293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阅读初高中衔接语文(部编版)(附答案) 试卷
展开
巩固练04 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阅读
1.读《水浒传》,说说以下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这样写道:“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其中“山东呼保义”指宋江,“河北玉麒麟”指卢俊义。
B.《水浒传》中的“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宋江等都是英雄好汉。
C.《水浒传》中,武松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是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D.“‘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金老并女儿拜谢去了。他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他”是后来成为花和尚的鲁智深。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又称《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B.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C.在《沁园春·雪》这个题目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二者都与词的内容有密切关系。
D.阅读议论文要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放榜时正值桂花盛开,故又称“桂榜”。
B.“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堂”是居所名称,古代居所前为“堂”,后为“室”。成语“登堂入室”出自《论语》,意即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指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
C.古代制竹简以火烤青竹去湿,刮去竹青部分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或“杀青”。后来“汗青”指“史册”,例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杀青”现多指影视作品前期拍摄完成。
D.古人将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前后。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芙蕖”“水芙蓉”是“莲”的别称,“婵娟”是“月”的别称。
B.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岁寒三友”是指松、梅、菊。
C.古代“加冠”是指“男子二十岁”,“不惑”是指“四十岁”,“花甲”是指“六十岁”。
D.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在桑梓”的意思就是说他与范进是同乡。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代。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崦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B.由于“柳”和“留”谐音,古代有折柳相赠来表达对远行人的留恋之情的风俗,所以离别诗中多出现柳树的身影,用以烘托气氛,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或折柳表达思念之情,如“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C.“令”是一种敬辞,向别人称自己的父母时,可以用“令尊”“令堂”这样的称呼。
D.“铭”“说”“书”“序”都是古代的文体。
6.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垂髫”指小孩,“古稀”指七十岁,“婵娟”指月亮,“芙蕖”指荷花。
B.“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篇幅一般不长。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颐的《爱莲说》。
C.“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D.《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7.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小玲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玲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遍插茱萸。
B.小玲的生肖属相是蛇,弟弟比她小两岁,小玲要挑选一款生肖属相的玩具送给弟弟作为生日礼物,她选择了一只可爱的机器狗。
C.小玲向同学小明询问他母亲的姓氏,按照古代的礼仪应这么问:“令堂贵姓?”
D.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8.下列各项文学常识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智取生辰纲》——《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
B.《范进中举》——《儒林外史》——吴敬梓——明代
C.《三顾茅庐》——《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
D.《刘姥姥进大观园》——《红楼梦》——曹雪芹——清代
9.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C.“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式,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诗经》中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D.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变色龙》一文的作者是俄国作家戏剧家契诃夫。其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
B.乔纳森·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描写小人国利立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实际上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
C.《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唐雎不辱使命》《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战国策》。
D.小说《简·爱》所述故事主要发生在桑菲尔德庄园,因为简·爱以家庭教师身份为罗切斯特的女儿阿黛尔授课,她与罗切斯特产生了交集,但最终她与罗切斯特分道扬镳。
11.选出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 )
A.法国作家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正是由于凡尔纳无限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海底两万里》才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
B.《儒林外史》中作者吴敬梓把王冕的故事作为全书的“楔子”,是以王冕为例,揭示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表达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
C.当我们读到《艾青诗选》中“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这样鲜活的诗句时,我们不仅惊叹其非凡的想象力,还从内心激起了对“黎明”和“希望”的巨大渴望。
D.法布尔的《昆虫记》为我们展示了许多昆虫的另一面:勤劳的蚂蚁竟然是残暴的掠夺者;看似笨拙的圣甲虫,竟是个能工巧匠;看似恶毒的朗格多克蝎,却对自己的孩子关爱有加……
1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格列佛和鲁滨逊一样,都是充满冒险精神的航海开拓者。
B.《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儒林外史》是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C.《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是梁山泊英雄聚义的开始。参加这次行动的共有八个人:晁盖,宋江,刘唐、阮氏三兄弟、公孙胜,白胜。
D.《简·爱》中的简·爱出身贫寒,从小就极具反抗精神。她毕业后到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最终以独立的人格和勇敢的个性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
13.下列传统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B.今年是己亥猪年,小雅的生肖属相是鼠,小雅说明年就是她的本命年,庚子鼠年。
C.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标题源自于李清照的词,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夏至的景象。
D.《愚公移山》中提到“山之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
1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传统中,古人称谓有谦敬之别,如“舍弟”是谦称,“家母”是敬称。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C.古人常以号显示某种志趣或情感,如欧阳修自号醉翁,苏轼号东坡居士。
D.诗句“千里共婵娟”“呼作白玉盘”中“婵娟”“玉盘”都是月亮的别称。
1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也称“诗三百”,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关雎》《期行》是其中的两篇。
C.古代祭祀的土地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用“社稷”代指国家。
D.古人对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称谓: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6.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阳”。
B.“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C.《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
17.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作答。
“简,安静点,别这么挣扎,像个在绝望中撕碎自己羽毛的疯狂的野鸟似的。”
“我不是鸟;没有罗网捕捉我;我是个有独立意志的自由人;我现在就要运用我的独立意志离开你。”
我再做了一次努力就自由了,我笔直地站在他面前。
“你的意志将决定你的命运,”他说,“我把我的手、我的心和我的一切财产的分享权都奉献给你。”
“你在演一出滑稽戏,我看了只会发笑。”
“我要你一辈子都在我的身边—一做我的第二个自己和最好的人间伴侣。”
“对于那种命运,你已经做出了你的选择,那就得遵守。”
(1)以上文段出自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这里是女主人公简·爱与男主人公_________的对话。
(2)简·爱的人生追求由哪两个基本“旋律”构成?
18.名著阅读,完成小题。
(1)《儒林外史》书写儒林故事。全书没有贯穿全篇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众多故事由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开宗明义,用“大义”提领全书的意旨,借名流的话隐喻人物的命运和结局,以下回目各色人等无不围绕这一“大义”粉墨登场。请问这被评为“一篇之骨”的“大义”是___(限4个字以内),这能隐括全文的名流是_________。
(2)课文《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请写出课文部分范进中举这个故事之前(前因)或之后(后果)的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选一个作答,限20字以内)
(3)《简·爱》中的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均性格鲜明,个性突出,但结局各异。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概括其性格特征(限20字以内),并简要概述其结局(限30字以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04 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阅读
1.读《水浒传》,说说以下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这样写道:“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其中“山东呼保义”指宋江,“河北玉麒麟”指卢俊义。
B.《水浒传》中的“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宋江等都是英雄好汉。
C.《水浒传》中,武松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是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D.“‘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金老并女儿拜谢去了。他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他”是后来成为花和尚的鲁智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水浒传》有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平时要注意多阅读,多积累,多识记。B.“智多星”是吴用的绰号宋江的绰号是“及时雨”。故选B。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又称《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B.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C.在《沁园春·雪》这个题目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二者都与词的内容有密切关系。
D.阅读议论文要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答案】C
【解析】C.有误。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词的内容多数与词牌的意义无关。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放榜时正值桂花盛开,故又称“桂榜”。
B.“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堂”是居所名称,古代居所前为“堂”,后为“室”。成语“登堂入室”出自《论语》,意即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指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
C.古代制竹简以火烤青竹去湿,刮去竹青部分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或“杀青”。后来“汗青”指“史册”,例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杀青”现多指影视作品前期拍摄完成。
D.古人将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前后。
【答案】D
【解析】D项错误,《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是指晚上八点左右。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芙蕖”“水芙蓉”是“莲”的别称,“婵娟”是“月”的别称。
B.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岁寒三友”是指松、梅、菊。
C.古代“加冠”是指“男子二十岁”,“不惑”是指“四十岁”,“花甲”是指“六十岁”。
D.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在桑梓”的意思就是说他与范进是同乡。
【答案】B
【解析】B项错误,“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代。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崦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B.由于“柳”和“留”谐音,古代有折柳相赠来表达对远行人的留恋之情的风俗,所以离别诗中多出现柳树的身影,用以烘托气氛,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或折柳表达思念之情,如“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C.“令”是一种敬辞,向别人称自己的父母时,可以用“令尊”“令堂”这样的称呼。
D.“铭”“说”“书”“序”都是古代的文体。
【答案】C
【解析】C项错误,“令尊”“令堂”是对别人父母的称呼。
6.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垂髫”指小孩,“古稀”指七十岁,“婵娟”指月亮,“芙蕖”指荷花。
B.“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篇幅一般不长。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颐的《爱莲说》。
C.“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D.《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答案】D
【解析】D项错误,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7.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小玲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玲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遍插茱萸。
B.小玲的生肖属相是蛇,弟弟比她小两岁,小玲要挑选一款生肖属相的玩具送给弟弟作为生日礼物,她选择了一只可爱的机器狗。
C.小玲向同学小明询问他母亲的姓氏,按照古代的礼仪应这么问:“令堂贵姓?”
D.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答案】B
【解析】B项错误,姐姐的生肖是“蛇”,弟弟比她小两步,所以弟弟的生肖应是“羊”。十二生肖的顺序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8.下列各项文学常识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智取生辰纲》——《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
B.《范进中举》——《儒林外史》——吴敬梓——明代
C.《三顾茅庐》——《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
D.《刘姥姥进大观园》——《红楼梦》——曹雪芹——清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B项错误,吴敬梓是清代小说家。
9.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C.“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式,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诗经》中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D.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答案】B
【解析】“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或美称。敬称,不是谦称。故选B。
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变色龙》一文的作者是俄国作家戏剧家契诃夫。其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
B.乔纳森·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描写小人国利立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实际上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
C.《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唐雎不辱使命》《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战国策》。
D.小说《简·爱》所述故事主要发生在桑菲尔德庄园,因为简·爱以家庭教师身份为罗切斯特的女儿阿黛尔授课,她与罗切斯特产生了交集,但最终她与罗切斯特分道扬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学生必须对名著内容熟悉,才能准确把握所给语句的对与错。《简·爱》是夏洛蒂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它通过一个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现状、不甘受辱、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敢于抗争、敢于追求的女性形象,它反映了一个平凡心灵坦诚的倾诉、呼号和责难,一个小写的人对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追求和憧憬。简·爱和罗切斯特经历了一些波折,最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D.选项中“但最终她与罗切斯特分道扬镳”叙述错误。原著中是简·爱知道了疯女人是罗切斯特的妻子而离开,后来疯女人放火后坠楼身亡,罗契斯特也受伤致残。简找到他并和他结了婚,得到了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故选D。
11.选出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 )
A.法国作家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正是由于凡尔纳无限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海底两万里》才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
B.《儒林外史》中作者吴敬梓把王冕的故事作为全书的“楔子”,是以王冕为例,揭示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表达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
C.当我们读到《艾青诗选》中“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这样鲜活的诗句时,我们不仅惊叹其非凡的想象力,还从内心激起了对“黎明”和“希望”的巨大渴望。
D.法布尔的《昆虫记》为我们展示了许多昆虫的另一面:勤劳的蚂蚁竟然是残暴的掠夺者;看似笨拙的圣甲虫,竟是个能工巧匠;看似恶毒的朗格多克蝎,却对自己的孩子关爱有加……
【答案】B
【解析】B.“是以王冕为例,揭示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解读有误。名流王冕是吴敬梓竭力表彰之人物,置之卷首,有以之为士子楷模之意;故选B。
1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格列佛和鲁滨逊一样,都是充满冒险精神的航海开拓者。
B.《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儒林外史》是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C.《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是梁山泊英雄聚义的开始。参加这次行动的共有八个人:晁盖,宋江,刘唐、阮氏三兄弟、公孙胜,白胜。
D.《简·爱》中的简·爱出身贫寒,从小就极具反抗精神。她毕业后到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最终以独立的人格和勇敢的个性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
【答案】C
【解析】C.参与“智取生辰纲”的八个人应该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故选C。
13.下列传统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B.今年是己亥猪年,小雅的生肖属相是鼠,小雅说明年就是她的本命年,庚子鼠年。
C.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标题源自于李清照的词,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夏至的景象。
D.《愚公移山》中提到“山之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
【答案】C
【解析】C错误,“绿肥红瘦”指的是花已逐渐凋零,而草木枝叶正盛的暮春景色。
1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传统中,古人称谓有谦敬之别,如“舍弟”是谦称,“家母”是敬称。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C.古人常以号显示某种志趣或情感,如欧阳修自号醉翁,苏轼号东坡居士。
D.诗句“千里共婵娟”“呼作白玉盘”中“婵娟”“玉盘”都是月亮的别称。
【答案】A
【解析】A项,“家母”是称自己的母亲,是谦词,不是敬称。故答案为A。
1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也称“诗三百”,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关雎》《期行》是其中的两篇。
C.古代祭祀的土地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用“社稷”代指国家。
D.古人对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称谓: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答案】B
【解析】ACD.表述正确。B.《期行》选自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故说《期行》选自《诗经》的说法错误。故选B。
16.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阳”。
B.“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C.《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
【答案】A
【解析】A.表述不正确,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阳。故选A。
17.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作答。
“简,安静点,别这么挣扎,像个在绝望中撕碎自己羽毛的疯狂的野鸟似的。”
“我不是鸟;没有罗网捕捉我;我是个有独立意志的自由人;我现在就要运用我的独立意志离开你。”
我再做了一次努力就自由了,我笔直地站在他面前。
“你的意志将决定你的命运,”他说,“我把我的手、我的心和我的一切财产的分享权都奉献给你。”
“你在演一出滑稽戏,我看了只会发笑。”
“我要你一辈子都在我的身边—一做我的第二个自己和最好的人间伴侣。”
“对于那种命运,你已经做出了你的选择,那就得遵守。”
(1)以上文段出自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这里是女主人公简·爱与男主人公_________的对话。
(2)简·爱的人生追求由哪两个基本“旋律”构成?
【答案】(1)罗切斯特
(2)①富于激情(幻想、反抗、坚持不懈)②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对名著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以考促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简·爱》有关的文学常识。(2)要联系原著的情节和描写,也可分析选文的“我不是鸟;没有罗网捕捉我;我是个有独立意志的自由人;我现在就要运用我的独立意志离开你”等句,即可概括出简·爱的人生追求是自由平等和幸福美好;同时她又有反抗与不屈的性格。
18.名著阅读,完成小题。
(1)《儒林外史》书写儒林故事。全书没有贯穿全篇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众多故事由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开宗明义,用“大义”提领全书的意旨,借名流的话隐喻人物的命运和结局,以下回目各色人等无不围绕这一“大义”粉墨登场。请问这被评为“一篇之骨”的“大义”是___(限4个字以内),这能隐括全文的名流是_________。
(2)课文《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请写出课文部分范进中举这个故事之前(前因)或之后(后果)的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选一个作答,限20字以内)
(3)《简·爱》中的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均性格鲜明,个性突出,但结局各异。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概括其性格特征(限20字以内),并简要概述其结局(限30字以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功名富贵 王冕
(2)(示例1)(前因)周进选拔范进为秀才第一名并鼓励参加乡试。
(示例2)(后果)范进母亲因突然富贵大笑跌倒而死。
(3)(示例1)简·爱勇敢,执着,独立,自尊,积极进取。简·爱最终和罗切斯特结婚,生育了孩子,得到了幸福。
(示例2)保尔坚强,勇敢,果断,乐观向上,无私无畏。保尔以作家身份重新加入战斗队伍,即将出版《暴风雨所诞生的》。
(示例3)祥子最初老实、坚忍、吃苦耐劳,纯朴善良,后来变得麻木,狡猾,好占便宜。祥子到混过的人家骗钱,在结婚,出殡仪式中混饭吃,变成了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解析】(1)《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笔触对社会现状和儒士命运进行批判揭露的讽刺小说,它透过人生百态揭示了士人追求功名利禄的观念,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根据其中记述的人物,可以看出他们: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等。所以说“篇之骨”的“大义”指的是功名富贵。“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意思就是通过楔子铺叙创作大意,塑造名流王冕的示例用来隐喻全书的中心思想。
(2)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积累与概括能力。注意题干要求写出范进中举之前或之后的情节,并限制在20字以内。在确定情节后简要概括,语句要简洁。示例1,前因:周进撞板后被救活,众人凑银子让周进进场。示例2,后果:张敬斋替范举人为其母安葬之事出谋划策。
(3)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性格的分析能力。根据自己的阅读记忆,从备选的三个人物中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位,概括出他(她)在小说中的性格特征,并概述他(她)在原著中的最终结局即可。示例,简·爱:性格——出身卑微,相貌平凡,但坚强、自尊、自强,自立。结局——简·爱和罗切斯特结婚,两年之后治好了罗切斯特的一只眼睛,生活幸福。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