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解析版)
展开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堂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卷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某地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当地有太阳直射现象,以北无直射现象,这点是( )A. 23°26′S,160° E B. 23°26′N,160° EC. 23°26′S,20°W D. 23°26′N,20° W【答案】D【解析】【详解】东半球的范围:20°W向东到160°E;西半球的范围:160°E向东到20°W;某地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故判断其经度为20°W;当地有太阳直射,以北无太阳直射,则判断其位于太阳直射点可到达的最北纬度,即北回归线上。选择D。2.若某船于3月18日10时(+12区)起,经过1小时40分钟越过了180°经线进入-12区,则此时它到达地点的区时是( )A. 3月18日10时40分 B. 3月19日11时40分C. 3月17日8时20分 D. 3月17日11时40分【答案】D【解析】【详解】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自然界线,为0时经线;另一条是人为界线,为180°经线。由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新的一天,由180°经线向东到0时经线为旧的一天。若甲船于3月18日10时(区时)起,经过1小时40分钟越过了180°经线,所在时区不变,区时加上1小时40分,自西向东越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此时它到达地点的区时是3月17日11时40分。选择D。3.天安门广场(116度)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秋分日这一天的升旗时间大约是( )A. 北京时间6点 B. 北京时间6点16分C. 北京时间5点46分 D. 北京时间6点04分【答案】A【解析】【详解】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各地地方时均为6时日出,18时日落,由于升旗时间(北京时间)与天安门广场日出(116°E地方时为6时)同步,故这一天的升旗北京时间为6点16分。选择B。4.一架飞机于5月1日上午8时从上海起飞前往纽约(西五区),飞行时间需要8小时,则到达纽约时,纽约时间是( )A. 5月2日3时 B. 4月30日22时 C. 5月1日3时 D. 5月1日12时【答案】C【解析】【详解】上海位于东八区,纽约位于西五区,两地区时相差13个小时。故起飞时纽约时间为5月1日8时减13个小时(东加西减),为4月30日19时。经过8小时飞行后,到达纽约的时间为19+8,为5月1日3时。故选择C。下图表示6月22日三个不同地点的日出时刻与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且这一天①、②两地同时日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5. 与②③两地相比,①地日出早但日照时数更少,原因可能是( )A. 纬度因素 B. 地势 C. 经度因素 D. 天气状况6. 3月21日,当②地日落时,①地的地方时为( )A. 14时 B. 16时 C. 18时 D. 20时【答案】5. D 6. B【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图中日出时间为地方时,日出地方时越早,白昼时间越长。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①地白昼时间长,但日照时数短,有可能是因为出现了阴天等天气状况。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6题详解】6月22日①②两地同时日出,地方时相差两小时,则经度相差30°。又因①比②晚两小时故①位于西方。当3月21日,全球同时日出日落,②地日落地方时为18:00。则①地地方时为16:00。选择B。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7. 可能反映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8. 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 )A. 地球公转速度较慢B. 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C. 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D. 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答案】7. C 8. D【解析】本题侧重正午太阳高度数值分析和正午太阳方位定性描述。如图显示:根据①正午太阳方位的南北对称性,可判断该地为赤道。根据③正午太阳最大值为90º,且正午太阳方位全年在南方,可判知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上,与我国的纬度位置相吻合。②和④正午太阳方位都在北方,且②正午太阳高度最达是90º,而④最大为50º,可判断②地位于南回归线上,④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达时,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12月22日),地球公转速度较快(1月初最快);④地正午太阳方位在北方,①③两地正午太阳方位在南方。学校位于北回归线上,此时为冬季天气,由于经度不能确定,气候具有很大差异,天气也不能一概而论。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最南位置,故将要向北移。下图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读图,回答下题。9. 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 ( )A. 北半球、气旋 B. 北半球、反气旋C. 南半球、气旋 D. 南半球、反气旋10.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 ( )①南 ②西 ③北 ④东南 ⑤西北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答案】9. A 10. C【解析】【9题详解】若M点吹东南风,说明闭合等压线的中心气压低,由此可以判断风向发生了右偏。因此该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是一个气旋。【10题详解】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则属于热带气旋或者台风,则它会向西、西北、北等方向移动,影响东亚、东南亚等地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1. 近百年来,图示区域冰川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温室气体增加 B. 太阳辐射增强C. 臭氧空洞扩大 D. 酸雨危害严重12. 当甲地一年中积雪最多的时候( )A. 成都高温多雨 B. 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顺时针流动C. 美国北部森林内地面光照为最强的季节 D. 巴西高原正值干季草木枯黄【答案】11. A 12. C【解析】【11题详解】图示区域大致位于青藏高原,属高海拔冰川,其消融的原因主要是大量排放的温室气体所产生的全球变暖气温上升导致的。A正确。太阳辐射在现阶段比较稳定不会导致冰川融化,B错误。臭氧空洞由地域性和季节性特征且臭氧空洞只会导致紫外线增强不是融化冰川,C错误。该地区工业较少没有较为严重的酸雨,且酸雨与冰川融化无关,D错误。选择A。【12题详解】甲地一年中积雪最多的时候是气温最低的时候此时北半球冬季,南半球为夏季。成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动;美国北部森林在冬季植被稀疏对阳光的遮挡作用弱故地面光照为较强;巴西高原正值湿季,草木生长旺盛。选C。13.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在下图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的判读。当地时间为19时,判断为昏线,则B、D符合;而当地19时日落说明该地昼长夜短,由于该地位于北半球,则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越往北昼越长,故B图符合。下图中AB为昏线,C为AB的中点,此时北京时间为20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4. C点的经度是( )A. 90°E B. 150°E C. 165°E D. 90°W1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日为二分日中的一天B. 此日C点昼短夜长C. 此时ACB所在的平面与经过C点的经线圈平面间的夹角(锐角)为20°D. AB的长度与赤道等长【答案】14. A 15. C【解析】试题分析:【14题详解】根据材料,AB为昏线,C为AB的中点,所以C点位于赤道上,此时是18点。北京时间是20点,经度每15°,时间相差1小时。可计算出C点的经度是90°E,A对。【15题详解】材料信息不能判断此日的日期,A错。C点中昏线的中点,位于赤道上,昼夜等长,B错。此时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纬度是70°,说明太阳直射20°纬线,ACB所在的平面与经过C点的经线圈平面间的夹角(锐角)为20°,C对。AB的长度是赤道长度的一半,D错。【考点定位】时间或经度计算,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16.若下图为北印度洋某时的洋流系统,则该季节( )A. 长江进入枯水期,地下水补给长江水 B. 地中海沿岸地区高温少雨C. 亚欧大陆被亚洲高压控制 D. 北京、南京都盛行西北风【答案】B【解析】如果该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洋流系统位于北印度洋,则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长江的水位较高,长江水补给地下水,A错误;地中海沿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雨,B正确;亚欧大陆被亚洲低压控制,C错误;位于东亚季风区的北京、南京都盛行东南风,D错误。故答案选B。17.全球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半球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北风B. 极地东风带只限于北极地区C. 信风带介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赤道低气压带之间D. 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成为东南季风【答案】C【解析】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下图为局部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8. 就南半球来说,该图反映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C. 秋季 D. 冬季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形成主要是动力抬升所致B. 乙和丙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C. 丙控制地带气候多干燥特征D. 甲是副极地低气压带,乙是赤道低压带【答案】18. B 19. C【解析】【18题详解】图中盛行风为东北信风,故甲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赤道低气压带,图中示意整体气压带风带南移,此时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应为南半球夏季。选择B。【19题详解】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成因是赤道地区的空气受热上升后运动到此地堆积受重力下沉后形成的,A错误。乙为赤道低气压带,丙为东北信风带,二者交替控制会形成热带草原性气候,B错误。丙为信风带,其特点为暖干,所影响地区气候干燥,C正确。甲位于回归线附近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赤道低气压带,D错误。故选择C。20.读下面三幅经纬网示意图,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⑤【答案】B【解析】【详解】第一幅图示地区在南半球,①(30°S,30°W)、②(0°,0°);第二幅图示地区在北半球,③(30°N,30°E);第三幅图是全球经纬网简图,④(30°S,30°W)、⑤(60°N,90°E)。①④坐标相同,所以选B项。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问题。2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 ⑥或⑦ B. ②或⑥ C. ④或⑧ D. ③或④2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A. ③或④ B. ②或⑧ C. ③或⑦ D. ⑥或⑦23. 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A.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C. 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 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答案】21. A 22. C 23. D【解析】【21题详解】由于PM>PN,可推知⑤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因是北半球,所以风向相对于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若是近地面,则偏转为⑥风向。若为高空,则偏转为与等压线平行的⑦风向;【22题详解】已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则可推知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若在北半球则为③风向,若在南半球则为⑦风向;【23题详解】近地面风向受三个力的作用,当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与气压梯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成180°角)时,则三力合力为零(或三力达到平衡状态),此时风向不再偏转,而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气压⑤点最高,④点最低 B. 气压①②③点相等C. 气压①点最高,⑤点最低 D. 地面气压甲地<乙地25. 若图因热力环流形成,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空气受热,气流上升 B. 乙地空气受热,气流上升C. 若此图为热岛环流,则甲地为郊区 D. 甲乙两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方向为逆时针【答案】24. D 25. A【解析】【24题详解】据图示意,图中⑤②④均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故三地气压值相等。根据等压线弯曲原则“高压上凸,低压下凹”可知:①地上凸为高压,③地下凹为低压。故气压最高点为①最低点为③。又因垂直方向高空与地面气压值相反可知:甲地为低压,乙地为高压。故D正确。【25题详解】因甲地低压,所以甲地空气受热上升,乙地空气冷却下沉。图中会形成顺时针的环流圈。A正确,BD错误。若此图为热岛效应因城市热源多则甲代表城市,乙代表郊区。选择A。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叫初霜,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叫终霜,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下图是某地理学习小组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26. 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 作物品种 B. 海陆位置C. 纬度位置 D. 地形因素27. 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 昼夜温差小 B. 夜间多云C. 多雨 D. 大气逆辐射弱【答案】26. C 27. D【解析】【26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维度越高初霜日期越早,终霜日期越晚:纬度越低初霜日期越晚,终霜日期越早,故造成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的原因是纬度位置。故C正确,ABD错误。【27题详解】霜冻产生的原因是地面温度较低,即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导致地面热量散失多,天气应为晴天,昼夜温差大。故选择D。28.下列地形区中,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有( )A. 汾河谷地 B. 长江三角洲 C. 泰山 D. 喜马拉雅山【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汾河谷地是地堑构造,是内为作用为主,外力作用为辅;长江三角洲是外力作用为主,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泰山是断块山,内力作用为主;喜马拉雅山是褶皱山,内力作用为主。选B正确。【考点定位】考查地质作用。【知识拓展】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表现形势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火山喷发,地震等;比如世界上的许多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一些河流谷地或者陡崖.比如渭河平原;东非大裂谷。外力作用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表现形势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通过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将高山削平、把盆地填平。29.下列有关地貌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B. 长江三峡是地壳上升、河流侵蚀下切形成的C. 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作用的产物D.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是典型的风蚀地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是典型的风力堆积地貌,D错。考点:该题考查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30.如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高空自东向西飞行,可判断出( )A. 飞机顺风飞行 B. 飞机逆风飞行 C. 飞机在西北风中飞行 D. 风从南侧吹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北半球,背风而立,左前低压,右后高压。高空大气不受摩擦力的影响,风是沿着平行于等压线的方向运动的。由图示可知高压在右,低压在左,风是自东向西吹的。飞机的飞行方向与风向一致。选A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水平运动。31.读下图,“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 A. 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反映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 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 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大致的城市位置可知,五原的纬度高于长安(现西安),所以五原的春天来得较长安迟,当五原河畔冰开,气温回升时,长安春天已近尾声。这说明两地热量的差异,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选择B。下图为“某海滨地区不同时间旗帜主要飘动方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2. 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日内主要风向的变化,则( )A. 甲图为夜晚,吹陆风B. 乙图为夜晚,吹海风C. 甲图为白天,吹海风D. 乙图为白天,吹陆风33. 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的变化,则引起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洋流影响不同 B. 人类活动的影响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答案】32. A 33. C【解析】试题分析:【32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图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说明陆地为高压,海洋为低压,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夜晚陆地降温快,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形成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白天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符合乙图。故甲为夜晚,吹陆风;乙为白天吹海风。故选A。【33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的变化,则引起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故选C。考点: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风向的影响由于海洋、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海洋、陆地的气压中心的性质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如下图为某陆地、海洋的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4. 当海陆气压分布如图所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东部季风区盛行偏北风B. 我国东南沿海频受台风袭击C. 黄河下游出现洪涝灾害D. 北极地区科学考察正在忙碌的进行中35. 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A. 清明时节雨纷纷 B. 巴山夜雨涨秋池C. 北风吹雁雪纷纷 D. 黄梅时节家家雨【答案】34. A 35. C【解析】【34题详解】图中示意此时亚欧大陆上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出现高压,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附近出现低压。可以得知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我国东部季风区盛行偏北风,A正确。东南沿海的台风登陆主要在夏秋季节,B错误。黄河下游的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降水量偏大的夏秋季节,C错误。极地科考应在夏季进行,D错误。故选择A。【35题详解】清明为4月5日左右,属于北半球春季A错误。巴山夜雨涨秋池发生在秋季,B错误。北风吹雁雪纷纷发生在冬季,C正确。黄梅时节在春季梅雨时期,D错误。选择C。下图中a、b、c代表单元格,回答下列各题。36. 有关a 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盛夏伏旱 B. 冬雨夏干 C. 我国特有 D. 雨热同期37. a、b、c三种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从高到低依次为( )A. c—a—b B. c—b—a C. a—b—c D. b—c—a【答案】36. D 37. C【解析】【36题详解】据图分析,a地1月平均气温为-10-0℃。7月平均气温为20-30℃。1月降水量为0-50毫米。7月平均降水量为150-200毫米。是典型的雨热同期气候,应为温带季风气候,B错误,D正确。伏旱为我国江淮流域常见的天气现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A错误。温带季风气候并非我国特有,只要位于30-50°左右的大陆东岸均可能分布,C错误。故选择D。【37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a为温带季风气候;b气候7月气温最低,但高于0°C,但降水量集中于1月,故判断雨热同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故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根据以上几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可知纬度从高到低为a-b-c。故选择C。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38. 若此图代表海陆间水循环,甲、乙两地在地球表面,则( )A. 甲处是陆地,乙处是海洋 B. 乙处降水量小于蒸发量C. ③代表径流输送 D. ④代表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39. 若此图为太平洋某海域大洋环流,则( )A. 该地为北太平洋热带、副热带海域B. ②代表秘鲁寒流C. 丙地有上升流作用形成的大渔场D. ④代表千岛寒流40. 若此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 )A. 丁代表岩浆岩 B. 丙代表沉积岩C. ②代表变质作用 D. ④代表重熔再生作用【答案】38. C 39. A 40. C【解析】【38题详解】若此图代表海陆间水循环,甲处是海洋受热蒸发④形成水汽,经水汽输送①到陆地乙上空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并在陆上汇成径流③流向大海。选C正确。【39题详解】若此图为太平洋某海域大洋环流,图示是顺时针方向,应是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即为北太平洋热带、副热带海域;②代表加利福尼亚寒流;丙地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大渔场;④代表日本暖流。选A正确。【40题详解】若此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丙是岩浆岩,丁代表沉积岩;②代表变质作用;④代表岩浆活动。选C正确。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41.“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丙昼长约为___________。(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____。(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______。(单项选择)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__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12月______日_____点。【答案】 (1) 180度,南回归线 10小时 (2)甲丙乙 乙丙甲 (3) D (4)16 23 4【解析】【详解】(1)图中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此图为北极点俯视图。北极圈以内全部为极夜,证明此日为冬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26′S)。又因180°经线为昼半球中央经线故180°为12时。因此直射点地理坐标为180度,南回归线。昼长为某地所在纬线昼弧长度÷15。据图示意,丙地在图中昼弧度数75°,这只是一半还要再加上另一半,即丙地昼长=75×2÷15=10小时。(2)纬度越低周亚长短变化越小,故从大到小顺序为甲丙乙。越靠近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此时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故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为乙丙甲。(3)根据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可知,甲乙丙三地政务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6°52′。(4)甲、乙、丙三地中,丙最靠西时间最晚,现在为8点,要进入新的一天,应该是新的一天的0点,或今天的24点,所以三地都进入新的一天,至少得16个小时,甲现在是22日12点,再过16时则是23日4时。42.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气流状况看,天气系统甲属____,形成图中甲与乙气压差巨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 (2)该日P与Q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____地,该地风力较大的原因是____和____。 (3)该日甲、乙两地中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____地,形成该地日较差较小的原因是____,和____。 (4)图中虚线处L1与L2地处的气压部位名称是____,若L1与L2处形成了锋面,则属冷锋的是____处。【答案】(1)反气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具体解释冬季气压差大也可)(2)P P地(等压线比Q地密集)(单位距离间)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P地位于海洋,Q位于陆地,摩擦力小于Q地(3)乙地 乙地为低压,多云雨天气,云层白天能削弱太阳辐射,夜晚能增强大气逆辐射; 乙地位于海洋,热容量较大,白天增温和夜晚降温较慢(4)低压槽 L1【解析】(1)甲地中心气压高于周边,为高压,从气流状况看,属反气旋。甲第位于陆地,乙地位于海洋,因此甲与乙气压差巨大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P处等压线密集,风力更大。影响风速的因素主要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的大小。P地等压线比Q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P地位于海洋,Q位于陆地,摩擦力小于Q地。(3)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天气状况等。图中甲乙纬度位置接近相同,因此不考虑。从天气状况看,甲地位于高压中心,多晴朗天气,乙地位于低压中心,多阴雨天气,阴天的白天,云量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晴天低,夜晚,大气辐射强,保温效果好,气温较晴天高。因此阴天气温日较差较晴天小。从海陆位置看,乙地位于海洋,热容量较大,白天增温和夜晚降温较慢,气温日较差小。(4)虚线处L1与L2地位于低气压向外延伸的区域,为低压槽。在锋面气旋的左侧为冷锋,因此属于冷锋的为L1。43.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1) 图中甲、丙两处是因为地壳运动产生的 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写出图中甲、乙、丙处的地质构造类型: 甲 ;乙 ;丙 ;(2)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应选择甲地还是丙地? 地。原因是 。(3)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 ;② ;③ 。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_____________循环。(4)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答案】(1)水平挤压 向斜 断层 背斜(2)丙 安全,稳定,不易渗水。(3) ①地表径流(径流输送) ②水汽输送 ③蒸发 海陆间(4)背斜顶部受张力侵蚀成为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地。【解析】【详解】(1)图中甲地为向斜,丙地为背斜,共同组成褶皱构造,受地壳运动所产生的水平挤压力导致的。乙地岩层出现断裂错位,为断层构造。(2)隧道应修建在背斜处,因为背斜从构造方来看是一个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积水。(3)①沿地表运动为地表径流,②在空中运动为水汽输送,③从海洋运动到空中,为蒸发。综合来看为海陆间水循环。(4)背斜顶部受张力导致岩层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当背斜被侵蚀后高度低于向斜是则形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44.读“我国北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A._____B.____ C.____。(2)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带性的产生受____影响较大,同时也是在一定的____基础上进行的。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在____地区表现的特别明显。(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____。B为内蒙古高原,垂直带谱较C地长白山更____(填简单或者复杂)。C自然带野生动物生态习性的显著特点是____。【答案】 (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2) 从沿海到内陆 水分条件 热量条件 中纬度 (3)温带季风气候 简单 耐干旱、善奔跑【解析】【详解】(1)A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所属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位于我国非季风区,因降水少形成温带草原带。C地深居内陆,海洋水汽无法到达气候干燥形成温带荒漠带。(2)图中ABC大致沿纬线分布呈现出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受水分影响兼有热量因素。根据全球海陆分布和气候特征来看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3)A对应温带季风气候。内蒙古高原较为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垂直带谱变化小,长白山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且降水较多,垂直带谱更复杂。C地位于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植被稀少缺少遮挡,这导致当地的野生动物进化出耐干旱和善奔跑的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