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卷
展开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读人类发展和生产活动与环境质量联系图,完成1~2题。
1.图中数码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A.①为生产规模过大 B.②为滥采滥用自然资源
C.③为生产活动遵循自然规律 D.④为破坏生态环境
2.该图所反映的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
A.停止或减缓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原始面貌
B.具有对立性
C.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
D.向恶性循环发展
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4.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5.下列山地的相对高度接近,但由于它们各自所在的纬度位置不同,自山麓到山顶垂直地域分异也不相同,判断其中所处纬度最高的是
6.亚洲东部地区从中南半岛到白令海峡,自然植被分布顺序正确的是
①落叶阔叶林带 ②苔原带③常绿阔叶林带
④雨林和季雨林带 ⑤针叶林
A.②—⑤—①—③一④ B.④—③—①—②—⑤
C.③—④—①—⑤—② D.④—③—①—⑤—②
“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纪。图1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图2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2中①②③④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一致
B.近7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
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
D.50万年前至今气候呈冷暖交替变化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回答9~10题。
9.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所致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10.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读“我国某地降水(实线)与蒸发(虚线)的季节变化曲线”(图2)。完成11~12题。
11.该地为我国的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南部沿海地区
12.乙时期内,在我国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
①华北地区——暴雨 ②北方地区——寒潮
③东南沿海地区——台风 ④黄河中、下游地区——干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下图是非洲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所示地区人口所占百分比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在
A.0~500米 B.500米左右
C.500~1000米 D.2000米以上地区
14.该海拔区域人口比重大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矿产丰富 B.交通便利 C.宗教圣地 D.气候适宜
15.图中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A.尼罗河下游 B.刚果河流域 C.撒哈拉沙漠 D.地中海沿岸
读下图回答16—17题。
16.下列有关人口增长的说明,正确的是
A.19世纪中期甲国人口急剧减少 B.20世纪初期乙国人口增长最快
C.甲国可能是欧洲发达国家 D.乙国老年人口比率高于甲国
- 下列有关人口问题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人口增长过快,是因为经济发展迅速
B.最近乙国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城市人口明显减少
C.乙国人口增长过快,是出生率过于偏高
D.最近甲国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8.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A.乙城市圈70年代 B.乙城市80年代
C.甲城市圈90年代 D.丙城市圈90年代
读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个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分析回答19~20题。
19.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图中②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正确的是
A.70% 鼓励生育
B.60% 计划生育
C.15% 采取移民政策
D.30% 鼓励人员出国
21.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的原因是为了
A 扩大势力 B 发展生产 C 养老送终 D加快城市化过程
22.婚俗中影响出生率的内容包括
① 初婚年龄的大小 ② 婚嫁形式
③ 婚姻的稳定程度 ④父母之约,媒约之言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③ ④ D ① ③
读下列材料,回答23~24题。
材料一:某地区城镇与公路建设图
材料二:a城市是该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县城.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这些古老的建筑既是该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传统建筑方式,也是古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艺术乃至风土民情的一种折射和凝结。
材料三: 连接城镇a、b、c与沿海大城市d的公路建成以后.a、b、c都有一定的发展,其中b城发展最块,a城发展最慢。
23.a城至今能够保留大量的古建筑群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外力作用微弱
B.运用中西方的建筑技术和先进材料.经久耐用
C.交通闭塞,受外部影响小,城镇发展缓慢
D.巨额旅游业收入投入其保护维修
24. b城到d城的公路未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城的主要原因是
A.远离河流,避免洪水灾害影响
B.排除了跨越小同行政区域的影响
C.为了减缓公路坡度
D.尽量多经过城镇.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比例尺为1:1 000 000),据此回答25~26题。
25.图示中影响城镇和村落居民区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交通 C.河流 D.自然资源
26.图中铁路未修成直线,其选址的区位因素主要是
A.地形 B.河流 C.技术因素 D.城镇的分布
近几十年来,有不少地区的近地面大气热量收支平衡遭到破坏。右图反映了某区域以A地为中心,半径约15千米范围内,近10年气温距平增高情况(单位:℃,同期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增高约0. 2 ℃)。据此并结合图,回答27~28题。
27.导致图中气温距平增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降水量的变化 B.工业生产的发展
C.农业生产的发展 D.全球气候变化
28.上题所述地区的盛行风向最可能是
A西北风 B.东北风 C .东南风 D.西南风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因此,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完成下题。
29.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规模
B.环境人口容量是指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适宜人数
C.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D.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大
30.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二、综合题(共40分)
3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____________ 规律,它是以_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6分)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 (填字母)
(A:① ② ③ ④ B: ③ ⑤ 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4分)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2分)
(4)把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2分)
温带大陆性气候 松鼠 ⑥ 棕壤、褐土
温带季风气候 骆驼 ③ 荒漠土
32.读“柱状图”(资料来源:第四次、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回答问题。(18分)
(1)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从人口增长考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的增加,结合你所了解的生产、生活实际,分析其对上海发展的影响。
有利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
(2)与全国相比,在人口年龄构成中,上海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的________更严重;分析该人口问题给上海带来的社会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
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33. 读“未来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图,回答下题。(8分)
(1)目前三者发展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三条曲线的相互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3) 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C | A | A | A | D | D | C | C | D | C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C | D | C | D | B | C | D | A | C | B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A | D | C | D | A | D | B | D | B | A |
31.(1)纬度地带性 、热量 、太阳辐射在各纬度的分布不均造成的
(2)A 地势高,气温低,水热状况变化大
(3)距海远近的不同导致水分的差异
(4) 温带大陆性气候 ---------骆驼--------⑥--------荒漠土
温带季风气候-------松鼠------③-------棕壤、褐土
32.(1)外来流动人口
提供劳动力和人才资源;促进经社发展
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的经济秩序会造成一些压力,对社会治安和计划生育管理带来一些新问题等
(2)老龄化
劳动力不足 社会负担加重等
吸引外地劳动力;关心照顾老人,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制度等。
33.(1)人口增加、资源减少、环境恶化;
(2)人口曲线;人口增多导致对资源消耗量增加排出的废弃物增多,从而导致环境恶化。
(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参加国际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