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海南省文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段考(等级) (解析版) 试卷
展开海南省文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段考(等级)试题说明: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试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60分;第二部分为综合题,共40分;3、考试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直接写在本卷上无效。第Ⅰ卷 选择题此卷为选择题,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20世纪70年代前,天然甲鱼很多且价格便宜,但无人愿吃。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人们对其营养价值的认识加深,甲鱼的价格飞涨,江汉平原就有很多人开始人工养殖甲鱼。然而,自然生产的甲鱼要7年才能成熟上市,饲养者便在冬季采用温室饲养甲鱼,使其三年便可上市。此后,甲鱼的价格大幅下跌,于是有的人又转向观赏龟的饲养。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 从以上材料可知,影响该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 气候 B. 政策 C. 市场 D. 饮食习惯2. 甲鱼只养三年就能上市,这是因为人们改造了( )A. 水质 B. 土壤条件 C. 交通条件 D. 光热条件【答案】1. C 2. D【解析】本题组以汉江平原甲鱼产业的发展变化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及人类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对农业区位因素的改造作用。【1题详解】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读材料可知,20世纪70年代前,天然甲鱼很多且价格便宜,但无人愿吃。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人们对其营养价值的认识加深,市场需求量增加,甲鱼的价格飞涨,人们开始改变甲鱼生存的温度条件,大规模养殖,此后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价格出现下跌,此时观赏龟有一定的市场,于是人们又转向观赏甲鱼的养殖,这一过程市场对农业生产类型和产量起着最终决定的作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2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类对农业区位因素的改造作用。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自然生产的甲鱼要7年才能成熟上市,饲养者便在冬季采用温室饲养甲鱼,使其三年便可上市,饲养者在冬季采用温室饲养甲鱼改造了光热条件,因此D正确。下图示意我国某省2011~2016年人口增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图中人口数量变化最小的一年是( )A. 2012年 B. 2013年 C. 2014年 D. 2016年4. 2014年以来该省人口增长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城市房价增长快 B. 产业升级和转移C.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 D. 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答案】3. C 4. B【解析】本题组以我国某省2011~2016年人口增长示意图为核心,考查人口增长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3题详解】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据图分析可知,该省人口数量变化包含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个方面(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十机械增长率),人口增长率的变化直接反应人口数量变化。读图分析2014年人口的增长率为0,故这一年人口数量变化最小,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根据图分析,该省近三年来人口增长变化表现为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上升,人口机械增长率上涨快,这说明导致该省人口增加主要是以人口迁入为主。结合选项,城市房价增长快不会导致人口大量迁入;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机械人口增长意义较小;产业升级和转移会使区域就业机会增多;生活水平在三年内很难大幅度提高,据此最佳选项为C。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5. 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A. 约8亿~9亿 B. 151亿或16.6亿C. 约15亿~16亿 D. 约14亿~15亿6. 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A. 国家人口政策 B. 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C. 地区开放程度 D. 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答案】5. A 6.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注重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把握。【5题详解】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因此按照这样的标准,反应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为“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约8亿-9亿,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6题详解】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因素主要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地区开发程度影响到该地区与其他地区互通有无的程度,影响人口容量,因此B、C、D错误;而国家人口政策会影响国家的人口规模,但对于客观的人口容量没有影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点睛】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丰富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度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生活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7. 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A. 一环路 B. 二环路 C. 三环路 D. 环城路8. 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附近迁移,主要原因是(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人口向郊区迁移 ③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④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⑤市中心交通拥堵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答案】7. C 8. B【解析】【7题详解】城市功能分区,由中心向外,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在①线时,一环、二环之间是住宅功能区,②线时,二环、三环之间是住宅功能区。所以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三环路。选择C。【8题详解】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土地利用类型取决于付出租金的多少.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通达度,由于市中心用地紧张,地租上涨、市中心交通拥挤、郊区交通的完善等,为了降低成本,商业活动不断外移。故选择B。“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交通指示标识,对其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钟摆族”指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县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9. 关于“钟摆族”的说法,最可信的是( )A. “钟摆族”多居住在高级住宅区B. “钟摆族”购房主要考虑环境质量C. “钟摆族”大多自己驾车上下班D. “钟摆族”的形成与城市化有关10. 设置“潮汐车道”的主要目的是( )A. 加强城市交通管理B. 美化城市道路景观C. 优化配置道路资源D. 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答案】9. D 10. C【解析】试题分析:【9题详解】根据材料,“钟摆族”指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县或其他城市的人群,不可能居住城市的高级住宅区,“钟摆族”购房主要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对环境质量要求不高,大部分是迫于就业或住房压力做此选择,“钟摆族”大多乘座公交车或火车上下班,“钟摆族”的形成与城市化有关,是城市化发展的产物。【10题详解】“钟摆族”的出现,导致上班、下班时,上行、下行车流量的差异巨大,设置“潮汐车道”,主要是可能优化配置道路资源,使交通更通畅,这种适时调整的车道,不能加强城市交通管理,没有美化城市道路景观,可能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但不是主要目的。考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6国际海绵城市建设论坛暨第十四届泉州市科协学术年会于12月25日在泉州举行,本次大会以“让城市不再看海”为主题,海内外3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举,活水公园是雨水收集系统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系统示意图。11. 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①缓解热岛效应 ②减轻城市内涝 ③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 ④提供工业用水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12. 公园中荷花池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最主要的功能是( )A. 美化城市环境 B. 保护生物多样性C. 调节小气候 D. 增加下渗量【答案】11. A 12. D【解析】【分析】本题通过活水公园的雨水收集示意图,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了解城市内涝的原因,治理措施所利用的原理,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湖泊属于湿地,了解湿地的主要功能。注意题目考查的是荷花池在缓解内涝方面的主要功能。【11题详解】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主要收集雨水,根据示意图判断水域面积增加,从而可以减弱热岛效应、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增加生物多样性等,合示意图中“区域雨水收集井”分析可以增加下渗,减少城市内涝,A对,而提供工业用水,不属于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④错,因此B、C、D错。故选A。【12题详解】根据上一题的分析,城市内涝问题由于地表径流排泄不畅导致的,而 “区域雨水收集井”可以增加下渗,减少城市内涝,D正确。美化城市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小气候属于生态功能,A、B、C错误,故选D。【点睛】湿地的价值:资源的宝库、生命的摇篮、天然的空调机、天然水库、地球之肾、鸟类乐园。马铃薯为喜光、喜水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12-15℃适宜)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某地农民将土壤堆高起垄,在垄中播种马铃薯及施肥,然后覆盖稻草,待马铃薯萌芽出土后再将垄沟的泥土覆盖在稻草上(见图)。13. 当地农民采用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技术的优势是( )A. 增加昼夜温差,利于有机质的积累B. 垄沟增强土壤的保温性,有利于排水C. 覆盖稻草能增强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有机质D. 筑垄利于杂草生长,防止垄台水土流失14. 根据材料和图回答,与稻草覆盖栽培技术无关的选项是( )A. 保温 B. 减轻土地盐渍化现象,改善土壤结构C. 增加土壤肥力 D. 保水【答案】13. C 14. B【解析】【分析】本题以马铃薯的生长习性为背景,考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3题详解】稻草覆盖是为了保水、保温,减小温差,不是增加温差,A错。冬季降水少,垄沟不是为的排水,而是一种免耕地高效栽培技术,而不是为了排水,B错。在垄上覆盖稻草,使马铃薯生长和结薯环境通风透气,十分有利薯块的形成和膨大,增加产量,提高质量,也增加了土壤有机质,薯茎叶,也是有机肥料,有利于来年生产,C对。免耕筑垄,减少了耕地,除草的劳动,降低了劳动强度,稻草覆盖,作物生长,不利于杂草生长,D错。【14题详解】稻草覆盖是为了保水、保温,减小温差,A、C、D错误;土地盐渍化现象是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且排水不畅加上气温高蒸发旺盛,盐分滞留在土壤表层的现象,与稻草覆盖栽培技术无关,B正确。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该国可能是( )A. 中国 B. 印度 C. 美国 D. 俄罗斯16. 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 )A. 人口增长速度一直较慢B.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C. 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D. 人口数量比较稳定【答案】15. B 16. 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和计算能力,关键是结合图中的人口比重算出人口总数,关搞清楚人口比重不等于大口总数。【15题详解】根据图表信息计算可知,该国2000年人口大约占世界人口的18%,约为11亿左右,据此判断为印度。而俄罗斯和美国人口占比低于10%。故选B。【16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2000至2050年印度人口大致由11亿增加至16亿,增张速度较快,A错;根据图表可知印度从2000年到205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保存稳定,说明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B正确;根据材料可知,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则印度的人口数量也同步增长,老龄人口数量遂渐增加,C、D错误。故选B【点睛】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大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大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 (本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入数) /年平均人数X 1000%=人口出生率一人口死亡率。下图为“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17. 下列工厂企业布局中,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合的是( )A. 在广州建棉纺织厂 B. 在上海建钢铁厂C. 在北京建蔗糖厂 D. 在大连建水产品加工厂18. 世界工业部门从丙类→甲类的发展趋势,反映了 ( )A. 原料影响增强 B. 劳动力数量影响增强C. 政策影响减弱 D. 劳动力素质影响增强【答案】17. D 18. D【解析】【分析】本题以不同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为例考查工业指向类型、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7题详解】根据图表分析可知,乙类工业成本中的原料投入占比重最大,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四个选项中与乙相符合的是在大连建水产品加工厂,靠近水产品的产地,D对。而在广州建棉纺织厂、在上海建钢铁厂、在北京建蔗糖厂是靠近市场,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A、B、 C错。故选D。【18题详解】根据图表分析可知丙类工业工资投入占比重最大,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甲类工业类型科技投入比重最大,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因此可以推出世界工业部门从丙类甲类的发展趋势,反映了原料影响和劳力数量影响减弱A、B错。而与政策影响无关,C错。劳力素质影响增强, D对。【点睛】1、工业类型答题思路关键词答题思路劳动力导向型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地区市场导向型靠近消费市场,节省成本动力导向型多分布在水电站、火电厂等能源较丰富的地区技术导向型考虑环境、科技和交通等因素原料导向型接近原料产地2、科学技术进步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1)原料、燃料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而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2)交通运输仍对工业布局有很大吸引力,但在发达国家或地区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已不再成为主要因素,如日本沿海,我国沿江沿海。(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4)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 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 )A. 携带方便 B. 适用地广C. 文化蕴涵 D. 经久耐用20. 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 )A. 欧洲西部 B. 中亚C. 中东 D. 撒哈拉以南非洲【答案】19. C 20. A【解析】【19题详解】油纸伞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色彩,油纸伞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效能大于实用效能,是一种文化符号,所以与现代钢骨布面扇相比,其具有的文华蕴涵促使走俏国际市场。由于油纸扇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且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因此油纸伞不如现代钢骨布面伞携带方便、适用地广、经久耐用。故选C。【20题详解】欧洲国家与中国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这使欧洲成为油纸伞市场的基础;同时欧洲西部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多雨,空气湿润,既有利于油纸伞的销售,又有利于其保存。中亚、中东、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油纸伞市场不大且不利于其保存(易变脆、开裂)。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组需要掌握油纸伞的双重属性——既是伞(有实用功能),又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文化功能)。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其文化蕴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油纸伞重点推销的市场时,需要把油纸伞的实用功能(防雨)和文化蕴涵(与中国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第Ⅱ卷 非选择题本卷为非选择题,有3个大题,共40分。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下图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答案】(1)(地理位置)临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地区省份比例高。(2)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3)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解析】【分析】以城市外来人口来源数据为背景,考查人口流动的方向及原因、对人口流动的看法,难度较低。外来人口来源注意关注其占比较大的省份,还有中国三大经济带的区分。对于人口流动的看法是开发性的,表明态度需紧扣观点阐述相关理由。【详解】(1)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得知,进入北京的外来人口多来源于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市;上海的主要从江苏、河南、四川迁入;迁入广东的主要是河南、广西、四川等地的人,从迁移的距离看,迁入北上广人口多数是就近迁移。从迁入人口来源地所在区域看,主要来源于中东部地区;从迁移原省份看,迁出人口最多的省份是河南、四川等人口大省。(2)分析特定区域人口迁移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河南、湖北等迁入北上广人口多的原因可从迁移距离看、劳动力剩余情况及当地对外来人口的接纳度等分析。(3)该题为开放性试题,该不该限制人口迁入北上广,可“限制”或“不限制”表明态度。“限制”人口迁入可从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对城市的不利影响,包括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压力入手分析。“不应限制”可从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带来的有利影响分析,包括增加劳动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两地差距、缓解城市老龄化问题等方面阐述。【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分析答题思路:(1)三个角度①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②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的影响。③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2)四个方面①人口数量:迁入地增多,迁出地减少。②性别比:轻工业区降低,重工业区增加。③职业构成:迁入地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④交通运输:迁入地交通压力增大。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规划图”。(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答案】(1)A>B>C。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2)D地。①靠近文化区;②地势较高;③临近森林公园,处在上风地带,环境优美;④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高;⑤交通比较便利。【解析】(1)A居市中心,交通条件好,所以地主水平最高,B处于城市的边缘,但是位于火车站附近,交通条件好,所以地租水平次之,C距离城市中心比较远,地租水平最低。(2) 高级住宅区主要针对事业有成的富人和中产阶级,他们普遍生活安逸、富裕,大多有车,出行方便,向往自然、轻松、舒适的生活环境,对高房价承受能力强,因而寻求远离市区的市郊山坡(高坡),追求宁静的生活氛围、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清新的空气。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辣椒喜温喜光,耐旱怕涝,对土壤的酸碱度非常敏感,偏酸或偏碱的土壤都不利于其生长,辣椒宜在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和透气性良好的土壤中种植。吉林省洮南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土壤为偏中性的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辣椒产地。该地生产的辣椒果形美、口感好、维生素含量高,备受消费者青睐。但洮南市不是辣椒的主要消费区,这里的辣椒大多销往其他地区。近年来,洮南市政府把辣椒产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目前,洮南市辣椒基地面积达到2万公顷,产值高达20多亿元。(1)说明洮南市有利于辣椒种植的土壤条件。(2)分析洮南市辣椒得以大量外销的原因。【答案】(1)洮南市地处河流冲积平原,土层深厚,透气性好;土壤为肥沃的黑钙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偏中性,适合辣椒的生长。(2)洮南市辣椒产量大,但不是辣椒的主要消费区,本地消费量小;有铁路和多条公路经过,便利的交通运输有利于辣椒外销;辣椒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国内外市场需求大。【解析】【分析】本题以吉林省洮南市辣椒产业的发展为背景,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农业发展的原因,注重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和图表信息的提取能力。【详解】(1)根据辣椒的生长习性(辣椒对土壤的酸碱度非常敏感,偏酸或偏碱的土壤都不利于其生长,辣椒宜在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和透气性良好的土壤中种植)对洮南市有利于辣椒种植的土壤条件进行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洮南市土壤为偏中性的黑钙土,可知土壤为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偏中性适合辣椒的生长;在分析区域图可知洮南市地处河流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的透气性好; (2)考查洮南市辣椒得以大量外销的原因,从本地市场和外地市场两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洮南市辣椒产量大,但不是辣椒的主要消费区,本地消费量小;第二辣椒果形美、口感好、维生素含量高,备受消费者青睐说明辣椒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国内外市场需求大;第三从图上可以看出洮南市有多条铁路和公路经过,便利的交通运输有利于辣椒外销;第四还有政府的政策支持。【点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2. 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3.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4. 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5. 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6. 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7.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8.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