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浙江省丽水四校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份(联考)阶段检测
展开浙江省丽水四校2019-2020学年高一
10月份(联考)阶段检测
考生须知: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第1~30题,非选择题第31~34题。本卷共6页,满分为 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涂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题目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与仙女座大星云等级相同的天体系统是(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 .右图为“太阳系部分星体分布示意图”中,其中表示地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嫦娥五号”是我国首颗地月采样往返探测器,拟于2019年从海南文昌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带上约2 kg的月壤返回地球。据此完成3题。
3.地球和月球表面的自然环境,都有( )
A.昼夜交替的现象 B.适宜的温度条件
C.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液态水的存在
将一张白纸置于阳光下,观察投到纸上的阳光。结合太阳各种辐射的波长范围图,回答4、5题。
4.投射到纸上的阳光,主要属于图中的( )
A.①区 B.②区 C.③区 D.全部区域
5.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太阳辐射能量巨大,很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发电
C.太阳辐射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主要的直接和间接能量来源
D.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火山的主要动力
为增加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2015年12月,北印度洋上一项有中美英等国科学家参与的“打穿地壳和地幔边界”的钻探活动正在进行。据此回答6、7题。
6.科学家“透视”地球内部结构的依据是( )
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B.物质相态的变化
C.化学元素分布变化 D.物质密度的变化
7.“打穿地壳和地幔边界”中的边界是指( )
A.软流层 B.岩石圈 C.莫霍面 D.古登堡面
下图中左图为“1900~2000年太阳黑子年平均数变化示意图”,右图为“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太阳黑子出现在( )
A.①层 B.② C.③层 D.太阳内部
9.下列年份中在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
A.1957年 B.1975年 C.1985年 D.1995年
河西走廊地区有一种形状特殊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类似于“蜂巢”。读“该地区地质剖面图”,回答10、11题。
10.形成此种花岗岩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
11.该地区地质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A.外力沉积-固结成岩-岩浆侵入-外力侵蚀
B.外力沉积-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C.岩浆喷出-外力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D.岩浆侵入-外力沉积-固结成岩-外力侵蚀
下图为“某地理研究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下图,完成下列12、13题。
12.图示砾石景观常见于大河的( )
A.下游泥滩 B.中游凸岸 C.上游凹岸 D.入海口处
13.下列地貌形态中与图中砾石滩成因最为相似的是( )
A.风蚀蘑菇 B.移动沙丘 C.冲积扇 D.花岗岩风化球
下图为两个不同地理事物及其界面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若界面为古登堡面,则( )
A.甲代表软流层 B.甲代表地幔
C.乙代表地壳 D.乙代表岩石圈
15.若界面为莫霍面,且由甲至乙深度变浅,则甲( )
A.代表地壳 B.顶部由岩石组成
C.平均厚度17KM D.地震波横波难以通过
如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读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为(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⑤⑥④③②①
C.④③②①⑤⑥ D.④③②①⑥⑤
17.若①为石灰岩,则①与⑤的接触地带易形成( )
A.花岗岩 B.大理岩 C.页岩 D.砾岩
在地核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加热下,最靠近地核的那部分地幔会形成一个就像“烟囱中的滚滚浓烟一样”垂直上升的热柱,这种地幔中的呈柱状分布的热异常领域,称为地幔柱。读世界地幔柱局部分布剖面图,完成下列18、19小题。
18.当地幔柱上升到岩石圈底部,对接触岩石的影响主要是( )
A.侵蚀作用 B.变质作用 C.重熔再生 D.冷却凝固
19.下列地区,最有可能出现地幔热柱的是( )
A.欧洲中东部 B.北美中部 C.东非大裂谷 D.青藏高原
五大连池风景区总面积1 060 km2,14座新老时期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将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形成了五大连池。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20、21题。
20.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21.五大连池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图中各圈层( )
A.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C.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
当前各国新一轮空间竞赛正向深空拓展,被称为“袖珍地球”的火星正成为新一轮空间竞争的焦点。由于各国在空间探测中一般遵循“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受益”的原则,多位专家预言,在未来几个世纪内,各个发达国家将在火星开发中掀起一场新的“圈地运动”。读表,回答22、23题。
行星 | 质量(地球为1) | 体积(地球为1) | 平均密度(g/cm2) | 公转 | 自转周期 | 四季更替 |
地球 | 1.00 | 1.00 | 5.52 | 1a | 23 h56m | 有 |
火星 | 0.11 | 0.15 | 3.96 | 1.9a | 23 h37m | 有 |
22.下列条件中火星和地球最接近的是( )
A.重力加速度 B.公转周期长短 C.昼夜交替周期 D.表面温度
23.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
A.有生命存在 B.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C.有昼夜交替 D.是八颗行星中自然环境与地球最相近的行星
干热岩是温度高于200 ℃、埋深在地下3~10千米处的高温岩体,这种岩体的绝大部分为侵入岩。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当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时,海底天然气便在板块交界带边缘上涌,在接触冰冷海水和深海压力下形成水合物。据此完成24、25题。
24.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干热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是因为这里( )
A.地处高海拔的高原 B.地壳的厚度较薄
C.靠近板块交界地带 D.玄武岩地层广布
25.可燃冰多形成于( )
A.海岭附近的深海盆 B.海沟附近的沉积岩
C.三角洲附近的浅海 D.高纬的较寒冷海域
下图为4个地质公园的局部景观。安徽黄山以花岗岩地貌为主,云南路南石林以岩溶地貌为主,广东丹霞山以红色砂砾岩构成的丹霞地貌为主,黑龙江五大连池以火山熔岩地貌为主。完成26、27题。
26.构成四个公园的主要岩石类型成因相同的是( )
A.安徽黄山、广东丹霞山 B.云南路南石林、广东丹霞山
C.安徽黄山、云南路南石林 D广东丹霞山、黑龙江五大连池
27.形成路南石林奇特造型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 D.流水侵蚀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读图完成28-30题。
28.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
A.25℃ B.12℃ C.10℃ D.8℃
29.高原地区气温低,主要是图乙中哪个环节导致的( )
A.① B.② C.③ D.⑤
30.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40分)
31.读太阳外部大气层图示,回答问题。
(1)太阳大气层结构:从里向外依次是,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
(2)太阳活动的类型。分布:▲______
出现于光球层,___▲____和日珥出现在色
球层,____▲_____出现于日冕层。
(3)太阳活动的主要影响。
①影响地球气候:气候变化与太阳 ▲ (填太阳活动类型)的周期密切相关。
②影响地球电离层: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干扰地球高空的 ▲,影响无线电通信。
③影响地球磁场。
a.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产生 ▲ 现象。
b.带电粒子“轰击”▲ ,南北两极上空出现“极光”。
32.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1)和某地剖面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1中方框内的地理事物:甲是 ▲ ;丙是 ▲ 。
(2)写出图1中数码所表示的地质作用名称:① ▲ 作用,③ ▲ 作用。图1中 ▲ (填数码)可表示花岗岩的形成。
(3)图2中从地表形态看,甲地貌的名称是 ▲ ,形成原因是 ▲ ; (4)乙处地质构造是 ▲ ;判断理由: ▲ ;
(5)图2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岩石,请按照年龄由新到老的顺序排列。
33.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板块划分:地球表层的 ▲ 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 ▲分割成六大板块。
(2)全球六大板块中,其中几乎完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 (名称)板块。
(3)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图中的 ▲ (字母)和 ▲ (字母)板块的 ▲ (生长/消亡)边界。
(4)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通常形成的宏观地貌是 ▲ 、 ▲和海岸山脉.
(5)据新浪网报道2017年9月到2018年7月云南鲁甸、景谷和四川康定一带多次发生地震,请你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云南、四川地震多发的原因。(2分)
34.下图为“昼夜太阳辐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是_____▲___作用,D是___▲_____辐射。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3)白天多云时,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____▲______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______▲____,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时______▲____(填“高”或“低”)。
(4)夜间多云时,由于云层_____▲_____地面长波辐射,并使大气的__▲________作用增强,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时______▲____(填“高”或“低”)。
(5)若北京某月5日一天24小时多云,4日一天24小时晴朗,则全天温差小的是______▲__日。
【参考答案】
1-5BBABC 6-10ACAAC 11-15ABCBB
16-20CBBCB 21-25BCDCB 26-30BDBCB
31.(1)光球层 色球 日冕
(2)黑子 耀斑 太阳风
(3)黑子 电离层 磁暴 高层大气
32.(1)沉积岩 岩浆
(2)变质 重熔再生 ④
(3)谷地 背斜顶部受张力影响,岩石破碎,常被侵蚀成谷地
(4)向斜 沉积岩中间岩层向下凹陷
(5)①、③、②
33.(1)岩石圈 断裂带
(2)太平洋
(3)C A 消亡
(4) 岛弧 海沟(可互换)
(5)云南鲁甸、景谷和四川康定一带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的消亡边界附近,地壳活动频繁,地震多发。(2分)
34.(1)反射 大气逆
(2) A
(3)反射 减弱 低
(4)吸收 逆辐射 高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