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地理】安徽省新城高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 试卷

    【地理】安徽省新城高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第1页
    【地理】安徽省新城高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第2页
    【地理】安徽省新城高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安徽省新城高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

    安徽省新城高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25小题,共50分)下表为浙江省及个别地市2017年人口变动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1. 浙江省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A.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 舟山市人口增长数量最少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B. 外来人口增长最少C. 育龄妇女数量最少 D. 人口死亡率最高【答案】1. D    2. C【解析】表格中数据是千分比,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在10‰左右,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小于10‰,为三低模式。舟山市常住人口数量明显少于其它城市,人口增长数量最少的主要原因是育龄妇女数量最少。【1题详解】注意表格中数据是千分比,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在10‰左右,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小于10‰,为三低模式。浙江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的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对。A、B、C错。【2题详解】根据表格,舟山市常住人口数量最少,明显少于其它城市,人口增长数量最少的主要原因是育龄妇女数量最少,C对。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人口死亡率最高,不是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少的主要原因,AD错。外来人口增长最少的是温州,B错。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3. 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 1965年 B. 1980年 C. 2015年 D. 2045年4. 上题所得年份之后的10年内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      A. 用工成本上升 B. 人口增加 C. 老龄人口增加 D. 人才外流严重【答案】3. C    4. C【解析】【3题详解】读图可知,我国2015年劳动人口增长率为0,在这之前劳动人口增长率一直大于0,说明劳动人口一直正增长;在2015年以后,劳动人口开始小于0,劳动人口数量开始减少。故2015年劳动人口数量最多。【4题详解】读图,根据图中曲线,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将减少,导致用工成本上升,C对。【点睛】一个地区的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时,该地人口数量最多(如图中A点);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变为0时,该地人口数量最少(如图中B点)。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发展要受到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的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5. 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      A. 空间情况优越 B. 矿产资源更丰富C. 资源利用条件优越 D. 草场资源更丰富6. 上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有效途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5. C    6. B【解析】【5题详解】北方地区土地面积、矿产资源、草场资源条件均不如西北地区优越,但是,经济、技术水平高,对资源利用效率高,故答案选C。【6题详解】青藏地区耕地资源较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较差,人口迁移并不能有效提高人口合理容量;提高科技水平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较少的资源养活较多的人口,有利于提高人口合理容量,故答案选B。人口机械增长率指区域内一年平均每1000人中迁进人口总数减去迁出人口总数的差值。读某大城市近年来人口变化及卫星城增加情况图。完成下列各题。7. 目前该城市处于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A. “高-低-低”模式 B. “高-高-低”模式C. “高-低-高”模式 D. “低-低-低”模式8. 本地区城市化有多种表现,但在图中未能显示(      A. 城市人口增加 B. 城市面积扩大C.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D. 城市数量增多【答案】7. D    8. D【解析】【7题详解】左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机械增长率较高,说明城市处于人口增长模式中的“三低”模式,故D项正确。【8题详解】据右图可知,该地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城市面积扩大,人口比重上升,但城市数量无法看出变化,故D项正确。点睛逆城市化与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同过程。一般将城市化阶段分为:起步阶段、郊区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阶段、再城市化阶段。一般来说,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刚刚起步阶段的时候形成的产物,由于人的急剧扩张,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这一般称郊区城市。而逆城市化则是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较高的时候,这时人口(高收入较多)往往向郊区迁移。注:这里的郊区离城市有一定的距离,而郊区城市化中的郊区是与城市接壤的。二者的区别关键在于发生的原因不同。郊区城市化应是一个城市自然扩张良性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现象。而逆城市化才应强调城市内部环境的恶化。“婚姻贫困”是我国在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低生育率及传统生育思想等影响下产生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可婚男性将过剩2400万,贫困地区该问题会更加突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 我国“婚姻贫困”的原因不包括(      A. 生育率较低 B. 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C. 年龄结构失衡 D. “养儿防老”的思想10. 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是(      A. 限制城乡人口流动 B. 适度调整生育政策C. 严控城市人口增长 D. 加强胎儿性别选择11. 20世纪70年代,部分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此现象的人口迁移方向是 (  )A. 农村迁向城市 B. 农村迁向农村C. 城市迁向农村 D. 城市迁向城市【答案】9. C    10. B    11.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人口问题和逆城市化。【9题详解】从材料中可知,我国“婚姻贫困”的原因有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低生育率及传统生育思想、地区经济落后等,不包括年龄结构失衡,C正确。【10题详解】缓解我国“婚姻贫困”应促进城乡人口流动;适度调整生育政策,B正确;促进城市化发展;严格禁止胎儿性别选择。【11题详解】所谓逆城市化现象,是人口由城市向农村迁移。这种现象之所以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是因为发达国家城市环境质量相对下降,农村环境清洁,而且农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交通便捷。白天人们在城市工作,晚上又回到农村居住。C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2. 甲图显示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 总量呈下降态势B. 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 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 增长模式没有变化13.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 1990年以前B. 1990~2000年之间C. 2000~2004年之间D. 2004年以后【答案】12. B    13. B【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12题详解】读图该省的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死亡率基本不变,但出生率始终大于死亡率,故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但仍为正,说明人口总数还在增长,只是增长速度放慢。【13题详解】读乙图资料,1990年的老年人比重为5.59%,未达到老龄化;但2000年的老年人口比重为7.47,已经超过老龄化指标,说明在此期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城区范围内各功能区所占土地面积比例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4. 图中①—④功能区中,表示住宅区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5. ②功能区面积比例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通达度差 B. 劳动力不足C. 资源不足 D. 地价昂贵【答案】14. A    15. D【解析】试题分析:【14题详解】读图,城市占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是住宅区,所以①是住宅区,A对。【15题详解】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发展水平的标志,所以工业区面积占第二位,②是工业区,。D错。随着城市的发展,商业会不断繁荣,占地面积增大,④是商业区,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行政及绿化区面积在2010年间有所减小,③是行政及绿化区。随着城市的发展,商业区的面积不断扩大,中心城区地价上涨,工业区在主城区的区位条件因地价及城市环境保护的要求,必须外迁,工业区面积不断减少,故选D。【考点定位】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知识拓展】主要功能区
    位置
    特点
    中心商务区
    一般位于城市中心部位
    交通便利,通信发达,建筑密集,高楼林立,早晚人口流动量和人口昼夜差异大
    商业区
    多分布于城区或交通干道两侧
    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
    住宅区
    城市中分布最普遍,面积最大
    出现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
    工业区
    现在多分布在城市外围
    保护城区环境,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地价低。
     读“我国西南地区某中等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6. 图中E工业区与F工业区相比,显著的区位优势是(      A. 交通通达度高 B. 冬季无污染 C. 地价低廉 D. 工人素质高17. 随着城市发展,Y住宅区较X住宅区更有利于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理由是(    )①依山傍水,风景优美②远离铁路,噪音污染轻 ③交通便利,方便职工上下班④远离工业区,环境清洁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答案】16. A    17. D【解析】【16题详解】从图中看,E工业区临近铁路和公路,F工业区附近没有铁路,E工业区的优势是交通便利,A正确;E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方向,我国西南地区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会污染城市;两地都位于城郊,地价和工人素质差别不大。【17题详解】从图中看不出来Y住宅区是否依山傍水;X和Y两地都临近公路,交通都比较便利;从图中看Y住宅区远离铁路,噪音污染轻;远离工业区,环境清洁,D正确。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国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8. 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A. 基础设施较完善 B. 更接近消费市场C. 资金供应较充裕 D. 更易招募劳动力19. 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答案】18. D    19.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城市等级及区域开发。【18题详解】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等级要低,所以基础设施相对较差,A错误;中心集镇的交通落后于县城,人群的消费量和消费能力低于县城,市场并不优于县城,B错误;中心集镇的经济水平落后于县城,资金较县城不足,C错误;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距乡村近,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可优先获得农民就业的青睐,从而更易招募农村劳动力,D正确。【19题详解】该县位于大别山区,地形条件不适合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①错;鼓励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既能做到“先富起来的带动后富起来的”,又充分发挥了当地资源优势,有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②对;多种经营既可以增加农民效益,又有利于适应大别山复杂的地形、保护生态环境,③对;由于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落后,采取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的措施,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振兴乡村,成效不会太明显,④错。B正确。【点睛】本组题从工业选择的区位因素和城市等级两个知识点去分析解答问题及采取的有效措施,需要结合当地实际——大别山区、国家级贫困县、乡村振兴、农民脱贫致富来进行。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要求将雄安新区打造成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这是继深圳和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下图为雄安新区(图中虚线圆内)地理位置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0. 与北京相比,雄县、安新县、容城县三县县城(  )A. 城市等级高 B. 服务范围广C. 位于正六边形的中心 D. 位于正六边形边上21. 雄安新区的建设被誉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设立该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A. 缓解北京就业压力 B. 接纳北京污染企业C. 供应北京农副产品 D. 分散北京城市职能【答案】20. D    21. D【解析】【20题详解】北京是首都,城市等级最高,服务范围最大与北京相比,雄县、安新县、容城县三县县城城市等级低,故A项错误;服务范围小,故B项错误;等级较低的城市,位于正六边形边上,故D项正确,C项错误。【21题详解】雄安新区的建设被誉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设立该新区的主要目的是分散北京城市职能,故D项正确;产业迁出,对缓解北京就业压力作用不大,故A项错误;接纳北京污染企业不是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供应北京农副产品不是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2016年7月12日,国务院同意《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提出做好南京市江北新区规划建设的要求。天际线是西方城市规划学者定型的理念,它是城市里面高楼大厦构成的整体结构,又称城市的全景。下图为南京市2000—2012年城市天际线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2. 南京市江北新区开发的最大优势是(      A. 科技力量雄厚 B. 交通便利 C. 土地成本低 D. 资源丰富23. 为增强南京市中心区对城北的辐射带动作用,南京市亟需加强的是(      A. 交通建设 B. 市场开拓 C. 环境保护 D. 产业调整24. 据图判断,2000—2012年南京城区建设发展最快的方向是(      A. 东南 B. 西南 C. 西北 D. 东北【答案】22. C    23. A    24. B【解析】【22题详解】与南京市中心区相比,江北新区开发程度较低,科技、交通均不占优势,资源优势也不明显,故A、B、D错。但因其经济较为落后,故土地价格低,C对。【23题详解】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扩大城市的服务范围,故为增强南京市中心区对城北的辐射带动作用,南京市亟需加强的是交通建设,故选A。其余选项均不能扩大南京市的服务范围。【24题详解】读图,对比2000年和2012年的城际线可发现东西方向上,城西城际线增加明显;南北方向上,城南城际线增加明显。故2000—2012年南京城区建设发展最快的方向是西南。【点睛】影响城市等级及服务范围的因素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或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另外人口条件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如下表所示:影响因素影 响表 现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服务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如上海市的城市规模的变化过程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资源条件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如粮食、副食品)条件,丰富的劳动力条件,丰富的城市用地等交通条件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人口条件城市为服务区的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门槛人口位于人口稠密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25.下表表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区域的面积和区域密度指标。表中数据表明(    )A. “长三角”城市化水平最高 B. “珠三角”规模城市数量最多C. “珠三角”城镇用地面积最大 D. 京津冀区域内部城市化差异最大【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城市化水平。【详解】城镇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计算得出珠三角城市化水平高。规模城市密度*区域面积=规模城市个数,求出规模城市数量,应该是京津冀地区最多;区域面积*城镇用地密度=城镇用地面积,应该是“长三角”地区最大;京津冀区域面积大,但规模城市密度较小,城镇用地密度小,所以区域内部城市化差异最大。D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3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图。材料二 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多、增长快。下表为我国第五次与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与流动人口统计表。(1)根据材料一,说出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2)指出广东省常住人口总量由第三位变为第一位的原因,并分析这种变化可能给广东带来的影响。(3)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以及给流出地带来的问题。【答案】(1)我国人口基数大,总量增长快;性别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省区人口数量变化差异较大。(2)广东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迁入人口多。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速度,提高城市化水平。不利影响:加重交通、就业、住房等方面的压力;带来社会治安问题。(3)流动方向:由农村向城市、由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问题:给迁出地带来劳动力减少、产生大量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问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我国人口墓数大,总量增长快;性别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省区人口数量变化差异较大。(2)广东省常住人口总量由2000年第三位变为2010年第一位,这是由于广东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迁入人口多。大量人口迁入广东,给广东带来的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有利影响主要是为广东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速度,提高城市化水平。不利影响是由于人口增多加重了交通、就业、住房等方面的压力,同时也带来社会治安问题。(3)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由农村向城市、由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大量人口流动给迁出地带来劳动力减少、产生大量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问题,给迁入地带来人地矛盾加重、就业困难、社会治安差等问题。27.读“某城市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大型批发市场选址在①处,简述其理由。(2)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合理的理由。(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东北部和西南部两种选址方案,你支持哪一种?请阐述你的理由。【答案】(1)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距离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      (2)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最小风频上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3)方案一、东北部,理由: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公用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方案二、西南部, 理由: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解析】【分析】难度较小,考察城市功能分区,布局及其成因,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合理分析城市工业分区布局的原因。【详解】1.大型批发市场的选址要求土地面积广阔,因此位于郊区土地充足,并且地租便宜,同时靠近铁路或者是公路位于交通干线附近交通便利。2.化学工业园对于大气污染以及水污染都有严重的影响,因此其布局应当位于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或者是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同时要远离河流,或者是位于河流的下游,对于城市的水污染较小。3.首先要表明态度,其次要阐述理由,位于东北部可以打靠近公路和铁路同时接近工业区,便于上下班。位于西南部,属于河流的上游,水源好,同时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点睛】任何有污染的企业都要考虑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有大气污染的企业通常分布在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同时位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有水污染的企业通常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地区,或者是远离河流,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企业,通常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城市人口变化趋势图。材料二 下图为某市2002年与2011年产业结构变化图。(1)根据材料一简述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产业结构变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3)针对北京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请你谈谈北京市应如何实现城市化发展。【答案】(1)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大;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2)城市化的推进对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作用十分明显;而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3)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分散中心城区人口;调整产业结构,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对外来移民的管理,完善相应的社会福利体系等。【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我国城市人口趋势图和北京市2002年与2011年产业结构变化图为材料,考查城市化特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城市化发展。第(1)题,根据材料一可知,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从曲线斜率可看出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第(2)题,由材料一可知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而促使其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材料二可知,北京市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其原因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迁入城市,主要从事务工和经商活动,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对城市化的良性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第(3)题,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城市所承受的经济、社会、环境压力加大,可通过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缓解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压力;另外,加强对外来移民的管理,维持社会稳定等。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