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39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39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396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1) 试卷
展开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读下图,下面天体系统层次简图中与①③④对应的是A.太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B.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C.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D.地月系、银河系、河外星系2018年12月12日16时45分,经过一百一十小时的奔月旅程,嫦娥四号已经顺利到达月球附近,并成功实现了近月制动。目前,嫦娥四号完成了在近月点大概一百公里的环月轨道上的刹车,被月球成功“抓住”,下一步,它将“亲吻”月球。右图为当前嫦娥四号运动轨迹示意图。2.以图2中天体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有 A.1级 B.2级 C.3级 D..4级3.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在下图所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温度条件B.恒星质量C.行星体积 D.大气成分4. 强烈的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①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影响 ②全球降水明显增多 ③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④航班和通信受到影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5~6题。5.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6.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读下图“四种地貌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题。7.主要因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②代表的景观主要分布在 A.湿润区B.干旱区C.高寒区D.季风区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读图,回答第9~10题。9.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量却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小有关 A.① B.② C.③ D.④10.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 A.① B.② C.③ D.④下表为揭阳市2013年12月18—20日天气预报表。据表,完成下题。揭阳天气预报 (2013-12-18 08:00发布) 日期天气现象气温风向风力18日白天多云高温 15℃无持续风向微风夜间晴低温 6℃ 无持续风向微风19日白天晴高温 16℃ 无持续风向微风夜间晴低温 5℃ 无持续风向微风20日白天多云高温 15℃无持续风向微风夜间多云低温 7℃无持续风向微风11.与20日相比,19日最高气温偏高,最低气温偏低,这是因为19日比20日①白天大气削弱作用较强 ②白天大气削弱作用较弱③夜间大气逆辐射较强 ④夜间大气逆辐射较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读图,回答12~13题。 12.若图示为北半球,P1>P2,则O点风向为A.④或⑤ B.③或④ C.⑥或⑦ D.②或③13.若图示为高空等高面,P1<P2,则O点风向为A.③或⑦ B.①或⑧ C.⑦或⑧ D.②或③下图为“某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某日14:00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14.左图中气温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5.右图中反映城郊间热力环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6.淮河水系参与的主要水循环是A.海上内循环B.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C.陆地内循环D.海陆间循环 17.人们在淮河修建了多座水库,其根本目的是A.改变淮河流域气候B.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C.调节干流的流量 D.实施北水南调工程 下图示意某流域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读图,回答18~19题。18.图中甲、乙、丙三个环节分别是A.下渗、坡面流、壤中流 B.壤中流、下渗、坡面流C.坡面流、下渗、壤中流 D.坡面流、壤中流、下渗19.当降水量相同时,下列因素对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A.地表起伏大,坡面水流慢B.植被覆盖密,截留雨水多C.岩体破碎多,地下径流小D.降水强度大,坡面下渗多2010年我国遭多轮暴雨洪涝袭击,2010年年8月23日,洪水袭击四川自贡,多名民众被洪水围困,警方紧急救助。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据此回答20~22题。20.我国东部地区洪灾频发的原因有①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②土质疏松,易被侵蚀 ③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④乱砍乱伐 ⑤围湖造田 ⑥地理环境脆弱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21.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系统22.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①GIS技术 ②GPS技术 ③RS技术 ④“数字地球”技术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人口,右边表示女性人口。下图是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据图回答23~24题。23.造成X、Y两国人口增长特点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24. X、Y两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分别是( )A.人口老龄化 社会就业压力增大 B. 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人口老龄化C.社会就业压力增大 人口老龄化 D. 社会就业压力增大 男女性别比例失调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北京,北京的社会问题已越来越显现出来。据此回答25~26题。25.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五·一”节到美国旅游 B.上海人出差到北京C.广州某同学去北京上大学 D.某市领导下乡检查工作26.北京市1990年60岁及其以上人口占该市总人口比重已达到10.1%(较全国平均水平提前10年进入老龄化),预计到2025年时该比重将达到30%。下列现象不属于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引起的是A.养老保障负担日益沉重 B.就业压力加大C.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 D.劳动力资源缺乏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27~28题。27.下列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环境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人口容量在不断地加大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人口容量 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28.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由好到差的顺序依次为(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例中序号代表不同类型的功能区,读图回答29—30题。29.从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的角度考虑,下列用地类型正确的是 A.① 工业区 ② 文教区 ③ 居住区 ④ 商业区 ⑤ 仓储区 B.① 工业区 ② 商业区 ③ 仓储区 ④ 居住区 ⑤ 文教区 C.① 居住区 ② 工业区 ③ 文教区 ④ 商业区 ⑤ 仓储区 D.①商业区 ② 仓储区 ③ 工业区 ④ 居住区 ⑤ 文教区 30.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内在原因是 A.行政干预的结果 B.经济活动之间的空间竞争和集聚 C.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D.城市规划的需要 二、综合题(共4题)31.读“太平洋西岸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丙处易发生 地质灾害,防治该灾害的措施有哪些?(3分)(2)图中乙地的地貌名称是_________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作用。(2分)(3)丁处海拔在500米以上,此种地形的特点主要是__________(1分)(4)图中②表示水循环的_____________环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推行“121”雨水集流工程,将流经硬化集流面的雨水收集在水泥储水窖中,主要是对水循环①一④中的_______环节施加了影响。(2分)(5)乙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___________在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它不参与_____循环。(2分)32. 读华北地区某城市2017年10月28日20时的气温(单位:0C)实况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 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晚城郊之间的风向应该是 。(2分)(2)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1分)A.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释放大量热量B.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3)一般而言,城区的降水率 (大于或小于)郊区,主要是因为 、 (3分)(4)在下图中画出城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并画出高空等压面。(2分)(5)试分析在城郊之间建设环境绿地的意义。(2分) 33. 阅读图表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 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呈现出的特点。(2分) (2)据材料二,分析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的哪些影响。(5分) (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数量不断 ,原因主要有哪些?(3分) 34. 读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及某城市内部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中,1700年城市区域分布特点是________。当时该城市形成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根据2000年该城市轮廓判断,其迅速发展的原因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b图中,A地区按城市功能分区属于________,简要分析其区位优势。(2分) (3)b图中,如果B住宅区是高档住宅区,请你为住宅区房地产开发商写两段广告词。(2分) (4)根据b图提供的信息,分析该城市工业区的分布特点。(2分) 【参考答案】1-5 DCACB 6-10 CABAD 11-15 BBCAD 16-20 DCCBC 21-25 CDACC 26-30 BCAAB 31.(1)地震、滑波、泥石流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实施一些预防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加强应急预演,建立应急机制(3分) (2)冲积扇 流水沉积(2分) (3)坡陡谷深(1分) (4)水汽输送 ④ (2分) (5)大气降水 海上内(2分) 32.(1)热岛 由郊区吹向市区 (2分)(2 )A(1分)(3)大于 城区空气对流上升运动;城区凝结核多,水汽容易凝结(3分)(4) (2分)(5)美化环境,净化流向市内的空气,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2分)33. (10分)(1)数量大, 规模持续增长, 占全国比重不断增长 (2分)(2)南部沿海地区 (1分) 增加劳动力 增强社会活力 促进经济发展 推动城市化进程(2分)不利影响: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2分)(3)增多(1分) 国家政策支持 中西部经济发展加快 东部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西部转移,就业机会多 (2分) 34.答案:(1)沿河流分布 内河航运便利 水陆交通的迅速发展 城市沿铁路及水陆交通交会点发展 (4分)(2)中心商务区(商业区) (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市场。(2分)(3)好风、好水、环境美(地处盛行风的上风地带,位于河流上游沿岸;邻近风景区和大学区)。绿色、自然、交通方便(位于城市外缘,远离市中心和工业区;靠近公路,交通便利)。(2分)(4)位于城市边缘,多沿交通线分布;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位于河流下游沿岸。(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