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海南省嘉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段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42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海南省嘉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段考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42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海南省嘉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段考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420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海南省嘉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段考 试卷
展开
海南省嘉积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段考(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命题: 审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Ⅰ卷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时间2016年7月5日,在太空中飞行了近5年的美国“朱诺”号木星探测器进入绕木星运行的极地轨道。完成下面第1题。1.木星的“左邻右舍”是( )A. 地球和水星 B. 火星和土星 C. 土星和天王星 D. 火星和天王星下图中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据此回答2-3题。2.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生物活动 B.水体的运动 C.风的形成 D.长白山天池的形成3.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A.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B.上海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上海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发生日全食时,会出现如下图的景观。据此回答4-6题。4. 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与外围发亮的部分可能是太阳的( )A. 都是光球层 B. 都是色球层 C. 都是日冕层 D. 光球层与色球层5. 发生在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的太阳活动有( )A.耀斑 B. 黑子 C. 黑子和耀斑 D. 日冕物质抛射6. 图中外围发亮的太阳大气层活跃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最可能是( )A. 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 B. 影响北方地区的互联网络C. 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美丽的极光 D. 流星现象多发在山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完成7-8题。7.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 )A.古生代 三叶虫 B.中生代 恐龙C.新生代第三纪 哺乳类 D.新生代第四纪 人类8.该煤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是( )A.温热的草原地区 B.温暖广阔的浅海C.温热的森林地区 D.干旱的陆地环境9.地球的演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这些阶段按照时间顺序正确的排序是( )①初期的岩浆时代②出现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中生代③原始海洋时代④陆地面积增加,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动物的古生代⑤出现鸟类、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造山运动阶段A.①③②④⑤ B.①③④②⑤ C.①③⑤②④ D.①⑤③④②2019年1月20日在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北纬30.09度,东经87.77度,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 。 10.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A.圈层 B.圈层 C.圈层 D.圈层11.本次地震波经过乙界面时( )A.横波突然加快 B.横波突然消失C.纵波突然加快 D.纵波突然消失12.受地震波影响,地震时该地空中飞行的小鸟( )A.只左右晃动 B.只上下颠簸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晃动 D.先左右晃动,后上下颠簸读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3-15题。13.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大气圈,使地球上温度变化和缓 B.四个圈层没有联系C.③为水圈就是指地表水 D.②为生物圈,和水圈范围一致14.有关④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包括地壳和地幔 B.岩层越向下越新 C.位于软流层以上 D.没有生命存在15.有关②圈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参与改变地表形态 B.可以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C.可以转化太阳能 D.包含了其他三个圈层读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回答16-18题。16.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A.①层大气平稳利于大型飞机飞行 B.②层因氢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C.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 D.②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17.关于图中内容的正确叙述是( )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大气湿度和气压的变化B.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和气压均越来越低C.距地面20 km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范围大致是-60~20 ℃18.我国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A.气压很低、空气密度很小 B.最高气温约为40 ℃C.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D.有时会发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城市热岛造成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温度差,从而形成城郊间的局地热力环流。下图表示某城市夏季午后近地面气温分布状况。据此完成19-21题。19.正确表示城市热岛环流方向的是( )20.下列措施中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是( )A.提高建筑物高度 B.扩大中心城区面积C.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D.增大市区道路密度21.如果该城市的热力环流圈的空间半径为10~15 km,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该城市建设工业卫星城距城市最适宜的距离是( )A.5~6 km B.12~13 km C.13~16 km D.16~18 km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22-24题。 22.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代表地面辐射 B.①所代表的辐射波长大于③C.①所代表的辐射能量大于③ D.④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23.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主要是因为(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24.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A.减弱① B.增强② C.改变③的辐射方向 D.增强④下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近地面风向轨迹,④地有稳定风向。据此回答25-26题。25.图示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6.下列对图中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地风向的变化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B.②地和④地的摩擦力方向相同C.②地和③地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同 D.摩擦力不能改变风力大小27.下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图是( )。“一滴水从波涛汹涌的大海,化为天上的白云,再到漫天的大雪,使地面银装素裹,融化后渗入地下,被植物的根系吸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8-30题。28.这段描述涉及的水循环的环节依次是①蒸发 ②降水 ③水汽输送 ④下渗A.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②29.水循环联系的地球圈层有①水圈 ②软流层 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30.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下列说法叙述正确的是A.使全球水资源空间分布趋于平衡 B.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C.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起伏 D.使水资源短缺不再出现第Ⅱ卷本卷4小题,共4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 现代宇宙理论诞生前,人类的宇宙观经历了神话传说、地心说和日心说三个阶段。20世纪,爱因斯坦创立了广义相对论,提出“有限、无边、静态”的相对论宇宙模型。20世纪以来,由于天文观测的尺度达到上百亿光年,宇宙膨胀的动态宇宙演化观念进入人类的意识。70年代,霍金用广义相对论推演宇宙演变,提出宇宙起源和终结的论断,已经被科学家广泛接受。2016年7月,世界上最先进的超级望远镜“天眼”在贵州省建成。有媒体报道“中国天眼”探测范围可达宇宙边缘,或能寻找外星人。(1)“天眼”做桥,“外星人”想和琼海市嘉积中学的高中生联系。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这一角度,帮“外星人”写出我们的通讯地址。(4分) (2)说明这位“外星人”所在星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6分) 3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2分)(2)B层在22~27 km范围内,________含量达到最大值,这种气体形成的保护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随着 等的过渡排放,该保护层出现了“空洞”。(4分)(3)说明A层大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4分) 3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2分,共10分)“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如图(33题图a)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见33题图b)______(单项选择题 )。(2)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______(单项选择题)
A.大气受热过程 B.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 D.热力环流
(3)图(33题图a)中“穿堂风”的气流运动方向是______。
(4)图(33题图a)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单项选择题)。
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 B.减少下渗,增加湿度
C.降低夜晚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D.增加房屋前后温差(5)在下图(33题图c)补充完整夜晚时山林与石质地面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
34.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 每年雨季来临,我国东部季风区总有不少城市相继加入"水城"队伍,到都市去“看海”的现象(见34题图a)已见怪不怪,城市内涝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一大软肋。材料二 水循环示意图(34题图b)(1)结合水循环的原理,简要分析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城市夏秋季节易出现内涝的原因。(提示:城市内涝与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有关,有怎样的关系?)(6分) (2)请你为缓解城市内涝提出两点建议。(4分)
【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21415答案BDDDBABCBCBBACD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DABCDCBDACAADB31.答案(1)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以上每点给1分,中间有缺漏可以按点给分,但层级关系不正确不得分。”本小题共4分)(2)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宜的温度;存在液态水。(每点2分,共6分)32.(1)低 (2分)(2)臭氧(2分) 氯氟碳化物(或:氟氯烃、氟利昂)(2分)(3)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2分)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2分)33.(1)D(2分)(2)D(2分)(3)自西向东(2分)(4)D(2分)(5)画图略(顺时针方向的环流)(2分)34.(1)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2分)城市地面硬化、植被和水域面积的减少,下渗减少,(2分)地下水补给减少,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加快,(2分)在地势低洼之处易出现城市内涝。(降水多,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多每点给2分,共6分)(2)城市建设中,提倡使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建海绵城市;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任答2点得4分,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