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43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43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432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
展开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读青海玉树地震参数,完成下列各题。
时 间 |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北京时间) |
震中位置 | 33.20N,96.60E(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
震 源 | 14km |
1.青海玉树地震发生时,世界标准时间(本初子午线地方时)是( )
A. 2010年4月14日0时49分 B. 2010年4月13日23时49分
C. 2010年4月14日23时49分 D. 2010年4月13日0时49分
2.玉树发生地震之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福州昼短夜长 B.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C. 地球公转的速度最慢 D. 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3.青海玉树地震的震源位于( )
A. 软流层 B. 地壳 C. 上地幔顶部 D. 下地幔
读“亚洲东部某时刻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下题。
4.P天气系统的名称及受其影响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
A. 高压脊 沙尘暴 B. 冷锋 干旱
C. 反气旋 伏旱 D. 气旋 台风
5.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无论从哪里观察,地球的自转方向都呈顺时针方向 ②自转和公转的都是自西向东 ③自转的方向始终不变 ④自转的方向随季节改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下列说法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A. 水向低处流 B. 北京雾霾的形成
C. 煤、石油的形成 D. 地球内部温度升高
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7.流经a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
A. B. C. D.
8.下列关于a、b、c、d四处的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处可能为日本暖流 B. b处可能为千岛寒流
C. c处可能为日本暖流 D. d处可能为千岛寒流
9.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①地球②河外星系③星云④飞机⑤陨星⑥流星体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③⑥
读以北极为中心的某区域某月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问题。
10.丁地位于丙地的( )
A. 东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东北方向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1.该示意图中③①④⑤四个箭头共同表示的水循环是( )
A. 海上内循环 B. 陆地内循环
C. 海陆间循环 D. 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循环
12.“一江春水向东流”在示意图中表示为( )
A. ③ B. ④ C. ⑤ D. ⑥
13.下列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从0°~90°不等
B.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永远通过南北两极点
C. 如果把地球看成正球体,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
D. 晨昏线不随季节而移动
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图中所示ABC分别为( )
A. 水、生物圈、岩石圈 B.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15.下列对C圈层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A. 岩石圈就是地壳 B. 软流层属于地壳
C. 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D. 整个岩石圈都是生物的生存空间
16.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 )
①23小时56分4秒 ②24小时 ③一个太阳日 ④一个恒星日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读某大河河口示意图,图中岛屿因泥沙不断淤积而增大。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7.关于该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河西岸冲刷严重 B. 该河东岸泥沙淤积严重
C. 将来河中岛屿可能与西岸相连 D. 将来河中岛屿可能与东岸相连
18.宇宙,一个伟大的物质演化的史诗。地球,一个没有知觉的物质系统,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能够理解她的生物。公元前28年,《史记》记载:“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距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图中的( )
A. A层 B. B层 C. C层 D. A、B、C三层
2017年12月3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迎来全市范围的大雪降温天气,降温随大雪而至,牡丹江市气温最低降到一22℃至一24℃左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9.下列反映这次大雪降温天气系统示意图是( )
A. B.
C. D.
20.关于上图中AB天气系统不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A过境时一般为微风,B过境时刮风现象明显
B. A过境后气温上升,B过境后气温下降
C. A过境后气压下降,B过境后气压上升
D. A降雨区主要在锋后,B降雨区在锋前
诗句“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是古人对霜降时节景观的描述。据此完成下题。
21.诗中描述的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晴朗的凌晨 B. 晴朗的午后
C. 多云的黄昏 D. 多云的夜晚
22.霜降时节,北京地区适宜的农事活动是( )
A. 播种水稻 B. 收获白菜
C. 采摘西瓜 D. 收割小麦
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湖、岀湖径流量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23.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4.图中甲处的箭头表示空气运动及受力状况,则各箭头表示正确的是( )
A. A为摩擦力 B. B为风向
C. C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D. D为地转偏向力
25.其中乙点的风向是( )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图实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6.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 温室效应 B. 热力环流 C. 海陆热力差异 D. 风的形成
27.图中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下列问题。
28.图中塑料薄膜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是( )
A. 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C.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D. 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29.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 )
A. 春季晚上 B. 夏季午后 C. 秋季早晨 D. 冬季傍晚
下图为亚欧大陆40ºN附近东西两侧两个测站1、4、7、10四个月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30.甲、乙两地气候相比( )
A. 1月降水甲比乙多 B. 气温季节变化甲比乙大
C. 7月气温甲比乙低 D. 降水季节变化甲比乙小
31.乙地1月降水主要受( )
A. 西北风的影响 B. 副极地低压控制
C. 沿岸暖流影响 D. 盛行西风的控制
日本立山黑部(海拔2450米)冬半年大雪封山,春季山麓雪地中辟出车道形成近20米高的“雪墙”,读立山黑部地理位置和“雪墙”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32.立山黑部地冬季多降雪的主要原因( )
①湿润的东南季风影响 ②湿润的西北季风影响
③日本暖流的增湿作用 ④山地地形的阻挡作用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33.春季,该现象易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
A. 低温冻害 B. 洪涝灾害 C. 沙尘天气 D. 地面塌陷
读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4.图中属于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图为某四地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5.其中位于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全年盛行西风,深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二、综合题(共30分)
36.读某日天气系统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8分)
北半球锋面气旋
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1)上图中三条等压线的气压值P1、P2、P3由大到小排列是_____。
(2)上图中JH为_____锋。B、C两地比较,降水较多的是_____。
(3)下图中M、N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_。
(4)下图中k地当日的天气状况是_____。当天气系统A到达北京时,北京的天气状况是 _____、_____、_____。
37.读下图模式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8分)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
(2)若此图表示海陆风,箭头③表示的是海风,那此时为____(填“白天”或“夜间”),甲地近地面为_____(填“陆地”或“海洋”),甲地近地面气温______。(填“高”或“低”)
(3)若此图表示的是热岛环流,则甲、乙两地中表示城区的是_________。
(4)若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则甲处为____________(气压带),是由________(填热力或者动力)作用形成的,③处为________带(风带)。
38.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4分)
(1)图中A气候的名称是____________。A处常年盛行_______气流。
(2)该季节E地盛行风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季节D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受___________带控制。
(4)从洋流性质分类,甲洋流属于__________,它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___________作用。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B 2.B 3.B 4.C 5.B 6.C 7.C 8.A 9.D 10.D
11.C 12.C 13.C 14.D 15.C 16.B 17. C 18.A 19.A 20.D
21.A 22.B 23.B 24.B 25.A 26.C 27.B 28.A 29.B 30.B
31.D 32.C 33.B 34.D 35.B
二、综合题(共30分)
36.(每空1分,共8分)
(1)P1 > P2 > P3 (2)暖 B (3)M (4)晴朗 降温 大风 降雨
37.(每空1分,共8分)
(1)乙>甲>丙>丁 (2)白天 陆地 高 (3)甲 (4)副极地低气压带 动力 西风
38. (每空2分,共14分)
(1)热带雨林气候 上升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炎热干燥 副热带高气压带 (4)寒流 降温减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