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地理】山西省平遥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地理】山西省平遥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01
    【地理】山西省平遥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02
    【地理】山西省平遥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0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山西省平遥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展开

    山西省平遥中学校2018-2019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本试卷满分100          考试时间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选,错选和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2小题,共44分)

    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读图完成12题。

    1.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期间是

    A.I期           B.II期          C.III期         D.IV期

    2.在I期

    A.人口急剧膨胀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                    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3.人口增长模式处在第阶段的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性别比不平衡                D.严重的就业压力

    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读图完成4~5题。

    4.该国可能是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俄罗斯

    5.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

    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   B.人口数量比较稳定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D.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下图示意江西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X表示初期,Y表示末期。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有关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B.O拐点出现是受政策因素影响

    C.阶段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

    D.从X到Y,人口自然增长速度一直加快

    7.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实施将对江西近十年产生的影响是

    A.老年人口数量会有所下降             B.出生人口性别趋衡

    C.家庭抗风险能力降低                 D.城市就业压力增大

    读某地区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图。读图完成8~10题

    8.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P为环境承载力

    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P为环境承载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图中反映了在同一生产力水平条件下

    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图中P、P数值差异所体现的人口合理容量的特点是

    A. 相对性        B. 临界性        C.警戒心        D.均衡性

    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部分资料表。完成11~12题。

    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

    可承载人口(万)

    最大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长江中下游

    88600

    22000

    395

    青海、西藏

    10000

    1000

    4

    11.青海、西藏的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地势高、气候寒冷               B.生态环境脆弱

    C.自然资源丰富                   D.生物资源少

    12.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小,原因可能是

    消费水平迅速上升                   

    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

    青藏铁路的开通,加强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     

    自然灾害的增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13年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关于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伏尔加沿岸区人口迁移数量大于西北区

    B.中央区人口迁入数和迁出数都是最多的

    C.东部地区的人口都迁入中央区和西北区

    D.东部地区以人口迁出为主,西部地区以人口迁入为主

    14.引起俄罗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寒冷       B.东部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C.西部地区资源缺乏,人口密度小     D.俄罗斯鼓励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齐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15~17题。

    15.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D.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16.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A.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B.数量的大幅度提高

    C.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17.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C.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D.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下图为某县1963年设县开始到1975年时的城市简图。读图完成18~20题。

    18.将县设置在该地区的原因是

    A.该地为水陆交通枢纽的地区        B.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C.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D.地形平坦、水运便利、有充足的水源

    19.该地的水运码头十分优良,几十年来没有淤积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A.处于河流的凹岸,河水冲刷严重

    B.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向右偏,冲刷北岸所致

    C.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流向左偏,冲刷北岸所致

    D.该河段位于三峡峡谷地区,水流湍急

    20.化肥厂的原料(石油)通过管道输送到车间是十分合适的一种设计方案,但下列关于其优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B.石油不外漏、损耗小

    C.设备投资小,灵活性好

    D.连续性强、可以昼夜不停的运输,运量很大

    在下图所示的城市群内,既有大城市,又有中等城市和众多小城市。其特点是把大城市多种职能分散到中、小城市,城市之间的距离10~20千米,以快速交通网络连接。城市和交通线间是面积约400平方千米的绿色沼泽和农业用地,被称为绿色心脏据此完成21~22题。

    21.该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为

    位置优越,商贸发达             地势地平,峡湾众多

    交通便利,协作紧密             河网密布,水能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22.位于该城市群的绿色心脏的功能为

    A.改善城间环境   B.粮食供给基地   C.缓解海水入侵   D.提供生活水源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6分)

    23.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和该城市某住宅区在城市中的区位及其内部布局图,回答问题。(18分)

    (1)简要分析A功能区的区位优势。(2分)

    (2)简述该城市工业区分布的特点。(6分)

    (3)如果B住宅区是高档住宅区,请你为该住宅区房地产开发商写一段广告词,说明该住宅区的区位优势。(6分)

    (4)B住宅区内部的楼房布局有什么特点?请分析其布局的优势。(4分)

    24.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塔里木盆地示意图

    材料二  塔里木河相关数据对比表

    下游河段年代

    水量(立方米)

    地下水位(米)

    胡杨林(公顷)

    20世纪50年代

    14.6亿

    3~5

    5.4万

    20世纪90年代

    2.5亿

    11~13

    0.7万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4分)

    (2)指出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有哪些?(2分)

    (3)材料二反映了塔里木河及其沿岸地区存在着什么问题?(6分)

    (4)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并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的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6分)

    25.阅读材料,完成问题。(20分)

    材料一  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历来,武汉是长江中游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商业贸易中心,加之得水独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故为华中重镇。今天,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和旅游中心。武汉作为中部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长江水运连通东西,京广铁路纵穿南北,北至北京,南抵广州,西去重庆,东达上海。东西水运干线和南北铁路干线使武汉的物资交流范围扩展到全国各地。

    材料二  武汉市城区图

     

    (1)简述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6分)

    (2)从古到今武汉市的服务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6分)

    材料三  武汉市迁入人口的来源地构成图及武汉市迁入人口就业结构图

    材料四  主要人口迁出省份迁往武汉市的人口统计图

    (3)根据材料说明武汉市迁入人口的地区构成特点?(4分)

    (4)分析人口迁入对武汉市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4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选,错选和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2小题,4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C

    D

    B

    C

    C

    B

    B

    C

    D

    A

    C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A

    A

    A

    D

    C

    D

    D

    A

    C

    B

    A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6分)

    23.(1)(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1分)接近市场。(1分)

    (2)位于城市边缘,多沿交通线分布;(2分)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地带;(2分)位于河流下游沿岸。(2分)

    (3) 地处盛行风的上风地带,位于河流上游沿岸;邻近风景区和教育区(好风、好水、环境美);位于城市外缘,远离市中心和工业区(污染较轻);靠近环路或放射状道路,交通便利(绿色、自然、交通便利)。(6分,一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4)特点:楼房南低北高,错落有致。(2分)优势:利于采光,便于通风。(2分)

    24.(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2分)四周有高山阻挡。(2分)

    (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1分)地下水补给。(1分)

    (3)存在的问题:河流水量减少(2分);地下水位下降(2分);胡杨林大量枯死,生态环境恶化等。(2分)

    (4)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2分)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2分)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2分)

    25. (1)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上交通便利;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铁路枢纽,陆上交通便利。(6分,一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2)服务范围越来越大。(2分)

    主要原因是交通方式由内河航运为主,逐渐扩大到海陆联运、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2分)通讯事业也发展迅速。(2分)

    (3)特点:迁入人口以本省人口为主;(2分)省外迁入人口以周边省份为主。(2分)

    (4)影响:增加劳动力;促进武汉市第二、三产业发展;带来交通、住房、教育、环境压力等。(4分,有利答出一条2分,不利答出一条2分)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