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展开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
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
A. 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B. 植被稀少,土壤贫瘠
C. 绿洲农业多分布于盆地中部 D. 风蚀、风积地貌广泛分布
【答案】C
【解析】
西北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力很大,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就是说是外力作用即物理风化比较明显。化学风化作用中表现最突出的是氧化作用和水及水溶液的作用。西北地区降水这么少而且气候这么干燥,化学风化的作用很少的。西北干旱区内陆绿洲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以西、乌鞘岭、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广阔的欧亚大陆草原一荒漠区的一部分。本题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鄱阳湖近60年来出现初冬严重枯水的年份有12年。枯水期时,大面积的河滩、草洲显露,成为天然的牧牛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从下列水循环环节分析,枯水期时鄱阳湖湖面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表径流汇入减少 B. 湖水下渗增加
C. 地下径流流出增加 D. 湖面蒸发增大
3. 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鄱阳湖湿地的是( )
A. 退耕还牧 B. 围湖造田
C. 移民建镇 D. 截弯取直
【答案】2. A 3. C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胡泊萎缩原因和保护湿地的措施。
【2题详解】
水循环主要由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组成。枯水期时大气降水较少,从而导致地表径流减少,即入湖径流减少,从而使鄱阳湖湖面萎缩。所以本题A选项正确。
【3题详解】
鄱阳湖位于我国南方,气候湿润,适合发展种植业,A错;围湖造田会使湖泊面积减小,从而使湖泊调蓄径流的能力降低,故鄱阳湖地区应退田还湖,增加湖泊面积,恢复湖泊调蓄径流的能力,B错,C正确;鄱阳湖区禁止捕鱼,不利于经济发展,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捕鱼。截弯取直是解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易发洪灾的措施之一,与湿地保护关系不大。
下图中的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的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
A. 热带雨林 B. 热带草原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 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
A. 海拔高 B. 种源丰富
C. 火山灰深厚 D. 光照充足
【答案】4. A 5. C
【解析】
【4题详解】
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K岛位于东南亚(6°S~7°S),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其天然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
【5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K岛的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气候类型相同,水热条件、光照条件以及种源都相差不大,排除B、D两项;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岛海拔并不高,排除A项;由材料可知,K岛发生过火山喷发,深厚的火山灰为植被恢复提供了充足的养分,这是该岛的独特条件。
下图是沿海地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该山地可能位于( )
A. 北半球温带地区 B. 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 南半球温带地区 D. 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7. 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0C,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
A. 1 000米 B. 2 000米
C. 3 000米 D. 4 000米
【答案】6. C 7. B
【解析】
【6题详解】
同一自然带北坡分布的海拔较高,说明北坡是阳坡,该山地可能位于南半球,A、B错。山麓地带植被是落叶阔叶林,说明位于温带地区,C对,D错。
【7题详解】
根据自然带类型,该山地顶部自然带是高山草甸,说明山顶最热月气温大于0℃,没有永久冰雪分布。若该山地山麓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为12℃,根据气温变化规律,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则该山地海拔不超过2000米,B对。A、C、D错。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环境人口容量研究工作。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资源可承载人口极限分别为16.6亿、15.l亿、13.8亿。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B. 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在16亿左右
C. 我国人口约为13亿,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人口与资源之间几乎没有矛盾
D. 从土地资源看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
9.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 科技发展水平 B. 人口文化
C. 资源状况 D. 生活消费水平
【答案】8. A 9. C
【解析】
试题分析:
【8题详解】
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16亿,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约8—9亿,A错误,C正确;目前我国的人口数量在环境人口容量之内,B错误;我国的人口数量约13亿,已经远远超过人口合理容量,故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较大,D错误。
【9题详解】
自然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考点: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异和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异,并能结合我国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人口容量的数值比较分析即可。
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与该国人口增长状况有密切关系。下表为世界部分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0. 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其他三个国家不同的是( )
A. 瑞士 B. 巴西 C. 英国 D. 意大利
11. 英国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
A. 养老金制度 B. 医疗卫生条件
C. 婚姻生育观 D. 生产力发展水平
【答案】10. B 11. D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
【10题详解】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巴西的退休年龄最早,劳动人口充足,出生率高,另外三国劳动力不足,老龄化严重,且选项中四个国家只有巴西是发展中国家,为“高-低-高”的人口增长模式,与发达国家“三低”人口增长模式不同。故选B
【11题详解】
影响人口增长的根本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上的富足、养老金制度的不断完善、医疗水平的提高,改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都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故选D。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示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
A. 上海市 B. 北京市
C. 西藏自治区 D. 宁夏回族自治区
13. 上海人口的出生率比北京的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的低,其原因是上海( )
A. 经济发达 B. 人口老龄化严重
C. 文化水平高 D. 自然条件优越
【答案】12. A 13. B
【解析】
考查人口自然增长。
【12题详解】
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图中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纵坐标上的截距即为死亡率值,读图可知,上海市纵坐标上的截距最大,即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差值最大,故死亡率最高。故选A。
【13题详解】
上海人口的出生率比北京的高,但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人口老龄化严重,老龄人口死亡比重较高,导致人口死亡率较高。故其自然增长率低于北京市,故选B。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行政区界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图中ABC是三个不同行政区。其中常被认为是人口迁移的是( )
A. a1→b1 B. a1→a2 C. b1→b2 D. c1→c2
15. 如果图中ABC是三个不同的国家,其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
A. a1→a2 B. a1→b1 C. b1→b2 D. c1→c2
16. 如果 ABC是三个不同国家,a1、b1、、c1;是农村地区,a2、b2、c2是城市地区。其中能够代表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口主要迁移方向的是( )
A. a1→a2 a1→b1 B. a1→b1 b1→b2
C. b1→b2 c1→c2 a1→a2 D. c1→c2 a1→c1
【答案】14. A 15. B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人口迁移通常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行政区域界线常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图中人口移动跨越行政区域界线的是a1→b1,a1→c1,结合选项答案选A。
【15题详解】
国际迁移即指跨越国界的人口迁移,结合图示A、B、C表示不同的国家,故a1→b1,a1→c1属于国际迁移。结合选项答案选B。
【16题详解】
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过程,其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为农村向城市的迁移,根据a1、b1、c1是农村地区,a2、b2、c2是城市地区,故判断b1→b2、c1→c2、a1→a2属于乡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故答案选C项。
20世纪30年代,一场大旱灾使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及其附近地区赤地千里,许多农民举家逃离,大部分向西迁往加利福尼亚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最适于用来解释俄克拉荷马州人口迁移的因素是( )
A. 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B. 交通通达性提高
C. 环境人口容量变化 D. 经济区域专业化发展
18. 依据材料分析下列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别不大
B.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
C.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
D. 合理的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当前自然、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
【答案】17. C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一场大旱灾使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及其附近地区赤地千里,许多农民举家逃离,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环境人口容量变小,因此,环境人口容量变化是俄克拉荷马州人口迁移的因素,正确答案选C。
【18题详解】
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别是比较大的,A错;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B错;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C错;合理的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当前自然、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故选D。
【点睛】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要素有自然环境要素、技术水平、人类的消费水平和区域的开放程度等。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自然环境要素有太阳、空气、淡水、土地、生物等,它们都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但不同的资源对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意义不同。像太阳、空气目前对环境人口容量没有限定,而淡水过去只对个别干旱地区的人口数量起限制作用,现已成为决定越来越多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估算环境人口容量时通常以土地、淡水等限制性因素来估算,并要考虑地区的开放程度和人类的消费水平。
下表为某城市多年平均气温—降水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该城市所属气候类型为( )
A. 地中海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20. 该城市最适宜种植的水果有。( )
A. 荔枝 B. 椰子 C. 香蕉 D. 葡萄
【答案】19. A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由资料可以看出:该7月高温少雨,1月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选A正确。
【20题详解】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其植被喜高温耐旱,以葡萄、柑桔类为主。选D正确。
21.关于城市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了共同分享集聚效益,城市发展初期便形成了工业区
B.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由于集聚效益而逐渐形成了工业区
C. 为了争夺市场,工业区不断向城市中心移动
D. 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工厂企业不断向近河流、近铁路和近公路的地方分布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内部功能分区。
【详解】城市工业区有以下特点: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选项A错在城市发展初期形成工业区,城市在发展初期,其功能区不明显,即使形成工业区也不是因为分享集聚效益;选项D错误在于工厂企业沿交通干线分布不是因为保护环境的原因,而是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运输需求.所以,正确选项为B.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形态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下列关于该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建国前,公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B. 建国后,铁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C. 建国以来城市化的速度是先快后漫
D.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扩展的主要途径
23. 该城市向外扩展的主要自然优势条件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水源 D. 土壤
【答案】22. D 23. A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发展区位。
【22题详解】
由图可知,建国前,河流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建国后,公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建国以来城市化的速度是先慢后快;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郊区城市化是城市扩展的主要途径,选D。
【23题详解】
据图,该城市向四周各个方向自由拓展,这说明城市分布不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城市呈团聚形态,应为平原地形,选A。
24.唐人街的形成( )
A. 是种族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
B. 是收入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
C. 是交通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
D. 是知名度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唐人街是指外国某些城市中华侨、华人的聚居区。
25.美国大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而欧洲城市高层建筑多建在市中心以外的地区,原因是( )
A. 地理环境不同 B. 发展历史不同
C. 政府作用不同 D. 发展程度不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美国发展历史短,市中心多是高层的摩天大楼;欧洲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市中心往往是广场教堂,故高层建筑多建在市中心以外的地区。
考点:本题考查地域文化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解答本题学生还需掌握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知识小结】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城市建筑 | 表现 | 原因 | |
| 美国 | 市中心多是高层的摩天大楼,离开中心区建筑物高度急剧下降,然后又缓缓地向郊区递减 | 美国发展历史短,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 |
欧洲 | 市中心有市民集会的广场、大教堂以及工商组合的事务所等许多著名历史建筑,高层建筑大都建在城市中心以外的地区 | 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心多著名历史建筑,人们不愿意让现代化建筑夺去其历史建筑的风采 | |
建 | 北京 | 皇宫建筑群雄踞市中心,其他重要建筑物沿城市中轴线排列 | 以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 |
华盛顿 | 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轴线及其交会处为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居于高处 | 体现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 | |
建 | 中国 | 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中国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忌直求曲,忌宽求窄 | 中国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 |
西方 | 美国建筑绝少围墙,西方园林强调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直率敞朗,和盘托出 | 西方文化以外向、开放著称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关于图示地区城市等级,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昆山的城市等级比常州高
B. 无锡的服务范围比镇江大
C. 宁波的服务功能比杭州齐全
D. 小城市数量最少
27. 图示地区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①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
③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
④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26. B 27. C
【解析】
【26题详解】
本题较简单,考查城市等级,服务功能,服务范围等内容。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数量越少。只要认真读图,比较一下就能得出正确结论。所以选B。
【27题详解】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城市降水及水的运动状况,出现热岛效应,影响土地质量。ABD错误,故选C。
【点睛】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数量越少。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城市降水及水的运动状况,出现热岛效应,影响土地质量
28.下图反映出青岛市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其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 海洋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
B. 对外开放不断引资
C. 科技、旅游逐渐成为新的区位因素
D. 引黄济青工程的胜利竣工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的影响。结合图中信息,新扩大的区域主要是旅游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可见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科技和旅游。
下图是某城市空间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
A. 同心圆模式 B. 扇形模式
C. 多核心模式 D. 田园城市模式
3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是低级住宅区 B. ④处宜布局钢铁工业
C. ②是高级住宅区 D. ⑤处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29. B 30.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模式和功能区布局。
【29题详解】
图中各城市功能分区出现沿交通干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为扇形模式。故选:B。
【30题详解】
图示③布局于交通干线两侧,判断为工业区,故A项错误。图示④处离矿产地和铁路较远,故不适宜布局钢铁工业区,B错。图示⑤处靠近矿产地和铁路,适宜布局钢铁工业区D错误。图示②远离工业区和铁路,位于河流上游和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优美,适宜布局高级住宅区,C对。故选C。
【点睛】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有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和未来“田园城市”。
二、综合题(40分)
3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乙两幅区域图
材料二 凌汛是冬季封河期和春季开河期,冰凌对河水阻碍,使河水水位抬升而形成的水位上涨现象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区域 | 甲:江汉平原 | 乙:宁夏平原 |
自然带类型 |
| 草原、荒漠过度带 |
主要粮食作物 |
| 小麦 |
根据当地自然、社会等特点,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 ﹡﹡地区酸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
|
(2)试分析江汉平原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3)试解释黄河在乙图所示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的原因。
(4)请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将乙图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图中。
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B、地面变干燥
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降低
【答案】(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水稻 铁路沿线固沙植被的研究等(只要符合当地情况即可)
(2)气候大陆性增强(气温变化增大、降水减少、变率增大)、对河流调节作用下降、水体净化能力下降、影响水生生物生存、湿地景观演化为陆地景观。
(3)冬季气候寒冷,河流有结冰期;河流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动。
(4)从上至下依次为A、B、C。
【解析】
(1)两地中甲为江汉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农作物为水稻;乙为宁夏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荒漠化明显,研究性学习针对当地情况,合理选择即可。
(2)湖泊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有:调节气候(对气温和降水都有明显的影响),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能净化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生存,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的作用。湖泊减小,湖泊变为陆地,气候大陆性增强,洪涝灾害多发,水体净化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3)河流出现凌汛现象的原因是:有结冰期的河流,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结冰和融冰期都有可能出现。该河段自南向北流,冬季气温低有结冰期,因此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4)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植被减少,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下渗减少,蒸发增强,地面变得干燥,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空气的湿度降低,降水减少,会加剧荒漠化。
32.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福建省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流量迅速增长。与改革开放前比较,我省人口迁移模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就是从“沿海向内陆”模式逆转为“内陆向沿海”模式。
材料二2000年福建省部分设区市人口流动状况。
(1)若材料二中甲、乙两城市是南平和泉州,依据表格数据推测,甲城市是 ,乙城市是 。
(2)影响福建省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3)大量外来人口流入甲市,对该市会产生哪些影响?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迁移,根据表格资源的人口迁移状况,甲为净迁入,乙为净迁出,故判断甲为泉州,乙为南平。(2)目前,影响我国的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由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向经济较发达地区迁移。(3)甲地为人口净迁入地,人口迁入对该市的影响,可从有利的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等和不利影响,给区域的社会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等方面分析。
33.下图是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示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________。
(3)该市规划在A处建一大型钢铁厂,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_____。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____地。
(5)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原因是_____。
【答案】(1)偏南风
(2)靠近河流、公路、铁路等交通便捷处 城市的边缘地区
(3)丰富的煤铁资源;交通便利;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地带,对居民区大气污染少;丰富的水源;城市外围,地价便宜,适合建大型工厂
(4)D 城区盛行风的上风地带,污染少;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城市示意图为材料背景,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难度一般,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根据图例可知,工业区分布在住宅区的北部,工业区应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故可推知,该市主导风向是南风或偏南风。
(2)从图中可看出,该市工业区布局特点还有靠近铁路、河流、公路等交通便捷处;位于城市外缘。
(3)从图中可看出,A处有丰富的铁矿资源;临近铁路线,交通便利;临近河流,水源丰富;城市外围,地价低;盛行风的下风向,河流的下流,对居民区污染少。
(4)对比图中A、B、C、D四地,C地位于市中心,人口流动量大,交通便捷,最有可能发展成商业中心。
(5)高级住宅区应布局于环境优美的区域,D处位于上风、上水,且靠近风景区,远离工业区,环境优美,临近公路线,交通便捷,故D地应为高级住宅区。
【点睛】工业区布局一般主要考虑地租、交通和环保三个要素。一般位于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原因是市区外缘地租低,可降低生产成本,也可减轻对市区污染;临河、铁路,交通便利,便于原料的运进和产品的运出;在河流的下游、盛行风的下风向可减少对市区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