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展开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32题,1-26每题2分,27-32每题3分共70分)
下图为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图(未考虑全面二孩政策的预测数据)。目前我国规定男子16--60周岁、女子16--55周岁为劳动年龄人口。
1. 仅从人口增长变化考虑,我国就业压力最大的年份是
A. 1975年 B. 1980年 C. 2015年 D. 2025年
2. 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实施二十多年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 老龄人口数量减少 B. 劳动力数量较为充足
C.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D. 人口性别比明显变化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人口增长率大于0,则人口数量增长,人口增长率小于0,人口数量减少。读图可知,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在2015年以前,劳动人口增长率大于0,呈增加趋势,而2015年后人口增长率为负值,劳动人口数量减少,说明劳动人口数量在2015年到达最大值,就业压力最大,故选C。
【2题详解】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二十多年后,由于政策改变而多出生的人口进入生育高峰期,人口出生率升高,人口增长模式发生转变,B对。而随着社会进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龄人口数量增加,A错。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短缺,C错。人口政策的变化,对于人口性别比的影响不大,D错。故选B。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 B. 丁、丙、乙、甲
C. 甲、丙、乙、丁 D. 丁、乙、丙、甲
4. 甲地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 教育压力大 B. 人口老龄化
C. 就业困难 D. 死亡率高
【答案】3. D 4. A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3题详解】
甲为人口金字塔图,塔基宽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乙为四个坐标的统计图,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丙为三角坐标图,0-14岁人口比重22%,15-64岁人口比重为72%,65岁以上人口比重6%,属于中年型,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丁为柱状图,自然增长率是个负值。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丁、乙、丙、甲。选D。
【4题详解】
甲地面临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以及0-14岁人口比重过大等问题。青少年及儿童人口比重过大,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不利于人口、经济、教育、就业、环境等问题的解决。A正确。
某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大量人员返乡使很多城市进入了“空城模式”,部分城市甚至“空城率”超过5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春节期间,最易进入“空城模式”的地区是
A. 东部地区 B. 中部地区
C. 西部地区 D. 东北地区
6. 上述材料中,大量人员返乡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 B. 自然
C. 政治 D. 社会文化
【答案】5. A 6. D
【解析】
本题组考查人口迁移。由于经济地区差异导致大量内地或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或大城市迁移,于是,在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春节到来前夕,就出现了大量民工的“返乡潮”,据此进行解答即可。
5题详解】
最易进入空城模式的地区必定是经济发达、吸引外来劳工比较多的地区,据此,东部沿海地区和北上广之类的大城市是最容易吸引劳工的地区,也是春节期间最容易出现空城模式的地区,选A。
【6题详解】
春节期间大量人员返乡是为了过年、过春节,是传统文化的体现,选D。
人口压力指数分为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一个地区的人口经济或人口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人均经济或资源指标除以该地区相应人均指标后所得的比值。读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统计表。
7. 关于该地人口压力指数和环境承载力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 ②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③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 ④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针对我国东、中、西部人口压力的差异,应采取的措施是
A. 中、西部地区控制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
B. 东部地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技术和资金输出
C. 采取有效措施限制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D. 促进中、西部地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答案】7. D 8. B
【解析】
【7题详解】
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压力大,环境承载力相对不足,①错。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环境压力小,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②错,④对。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③对。 D对,A、B、C错。
【8题详解】
针对我国东、中、西部人口压力的差异,应采取的措施是中、西部地区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小,应加大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A错。东部地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技术和资金的输出,B对。问题在发展中解决,不能限制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C错。促进中、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等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D错。
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北京市朝阳区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下图为“朝阳区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
9. 该功能区属于
A. 商业区 B. 工业区
C. 住宅区 D. 行政区
10. “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
A. 地租水平的差异 B. 汽车拥有量的差异
C. 人口密度的差异 D. 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
【答案】9. C 10. D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9题详解】
在白天居民上班和外出因此车辆已流出为主,晚上居民休息,车辆则以流入为主,因此是住宅区,C正确。
【10题详解】
北京市朝阳区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社会单位将停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主要是利用了不同功能区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D正确。
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区域城市聚落分布模式示意图,a、b、c、d分别代表不同等级的城市,M区域分布有若干乡村聚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示区域中,等级最高的城市
A. a B. b C. c D. d
12. M区域居民去附近城市寻求服务,到达频率最高的城市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1. D 12. A
【解析】
试题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图例判断a等级城市有7个,b等级城市有5个,c等级城市5个,d等级城市有1个。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故D选项正确。
【12题详解】
据图判断城市甲距M区域最近,且图中区域与甲同等级的城市数量最多,等级最低,提供的服务多为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而到达频率最高,故A选项正确。
考点: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3. 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A. 二环路 B. 三环路 C. 四环路 D. 环城路
14. 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人口向郊区迁移 ③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④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⑤市中心交通拥堵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答案】13. B 14. B
【解析】
【分析】
读图,根据距市中心的远近和地租水平,图中三条实绩距市中心由近到远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13题详解】
根据直线交点,一环内是商业区,一环到二环是住宅区,二环到三环是工业区。当①线变成②线时,根据与另两条的交点,,此地二环路和三环路的地租水平适合住宅区的布局,B正确。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桑蚕基地之一和最大蔗糖基地。完成下面小题。
15. 珠江三角洲形成“基塘”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势地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 ②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③气候高温多雨 ④具有肥沃的红壤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6. 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目前已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成草或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 市场需求的变化 B. 劳动力的转移
C. 农业技术的改进 D. 自然条件的改变
【答案】15. D 16. A
鲜切花,是指从活体植株上切取的,具有观赏价值,用于制作花篮、花束、花环、花圈、瓶插花、壁花,以及胸饰花等花卉装饰的茎、叶、花、果等植物材料。鲜切花属极娇嫩、易腐烂产品。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17. 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 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 降水较丰 B. 地形较平坦
C. 气温较高 D. 土壤较肥沃
18. 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A. 运费低 B. 热量足
C. 技术高 D. 品种全
【答案】17. C 18. A
读图“三地种植业、畜牧业、商品率所占比重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①地与②地比,①地农业生产
A. 投入大量劳动力 B. 主要面向市场
C. 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D. 仅能满足当地需求
20. ③地可能位于
A. 青藏高原 B. 我国东北平原
C. 江南丘陵 D. 欧洲西部
【答案】19. B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读图①地商品率高,农产品主要面向市场。种植业、畜牧业所占比重都比较大,说明是混合农业,机械化水平高,投入劳动力少,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产品不仅能满足当地需求还大量输出。故该题选B。
【20题详解】
欧洲西部农业地域类型以乳畜业为主,符合③地以畜牧业为主,商品率高的特征;青藏高原畜牧业为主,但商品率低,故A错误;我国东北平原和江南丘陵以种植业为主,故BC错误,故该题选D。
【点睛】
1题从图中提取出种植业、畜牧业所占比重大,商品率高是关键,准确把握混合农业的特征:混合农业是两种(含两种)以上农业生产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农业地域类型;
2题从图中提取出以畜牧业为主,商品率高是关键,同时结合欧洲西部经济发达,乳畜产品需求量大得出正确结论。
下图示意上海市2000-2013年人口变动的情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1. 下列年份中,上海市人口净迁入量最少的是
A. 2003年 B. 2006年
C. 2009年 D. 2012年
22. 2010年后,上海市常住人口增速变化的原因是
A. 政策限制 B. 环境恶化
C. 产业升级 D. 经济衰退
23. 2001-2013年上海市人口变动将
A. 增大社会抚养压力 B. 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C. 提高平均工资水平 D. 缓解人口分布不均
【答案】21. D 22. C 23.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的迁移、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产业转移。认真阅读地图分清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是关键。
【21题详解】
读图,图中常住人口数量线在逐年增加,但2010-2013年间,每年人口增长最少。结合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该地人口多数年份是负增长,只有2012年人口自然增长是正增长。所以该城市人口净迁入量最少的是2012年,D错。
【22题详解】
2010年后,上海市常住人口增速变化的原因是产业升级,上海市将一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吸纳劳动力的数量减少,迁入人口数量减少,C对;不存在政策限制 、环境恶化和经济衰退问题,ABD错;选择C。
【23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2001-2013年上海市人口变动总趋势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迁入量减少,导致该城市老龄化的进程延缓,减小社会抚养压力,A错。产业转移可以促进经济文化交流,B对;与 提高平均工资水平和 缓解人口分布不均没有关系,CD错,选择B。
1926年起,前苏联为开发自然资源,组织大量人口迁入远东地区。1991年后,苏联解体,远东地区大量人口向西回迁。下图示意远东地区4个城市1990-2010年人口变化情况。
24. 1926年起大量人口迁人远东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A. 气候因素 B. 经济因素
C. 交通因素 D. 政治因素
25. 1990-2010年问,下列城市中人口净迁出数最多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6. 1990-2010年人口数量变化对远东地区带来的影响有
A. 交通压力增大 B. 青壮年劳动力减少
C. 促进资源开发 D. 环境人口容量变小
【答案】24. D 25. C 26. B
【解析】
主要考查人口变化,人口总数由自然增长率和迁入率决定,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人口的变化会影响地区的经济发展。
【24题详解】
1926年起,前苏联为开发自然资源,组织大量人口迁入远东地区。国家组织安排的,属于政治因素,选择D。
【25题详解】
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等于自然增长的人数,增长人数减去自然生长的人数等于净迁入人口数,负值表示人口迁出数,计算可得③净迁出人口数最多,选择C。
【26题详解】
1990-2010年人口数量减少,人口大量迁出,迁出的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对远东地区带来的影响有青壮年劳动力减少,B对;人口减少,交通压力减小,B错;人口减少,减少资源开发 ,C错; 环境人口容量没有变化,D错;选择B。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区域,起步区面积约l00km2,远期控制区面积达2000km2。新区的规划建设将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雄安新区的设立,将成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促进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
27. 与北京相比,雄安新区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A. 发展空间较广阔 B. 技术力量较雄厚
C. 产业基础较雄厚 D. 环境承载力较高
28. 雄安新区的建成将最先影响北京的
A. 城市等级 B. 服务功能
C. 功能分区 D. 行政范围
29. 雄安新区的建设对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A. 促进城乡良性竞争 B. 完善城市等级体系
C. 调整城际产业分工 D. 优化城市地域结构
【答案】27. A 28. B 29. C
【解析】
本题主要是考查城市新区的建设,要求学生熟悉新区的优势条件,建造新区的主要意义。
【27题详解】
与北京相比,雄安新区发展的优势条件是发展空间较广阔,A对; 雄安新区经济不发达,技术力量较差,B错; 产业基础差,C错;科技水平低、文化教育水平低, 环境承载力较低,D错。选择A。
【28题详解】
雄安新区的建成后规模不可能超过北京,不会影响北京城市等级,A错;会将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转移到雄安新区,影响北京服务功能,B对;不影响 功能分区和行政范围,CD错。
【29题详解】
雄安新区的建设对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有利影响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不是竞争,A错; 会改变城市等级体系,B错; 调整城际产业分工 ,C对;对城市地域结构没有太大的影响,D错。选择C。
北京某低山丘陵区南、北坡均种植春小麦,但其生长状况存在一定差异。南坡春播时间较北坡早半个月,且小麦籽粒密度较大。
30. 导致该区南、北坡小麦春播时间差异的因素是
A. 光照 B. 气温 C. 降水 D. 土壤
31. 该区南坡小麦籽粒密度较大的原因是
A. 年均气温较高 B. 复种指数较高
C. 生长周期较长 D. 昼夜温差较大
32. 该区南坡作物种植区内间种灌丛草被,这为了
A. 调蓄地表径流 B. 增加土壤养分
C. 加快作物生长 D. 调节空气湿度
【答案】30. B 31. D 32.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陆地上不同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上地形等影响形成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30题详解】
气温影响播种时间,南坡为向阳坡,冬季风的背风坡,气温高,春播时间较早;北坡为背阴坡,受冬季风的影响大,气温低,春播时间较晚;选择B。
【31题详解】
南坡为向阳坡白天气温高,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所以南坡小麦籽粒密度较大,选择D。
【32题详解】
该区南坡作物种植区内间种灌丛草被,这是为了降低地表水的流动速度,增加地表水的下渗,调蓄地表径流 ,A对; 不能增加土壤养分、加快作物生长、调节空气湿度,BCD错;选择A。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30分)
3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大城市示意图”,统计显示近年来有数十万人迁入该城市。
材料二 雨水收集系统是将雨水收集并进行处理后达到使用标准的系统,主要收集屋顶雨水和地面雨水。在目前我国水资源紧张、水污染加重、城市内涝加剧的情况下,将雨水收集并利用势在必行。
(1)说明人口大量迁入对该城市造成的不利影响。
(2)在M、P、Q三地中 _最可能是高级住宅区,简要说明原因。
(3)近年来该城市大力发展雨水收集工作,简述该措施的意义。
【答案】(1)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管理、就业困难;环境污染加剧。
(2) P 靠近旅游观光带,环境质量好;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靠近文化教育区;远离重工业区,空气质量好。
(3)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减轻城市内涝;减轻地面水体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解析】
(1)人口大量迁入对该城市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管理、就业困难;环境污染加剧等方面。
(2)高级住宅区一般与文化区相连,建在风景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结合图例可知,图中P地靠近旅游观光带,环境质量好;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靠近文化教育区;远离重工业区,空气质量好。
(3) 由材料“在目前我国水资源紧张、水污染加重、城市内涝加剧的情况下,将雨水收集并利用势在必行”可知雨水收集工作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减轻城市内涝;减轻地面水体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4.读材料,回答问题。
水稻好暖喜湿,在生长季节需水量很大,最佳温度在30~35°C左右,最低温度不宜低于10°C;要求田地平整、肥沃,水田排灌方便。 粤北地区(图a)是我国传统的水稻产区之一。今年来,三江平原(图b)大面积种植水稻,虽年产仅一季,但稻米质量上乘,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稻生产基地。
(1)粤北地区和三江平原水稻产区共同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___;但其生产规模难以扩大主要是受 因素的限制。
(2)与三江平原相比,粤北地区种植水稻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水稻的稳产与当地气象灾害关系密切,三江平原水稻春播时易受 的影响,而粤北地区早稻夏收易受 的影响。
(3)简述近年来三江平原大面积种植水稻的社会经济原因。
(4)归纳三江平原农业地域的主要特点。
【答案】(1)雨热同期(或“夏季高温多雨”、“水热组合好”) ;水源充足;地形
(2) 积温较高(或“年均温较高”、“热量较充足”、“生长期较长”);低温冻害(或“寒潮”)台风灾害(或“暴雨”)
(3)我国粮食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实现;水稻品种的改良和种植技术的提高;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便于北粮南运。
(4)生产规模大;国营大农场;集约化程度较高,机械化水平较高,劳动生产率较高;(单产高且)稻米质量上乘;商品率较高;专业化程度高;农药施用量少,绿色产品特色显著。
【解析】
整体分析:水稻种植业共同的有利区位条件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粤北地区种植水稻的主要优势条件是因纬度较低,积温较高、热量较充足。近年来三江平原大面积种植水稻,社会经济原因主要从市场、技术、品种、交通方面分析。
(1)粤北地区和三江平原水稻产区共同的有利区位条件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水源充足。但粤北地区生产规模难以扩大主要是受地形因素的限制。
(2)与三江平原相比,粤北地区种植水稻的主要优势条件是因纬度较低,积温较高、热量较充足,作物生长期较长,水稻的稳产与当地气象灾害关系密切,三江平原水稻春播时易受低温冻害或寒潮天气的影响,而粤北地区早稻夏收易受 台风灾害或暴雨天气的影响。
(3) 近年来三江平原大面积种植水稻,社会经济原因主要从市场、技术、品种、交通方面分析。近年来,我国人口增加,粮食用途广泛,粮食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工业发展,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实现。水稻品种的改良和种植技术的提高,为大面积种植提供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便于北粮南运。
(4) 三江平原农业地域的主要特点是生产规模大,国营大农场为主。集约化程度较高,机械化水平较高,劳动生产率较高。作物生产期长,单产高,且稻米质量上乘。地广人稀,粮食的商品率较高,专业化程度高。纬度高,气温低,病虫害少,农药施用量少,绿色产品特色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