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49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49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4494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展开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18-2019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童谣“天上星星亮晶晶,数来数去数不清”中所说的“星星”绝大多数是
A. 行星 B. 卫星 C. 恒星 D. 流星
【答案】C
【解析】
【分析】
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天体,绝大多数是恒星。行星、卫星体积小,本身不发光,不易被看到。
【详解】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天体,绝大多数是恒星。童谣“天上星星亮晶晶,数来数去数不清”中所说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C对。行星、卫星体积小,本身不发光,不易被看到,A、B错。流星在天空一闪而逝,不是所说的星星,D错。
读下面“火星、木星、天王星数据比较表(以地球数据为1)”,回答下列问题。
2. 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四行星中密度最大的是
A. 火星 B. 地球
C. 木星 D. 天王星
3. 火星与地球最相似的是
A. 质量 B. 体积
C. 公转周期 D. 自转周期
4. 下列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条件,表中三行星同样具备的是
A. 平均温度约为15℃ B. 以氮、氧为主的大气
C. 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D. 原始大洋的形成
【答案】2. B 3. D 4. C
【解析】
【2题详解】
表格中数据以地球的数据为1,根据质量、体积数值计算密度大小,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四行星中密度最大的是地球,密度是1,B对。火星、木星、天王星的密度都小于1,A、C、D错。
【3题详解】
结合表格中数值,火星与地球最相似的是自转周期,都是1,D对。相对自转周期的相似度来看,质量、体积、公转周期的差距较大,A、B、C错。
【4题详解】
下列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条件,表中三行星同样具备的是都位于太阳系中,有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C对。只有地球平均温度约为15℃,A错。只有地球有以氮、氧为主的大气,B错。三行星上没有液态水存在,D错。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5. 古登堡面位于
A. ④的上方 B. ③的下方
C. ②的下方 D. ①的下方
6.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循环环节只存在于①圈层
B. ②圈层的厚度陆地比海洋小
C. ③圈层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
D. ④圈层物质状态可能为液态
7. 从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
A. ①层 B. ②层 C. ③层 D. ④层
【答案】5. A 6. D 7. C
【解析】
【5题详解】
从图中可知,①处为海洋,应为水圈,故A错。②处的深度为33千米,即地壳部分,岩石
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故B错。从地面到深度为80千米处为岩石圈,岩石圈位于软
流层之上,故③为软流层,C正确。2900千米处为古登堡界面,该界面以下的④外核,故D
正确。故选D项。
【6题详解】
①层为水圈,水圈包括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等,这些水体在空间和时间上分
布不均,水循环环节也不只存在于①圈层 故A错。②处的深度为33千米,即地壳部分,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地壳的厚度陆地大于海洋,B错误;③圈层为软流层,属
于上地幔部分,故C错误。④圈层为外核,属于液态,故D正确。故答案选D项。
【7题详解】
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由上题分析可知,③为软流层,对
应的是③圈层。故答案选C项。
8.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
A. 6 千米 B. 17 千米 C. 33 千米 D. 60 千米
【答案】C
【解析】
考查地壳的特点。
地壳是一个连续圈层,大陆部分较厚,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 千米,C正确;大洋部分较薄,厚度只有几千米;大陆大洋地壳总平均厚度约17千米。故选C。
9.与太阳活动低峰年相比,太阳活动高峰年时
A. 极光发生的频率低 B. 磁暴现象普遍存在
C. 太阳黑子明显偏多 D. 天气变化相对平稳
【答案】C
【解析】
考查太阳活动特点。
太阳活动包括太阳黑子、耀斑、太阳风、日珥等,太阳活动很强的那一年就是太阳活动高峰年,故太阳活动高峰年时太阳黑子等太阳活动得最频繁,约每11年为一个周期。故选C。
10.读下图完成:从近地面到高层大气,气温的垂直变化一般规律是
A. 降低——升高——降低——升高
B. 升高——降低——升高——降低
C. 降低——升高——降低
D. 升高——降低——升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曲线,横轴表示温度,纵轴表示海拔高度。从近地面到高层大气,气温的垂直变化一般规律是在对流层气温降低,在平流层气温升高,在高层大气气温先降低,后升高,A对。B、C、D错。
【点睛】横轴表示气温,根据曲线形态,判断随着海拔升高,不同大气层气温变化特点。
1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 存在着水平气压差
B. 有水平气压梯度力
C. 有地转偏向力作用
D. 地表太阳辐射差异
【答案】D
【解析】
水平气压差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A错误;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B错误;地转偏向力只是影响风向,C错误;地表太阳辐射差异,造成地面冷热不均,进而形成热力环流,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故地表太阳辐射差异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D正确。故选D。
12.随着大气环境治理的深入,2018 年秋的宜昌天空特别蓝。完成下面小题。
天空呈现蔚蓝色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具有
A. 吸收作用 B. 反射作用 C. 散射作用 D. 保温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天空呈现蔚蓝色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具有散射作用,散射具有选择性,主要散射波长较短的蓝色光,C对。吸收作用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区辐射,A错。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各种波长都被反射,B错。保温作用减少地面辐射热量损失,与天空颜色无关,D错。
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下列问题。
13. 图中塑料薄膜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是
A. 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C.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D. 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14. 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
A. 春季晚上 B. 夏季午后
C. 秋季早晨 D. 冬季傍晚
【答案】13. A 14. B
【解析】
塑料薄膜对太阳辐射消弱很少,对地面辐射是隔热层,直接影响的是地面辐射。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是太阳辐射。夏季午后,此时段太阳辐射最强。
【13题详解】
图中塑料薄膜对太阳辐射是透明的,消弱很少。对地面辐射是隔热层,减少地面辐射热量损失,从而起到保温作用,直接影响的是地面辐射。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是太阳辐射,削弱太阳辐射作用明显,对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影响很小。A对,B、C、D错。
【14题详解】
黑色尼龙网的主要作用是削弱太阳辐射。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夏季午后,此时段太阳辐射最强,容易将作物晒伤,B对。春季晚上没有太阳辐射,A错。秋季早晨、冬季傍晚太阳辐射弱,C、D错。
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问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5. 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6. 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 ① B. ② C. ④ D. ⑤
【答案】15. A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是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与图中的①因素,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数值大小有关,A对。②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B错。③是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C错。④是大气逆辐射,D错。
【16题详解】
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是多云雾天气,大气逆辐射强,大气保温作用强。与图中的 ④因素,即大气逆辐射强数值大小有关,C对。①表示大气的削弱作用,A错。②表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B错。⑤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D错。
2017年9月8日,在俄罗斯阿德勒上空,一架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三条大小不一的风柱从天际垂到海面,飞机在极其危险的距离内躲过了这股自然之力,平安飞越该区域,成功着陆。完成下列问题。
17. 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时,飞机正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电离层 D. 高层大气
18. 该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周围大气整体温度变化正确的是
A. 逐渐下降 B. 逐渐上升
C. 先上升后下降 D. 先下降后上升
【答案】17. A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龙卷风是大气中最强烈的涡旋的现象,常发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时,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
见。由此判断龙卷风多发生在对流运动旺盛的对流层,飞机与龙卷风相逢,说明相逢于对流
层,故答案选A。
【18题详解】
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随着高度的上升,温度逐渐降低。因此飞机在下降过程中,
周围大气整体温度应该逐渐上升,B正确。
点睛:大气的垂直分层与特点:
19.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的农民在寒潮来袭时燃烧柴草产生浓烟保护菜地,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浓烟能够( )
A. 散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 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C. 阻挡冷锋前进,吸收太阳光照
D. 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的农民在寒潮来袭时燃烧柴草产生浓烟保护菜地,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浓烟能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热量损失,B对。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很少,散射太阳辐射,不能增加大气温度,A错。烟雾随着气流移动,不能阻挡冷锋前进,C错。大气主要直接吸收地面辐射增温,D错。
【点睛】燃烧柴草产生浓烟保护菜地,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浓烟能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热量损失。
20.谚语“十雾九晴”意思是冬季大雾多出现在晴天,其原因是晴天时( )
A. 地面水汽蒸发强容易形成雾
B. 大气中水汽的绝对含量多而形成雾
C. 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降温幅度大,水汽容易饱和而形成雾
D. 大气中尘埃多,凝结核多,容易形成雾
【答案】C
【解析】
【详解】谚语“十雾九晴”意思是冬季大雾多出现在晴天,其原因是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降温幅度大,水汽容易饱和凝结而形成雾,C对。地面水汽凝结才是成雾的原因,A错。饱和水汽降温才能凝结成雾,大气中水汽的绝对含量多不是成雾原因,B错。大气中尘埃多,凝结核多,是形成雾的条件,不是主要原因,D错。
我国古书曾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1. 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
A. 耀斑 B. X射线 C. 紫外线 D. 黑子
22. 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内部圈层
【答案】21. D 22. A
【解析】
太阳活动指的是太阳外部大气活动。黑气是指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耀斑是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发生在色球层。日冕层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太阳风。
【21题详解】
记载中所说的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黑气是指黑子,D对。耀斑是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A错。X射线、紫外线肉眼看不到,B、C错。
【22题详解】
太阳黑子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A对。色球层太阳活动主要是耀斑,B错。日冕层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太阳风,C错。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大气外部圈层,D错。
23.下列现象,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是
①有线电话突然中断
②出现“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亚寒带地区树木年轮疏密变化平均周期约为11年
④扬尘、沙尘暴天气的发生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现象是出现“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②对。有线电话突然中断与太阳活动无关,①错。亚寒带地区树木年轮疏密变化平均周期约为11年,③对。扬尘、沙尘暴天气的发生与冷锋活动有关,与太阳活动无关,④错。C对,A、B、D错。
2016年2月6日早晨3时57分,台湾高雄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当地多幢大楼倒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4. 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A. 莫霍面 B. 岩石圈 C. 下地幔 D. 软流层
25. 此次地震发生时,大楼里人们的感觉是
A.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 只有上下颠簸 D. 只有左右摇晃
【答案】24. B 25. A
【解析】
【24题详解】
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33千米,此次地震发生在台湾高雄,属于大陆地壳,震源深度15千米,震源最可能位于地壳,地壳属于岩石圈,B对。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不是震源位置,A错。不可能在地幔部分,下地幔、软流层属于地幔,C、D错。
【25题详解】
地震波的横波传播速度较慢,纵波传播速度快。此次地震发生时,大楼里人们的感觉是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A对。B、C、D错。
【点睛】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33千米,此次地震发生在台湾高雄,属于大陆地壳,震源深度15千米,震源最可能位于地壳,地壳属于岩石圈。地震波的横波传播速度较慢,纵波传播速度快。
在宜昌万达广场的东侧有一个临时交通信号灯,它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6. 一天中,这个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影响因素可能是
A. 噪声干扰 B. 车流状况
C. 天气情况 D. 风力影响
27. 下列地区适合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的是
A. 乌鲁木齐 B. 重庆
C. 大庆 D. 成都
【答案】26. C 27. A
【解析】
【26题详解】
图中信号灯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一天中,太阳辐射强弱不断变化,这个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影响因素可能是天气情况,天气会影响太阳辐射强弱变化,C对。噪声干扰、 车流状况、风力不影响太阳辐射强弱,A、B、D错。
【27题详解】
根据材料,这种信号灯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适合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的是太阳辐射丰富地区,乌鲁木齐位于西北干旱区,太阳能丰富,A适合。重庆、成都云雾多,太阳辐射少,B、D不适合。大庆纬度较高,降水较多,太阳辐射较少,C错。
28.国庆节,小明和朋友一起去野餐。能反映小明野餐是篝火堆及其周边烟气运动情况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受热处气流上升,遇冷处气流下沉。篝火堆处气温高,气流上升。周围气温较低,气流下沉,烟气随着下沉。完成环流。
【详解】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受热处气流上升,遇冷处气流下沉。篝火堆处气温高,气流上升。周围气温较低,气流下沉,烟气随着下沉。根据图示箭头方向,能反映小明野餐是篝火堆及其周边烟气运动情况的是图B,B对。图A、图C、图D的篝火处箭头都应上升,A、C、D错。
29.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如果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图中四个环节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A. a 增加
B. b 增加
C. c 减少
D. d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如果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涵养水源能力增强,下渗增加。图中四个环节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b ,表示下渗增加,B对。a表示地表径流,减少,A错。 c 表示地下径流,增加,C错。 d表示蒸发,绿地面积增加,热岛效应减轻,蒸发减少,D错。
30.2014年4月18日,美国天文学家宣布发现了迄今为止人类寻找到的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该行星大小约为地球的1.1倍,距离地球约500光年。科学家认定该行星为“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最主要依据可能为该行星
A. 体积与地球相当
B. 与地球围绕同一中心天体运转
C. 可能有液态水存在
D. 上面找到了生物化石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大气、液态水存在。科学家认定该行星为“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最主要依据可能为该行星可能有液态水存在。只是发现该行星,没有登陆,不可能找到化石。
【详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大气、液态水存在。科学家认定该行星为“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最主要依据可能为该行星可能有液态水存在,C对。该行星大小约为地球的1.1倍,体积与地球相当不是生命存在条件,A错。距离地球约500光年,太阳系半径约3.4光年,不在太阳系,绕转中心天体不同,B错。只是发现该行星,没有登陆,不可能找到化石,D错。
二、综合题(共40分)
31.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气温比B、C两处______, D、E、F中属高压区的是______。
(2)用“→”画出高、低空的大气水平运动方向,以正确表示热力环流,并用曲线画出高、低空等压面的分布情况。______
(3)若上图表示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那么ABC中表示城市的是___ ;若上图表示海陆之间的热力环流,若A表示海洋,则此图表示的时间是_____白天/夜晚)。
【答案】 (1)高 (2) E (3)略 (4) A (5)夜晚
【解析】
【详解】(1)读图,根据箭头方向,受热处气温高,气流上升,A处气温比B、C两处高。图为热力环流图,顺着箭头方向,完成环流,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D、E、F中属高压区的是E。
(2)用“→”,顺着图中箭头方向,画成环流图。左面是逆时针方向环流,右侧是顺时针方向环流。在近地面,气流下沉处气压高,等压面向上拱起。气流上升处,气压低,等压面向下凹。高空等压面的分布情况与等压面形态与近地面相反。
(3)若上图表示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城市气温较高,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那么ABC中表示城市的是A ;若上图表示海陆之间的热力环流,若A表示海洋,则海洋气温比陆地高,此图表示的时间是夜晚。
32.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水循环运动的能量主要是______。
(2) 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水循环水量最多的类型是_____。
(3) A为水循环中的___环节,下列能实现该环节的地理事物是_____
A.我国冬季的西北风 B.长江 C.人工降雨 D.登陆深圳的台风
(4)B城市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_____、_____ 。
(5)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主要的补给形式有春季的_____补给、夏季的_____补给
【答案】(1)太阳能和重力能 (2)海陆间循环 (3)海上内循环 (4)水汽输送 (5) D (6)导致下渗减少 (7)地表径流增大等 (8)季节性积雪融水 (9)雨水
【解析】
【详解】(1) 图中水循环运动的能量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能。
(2) 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水循环水量最多的类型是海上内循环,占海洋蒸发水汽的90﹪左右。
(3) 根据图示位置,A为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环节,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下列能实现该环节的地理事物是登陆深圳的台风,吹向大陆,D对。我国冬季的西北风由陆地吹向海洋,A错。长江属于径流环节,B错。人工降雨属于降水环节,C错。
(4)B城市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地表硬化,下渗减少。对水循环的影响是导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等。
(5)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主要的补给形式有春季的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夏季的大气降水,即雨水补给。
【点睛】水循环运动的能量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能。水循环水量最多的类型是海上内循环,占海洋蒸发水汽的90﹪左右。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是导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等。水汽输送环节,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33.读欧洲殖民者自16世纪开始从非洲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再将掠夺来的物质运回欧洲的海上航运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航运路线是否合理________。为什么?
(2)沿线所经过的洋流(名称)分别是:①_____②_____③____
(3)③处附近的世界性渔场是 _____成因是
【答案】(1)合理 整个航程基本都是顺风顺水的
(2)加那利寒流 北赤道暖流 墨西哥湾暖流
(3)纽芬兰渔场 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而形成
【解析】
【详解】(1)读图,结合洋流分布规律,该航运路线整个航程基本都是顺风顺水的,合理。
(2)沿线所经过的洋流名称,①是加那利寒流, ②是北赤道暖流,③是墨西哥湾暖流。
(3)③处附近的世界性渔场是纽芬兰渔场。成因是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海水发生搅动,鱼类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