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展开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18-2019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34小题,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满分100分,时量90分钟。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于北京时间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再入大气层,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约135°W)。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绕转轨道上的“天宫一号”属于
①太阳系 ②地月系 ③总星系 ④银河系 ⑤河外星系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时,落区的区时为
A.1日18时 B.1日15时 C.2日15时 D.3日18时
3.该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4.该日及以后一个月中,慈利县
A.正午太阳高度下降 B.自转速度减慢
C.日出时间越来越晚 D.均是昼长夜短
5.下列属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的是( )
A.黄赤交角的存在 B.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较长
C.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大气 D.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2017年9月6日晚上19点53分,太阳爆发X9.3级大耀斑,引发太阳质子事件和日冕物质抛射。据悉,这是自2005年以来,太阳最强的一次爆发活动。据此,完成下列题。
6.此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不包括
A.威胁宇航器的安全 B.产生磁暴
C.引起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D.诱发火山、地震
7.此次爆发的大耀斑,主要出现在
A.光球层 B.日冕层 C.色球层 D.平流层
8.青藏高原适合建立天文观测站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海拔高,大气稀薄 B.海拔高,离观测目标距离近
C.人烟稀少,人为的光污染小 D.大气洁净
2018年3月11日下午3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据图,回答下列题。
9.这一天地球的光照图(阴影为黑夜,非阴影为白昼)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此时,新的一天占全球范围的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一半多一点 D.绝大部分
11.图中A点与B点
A.日期相同 B.时刻相同 C.昼长相等 D.太阳高度相等
北京时间6月14日22点30分,第21届国际足联世界杯足球赛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隆重开幕。比赛于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举行,这是世界杯首次在俄罗斯境内举行。据此完成下列题。
12.在纽约(西五区)的民众要收看开幕式的直播,最迟打开电视机的时间是
A.13日21时30分 B.14日23时30分
C.14日9时30分 D.15日11时30分
13.俄罗斯世界杯比赛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B.张家界白昼时间先渐短后渐长
C.张家界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D.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
14.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A. B. C. D.
15.2017年北京时间11月22日2时许,加注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空煤油的海南航空HU497航班波音787型客机,平稳降落在美国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这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1号生物航煤首次跨洋商业载客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此日后一个月内,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B.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
C.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 D.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6.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②点位置时
A.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B.中国东北寒风凛冽
C.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D.我国进入冬季
17.图中
A.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
B.直射点从①处移到⑤处,需要l恒星年
C.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D.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我国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18.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图,图中P点表示的这一天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C.太阳直射赤道
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下图示意屋顶太阳能发电站,读图完成下列题。
19.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B.海拔高,距太阳近
C.海拔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D.深居内陆,晴朗天气多
20.用楼顶(平顶)自建光伏发电站,电池板与楼顶倾角最小的城市是
A.哈尔滨 B.上海
C.广州 D.北京
右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1.下列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④能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只能通过液体传播
B.④和③向下通过②时,④波速突然下降,③消失
C.④和③在向下通过①时,波速均明显减小
D.①②界面上下的物质均为固态,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22.①是哪两个圈层的分界面
A.地核和地壳 B.岩石圈和地壳 C.地幔和地核 D. 地壳和地幔
23.生物圈占据的空间范围是
A.大气圈的全部和水圈的全部
B.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上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C.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全部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读图“地球圈层相互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24.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依次是
A.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生物圈、水圈、大气圈
D.生物圈、大气圈、水圈
25.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氧
B.水圈是被陆地分割成的不连续圈层
C.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全部
D.生物圈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26.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A. B.
C. D.
读某河流三角洲沉积岩(物)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7.造成该地区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风化作用 D.板块运动
28.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A.a层最老 B.b层最老
C.c层最老 D.一样老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9.下列四处中,地质构造为地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谷地的形成主要受内力作用影响
B.④处低地的形成主要受外力拥有影响
C.②处地下油气资源丰富
D.③处可能有泉水出露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70分)
31.“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该图反映的节气是北半球的______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丙三地,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_______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______。 (单项选择)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________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_日______________点。
32.阿贡火山是一座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东部的活火山,2017年9月22日,印度尼西亚国家抗灾署将巴厘岛上阿贡火山的警戒级别提升至最高等级,表示这座火山可能即将爆发。图1为岩浆活动示意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图1 图2
(1)9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纬线)附近,并逐渐向_______(方向)移动。
(2)阿贡火山喷发的岩浆源地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____________。火山喷发时喷出的火山灰进入地球外部圈层的________,会对航空产生一定的影响。
(3)图1中A处岩石类型为____________,图2中代表B处岩石类型的是____________。
(4)地层A、B的形成顺序是先形成_______后形成_______。
(5)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__,表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33.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地区,是由______作用形成的。
(2)图中F为流动沙丘,是由______作用和______作用形成的。
(3)图中断层左侧地壳垂直运动的情况是______。
(4)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__地貌。
(5)按岩石的成因分,花岗岩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___岩,根据图示可判断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地震等。
(6)C、D、E三个岩层的形成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34.阅读下面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西岳华山位于陕西西安以东约120km处。华山由一整块花岗岩构成,可谓独石成山,山体形态如刀削斧劈般绝壁陡立,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
材料二:渭河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号称“八百里秦川”,自古农业发达,人口殷实,成就了古都西安的辉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材料三:北宋科学家沈括曾沿着太行山北行一路考察,看到“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他猛然顿悟,“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进而,推断了整个华北平原的形成过程。
(1)简述华山形成的地质过程:①__________ ,构成华山的花岗岩岩体;②__________,形成崖面陡峭的断块山;③__________,花岗岩岩体岀露地表。(选择唯一正确选项填入)
A.岩浆侵入 B.岩浆喷出 C.板块运动 D.断裂抬升
E.断裂下陷 F.外力侵蚀 G.变质作用 H.重熔再生作用
(2)根据图1分析渭河平原形成的地质作用:内力作用:__________;外力作用:__________。
(3)按成因来看,构成太行山的岩石(泥岩、石英砂岩)类型属于__________,判断依据可能有两个,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4)黄河在流出太行山进入华北平原时,在山前形成了_________。
(5)根据资料三和图3推断华北平原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C | B | A | D | C | D | C | B | B | D | D | C | A | C | B |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A | C | A | C | C | B | D | D | B | D | C | B | C | D | D |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70分)
31.(1)180˚ 23.5˚S (2分) 冬至 (2)甲 乙
(3)D(2分) (4)16 23 4
32.(1)赤道 南 (2)地幔 大气圈
(3)沉积岩 甲 (4)A B
(5)③ ②
33.(1)西北 风力侵蚀 (2)风力搬运 风力沉积(堆积)
(3)上升 (4)喀斯特(岩溶)
(5)岩浆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6)EDC
34.(1)A D F (2)断裂下陷(地壳运动) 流水沉积
(3)沉积岩 (岩层具有)层理构造 (岩层中)含有化石
(4)冲积扇
(5)流水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