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地理】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地理】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第1页
    【地理】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第2页
    【地理】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展开

    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考试时间:6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 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下图为我国探月“嫦娥工程”发展规划图。1. 下面关于“嫦娥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A. 嫦娥一号发射前就是人造天体    B. 嫦娥三号绕月规律运行时形成较低级的天体系统C. 嫦娥四号回家后是人造天体      D. 嫦娥四号绕月规律运行时没有形成天体系统2. 关于未来月球基地建设中,必须需人为解决创造的条件,错误的是(    A. 适合呼吸的大气    B. 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C. 坚硬的陆地        D. 丰富的液态水3. 关于月球环境描述可信的是(     A. 月面上白天温度比地面白天温度更高    B. 月面上夜晚温度比地面夜晚温度更高C. 月面上多沙尘天气    D. 月面上的风力比地面更强劲【答案】1. B    2. C    3. A【解析】试题考查宇宙中的地球。【1题详解】嫦娥一号发射前在地球上,不是人造天体,当其在太空中运行时是人造天体;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绕月球规律运行时形成较低级的天体系统,B正确;嫦娥四号回家后在地球上,不是人造天体,运行时是人造天体。【2题详解】未来月球基地建设中,必须需人为解决创造的条件有适合呼吸的大气、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和丰富的液态水;月球本身就有坚硬的陆地,C错误。故选C。【3题详解】月面因没有大气,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白天温度比地面白天温度更高,A正确;月面上夜晚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温度比地面夜晚温度更低;月面上没有大气,没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不会多沙尘天气。1971 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 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在大约成书于公元前 140 年的《淮南子》这部著作中,也有“日 中有踆乌”的记载。据此回答下面小题。4. 今天看来,日中“踆乌”其实是(    A. 耀斑    B. 黑子    C. 日珥    D. 太阳风5. 该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A. 提供光热资源                B. 干扰有线电短波通信C. 破坏地磁场,引发“磁暴”    D. 增强了水循环的动力【答案】4. B    5. C【解析】【4题详解】材料中提到的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黑色的乌鸦就是黑子。【5题详解】根据上题结论,当黑子增多时太阳活动增强时,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不是有线通信,产生极光现象,为提供光热资源和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辐射的影响,不是太阳活动的影响。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6. 如该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那么图中(    A. A 处气温比较低    B. B 处气压最高    C. D 处昼夜温差小    D. 丁为近地面风7. 如果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图A处表示陆地             B. 乙表示径流输送C. 丁环节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D. 夏季A处温度高于D出处【答案】6. D    7. C【解析】试题考查热力环流、水循环。【6题详解】图中A气流上升,A处气温较高;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D处气压最高;D处气流下沉,为高压中心,多晴天,昼夜温差大,A气流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昼夜温差小;丁为近地面风,D正确。【7题详解】图中A处水汽输送到D地,A表示海洋,D表示陆地,夏季陆地D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A处;乙表示水汽输送;丁表示地表径流,参与 地表形态的塑造,C正确。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8. 图中字母示意正确的是(    A. A 表示纵波          B. C 为莫霍界面C. E 为软流层所在层    D. D 界面以下为地幔9. 关于地震波及地球内部圈层叙述正确的是(    A. C 界面以上为岩石圈      B. A 波比 B 波传播速度快C. B 波只能在固体里传播    D. 地球内部圈层由表及里厚度增加【答案】8. B    9. D【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8题详解】图中A波速慢,表示横波,B速度快表示纵波;C为莫霍界面,B正确;E为外核,软流在地幔;D界面是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核。【9题详解】图中C为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为岩石圈;A波比B波传播速度慢;B波是纵波,可在固、液、气态里传播;地球内部圈层由表及里厚度增加,D正确。【点睛】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人们无法进入地球内部观察,只能依靠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来推测。如图所示: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的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0. 此图中若①表示风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图表示北半球区域    B. F1 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C. ①表示的是高空风      D. F3 表示地转偏向力11. 近地面,空气做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A.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 180°角         B.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 90°角C. 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 90°角    D. 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 180°角【答案】10. B    11. D【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大气的水平运动。【10题详解】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等压线,图中F1 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B正确;①与等压线斜交,是近地面的风,高空风与等压线平行;无法判断南北半球;F3 与风向①方向相反,表示摩擦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11题详解】近地面,空气做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 180°角,D正确;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35°~150°角。【点睛】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类型受力风向图示(北半球)高空中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12.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各字母表示不 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完成下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B. b 表示冰川搬运作用C. c 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D. d 表示流水搬运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外力作用。【详解】图中a在蒙古高原,箭头指向裸岩荒漠,表示风力侵蚀,A正确;b表示风力搬运、c表示流水搬运;三角洲和冲积扇是流水堆积地貌,d表示流水堆积。“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多见于城市新住宅区园林设计,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3. 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 蒸发    B. 降水    C. 水汽输送    D. 地表径流14. 该类的雨水处理方式,主要目的是(    )①.补充城市地下水  ②.解决城市缺水  ③.减缓城市内涝  ④.提高居住面积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答案】13. D    14. B【解析】试题考查水循环。【13题详解】由材料“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可知,图示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D正确。【14题详解】由材料“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可知,该类雨水处理方式的主要目的是补充城市地下水、减缓城市内涝,B正确;会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会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对提高居住面积没有影响。15.溺水事件引起多方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溺水人员对周边水体认知不清,读下图 分析,易出现溺水事件的地点是(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考查河流地貌。【详解】弯曲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图中③位于凹岸下游,水流速较快,最易出现溺水事件,C正确。下图是新疆准噶尔盆地著名的乌尔禾魔鬼城的景观。回答下面小题16. 形成魔鬼城四面壁立,怪石嶙峋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风力侵蚀    B. 流水溶蚀    C. 冰川侵蚀    D. 流水侵蚀17. 乌尔禾魔鬼城地区地貌的形成的自然环境关系最密切      A. 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B. 深居内陆,降水少风力强C. 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落差大    D. 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答案】16. A    17. B【解析】试题考查外力作用。【16题详解】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少,风力强劲,怪石嶙峋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风力侵蚀,A正确。【17题详解】乌尔禾魔鬼城地区深居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风力强,气温年较差大, B正确。下图为某流域河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18. 该河流流水侵蚀作用明显的为 (    )A. b-----c 河段    B. c-----d 河段    C. a-----b 河段    D. b-----d 河段19. 该流域的 d 处河段洪水危害较严重,下列选项中,治理措施成效不大的是(    )A. 疏浚河道    B. 加固大堤    C. 建分洪、蓄洪工程    D. 在 d 处植树造林【答案】18. A    19. D【解析】试题考查河流地貌。【18题详解】河流落差大的河段流水侵蚀作用明显,图中b—c河段落差最大,侵蚀作用最明显,A正确。【19题详解】图中d处地形平坦,河流流速慢,防洪可疏浚河道、加固大堤、建分洪蓄洪工程,植树造林成效不大,D正确。2018 年 9 月 16 日下午,第 22 号强台风“山竹”在广东登陆,下图为“山竹”48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0.台风预报图的绘制,是通过气象卫星的监测获取信息,然后将信息传输到地面控制中心,地 面控制中心利用“定位”系统定位,然后将上述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处理、分析,制出的模拟 图。此过程依次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GPS---GIS      B. GPS---GIS---RSC. GPS  ---RS---GIS    D. RS  ---GIS---GPS21. 关于台风的危害正确的是(    A. 台风中心风力可达 12 级以上,可掀翻巨轮B. 台风会带来暴雨可缓解沿线的洪涝灾害C. 台风登陆会携带风暴潮给沿岸设施带来巨大破坏D. 台风登陆后破坏力逐渐增强,影响范围扩大22. 有关台风防御措施不正确的是(    A. 利用现代技术加强准确的预报和预警B.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防范意识,增强逃生与自救能力C. 扩大沿海地区红树林的保护与人工抚育,提高防风抗潮功能D. 扩大填海造陆面积,加固防潮大堤。【答案】20. A    21. C    22. D【解析】试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台风。【20题详解】通过气象卫星的监测获取信息,用到的是遥感(RS)技术;地面控制中心利用“定位”系统(GPS)定位;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处理、分析,制出的模拟图用的是(GIS)技术,此过程依次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RS---GPS---GIS,A正确。【21题详解】台风中心是没有风的,台风中心附近风力可达 12 级以上,可掀翻巨轮;台风会带来暴雨可缓解沿线的伏旱灾害;台风登陆会携带风暴潮给沿岸设施带来巨大破坏,C正确;台风登陆后,摩擦力增大,风力下降,破坏力逐渐减小。【22题详解】扩大填海造陆面积不会防御台风,D不正确;台风防御措施主要有利用现代技术加强准确的预报和预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防范意识,增强逃生与自救能力扩大沿海地区红树林的保护与人工抚育,提高防风抗潮功能。故选D。二、综合题(本题共 56 分,有 3 道大题)23.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太阳系和太阳大气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太阳系行星轨道倾角注:轨道倾角是其他行星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1)图中所示共包含_____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级天体系统是_______。(2)小行星带位于图中L行星和E行星之间,即______(选择填空)。A. 地球与火星之间  B. 金星与地球之间C. 火星和木星之间  D. 木星与土星之间(3)图中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_____(填文字)下表表明八大行星的____(选择填空)。A. 公转方向相同  B.  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C. 公转速度相似  D. 公转轨道都为椭圆形的轨道(4)图中 M、N 分别表示____层、_____层。太阳活动周期是______年。【答案】(1)二(两)    太阳系    (2)C    自西向东    B    (4)色球   日冕  11【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宇宙中的地球。【详解】(1)图中包含地月系和太阳系两级天体系统,太阳系级别高于地月系。(2)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C正确。(3)图中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八大行星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B正确。(4)图中M表色球层,N表示日冕层;太阳活动周期是11年。24.读图“某地水循环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①②③④四个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②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2)乙处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__,戊处的地形是___,甲处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3)比较丙、丁两处地貌的差异,完成下面表格。A.扇形堆积物  B.三角形   C.河流有叉道    D.上窄下宽【答案】(1)海陆间循环    水汽输送    (2)滑坡(或泥石流)   (3) 山地    外力侵蚀    (4)【解析】【分析】试题考查河流地貌。【详解】(1)由①②③④四个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循环;其中主要被人类干预的环节是地表径流④;②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水汽输送。(2)图中乙处地质构造是断层,坡度较陡,易出现滑坡和泥石流;戊处的地形是山地,甲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易受外力侵蚀导致岩层缺失。(3)图中丙处位于河流出山口,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形态为上窄下宽的扇形堆积物;丁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地貌名称为三角洲,形态为河流分叉的三角形。25.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1)图中字母 A 表示    、E 表示   、H 表示   。其中属 短波辐射的有  (填写字母),属长波辐射的有    (填写字母)(2)从辐射数量上看 A>D 表明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    作用,方式有 B     、C是       (3)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主要环节是            。(填写字母)(4)晴天与阴天的气温日较差哪个大?为什么? (5)露或霜为什么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答案】(1)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A  E、H(2)削弱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 射(3)F、H(4)晴天日温差大      晴朗的白天少云,大气对太阳削弱作用弱,最高 温较高;晴朗的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弱,最低温较低;所以晴天日温差大。(或阴天的白天大气对太阳削弱作用强弱,最高温较低高;阴天的夜晚大气对地面 的保温强弱,最低温较高低;所以阴天日温差小。)(5)晴朗的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近地面气温下降快,易使水 汽凝结成露或霜【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详解】(1)图中字母 A 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E 表示地面辐射、H 表示大气逆辐射。其中太阳辐射A属于短波辐射,地面辐射E和大气逆辐射属长波辐射。(2)图中A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D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D 表明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方式有 B吸收、C反射。(3)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指的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F),然后将热量以大气逆辐射(H)的形式返还给地面。(4)晴天日温差大的原因是,晴朗的白天少云,大气对太阳削弱作用弱,最高温较高;晴朗的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弱,最低温较低,所以晴天日温差大。(5)晴朗的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近地面气温下降快,易使水汽凝结成露或霜。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