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地理】湖北省襄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调研考试(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地理】湖北省襄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调研考试(解析版)01
    【地理】湖北省襄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调研考试(解析版)02
    【地理】湖北省襄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调研考试(解析版)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湖北省襄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调研考试(解析版)

    展开

    湖北省襄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

    期末统一调研考试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似乎快要淡出公众视野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传来喜讯,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了人类探测器第一次月背软着陆的梦想。月球背面是人类迄今为止没有真正研究过的月球区域。中国用事实说话,证实了在航天领域的技术能力。嫦娥四号着陆月背不仅是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全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下图是嫦娥4号发回的首张月球背面照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嫦娥4号探测器着陆的天体是

    A. 恒星    B. 星云    C. 行星    D. 卫星

    2. 嫦娥4号在月球上迎来第一个月昼时,可能观测到的行星是

    A. 水星    B. 火星    C. 木星    D. 土星

    3. 月球上一片荒凉,看上去并无生命迹象,而月球的邻居地球上却生机盎然,主要是因为月球

    A. 月球离太阳的距离比地球远    B. 体积与质量太小

    C. 月球的宇宙环境不安全        D. 缺少太阳光照

    【答案】1. D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嫦娥四号着陆与月球,属于地球的卫星,故D正确。

    【2题详解】

    当月昼来临时月球位于地球的公转轨道内测即月球背面面向太阳,故只能观测到地球轨道以内的行星,即水星和金星,故A正确。

    【3题详解】

    月球与地球距离约3KM,与日地距离相比差距可以忽略不计,A错误。月球与地球的宇宙环境类似,均有自己的轨道且互不干扰,C错误。月球拥有自转和公转,有固定规律的太阳光照,D错误。月球体积与质量太小,引力不足以将大气留在星球周围导致无法存在生命,B正确。

    下图是“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4. 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反比    D. 没有相关性

    5. 图中能反映的现象有

    A. 太阳辐射的强弱具有周期性

    B. 世界各地植被年轮宽度受太阳活动影响

    C. 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有影响

    D. 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答案】4. A    5. C

    【解析】

    【4题详解】

    从图中年轮宽度和太阳黑子数的相关性曲线来看,两条曲线的变化呈现出一致性,说明两者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选项A正确。

    【5题详解】

    由于年轮的宽度反映了树木的生长情况,其生长情况受气温和降水条件的影响,水热条件好时,说明树木生长速度快,树的年轮就宽。该图反映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数呈正相关的关系,说明太阳活动影响地球气候。选项C正确。

    下图为“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 据图可知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是

    A. 南北半球总量相同                     B. 大致由低纬向高纬减少

    C. 最大值出现在赤道穿过的太平洋东岸     D. 最低值出现在青藏高原

    7. 世界的太阳能电站最不适合布局在哪个地区?

    A. 回归线附近    B. 人口稠密区    C. 常规能源不足的地区    D. 南太平洋地区

    【答案】6. B    7. D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太阳辐射等值线数值判断可知,赤道处辐射量最大,纬度越高辐射数值逐渐降低,故B正确。南北半球由于海陆分布特征等因素不同辐射总量并不相同,A错误。辐射最高值位于青藏高原和北非撒哈拉沙漠附近,故CD错误。选择B

    【7题详解】

    太阳能电站的布局主要与辐射总量以及人口分布有关,回归线附近太阳辐射量大,人口稠密区能源需求量大,常规能源不足地区可以通过太阳能弥补不足,只有南太平洋地区人口数量少能源需求量小,故不适合建设电站。选择D

    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 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假如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60千米处,则从气球到地面气温的变化为

    A. 递减-递增-递减    B. 递减-递减-递增   C. 递增-递减-递增    D. 递减-递增-递增

    9. 能大量削弱到达地面紫外线的物质主要位于图中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答案】8. C    9. B

    【解析】

    【8题详解】

    60KM高度处已经位于平流层上部的高层大气(中间层),此处大气稀薄气温很低。从此处向下气温先是逐渐升高。当继续向下进入平流层后气温逐渐降低因为臭氧吸收了大量的紫外线越向下臭氧越少。继续向下进入对流层,此时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辐射,随着高度下降,距离地面越来越近大气密度不断增加,导致逐渐升温,故C正确。

    【9题详解】

    臭氧位于平流层,图中10-50KM左右高度处是平流层,层内空气没有对流运动大气稳定适宜航空飞行,故选择B

    左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图”,右图为“襄阳大棚蔬菜生产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图,分析襄阳冬季气温低于夏季气温的根本原因是

    A. 冬季a少    B. 夏季d多    C. 冬季b少    D. 夏季c多

    11. 襄阳人用大棚种蔬菜,原理是

    A. 大棚能够阻碍太阳辐射    B. 大棚能够增加地面辐射

    C. 大棚能够增加太阳辐射    D. 大棚能够增加大气逆辐射

    【答案】10. A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襄阳位于北半球,冬季太阳高度小,太阳光穿越大气时的行程长,被削弱的多,导致太阳辐射量小进而气温低,反映在图中应为a较少,故A正确。

    【11题详解】

    大棚蔬菜种植作为冬季反季节果蔬的生产方法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其原理是利用塑料薄膜将大棚内外的空气隔离,使大棚内的空气在吸收完地面辐射后无法将其释放出去进而再重新还给地面使地面增温,本质是增加了大气逆辐射,D正确。

    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P1与P2的数值

    A. P1>P2    B. P1<P2    C. P1=P2    D. 不能确定

    13. 图中甲处近地面等压面

    A. 与地面平行           B. 与P2凸出方向相反   

    C. 与P2凸出方向相同    D. 与P1凸出方向相同

    14. 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答案】12. A    13. B    14. B

    【解析】

    【12题详解】

    P1位于高度3KM处,P2位于高度5KM处,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故P1气压值大于P2A正确。

    【13题详解】

    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相反,甲处位于P2正下方的近地面,故甲处等压面与P2凸出方向相反,选择B

    【14题详解】

    从题干信息结合图示可以看出,甲、乙位于同一经度,在37.5°N~60°N之间,为北半球中纬度,P1等压面大致平行于等高面;而P2等压面出现倾斜,38°N上空为高压,37.5°N上空为低压,所以气流垂直运动在38°N上升,在37.5°N下沉。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地面37.5°N形成高压,38°N形成低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下,甲地吹西南风,所以选B

    下图为“废黄河三角洲演变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甲、乙、丙三处土层形成由先到后的顺序是

    A. 甲、丙、乙    B. 乙、甲、丙    C. 甲、乙、丙    D. 丙、乙、甲

    16. 与b时段三角洲快速发展无关的因素为

    A. 水下坡度平缓                    B. 海水顶托

    C. 黄河中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见效    D. 渤海湾潮流作用弱

    17. 造成c图中侵蚀后退的外力作用是

    A. 流水作用    B. 冰川作用    C. 风力作用    D. 海水作用

    【答案】15. D    16. C    17. D

    【解析】

    【15题详解】

    此处位于古黄河三角洲附近,土层的形成原因是流水堆积作用。越靠下堆积时间越早,故丙最先形成之后依次乙、甲形成。故选择D

    【16题详解】

    b时期三角洲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当时黄河在此入海,从上游携带大量泥沙在此沉积。图中可见此处水下坡度平缓进一步促进了泥沙的堆积,再加上海水顶托作用和渤海湾较弱的潮流作用导致泥沙堆积体被侵蚀较少因此发展很快。当时为1128年至1855年,此时间段内我国没有进行有效的水土保持工作,故选择C

    【17题详解】

    c图中泥沙堆积体被侵蚀进而后退的原因是,此时黄河改道入海,陆地上缺少了携带泥沙的流水作用导致泥沙停止堆积,再加上海水的侵蚀作用导致三角洲逐渐被侵蚀后退,故D正确。

    下图为北太平洋主要“垃圾洲”(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的漂浮物聚集区域)分布示意图。2011年日本发生“3·11”大地震,震中位于图中甲地,附近海域产生大量的固体漂浮物。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8. 让甲处的垃圾到达乙处的洋流是

    A. 加利福尼亚寒流    B. 北太平洋暖流    C. 秘鲁寒流    D. 千岛寒流

    19. 关于日本及该次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日本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震频发

    B. 地震会引发台风、海啸等灾害

    C. 地震到来时,室内人们应该迅速躲避到一个相对牢固的桌椅下或三角空间处,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D. 地震的震源主要在地幔

    【答案】18. B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根据北太平洋洋流运动规律可知,此区域内洋流在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流动副极地海区逆时针流动,使物体从甲处到乙处的洋流应为北太平洋暖流,故B正确。

    【19题详解】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A错误。地震不会引发台风,台风属于气象灾害,B错误。地震的震源主要在地壳,D错误。地震到来时牢固的桌椅下方或者三角空间处可以阻挡坍塌物或形成生存空间防止被砸伤,C正确。

    在台湾东北部海岸的野柳地质公园,已有约4000年历史的“女王头”,其“脖子”越来越细,可能在10年后自然崩塌。如果发生地震,则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有关方面已决定不再用人为方法对其进行加固,何时崩塌完全由大自然决定。根据材料和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0. 形成“女王头”景观的地质作用与下图中的哪幅一致

    A.     B.

    C.     D.

    21. 牛轭湖是平原河流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湖泊,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转偏向力加快了对河流左岸侵蚀的速度

    B. 牛轭湖往往出现在河流上游向下侵蚀强烈的地区

    C. 北半球的牛轭湖一定出现在河流的右岸

    D. 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促进了牛轭湖的形成

    【答案】20. B    21. D

    【解析】

    【20题详解】

    野柳的标志女王头是蕈状岩的一种,在地壳抬升的过程中,因受到海水差异侵蚀而逐渐形成今日的面貌。其成因与海蚀桥一致,B正确。

    【21题详解】

    河流在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图中右岸为凹岸受侵蚀较为严重,A错误。牛轭湖主要出现在河流中游地区,B错误。河流形成的早期,河岸比较平直,此时期的河流侧蚀比较明显。河流水在侧蚀过程中可能遇到河流两岸岩石软硬不同,较软的一岸侵蚀严重,逐渐形成凹岸,另一岸为凸岸。此后河流凹岸不断遭侵蚀,河流越来越弯曲(河道向凹岸一侧不断弯曲),河流弯曲到很大的程度后,通过自然裁弯取直或人工裁弯取直,废弃的河道形成牛轭湖。 故选D项正确,C错误。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2. 火山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主要来源于

    A. 岩石圈    B. 软流层    C. 下地幔    D. 地壳

    23. 图中表示岩石圈的是

    A. D和E    B. E和F    C. D和F    D. F和G

    【答案】22. B    23. A

    【解析】

    试题考查地球圈层结构

    【22题详解】

    岩浆发源于软流层,B正确。

    【23题详解】

    岩石圈指的是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位于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A正确。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洪涝灾害损失的主要部分已经转移到城市,洪涝的特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现有668座城市,其中639座有防洪任务,占96%。

    据此及下图“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4. 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改变为

    A. 增加了④环节    B. 减少了①环节    C. 增加了③环节    D. 减少②了环节

    25. 城市多发洪涝灾害的原因为:

    ①许多城市沿江、滨湖、滨海或依山傍水

    ②有的城市位于平原低地,经常受到洪涝的威胁

    ③与农村相比,城市的人口和资产高度集中,灾害损失要大得多

    ④城市防灾意识差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③

    【答案】24. C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城市建设导致硬化路面增加,降水集聚在地表下渗减少导致地下径流减少,①为蒸发,②为水汽输送,③为地表径流,④为地下径流,故C正确。

    【25题详解】

    许多城市周边或内部有较多的水体,导致多水汇集易发生洪涝,①正确。位于平原低地的城市因地势低平来水难以排除导致洪涝灾害,②正确。城市经济发达,一旦发生洪涝成灾面积大损失大,C正确。现今的我国城市均有较高的防灾减灾意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预案均较为完善,④错误。故选择B

    二、综合题(共50分)

    26.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3:00时水库中心比水库东西两侧气温       (高或低),15:00时水库中心比水库东西两侧气温        (高或低)因为水的比热容比陆地       。(大或小),白天增温水库东西两侧        (快于或慢于)水库中心,夜间降温水库中心       (快于或慢于)水库东西两侧。

    (2)如果只考虑热力环流因素,水库东侧3:00时吹        风(写风向)。

    (3)在下图中画出15:00时:

    ①水库中心与东西侧之间的热力环流(在图中横线上画上箭头)②近地面与上空等压面(用曲线表示)

    【答案】(1)高,低,小,快于,慢于

    (2)东南

    (3)下图

    【解析】

    【详解】(1)根据气温变化曲线可知3时水库中心气温高于两侧,15时低于两侧,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白天时陆地升温快故东西两侧升温快于中部,夜晚则反之慢于两侧。

    2)水库东侧3时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压,水库内气温较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风由东侧吹响湖中间为东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东南风。

    315时时水库中心气温低,气流下沉,东西两侧气温高气流上升,东侧湖区形成逆时针热力环流,西侧湖区形成顺时针热力环流。根据等压线“高压上凸,低压下凹”理论,湖中心因气流下沉湖面处形成高压,垂直上空形成低压,故湖中心上空等压面下凹,湖中心湖面处等压线上凸。

    27.根据材料与图,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左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下图),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材料二:宁夏及周边地区图

    材料三:宁夏中部地区的砂田

    (1)根据材料二,说出P处地貌的名称,并描述其形成的过程。

    (2)根据材料说明砂石覆盖对砂田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3)根据图及材料,结合学过的地理知识,至少列举两个宁夏容易遭受的气象灾害。

    【答案】(1)冲积扇,在山区,河流流速快,携带大量泥沙;到出山口,由于地势变缓,流速变慢,大量泥沙堆积。

    (2)增加下渗;减少蒸发

    (3)寒潮、旱灾

    【解析】

    【详解】(1P位于出山口处,为扇形堆积体,名称为冲积扇,其成因是流水流出出山口时随着地势陡然降低流速减慢后,所携带的泥沙物质在出山口处堆积形成的。

    2)由于砂石堆积后形成的覆盖物内空隙较大较多,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同时又能保护位于砂石覆盖层下方的土壤水分与空气和光照接触少,减少水分蒸发。

    3)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半干旱区,区域内农作物生长主要依赖于黄河的灌溉水源,由于降水量偏少容易出现旱灾。宁夏纬度较高,冬季易遭到寒潮的影响。

    28.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小题:

        材料一:纽芬兰岛位于北美大陆的东海岸(下图)。纽芬兰岛附近海域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渔场。早在16世纪,这里的鱼群非常密集,人们甚至可用“可以踩着鳕鱼背在海面上行走”来形容。纽芬兰渔场也被誉为“大西洋的巨大金矿”。

        经过几个世纪的开发,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过度捕捞之后,纽芬兰渔场的鱼群数量急剧下降。1992年加拿大政府严令捕捞鳕鱼,以保护海洋生态。

        材料二:读欧洲部分地区图

    (1)纽芬兰渔场位于图甲中______处,该处形成渔场的原因为_____。图中①②代表的洋流分别是_____、_____。①处水温_____(高、低)于②处。  

    (2)图甲中A处是世界上盐度最_____的海,船从波罗的海进入同纬度大西洋时,吃水深度会变_______,形成A处海水盐度异常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B处常常受飓风影响,飓风到来时会带来______、______、_____严重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及生产、生活,但也会有_____等等有利影响。

    【答案】 (1)    寒暖流交汇    北大西洋暖流    加那利寒流       (2)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或者纬度高蒸发量小)    注入河流多    海区相对封闭    (3)狂风    暴雨    风暴潮    缓解旱情

    【解析】

    【详解】(1)纽芬兰渔场位于北美洲东北部,是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位于图中③处。其中①代表北大西洋暖流,②代表加纳利寒流。①处纬度较高虽然有暖流流经但温度仍低于②处。

    2A为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洋。一般盐度高,密度大,浮力强,盐度低,密度小,浮力小。同一船只从盐度高的海区进入到盐度低的海区,吃水的深一度则由浅到深,否则反之。大西洋的盐度高于波罗的海,进入大西洋是吃水深度变浅。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主要是海域相对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汇少,再加上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小,同时陆地上有多条淡水河流注入导致的。

    3)飓风即热带气旋,其到来时会产生狂风暴雨和次生灾害风暴潮,但是其能够带来大量降水环节夏季旱情,对农业生产有力。

    29.阅读材料与图,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川藏铁路是继青藏铁路之后的第二条“天路”。线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终点为拉萨市,全线运营长度1838公里,桥隧总长占线路全长的81%,施工难度大。2014年底,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已开工建设;2015年6月,拉萨至林芝段已开工建设,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具有“显著的地形高差”、“强烈的板块活动”、“频发的山地灾害”、“敏感的生态环境”等四大特点。

        材料二:西藏计划修建的还有滇藏铁路,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延伸,经过盐井,直至芒康。以及新藏铁路:从日喀则西行,在原有公路的基础上,经过拉孜,再往西抵达噶尔雅沙。从噶尔雅沙往北,经过阿克赛钦湖西面,最后抵达终点新疆和田市(下图)。

    (1)川藏铁路经过横断山区时施工难度极大,横断山区的河谷多为     形谷,是     作用(地质作用)形成的。

    (2)滇藏铁路修建时会受到喀斯特地貌的困扰。铁路沿途能见到的地面喀斯特地貌有          (列举2个),这些地貌是   作用(答地质作用)形成的。

    (3)无论是川藏铁路沿线还是滇藏铁路沿线,都是地质灾害多发区,这里常见的地质灾害有              。(列举2个)

    (4)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V,流水侵蚀

    (2)峰林、石林、孤峰、残丘,流水侵蚀(流水溶蚀)

    (3)地震、滑坡、泥石流

    (4)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山高坡陡;降水集中多暴雨

    【解析】

    【详解】(1)横断山区是多条发源于青藏高原河流的上游,河水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成V型。

    2)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由地表地貌和地下地貌,铁路修建只能见到地表地貌,主要包括:峰林、石林、孤峰、残丘等。其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3)该区域位于板块交界处多断裂带,境内多山降水量偏大,容易发生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4)我国西南地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原因是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下多断裂带。山地较多地势落差大,降水量大且多暴雨极易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