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桂林市逸仙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双周考化学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4779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西省桂林市逸仙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双周考化学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477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西省桂林市逸仙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双周考化学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4779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西省桂林市逸仙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双周考化学试卷
展开
化 学 试 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1-35.5 K-39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经典咏流传》是一档用流行音乐演绎经典诗词和文学作品、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下列有关古诗词中蕴含化学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粮食发酵产生的酒精分散在酒糟中,可以通过蒸馏与酒糟分离
B.《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延州诗》:“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石油燃烧产生的黑烟可以用来制墨
D.《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黏土烧制陶器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2.下列实验中,为达到实验目的所用的实验操作和原理解释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操作原理解释A分离氢氧化铁胶体和FeCl3溶液渗析胶体粒子不能通过滤纸B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小C除去氯化铵溶液中的氯化铁沉淀加水将溶液稀释到适当的pH,使Fe3+沉淀D用氯化镁溶液制备氯化镁固体蒸发在蒸发皿中,直接蒸干氯化镁溶液可析出氯化镁固体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浓盐酸分别与MnO2、KClO3反应制备1 mol氯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2NAB.0.01 mol ∙L-1KAl(SO4 )2溶液中SO42-的数目为0.02 NAC.1 mol NH4NO3溶于稀氨水,溶液呈中性,溶液中NH4+的数目为NAD.0. 5 mol乙酸和葡萄糖的混合物中的氢原子数为NA4. 下列能正确表示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为A. 向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
B. 向明矾溶液中滴加溶液恰好使沉淀完全:
C. 稀溶液与过量的KOH溶液反应:
D. 醋酸除去水垢:5. 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都能一步实现的是A.
B.
C.
D. 6.在水玻璃中通入少量的气体,充分反应后加热蒸干,再高温充分灼烧,冷却后所得的固体物质为A. B. 与
C. 与 D. 、及7.如图所示装置中,容器甲内充入0.1 mol NO气体。干燥管内装有一定量Na2O2,从A处缓慢通入CO2气体。恒温下,容器甲中活塞缓慢由D处向左移动,当移至C处时容器体积缩至最小,为原体积9/10,干燥管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2.24 g。随着CO2的继续通入,活塞又逐渐向右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活塞从D处移动到C处的过程中,通入的CO2气体为2.24 L(标准状况)B.NO2转化为N2O4的转化率为20%C.容器甲中NO已反应完D.活塞移至C处后,继续通入a mol CO2,此时活塞恰好回至D处,则a<0.018.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与Z同周期且相邻;X与W同族;X、W与Y处于不同周期;Y、Z的电子总数与X、W的电子总数之比为5: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W>Z>Y>XB.X、Y、Z三种元素可以组成离子化合物C.由X、Z组成的化合物与Z、W组成的化合物都具有漂白性D.化合物WY3中只含有离子键9.将51.2g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 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 2mol/L 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的盐溶液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已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NO+NO2+2NaOH=2NaNO2+H2O)A.0.2mol B.0.4mol C.0.6mol D.0.8mol10.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和反应生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mol 和1mol 完全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kJ
B. 通常情况下,和混合能直接生成NO
C. 1mol 和具有的总能量小于具有的总能量
D. 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11.下图是一种正投入生产的大型蓄电系统。放电前,被膜隔开的电解质为Na2S2和NaBr3,放电后分别变为Na2S4和NaBr。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3NaBr-2e-=NaBr3+2Na+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a2S2-2e-=Na2S4+2Na+C.放电时,Na+经过离子交换膜,由b池移向a池D.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2.24 L H2时,b池生成17.40 gNa2S412.下列有关烯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烯烃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B.烯烃在适宜的条件下只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分子式是C4H8的烃分子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D.烯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13.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50mL 10.00mol·L-1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不考虑氯气和水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则0.25 < n < 0.5B.溶液中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3:1:1C.与NaOH反应的氯气物质的量:0.25 mol < n (Cl2) < 0.75molD.当溶液中n(NaClO):n(NaClO3) = 5 :1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8Cl2+16OH-=10Cl-+5ClO-+ClO3-+8H2O14.已知氮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某研究性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用氮化钠制备氨气,并验证氨气的性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将装置A中的水换为饱和食盐水可以减缓反应速率
B. 单质M为氮气,则装置C中红色粉末变为黑色粉末
C. Z为苯,目的是防止硫酸吸收氨气时发生倒吸
D. 装置B中盛的是无水氯化钙,目的是干燥氨气15.25℃时,Fe(OH)2和Cu(OH)2的饱和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lg c(M2+)]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温度下Ksp[Cu(OH)2]<Ksp[Fe(O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Ksp[Cu(OH)2]的数量级为10-20B.当Fe(OH)2和Cu(OH)2沉淀共存时,溶液中c(Fe2+)∶c(Cu2+)=104.6∶1C.除去CuSO4溶液中含有的少量Fe2+,可加入适量CuOD.向Z点对应的饱和溶液中加少量NaOH固体,可转化为Y点对应的溶液16.恒容条件下,1 mol SiHCl3发生如下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已知:v正=v消耗(SiHCl3)=k正x2(SiHCl3),v逆=2v消耗(SiH2Cl2)=k逆x(SiH2Cl2)x(SiCl4),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仅与温度有关),x为物质的量分数。如图是不同温度下x(SiHCl3)随时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当反应进行到a处时,v正/v逆=16/9C.在b点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可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D.T2 K时平衡体系中再充入1 mol SiHCl3,平衡正向移动,x(SiH2Cl2)增大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研究NO2、NO、CO等污染物的处理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1)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CH4(g)+4NO2(g) =4NO(g)+CO2(g)+2H2O(g) ΔH1=-574 kJ·mol-1CH4(g)+4NO(g) =2N2(g)+CO2(g)+2H2O(g) ΔH2=-1160 kJ·mol-1①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CH4和NO2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为了提高反应速率的同时提高NO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③利用原电池反应可实现NO2的无害化,总反应为6NO2+8NH3=7N2+12H2O,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工作一段时间后,该电池正极区附近溶液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2)光气(COCl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常利用废气CO2通过反应:C(s)+CO2(g)2CO(g) ΔH>0,制取合成光气的原料气CO。在体积可变的恒压(p总)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 与足量的碳发生上述反应,在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①T℃时,在容器中若充入稀有气体,平衡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下同);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________移动。②CO体积分数为40%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③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体积分数。800℃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平衡常数Kp=______(用含p总的代数式表示)。18.四氯化钛(TiCl4)是制取航天航空工业材料——钛合金的重要原料。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制备TiCl4,同时获得副产品甲的工业生产流程如下:(1)已知酸浸反应FeTiO3+2H2SO4=FeSO4+TiOSO4+2H2O,则FeTi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2)上述生产流程中加入铁屑的目的是使Fe3+还原为Fe2+,且反应得到的溶液中含钛元素的离子只有TiO2+,该过程发生的主要反应有:①2Fe3++Fe=3Fe2+ ; ②2TiO2++Fe+4H+=2Ti3++Fe2++2H2O;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加热TiOSO4溶液可制备TiO2·nH2O胶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4)由TiO2·nH2O胶体制得固体TiO2·nH2O,再用酸清洗除去其中的Fe(OH)3杂质,还可制得钛白粉。已知25℃时,Ksp[Fe(OH)3]=2.79×10-39,该温度下反应Fe(OH)3+3H+Fe3++3H2O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5)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副产品甲含结晶水,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6)依据下表信息,要精制含少量SiCl4杂质的TiCl4,可采用___________方法。 TiCl4SiCl4熔点/℃-25.0-68.8沸点/℃136.457.6 19.硫是一种生命元素,组成某些蛋白质时离不开它。SO2是硫的一种重要氧化物,为探究SO2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为验证SO2具有还原性,将SO2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SO2与反应,为进一步探究与SO2的反应,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F处检验到有生成,据此甲同学认为与SO2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与SO2反应除生成和外,还有生成,为检验是否有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上述方案“合理”或“不合理”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中溶液呈碱性,为检验吸收液中其他阴离子,完成下列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至过量白色浑浊 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 20. (15分)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X、Y、Z、W分别处于第一至第四周期,自然界中存在多种X的化合物,Y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Y与Z可形成正四面体形分子,W的基态原子的最外能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他能层均已充满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2)Z所在主族的四种元素分别与X形成的化合物,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填化学式),呈现如此递变规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Y元素可形成多种单质,一种晶体结构如图一所示,其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另一种的晶胞如图二所示,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W元素形成的单质,其晶体的堆积模型为___________,W的醋酸盐晶体局部结构如图三,该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①极性键 ②非极性键 ③配位键 ④金属键(5)向W的硫酸盐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请写出上述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答案BBCAC ADBAC CDDAC B17.(1). CH4(g)+2NO2(g)=N2(g)+CO2(g)+2H2O(g) △H=-867 kJ·mol-1 (2分). 增大CH4的浓度 (2分) 增大 (1分) 2NH3-6e-+6OH-=N2+6H2O (2分) (2). 正向 (1分) 不 (1分) 25% (2分) 5.28p总 (2分)18.(1) +2 (1分)(2)Ti3++Fe3++H2O= TiO2++Fe2++2H+ (2分)(3)TiOSO4+(n+1)H2O=TiO2·nH2O(胶体)+H2SO4 (2分)(4)2.79×103 (2分) (5)H2SO4 (1分) FeSO4`7H2O (1分) 蒸馏(1分)19.;(2分)
;(2分)
干燥吸水(1分); ;(2分)
不合理(1分);稀硝酸能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如果反应后的固体中还残留,它溶于水也能将亚硫酸根氧化成硫酸根;(2分)
实验步骤:取步骤I中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2分)
实验结论:吸收液中存在和 (2分)20. (1) (1分) (2) HF>HI>HBr>HCl (1分) HF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使其沸点较高,HCl、HBr、HI,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2分) (3)sp2(1分) 34%(2分) (4)面心立方最密堆积(1分) ①②③ (1分)(5)先生成蓝色沉淀,继续加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 (2分)Cu2++2NH3·H2O=Cu(OH)2↓+2NH4+ (2分) Cu(OH)2+4NH3══ [Cu(NH3)4]2++2OH-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