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时、分、妙》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教案 9 次下载
-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教案 11 次下载
- 4《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教案 14 次下载
- 5《倍的认识》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教案 17 次下载
- 6《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教案 11 次下载
数学人教版3 测量综合与测试获奖教学设计
展开,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以及利用列表枚举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学习,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同时增加了运用列表枚举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一知识点,更好的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同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选择恰当的单位,会运用列表枚举的方法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
教材第21~22页的内容。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重点: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和换算关系。
难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课件、刻度尺、数学课本、1分硬币、电话卡、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师:同学们,还记得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吗?请同学们用手势来表示。
生用手势比划。
师:同学们都做得不错,那你们知道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吗?可以动手测量。
学生动手测量,交流测量结果。
师:同学们可以发现测量结果不一定是整厘米数,为了让测量更精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师: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
师:你知道1毫米是多长吗?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一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
师: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师: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厘米=10毫米。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教师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师:请同学们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学生举例,教师提供一些资料。)
师:同学们对毫米单位有了了解,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学生填写后,老师巡视引导。)
学生填写数学课本的厚和宽并反馈。
2.画线段。(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师:用直尺画线段时需要注意什么?如何画出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画法:
A、利用刻度尺先画出3厘米的线段,再接着画出7毫米的线段。
B、先在刻度尺上找出37毫米的位置,然后画线段。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引导,注意线段从“0”刻度开始画和不从“0”刻度开始画的画法区别。
1.学生根据本课的新内容完成教材第22页“做一做”第1、2题。
第1题让学生根据图示读出刻度尺所测量的物体长度。明确先1厘米1厘米地数,不满1厘米的再1毫米1毫米地数,这样的方法更加的快捷方便。学生读数,再指名汇报。
第2题让学生先估算,再测量,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理由。
2.教材第24页“练习五”第2题。
以毫米为单位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请你用手势表示1毫米大约有多长。
米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希望你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改变课本中原有的例题,从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来呈现课本所要学的内容。而在进行应用题的练习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让学生估计测量身边的事物如数学课本的长和宽,这就拉近了书本与学生的亲近度,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际用途,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实践经验,把教学融于实践,融于生活。
第2课时 分米的认识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教材第23页的内容。
1.通过观察、估测、测量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分米和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换算。
3.会用分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难点:能正确换算米、分米、厘米、毫米。
课件、刻度尺、吸管。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谁来说一说,我们学习了哪几个长度单位?请大家比划比划,这些长度单位大概分别有多长?
出示题目。
请同学们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或数字。
橡皮长5( ) 教室长8( ) 玻璃厚4( ) 铁皮厚2( )
1厘米=( )毫米 30毫米=( )厘米
2厘米2毫米=( )毫米 35毫米=( )厘米( )毫米
师:同学们都完成得很好,我们今天还要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那么1分米究竟有多长?待会你们就知道了。(板书课题:分米的认识)
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例2。
师:同学们,拿出你的直尺,找出10厘米有多长。(指出10厘米=1分米)
师:请同学来量出这根吸管有多长?(自备一根吸管,指名一位同学上台演示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师: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吗?让学生比划1分米的长度,并画出1分米的线段。
师:请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是1分米长?
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然后每10厘米画一段。
师:请同学们看一下1米里有几个10厘米?几个1分米?(生答)
师小结:1米=10分米?(生答)
毫米、厘米、分米的换算。
师: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总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
1.填空,并说一说为什么。
30厘米=( )分米 8米=( )分米 90毫米=( )厘米
2.教材第24页“练习五”第3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要求完成该题,派代表回答,集体订正。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对新知识又有什么感受呢?
营造自然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主动体验成功的前提。因此,在此环节教学中我设法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民主、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更好地体验乐趣、体验成功。通过在真实情境中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说一说、算一算、议一议,使学生建立起分米的概念,丰富自己对1分米长度的感性认识,为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积累实践经验。
第3课时 练习课(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材第24~25页的内容。
1.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加深毫米、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联系,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让学生参与长度单位间关系的整理过程,在探讨交流中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关系。
重点: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对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形成更清晰的认识。
难点: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关系。
课件。
师: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学生回答)
师:用手势比划这些长度单位约有多长?
师:你能将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吗?
师:同学们都对这些长度单位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将通过练习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1.你会找吗?你能从尺上找到15毫米吗?38毫米呢?
让同学们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15毫米和38毫米。
2.教材第24页“练习五”第5题。
3.教材第25页“练习五”第6、7题。
4.教材第25页“练习五”第8、9、10题。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练习的过程也是知识梳理的过程,边练边回顾前面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并学会用其测量物体的长度,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第4课时 千米的认识
教材第26页的内容。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正确运用千米表示长度,知道1千米=1000米。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掌握千米和米的关系。
难点:掌握千米与米的换算关系。
课件。
师:我们以前学习过的长度单位都有什么?你们能用手势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呢?1分米呢?1米呢?
师: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作单位合适?教室的长度呢?(提示学生在选择单位时要根据物体的实际大小来确定。)
师:同学们所学的最大长度单位是米,那么,还有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师: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2圈半就是1000米。
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1000米约有多长。
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汇报板书:1千米=1000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
1.填空。
300厘米=( )米 4千米=( )米
700米+ 300米=( )千米 3千米-1千米=( )米
2.教材第26页“做一做”。
3.教材第28页“练习六”第2题。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检查,集体订正。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今天我们认识了千米,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在教学时,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以基本的长度单位“米”开始,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促成新旧知识的转化,尽量使学生较快地建立起1千米的观念,使课堂教学自然过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5课时 千米的换算及路程的估算
教材第27页的内容。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长度,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
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及换算方法。
难点:掌握路程的估算。
课件。
师: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1.出示例题5。
3千米 = ( )米 想: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 )个1000米。
5000米 = ( )千米 想:1000米是1千米,5000米里面有( )个1000米。
2.完成“做一做”。
3.教学例6。
师: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师:1千米在你们头脑中已经留下了初步的印象,下面老师带大家闯一闯。
1.第一关:教材第28页“练习六”第4题。
(1)让学生独立尝试,通过画一画,算一算,加深对千米的认识。(把算式写在本子上)
(2)交流反馈,鼓励学生在图中找出不同的路线表示出1千米。
2.第二关:教材第29页“练习六”第8题。
一圈400米,5圈几千米?如何列式计算,先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3.第三关:教材第30页“练习六”第14题。
(1)学生先读题,然后理清思路,他们选择什么方式去比较合适,关键是看出发地点与目的地点的距离,根据距离的长短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2)再了解一下,这些交通工具的速度分别是多少,根据距离,估测一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里的一个新成员:千米。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了解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并了解了它的实际用途。)
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不拘泥于教材,要有一种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注意思考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么素材可供教学利用。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一笔宝贵的财富。经历千米与米之间换算的方法的形成过程,结合实践,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就会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之所在。
第6课时 吨的认识
教材第31~32页的内容。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单位换算。
3.培养学生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重点: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难点: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课件、一袋10千克的豆子。
1.猜老师的体重。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呢?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师: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师: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1.初步认识吨。(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主题图。)
师: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集装箱和货物的质量为2吨,运货列车的一节车厢的载质量为60吨。)
师:我们知道“吨”是用来计量较重物体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师:在了解1吨有多重之前,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
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师:列式:100×10=1000(千克),1000千克是一个很大的质量,数学上规定用1吨来表示1000千克,即1吨=1000千克。
师:1吨里面有几个1千克?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2.体验1吨有多重。
(1)学生尝试抬起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一袋重10千克的豆子感受1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用力提一提豆子,感受10千克豆子有多重,力气小的同学也可以两个人一起提。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感受。
师:1袋豆子重10千克,多少袋这样的豆子重1吨?(100袋)
演示:每次呈现10袋豆子(因为10袋豆子为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1000千克。当100袋数完了,学生会感叹:哇!1吨这么重呀!
(2)师:课前你们都自己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再相互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差不多在25千克左右,如果一名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算一算,10名这样重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40名这样重的同学呢?
(3)师:请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各种例子,如“两头牛大约重1吨”,“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一般电梯的载质量是1吨”……
3.感受1吨水的质量。
学生汇报自己家上个月或几个月的用水量。(由学生课前去了解)
师:1吨水到底有多少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把1吨水装在一个正方体的水箱里,这个正方体该有多大?
(出示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装满水,水的质量就是1吨。)
师:想一想,如果要把这个正方体水箱注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课件出示流水速度)
4.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例8。)
4吨=( )千克 3000千克=( )吨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讨论,班内集体交流方法。
5.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1)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一头大象重6000千克,大象重多少吨?一辆卡车载质量为5吨,是多少千克?
1.教材第34页“练习七”第1、2题。
第1题,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千克、吨的感受。先独立连线,再交流。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集体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2.教材第34页“练习七”第3题。这题不仅要会根据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进行换算,还要掌握不同单位之间的加减计算,明确在计算前要统一单位。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1吨的质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准确感知1吨的质量,一向是教师们冥思苦想的一个问题。为了使学生体验1吨的质量,先让他们感受10千克的质量,再让他们想象1000千克的质量。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平台,也是他们展示的平台,在教学中,学生应将课堂变成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乐。
第7课时 解决问题
教材第33页的内容。
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重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
难点:分析数量关系。
课件。
1.完成下列填空:2×( )+3×( )=18。
师:括号里可以填哪些数?其中一个括号的数确定了,是否另一个括号里的数就能确定?如果前面括号里填3,后面括号里填几?如果后面括号里填2,前面的括号里填几?(生答)
2.导入新知。
师: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吧!
1.理解题意。(出示教材第33页例9)
师: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师:求怎样派车恰好把8吨煤运完就是求载质量2吨的车、载质量3吨的车各安排运几次,使得这两辆车运载煤的总质量等于8吨。实际上可以用式子2×( )+3×( )=8表示。要求出满足这个条件的所有情况该怎么办呢?
2.探索方法。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汇报交流。
(3)列表法解决问题。
师介绍用列表的方法把各种方案列举出来,这样更简便、直观。列表如下:
可以看出方案1和方案4符合条件。
3.回顾与反思。
师:我们在列举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按照一定的顺序)
师:如果可能的方案无限多,适合用列举的方案吗?
(不适合,在能列举出所有方案的情况下选择用列表法列举。)
师:检验一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运完8吨煤。 (学生自我探究)
1.教材第33页“做一做”。
(1)在题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师明确要求怎么付钱,就是求30元里面有几个5元和几个2元,同时需考虑到5元和2元的张数各自只有6张,即最多只能取6张5元或2元。试问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怎么做,加上这个条件后怎么做?这样有什么区别?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列表法把各种可能的方案列出来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案。
(3)汇报交流结果,集体订正。
2.教材第35页“练习七”第7题。
(1)求“每条船都坐满,怎样租船”就是求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求“哪个租船方案最省钱”怎么做?(学生把每一种合理的租船方案分别按照大船10元,小船8元计算价格,然后比较大小。)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哪些收获?在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比较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来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然后选择符合条件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于这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表格的结构和内容,知道表格里的条件和问题不是随意摆放的,是根据数量之间的联系安排的,然后让学生尝试填表,在反馈中进行比较,从而促使学生感受到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枚举的好处是能有效避免疏漏和重复。
派车方案
载质量2吨
载质量3吨
运煤吨数
1
4次
0次
8吨√
2
3次
1次
9吨
3
2次
2次
10吨
4
1次
2次
8吨√
5
0次
3次
9吨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案,共9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案及反思,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准备,学生准备,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内容,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策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