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494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494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494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
展开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钟金国
可能使用的原子量:Cu:64 O:16 H:1 Pb:207 S:32 C:12
选择题(5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 HCOOH+H2OHCOO-+H3O+
B. CO2+H2OH2CO3
C. CO+H2OHCO+OH-
D. HCO+H2OCO+H3O+
2、按F、Cl、Br、I顺序递增的是( )
A. 外围电子 B. 第一电离能C. 电负性 D. 原子半径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纯水加热,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溶液呈酸性
B. 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Kw均减小
C. 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c(H+)相等
D. 中和体积和pH都相等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所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相同
4、用0.1 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观察酸式滴定管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其结果会导致测得NaOH溶液的浓度( )
A. 偏高 B. 偏低 C. 准确 D. 无法判断
5、常温下,① pH=3的醋酸和② 0.01 mol·L-1 NaOH溶液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之比(①∶②)是( )
A. 1∶10 B. 1∶4 C. 10∶1 D. 无法计算
6、已知HA为酸性略强于醋酸的一元弱酸,则在0.1 mol·L-1 NaA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c(Na+)>c(A-)>c(H+)>c(OH-)
B. c(Na+)+c(H+)=c(A-)+c(OH-)
C. c(Na+)+c(OH-)=c(A-)+c(H+)
D. c(Na+)>c(OH-)>c(A-)>c(H+)
7、下列关于外围电子层排布为3s23p4的粒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它的元素符号为O
B. 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C. 它可与H2生成液态化合物
D. 其轨道表示式为
8、有pH分别为8、9、10的三种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溶液NaX、NaY、NaZ,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HX、HY、HZ三种酸中,HX酸性相对最强
B. HX、HY、HZ三者均为弱酸
C. 在X-、Y-、Z-三者中以Z-最易发生水解
D. 中和1 mol HY酸,需要的NaOH稍小于1 mol
9、元素X的某价态离子Xn+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它与N3-形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
B. 该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3∶1
C. Xn+中n=1
D. 晶体中每个Xn+周围有2个等距离且最近的N3-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离子晶体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
B. 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C. 原子晶体中一定有非极性共价键
D. 分子晶体中不一定含有共价键
二、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1、CaC2晶体的晶胞结构与NaCl晶体的相似(如图所示),但CaC2晶体中含有的哑铃形C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该晶胞为长方体)。下列关于CaC2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个Ca2+周围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C数目为6
B. 6.4 g CaC2晶体中含阴离子0.1 mol
C. 该晶体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
D. 与每个Ca2+距离相等且最近的Ca2+共有12个
12、石墨能与熔融的金属钾作用,形成石墨间隙化合物,钾原子填充在石墨各层碳原子中,比较常见的石墨间隙化合物是青铜色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可写作CxK,其平面图形如图,则x值为( )
A. 8 B. 12 C. 24 D. 60
13、若某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5周期ⅢB族
B. 该元素位于d区
C. 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D. 该元素原子N电子层共有8个电子
14、下列实验现象与结论不一致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或设计)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 | HA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 | 酸性:HB>HA |
B | 以镁、铝、氢氧化钠溶液构成原电池 | 镁表面有气泡 | 镁作原电池的负极 |
C | 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大理石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 | 粉状大理石产生气泡更快 | 反应速率:粉状大理石>块状大理石 |
D | 向盛有10滴0.1 mol·L-1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 mol·L-1 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 mol·L-1 NaI溶液 | 先有白色沉淀,后转成黄色沉淀 | Ksp(AgCl)>Ksp (AgI) |
15、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相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0.1 mol·L-1CH3COOH溶液中:c(CH3COO-)<c(H+)
B. 0.1 mol·L-1 NH4Cl溶液中:c(NH)+c(H+)=c(Cl-)+c(OH-)
C. 0.1 mol·L-1Na2CO3溶液与0.1 mol·L-1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c(CO)+2c(OH-)=c(HCO)+3c(H2CO3)+2c(H+)
D. 浓度均为0.1 mol·L-1 NH4Cl、CH3COONH4、NH4HSO4溶液中,c(NH)的大小顺序:CH3COONH4>NH4Cl>NH4HSO4
非选择题(50分)
三、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0分)
16、(10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f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元素h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
(3)ci2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4)第一电离能:h________(填“>”“<”或“=”,下同)i;电负性:g________b。
(5)下列关于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j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ⅠB族,属于ds区元素
B. d的基态原子中,2p轨道为半充满,属于p区元素
C. 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4s1,该元素一定属于第ⅠA族
D. 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2np1,该元素可能是第ⅢA族或ⅢB族
17、 (8分)Mn、Fe均为第4周期过渡金属元素,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如下表:
元素 | Mn | Fe | |
电离能/(kJ·mol-1) | I1 | 717 | 759 |
I2 | 1 509 | 1 561 | |
I3 | 3 248 | 2 957 |
回答下列问题:
(1)Mn元素基态原子价电子层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e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金属铁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下图所示。面心立方晶胞和体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Fe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Fe原子配位数之比为________。
18、(6分)(1) 以四氯化钛、碳化钙、叠氮酸盐作原料,可以生成碳氮化钛化合物。其结构是用碳原子取代氮化钛晶胞(结构如图Ⅰ)顶点的氮原子,这种碳氮化钛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 图Ⅱ是由Q、Cu、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高温超导体的晶胞结构,其中Cu为+2价,O为-2价,则Q的化合价为 价。
(3) 一种新型阳极材料LaCrO3的晶胞如图Ⅲ所示,已知距离每个Cr原子最近的原子有6个,则图Ⅲ中 (填字母)原子代表的是Cr原子。
图Ⅰ 图Ⅱ 图Ⅲ
19、 (9分)现有常温下的六种溶液:① 0.01 mol·L-1 CH3COOH溶液;② 0.01 mol·L-1 HCl溶液;③ pH=12的氨水;④ pH=12的NaOH溶液;⑤ 0.01 mol·L-1 CH3COOH溶液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⑥ 0.01 mol·L-1 HCl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
(1) 将②③混合后所得溶液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 ________(填“>”“<”或“=”)③。
(2) 若将②③等体积混合后,则所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将六种溶液稀释100倍后,比较溶液的pH:③ ________(填“>”“<”或“=”)④。
(4) 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5) 将①④ 混合,若有c(CH3COO-)>c(Na+),则混合液呈________(填字母)。
A. 酸性 B. 碱性 C. 中性 D. 三性皆有可能
(6) 若改变温度后,测得④溶液pH=10,则该温度下Kw=__________________。在该温度下,将①④混合后,测得溶液pH=7,则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________________ mol·L-1。
20. (12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滴定法对一含有少量Na2SO4的NaOH样品中NaOH的含量进行测定。回答下列问题:
(1)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该样品5.0 g,全部溶于水配制成1 000.0 mL的溶液。
用 (填仪器名称)量取20.00 mL放在锥形瓶中,滴加几滴指示剂,待测。该中和滴定中可选用的指示剂是 (任填一种),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2) 用0.10 mol·L-1稀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 稀盐酸的体积/mL |
1 | 20.00 | 24.01 |
2 | 20.00 | 23.99 |
3 | 20.00 | 22.10 |
计算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 。
(3) 若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终了气泡消失,将使所测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下同);若读酸式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正确读数,则所测结果 。
(4) 下图为25 mL 0.10 mol·L-1 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0.10 mol·L-1 CH3COOH溶液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
①B点溶液呈中性,有人据此认为,在B点时NaOH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若不正确,则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在AB区间还是BD区间内? (若正确,此问不答)。
②在D点时,溶液中c(CH3COO-)+c(CH3COOH) (填“>”、“<”或“=”)2c(Na+)。
21、(5分) (1) 在粗制CuSO4·5H2O晶体中常含有杂质Fe2+。
① 在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合适的氧化剂,使Fe2+转化为Fe3+,下列物质可作氧化剂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KMnO4 B. H2O2 C. 氯水 D. HNO3
② 然后再加入适当物质调整溶液pH至4,使Fe3+转化为Fe(OH)3,调整溶液pH可选用________(填字母)。
A. NaOH B. NH3·H2O C. CuO D. Cu(OH)2
(2) 甲同学怀疑调整溶液pH至4是否能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2+的目的,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计算确定,他查阅有关资料得到如下数据,常温下Fe(OH)3的溶度积Ksp=1.0×10-38,Cu(OH)2的溶度积Ksp=3.0×10-20,通常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0×10-5 mol·L-1时就被认定为沉淀完全,设溶液中CuSO4的浓度为3.0 mol·L-1,则Cu(OH)2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Fe3+完全沉淀[即c(Fe3+)≤1.0×10-5 mol·L-1]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__,通过计算确定上述方案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参考答案】
1、C 2、D 3、C 4、B 5、C 6、B 7、B 8、D 9、A 10、C
11、BC 12、A 13、AB 14、B 15、D
16、(1)1s22s22p5
(2)
(3) (4)> < (5)AB
17、(1)3d54s2 Mn2+转化为Mn3+时,3d能级由较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转变为不稳定的3d4状态(或Fe2+转化为Fe3+时,3d能级由不稳定的3d6状态转变为较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 (2)2∶1 3∶2
18、(1) Ti4CN3 (2) +3 (3) C
19、(1) >(1分) (2) c(NH)>c(Cl-)>c(OH-)>c(H+)(2分) (3) >(1分) (4) ②③④ (2分) (5) A(2分) (6) 10-12(2分) (10-5-10-7)或9.9×10-6(2分)
20、(1) 碱式滴定管 甲基橙(或酚酞) 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30 s内不变色(或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30 s内不变色)
(2) 96%
(3) 偏高 偏低
(4) ①否 AB ②=
21、(1) ① B ② CD (2) 4 3 可行
解析:(2) Ksp[Cu(OH)2]=c(Cu2+)·c2(OH-),则c(OH-)==1.0×10-10(mol·L-1),则c(H+)=1.0×10-4 mol·L-1,pH=4。Fe3+完全沉淀时:Ksp[Fe(OH)3]=c(Fe3+)·c3(OH-),则c(OH-)==1.0×10-11 mol·L-1,此时c(H+)=1×10-3 mol·L-1,pH=3,因此上述方案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