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重庆市大足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展开
重庆市大足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试题卷总页数:6页。2.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3. 需要填涂的地方,一律用2B铅笔涂满涂黑。需要书写的地方一律用0.5MM签字笔。4.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Ⅰ卷 选择题(单选,共40分)1.新装住房里的装饰材料、胶合板会释放出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是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该气体是( )A.CH3Cl B.NH3 C.HCHO D.SO22.下列有机物属于脂肪烃的是( )A.新戊烷 B.氯乙烷 C.硬脂酸 D.甲苯 3.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A. B.C6H5OH C.Al3+ D.CH3COO-4.在相同条件下,金属钠与下列物质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慢的是( )A.H2O B.H2CO3 C.C6H5OH D.CH3CH2OH5.用分液漏斗无法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开的是( )A.甲苯和水 B.溴乙烷和水 C.油酯和水 D.乙醛和水6.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是将水变为油的新型燃料 B.氢气是具有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的燃料C.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燃料D.石油和煤都是可再生的化石燃料7.在①丙烯 ②氯乙烯 ③溴苯 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8.高聚物的单体是( )A.氯乙烯 B.氯乙烯和乙烯9.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发生反应B.肥皂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不能重新溶于水10.在—CH3,—OH,—C6H5和 —COOH四种基团中,不同基团两两组合成的化合物中,其水溶液能够与碳酸氢钠反应的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11.由溴乙烷制取乙二醇(HOCH2CH2OH),依次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A.取代 加成 水解 B.消去 加成 水解C.水解 消去 加成 D.消去 水解 取代12.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L pH=1的乙酸溶液中H+数小于0.1NA B.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AC.28g乙烯和丙烯所含碳氢键的数目为4NA D.1 mol 甲基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13. 某小分子抗癌药物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以和5mol NaOH反应B.该有机物容易发生加成、取代、中和、消去等反应C.该有机物遇FeCl3溶液不变色,但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1mol该有机物与浓溴水或氢气反应,最多消耗3mol Br2或6molH214.在下列有色试剂褪色现象中,其褪色原理相同的是( ) A.乙烯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Cl2和SO2均能使品红褪色C.苯和乙炔都能使溴水褪色 D.甲苯和乙醛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15.2,3,4-三甲基戊烷的一氯代物可能有( )A .2种 B.3种 C. 4种 D.5种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与环丙烷(C3H6)互为同系物B.乙烯和聚乙烯均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C.皮肤沾上浓HNO3变成黄色,立即用饱和NaOH溶液冲洗D.丙酸、乙酸甲酯和2-羟基丙醛(CH3CHOHCHO)互为同分异构体17.为鉴定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鉴定实验步骤为:①加入AgNO3溶液;②加入少许卤代烃试样;③加热;④加入NaOH溶液;⑤加入过量的HNO3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②④③① B.②③① C.②④③⑤① D.②⑤③①18.已知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11H12OCl2 B.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数最多为10个C.与NaOH醇溶液在加热条件下消去氯原子D.在铜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能被O2氧化成醛19.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pH=3的盐酸溶液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c(Cl-)> c(NH4+) >c(OH-) >c(H+)B.0.1 mol·L-1 Na2CO3溶液中:c(Na+)+c(H+)=c(HCO3-)+c(CO32-)+c(OH-)C.0.1 mol·L-1 NaHS溶液中:c(H+)+ c(H2S)=c(S2-)+ c(OH-)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F和NaF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Na+)=c(HF)+c(F-)20.已知CH4(g)+H2O(g)=CO(g)+3H2(g) △H= +206kJ / molCH4(g)+CO2(g)=2CO(g)+2H2 (g) △H= +247kJ / molC—H键的键能约为413 kJ / mol,O—H键的键能约为463 kJ / mol,H—H键的键能约为436 kJ / mol,则CO2中C=O键的键能约为( )A.797.5 kJ / mol B.900.5 kJ / mol C.962.5 kJ / mol D.1595 kJ / molⅡ卷 非选择题(60分)21(12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羟基的电子式 ,(CH3)3COH的名称 (系统命名法)(2)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对应类型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酸: 酯: 醚 : 酮: (3)下列各组物质:① O2和O3 ②乙醇和甲醚 ③ 淀粉和纤维素 ④ 苯和甲苯 ⑤ 和 ⑥ 和 ⑦ CH3CH2NO2和A.互为同系物的是 , 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C.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22(12分).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下列甲、乙两种成分:(1)乙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2)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已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下同):设计步骤①的目的是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反应条件)。(3)欲检验乙中的含氧官能团,选用下列的一种试剂是 (填序号)。 A.溴水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溴的CCl4溶液 D.银氨溶液(4)乙经氢化和氧化得到丙()。写出同时符合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③核磁共振氢谱图上产生4个吸收峰等要求的丙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 。23(12分).下图是有机化学中的几个重要实验。图一是制取乙酸乙酯,图二是验证醋酸、碳酸、苯酚酸性强弱;图三是实验室制取乙炔并检验其部分性质。请根据要求填空。 (1)图一中A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A的导管应与 相连(填字母)。(2)图二中的E和F分别盛装的药品应为 和 。A.石蕊溶液 B.苯酚钠溶液 C.碳酸氢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3)图三中乙装置的作用是 ,实验过程中发现燃烧非常剧烈,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24.(10分)下图中的A、B、C、D、E、F、G均为有机物(有些物质未写出)据上图回答问题:(1)A的结构简式 ,D的名称是 。(2)反应①③④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 和 (3)除去F中杂质C、D时,最后要用分液的方法进行混和物的分离,F产物从分液漏斗的 (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4)写出反应②的反应方程式为 。25(14分).(1)已知CO2+3H2 CH3OH+H2O,在120℃时22gCO2发生上述反应,其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单位为kJ·mol-1)。①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 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反应,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化学平衡,v(H2)= mol/(L·min),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有 (填字母)。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D.再充入3 mol H2 E.充入He(g),使体系总压强增大(2)工业上常利用“隔膜电解法”处理高浓度乙醛废水。其原理是使乙醛分别在阴、阳极发生反应生成乙醇和乙酸,总反应式为2CH3CHO+H2O====CH3CH2OH+CH3COOH。实验室按图所示装置来模拟乙醛废水的处理(以一定浓度的乙醛和Na2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①若以甲醇碱性燃料电池为直流电源,则燃料电池中b极应通入 (填化学式)。②电解池阳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在实际工艺处理中,阴极区乙醛的去除率可达60%。若在两极区分别注入乙醛含量为3g·L-1的废水1 m3,可得到乙醇________kg(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AADDBBCC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ADCDCACA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12分)(1)H(2分) 2-甲基-2-丙醇(2分)(2)④,②,①,③(每空1分)(3)④(1分),②⑦(2分),⑤(1分)22.(12分)(1)醛基、碳碳双键(各1分,共2分多答错答不给分,少答答对一个给1分) (2)保护碳碳双键(2分) (2分)(3)D(2分) (4) (各2分) 23.(12分)(1)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 (2分) B(2分)(2)C(2分);B(2分)(3)除去乙炔中H2S和PH3等杂质(2分)直接用水与电石反应,导致生成气体的速度很快(2分)24.(10分)(1) (2分) 乙醇(1分)(2)水解反应(取代反应)(1分),酯化反应(取代反应)(1分), 消去反应(1分) (3) 上口倒出 (2分) (4) (2分)25.(1)①CO2(g)+3H2(g) CH3OH(g)+H2O(g),ΔH=-890 kJ·mol-1 (2分) ②K=c(CH3OH)c(H2O) / c(CO2)c(H2)3(2分) ③0.225 (2分) C、D(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且对给1分)(2)① CH3OH (2分)② CH3CHO-2e-+H2O===CH3COOH+2H+ (2分) ③ 1.88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