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化学】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化学】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第1页
    【化学】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第2页
    【化学】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展开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命题:廖玲秀                   审题:赵爽注意:本试卷共 4 页,答题卡 1 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正式开考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黑色水性笔填写清楚,用2B铅笔在填涂区准确涂好自己的考号,并检查是否完全正确;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直接在试卷上做答不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Br—80   Ag—108I卷(选择题20小题,共5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前5题每小题2分,后15题每小题3分,共55分)1.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抗氧化剂  B.调味剂  C.着色剂   D.增稠剂2.已知4NH3+ 5O2==4NO + 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正确的关系是   A. 4v(NH3)=5v(O2)    B.5v(O2)= 6v(H2O)    C.6v(NH3)=4v(H2O)    D.5v(O2)= 4v(NO)3.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在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0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C的体积分数下降    C. B的转化率升高   D. x+y<z4.常温下柠檬水溶液的pH3,其中的c(OH-)   A0.1 mol/L   B1×10-3 mol/L     C1×10-11 mol/L      D1×10-7 mol/L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热反应不需加热即可发生B.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能外,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C. 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 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多少有关6.室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NaZ溶液,其pH依次为78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XHYHZ三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ZHYHXBHX是强酸,HYHZ是弱酸,且HZ的酸性强于HYCXYZ三种酸根离子均能水解,且水解程度ZYXD.三种盐溶液中XYZ的浓度大小顺序为c(X)c(Y)c(Z)7.已知Ksp(AgBr) = 5.53×10-13, Ksp(AgCl)= 1.77×10-10,AgClAgBr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浓AgNO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   A.只有AgBr沉淀生成                             BAgClAgBr沉淀等量生成CAgClAgBr沉淀都有,但以AgCl沉淀为主DAgClAgBr沉淀都有,但以AgBr沉淀为主8.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B.锌与稀硫酸反应时,用锌粉代替锌块可使反应加快C.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D.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仍然能阻止铁被氧化9.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 3C(s)==K2S(s)+N2(g)+3CO2(g)    ΔH= x kJ·mol1     已知碳的燃烧热ΔH1= a kJ·mol1   S(s)+2K(s)==K2S(s)     ΔH2=b kJ·mol1     2K(s)+N2(g)+3O2(g)==2KNO3(s)     ΔH3=c kJ·mol1   x为(   A .3a+bc      B.c + 3ab       C.a+bc        D.c+ab10.某电池以K2FeO4Zn为电极材料,KOH溶液为电解溶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B.正极反应式为2FeO42+ 10H++6e=Fe2O3+5H2O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D.电池工作时溶液中所有阴离子均向负极迁移1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某储氢反应:MHx(s)+yH2(g)MHx+2y(s) ΔH<0达到化学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降温,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小                     B吸收y mol H2只需1 mol MHxC.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时则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D.若向容器内通入少量氢气,则v(放氢)>v(吸氢)12.室温下,向下列溶液中通入相应的气体至溶液pH=7(通入气体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可忽略),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0.10mol·L1CH3COONa溶液中通入HClc(Na)>c(CH3COOH)=c(Cl)B0.10mol·L1NH4HCO3溶液中通入CO2c(NH4)=c(HCO3)c(CO32) C0.10mol·L1Na2SO3溶液通入SO2c(Na)=2[c(SO32)c(HSO3)c(H2SO3)]D0.10mol·L1NaHSO3溶液中通入NH3c(Na)>c(NH4)>c(SO32)13.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的盐酸B.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C.工业合成氨时使用铁触媒为催化剂D.碳跟氧气反应的实验中增加O2的量可以减少CO的生成14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NaOH溶液和C2V2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pH7,则一定是C1V1C2V2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C(OH-)
    C.当pH=7时,若V1V2,一定是C2C1  D.若V1V2C1C2,则C(CH3COO-)C(CH3COOH)=C(Na+)15. 已知 25Ksp[Mg(OH)2]1.8×10-11Ksp[Fe(OH)3]8.0×10-38Kb(NH3·H2O)=1.8×10-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25时,向等浓度的MgCl2FeCl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出现红褐色沉淀B25时,MgCl2溶液中有少量FeCl3时,可以加入MgO进行除杂C25时,加大量水稀释氨水,电离程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强D25时,NH4H2ONH3·H2OH的平衡常数为56×101016.氢气与氧气生成水的反应是氢能源应用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反应2H2(g)+O2(g) 2H2O(g)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ΔH<0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常温常压下,氢氧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消耗11.2 L H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02×1023D.反应2H2(g)+O2(g) 2H2O(g)ΔH可通过下式估算:ΔH=反应中形成新共价键的键能之和反应中断裂旧共价键的键能之和17.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               B0.1 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CCH3COOH溶液与Na2CO3反应生成CO2        D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18.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 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XYZ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2      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气体分压(P)=气体总压(P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ʋʋ均减小,平衡不移动B. 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C. 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24.0P20. 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Ka1=1.1×103 K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       Cb点的混合溶液pH大于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OH)>c(K+)II卷(非选择题,共45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题,共 35分)21. IV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5分)ICuCl2溶液显     性,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II)BaSO4浊液中存在      平衡,其表达式为:                               III已知:2CH3OHl+3O2g═2CO2g+4H2OgH1=﹣1275.6kJ/mol2COg+O2g═2CO2gH2=﹣566.0kJ/molH2Og═H2OlH3=﹣44.0kJ/mol 上述三个反应或变化中,S0的是           .甲醇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IV已知碳酸H2CO3Ka1=4.3×10-7Ka2=5.6×10-11,草酸H 2C2O4Ka1=5.9×10-2Ka2=6.4×10-5       0.1 mol/L Na2CO3溶液的pH____________0.1 mol/L Na 2C2O4溶液的pH。(选填大于”“小于等于),等浓度草酸溶液和碳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若将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和碳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各种粒子浓度大小的顺序正确的是_____。(选填编号)AcH+>cHC2O4-> cHCO3-> cCO32-BcHCO3-> cHC2O4-cC2O42-> cCO32-CcH+> cHC2O4-> cC2O42-> cCO32-  DcH2CO3> cHCO3-> cHC2O4-> cCO32-22.(每空2分,共8分)在容积为2.00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ΔH________0(大于小于”)100 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在060 s时段,反应的平衡常数K1________(2)100 时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增大一倍,平衡向________(正反应逆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后N2O4的浓度范围是                         23(每空2分共12)I多晶硅是制作光伏电池的关键材料。以下是由粗硅制备多晶硅的简易过程。回答下列问题:).硅粉与HCl300时反应生成1mol SiHCl3气体和,放出225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将氢化为有三种方法,对应的反应依次为:  反应______(用表示)。温度升高,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III)如图为绿色电源二甲醚(CH3OCH3)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b电极是________极。请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三、实验题(10分)24乙二酸俗名草酸,下面是甲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草酸晶体(H2C2O4·xH2O)和草酸(H2C2O4)分别进行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甲组同学的研究课题是:探究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x值。通过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网络查询得,草酸易溶于水,水溶液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2MnO45H2C2O46H    2Mn210CO28H2O甲组的同学设计了滴定的方法测定x值。a.称取1.260 g纯草酸晶体,将其制成100.00 mL水溶液为待测液。b.取25.00 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H2SO4c.用浓度为0.1000 mol/L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10.00 mL 滴定时,将KMnO4标准液在图中的      (填)滴定管中。 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可以是                                         通过上述数据,求得x            讨论:若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       (填偏大偏小不变,下同)。若滴定时所用的KMnO4溶液因久置而导致浓度变小,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      
    【参考答案】1A   2C   3B   4C   5A   6D   7C   8D   9A    10D  11C  12A  13A  14A  15C  16A  17B  18C  19B   20.D 21、(I)酸  Cu2++2H2O    Cu(OH)2+2H+   (II)溶解   BaSO4S    Ba2+aq+SO42-aqIII②③CH3OHl+O2g==COg+2H2OlH=﹣442.8kJ/molIV)大于;草酸(H2C2O4);AC22(1)大于          0.36 mol·L1(2) 正反应       0    mol/L<cN2O4<   0.02     mol/L23、(I           减小(III)     C2H6O-12e-+3H2O  =2CO2+12H+ 24偏大(2分)偏小(2分)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