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9-2020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展开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9-2020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下图为“我国生态问题主要分布省区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不同地区及其生态问题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
A.C地区—荒漠化 B.B地区—水土流失
C.D地区—盐碱化 D.A地区—石漠化
2.目前治理C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 )
A.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B.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C.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防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D.跨流域调水,大力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
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 B.火山、地震频发
C.荒漠化日趋严重 D.臭氧层空洞扩大
4.可持续发展需要公众参与,下列有利于制止该“环境变迁”的行动有( )
①采用节水措施 ②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③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 ④购买节能电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解决全球变暖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①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保护技术、援助资金
②发达国家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至发展中国家
③发展中国家能源利用效率低,更应该减少排放量
④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被破坏。它是英国经济学家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性的经济模式。据此完成下题。
6.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
A.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B.围湖造田,开垦荒山
C.南水北调,发展生产 D.发展工业,污水排入江河
7.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
A.全球变暖 B.破坏性地震
C.酸雨危害 D.土地沙漠化
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题。
8.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
A.重金属盐 B.氮、磷营养物
C.固体废弃物 D.泄漏的石油
9.赤潮爆发的海域一般( )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 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 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
10.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
A.赤道附近 B.大洋中部
C.中、低纬近海 D.高纬近海
上图为局部经纬网示意图,相邻的经、纬线之间的度数相差10°,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1.关于各点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在⑦的西南方 B.③在④的正北方
C.⑤在⑥的正西方 D.④在⑤的东南方
12.②③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
A.1110千米 B.2220千米
C.555千米 D.3330千米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3.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 50米 B.55米
C.60米 D.65米
14.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米。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 )
A. 15米 B.40米
C.65米 D.90米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图中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6分)
(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6分)
(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6分)
(4)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6分)
17.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C点的地理坐标为 ,C点关于地心对称点的地理坐标为 。
(每空2分共4分)
(2)沿A向B沿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为 。(4分)
(3)A在B的 方向;B在C的 方向。(每空2分共4分)
(4)BC间的最短距离为 。(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DACD
6—10 CBBCC
11—15 DACCB
二、综合题
16.(1)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东北低)。(3分)
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3分)
(答出其他合理理由也可得3分。)
(2)问题:泥沙淤积(2分)
原因: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入灌渠后流速变缓,泥沙易沉积。(4分)
(3)河套灌渠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3分)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3分)
(4)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②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③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④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理力度;⑤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
(答出其中1项得2分,答出其中3项即可得6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6分。)
17.(1)(50°S,45°E )(50°N,135°W )(每空2分共4分)
(2)前半段向西南,后半段向西北(4分)
(3)正东 正北 (每空2分共4分)
(5)5550Km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