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宁夏贺兰县景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试卷
展开
宁夏贺兰县景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Na:23 Al:27 K:39 Fe:56 Cu:64 Ca:40
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应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热ΔH=E2-E1
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吸热反应一定要加热后才能发生
D.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2.自然界中发生的一个固氮反应是N2(g)+O2(g)2NO(g),三种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依次为946 kJ·mol-1、498 kJ·mol-1、632 kJ·mol-1,则上述反应中,ΔH= ( )
A.-180 kJ·mol-1 B.+180 kJ·mol-1 C.+812 kJ·mol-1 D.-812 kJ·mol-1
3.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 有关物质燃烧时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C(s)+O2(g)CO(g) ΔH=+110.5 kJ·mol-1
B.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C.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D.H2(g)+O2(g)H2O(g)ΔH=-241.8 kJ·mol-1
4.25 ℃时,关于体积为20 mL pH=11的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pH比0.0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小
B.c(NH3·H2O)+c(N)=0.001 mol·L-1
C.向其中加入20 mL pH=3的硫酸,混合溶液pH>7
D.加水稀释至200 mL,溶液的pH等于10
5.室温时,已知Ka(CH3COOH)=Kb(NH3·H2O)。关于浓度均为0.1 mol·L-1的醋酸和氨水的两种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溶液的pH之和为14
②两溶液中醋酸和NH3·H2O的电离程度相同
③两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降低
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pH=7,由水电离出c(H+)=1×10-7 mol·L-1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已知HA的酸性比HB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
A.c(OH-)>c(HA)>c(HB)>c(H+) B.c(OH-)>c(A-)>c(B-)>c(H+)
C.c(OH-)>c(B-)>c(A-)>c(H+) D.c(OH-)>c(HB)>c(HA)>c(H+)
7.下列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
A.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aq)离子总数小于NaClO(aq)中离子总数
B.25 ℃时,pH=3的硫酸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pH=11的氨水中水的电离程度
C.0.1 mol·L-1 (NH4)2CO3溶液中的c(N)大于0.1 mol·L-1的NH4Cl溶液中的c(N)的2倍
D.常温下,将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溶液中c(Na+)大于c(Cl-)
8.室温下,用0.100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 mol·L-1 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表示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
B.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1×10-5
C.pH>7时,滴定醋酸消耗V(NaOH)一定大于20 mL
D.V(NaOH)=20 mL时,两份溶液中c(Cl-)=c(CH3COO-)
9.已知lg 2=0.301 0,Ksp[Mn(OH)2]=2.0×10-13。实验室制氯气的废液中含c(Mn2+)=0.1 mol·L-1,向该溶液中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至Mn2+完全沉淀的最小pH等于 ( )
A.8.15 B.9.3 C.10.15 D.11.6
10.已知:pK=-lg K,25 ℃时,二元酸H2A的pK1=1.85, pK2=7.19。25 ℃时,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1 H2A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点所得溶液中:V0=10 mL
B.c点所得溶液中:c(A2- )=c(HA-)
C.b点所得溶液中:c(H2A)+c(H+)=c(HA-)+c(OH-)
D.d点所得溶液中:A2-的水解平衡常数K1=1×10-7.19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B.由于Ksp(ZnS)>Ksp(CuS),所以ZnS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沉淀
C.其他条件不变,离子浓度改变时,Ksp不变
D.两种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
12.对Ca(OH)2(Ksp=5.5×10-6)、Mg(OH)2(Ksp=1.2×10-11)、AgCl(Ksp=1.56×10-10)三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OH)2的溶解度最小
B.Ca(OH)2的溶解度最小
C.AgCl的溶解度最小
D.同一温度下Ksp越大的溶解度也越大
13已知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ΔH=-92.0 kJ·mol-1,将1 mol N2和3 mol H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保持恒温恒压,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N2的转化率为20%。若在相同条件下,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2 mol NH3,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热量变化是( )
A.吸收18.4 kJ热量 B.吸收73.6 kJ热量
C.放出18.4 kJ热量 D.放出73.6 kJ热量
14.T ℃时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进行的前3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v(X)=0.3 mol·(L·min)-1
B.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2Z(g)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
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15.容积均为1 L的甲、乙两个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 mol A、2 mol B和1 mol A、1 mol B,相同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A(g)+B(g)xC(g) ΔH<0。测得两容器中c(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1
B.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
C.给乙容器升温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D.甲和乙中B的平衡转化率相等
16.已知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K(HF)>K(HCN),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CN和NaF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c(OH-)>c(HF)>c(HCN)>c(H+)
B.c(OH-)>c(CN-)>c(F-)>c(H+)
C.c(OH-)>c(F-)>c(CN-)>c(H+) D.c(F-)>c(OH-)>c(HCN)>c(HF)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pH=7时,c(S)>c(N)
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1=10c2
C.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D.向0.1 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增大
18.常温下,取0.2 mol·L-1HX溶液与0.2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8,则下列说法(或关系式)正确的是( )
A.c(Na+)-c(X-)=9.9×10-7 mol·L-1 B.c(Na+)=c(X-)+c(HX)=0.2 mol·L-1
C.c(OH-)-c(HX)=c(H+)=1×10-6 mol·L-1 D.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8 mol·L-1
19.常温下,将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实验
编号
c(HA)/
(mol·L-1)
c(NaOH)/
(mol·L-1)
混合溶
液的pH
甲
0.1
0.1
pH=a
乙
0.2
0.2
pH=9
丙
c1
0.2
pH=7
丁
0.2
0.1
pH<7
A.a>9
B.在乙组混合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5mol·L-1
C.c1=0.2
D.丁组混合液中:c(Na+)>c(A-)>c(H+)>c(OH-)
20.K、Ka、KW分别表示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常数和水的离子积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500 ℃、20 MPa条件下,在5 L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的反应,使用催化剂后K增大
B.室温下K(HCN)
C.25 ℃时,pH均为4的盐酸和NH4I溶液中KW不相等
D.2SO2+O22SO3达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时K不变,SO2的转化率可能增大、减小或不变
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21(6分)已知某反应A(g)+B(g)C(g)+D(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该反应的ΔH= kJ·mol-1(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1 mol气体A和1 mol气体B具有的总能量比1 mol气体C和1 mol气体D具有的总能量 (填“一定高”“一定低”或“高低不一定”)。
(2)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增大,则E1和E2的变化是:E1 ,E2 ,Δ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2. (14分)
Ⅰ(8分)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
(1)该温度下,在2 L盛有Fe2O3粉末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气体,10 min后,生成了单质铁11.2 g。则10 min 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请用上述反应中某种气体的有关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① ; ② 。
(3)某些金属氧化物粉末和铝粉在镁条的引燃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下列反应速率(v)和温度(T)的关系示意图中与铝热反应最接近的是 。
(4)写出氢氧化铝在水中发生碱式电离的电离方程式: ;
欲使上述体系中铝离子浓度增加,可加入的物质是 。
Ⅱ.(6分)
(1)在一定温度下,有下列反应发生:Fe2O3(s)+3CO(g)2Fe(s)+3CO2(g)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2)在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许浓盐酸,其目的是 ;不断加热FeCl3溶液,蒸干其水分并灼烧固体,最后得到的物质是 。
(3)已知:Fe2O3(s)+C(s)CO2(g)+2Fe(s)ΔH=+234.1kJ·mol-1
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则2Fe(s)+O2(g)Fe2O3(s)的ΔH是 。
(4)Fe(OH)2在空气中短时间内可被氧化为Fe(OH)3,发生的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填字母)。
A.该反应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 B.该反应是熵增加的反应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3(20分)
Ⅰ(10分)现将0.04 mol·L-1的某酸(A)溶液和0.02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混合溶液Q。
(1)若A为CH3COOH,Q呈酸性,溶液中所有离子按浓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若A为HCl,100 ℃时(KW=10-12),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 mol·L-1;若A为H2S,Q接近中性,则HS-的电离能力 水解能力(填“>”“<”“=”或“无法确定”)。
(2)根据(1)中信息比较相同条件下,浓度均为0.01 mol·L-1的①NaHS、②CH3COONa、③NaCl溶液中,阴离子总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序号)。
(3)用浓度为0.01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①HCl溶液、②CH3COOH溶液、③H2S溶液,当滴定至中性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a mL、b mL、c mL,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
Ⅱ.NaHSO4与NaHCO3是两种重要的酸式盐。
(1)NaHSO4固体溶于水显酸性,而NaHCO3固体溶于水显碱性,请用离子方程式并配以必要的文字来说明NaHCO3固体溶于水显碱性的原因
(2)常温下把1 mL 0.2 mol·L-1的NaHSO4溶液加水稀释成2 L溶液,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为 。
(3)NaHSO4和NaHCO3两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在以上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此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若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4.(10分)电离平衡常数(用Ka表示)的大小可以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25 ℃时,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式
HF
H2CO3
HClO
电离平衡
常数(Ka)
7.2×10-4
K1=4.4×10-7
K2=4.7×10-11
3.0×10-8
(1)将浓度为0.1 mol·L-1HF溶液加水稀释一倍(假设温度不变),下列各量增大的是 。
A.c(H+) B.c(H+)·c(OH-) C. D.
(2)25 ℃时,在20 mL 0.1 mol·L-1氢氟酸中加入V mL 0.1 mol·L-1 NaOH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3的HF溶液和pH=11的NaF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相等
B.①点时pH=6,此时溶液中c(F-)-c(Na+)=9.9×10-7 mol·L-1
C.②点时,溶液中的c(F-)=c(Na+)
D.③点时V=20 mL,此时溶液中c(F-)
(3)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四种溶液:①Na2CO3溶液;②NaHCO3溶液;③NaF溶液;④NaClO溶液。依据数据判断pH由大到小的是 。
(4)Na2CO3溶液显碱性是因为C水解的缘故,请设计简单的实验事实证之 。
(5)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1971年美国科学家用氟气通过细冰末时获得HFO其结构式为H—O—F。HFO与水反应得到HF和化合物A,每生成1 mol HF转移 mol电子。
25(10分).
Ⅰ(4分).已知:Cu(OH)2(s)Cu2+(aq)+2OH-(aq),Ksp=c(Cu2+)·c2(OH-)=2×10-20。当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幂的乘积大于溶度积时,则产生沉淀,反之固体溶解。
(1)某CuSO4溶液里c(Cu2+)=0.02 mol·L-1,如果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使之大于________。
(2)要使0.2 mol·L-1CuSO4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的pH为________。
Ⅱ(6分). (1)常温下,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CH3COONa溶液、NH4Cl溶液、盐酸和NaNO3溶液中的一种。已知A、B的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A、C溶液的pH相同。
则:①B是 溶液,C是 。
②常温下若B溶液中c(OH-)与C溶液中的c(H+)相同,B溶液的pH用pHb表示,C溶液的pH用pHc表示,则pHb+pHc= (填数值)。
(2)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以下几种:
①c(Cl-)>c(N)>c(H+)>c(OH-) ②c(Cl-)>c(N)>c(OH-)>c(H+)
③c(N)>c(Cl-)>c(OH-)>c(H+) ④c(Cl-)>c(H+)>c(N)>c(OH-)
则:(Ⅰ)上述关系一定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Ⅱ)若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填序号)。
(Ⅲ)若四种离子浓度关系有c(N)=c(Cl-),则该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参考答案
1-5 BBBCA 6-10 ADBCB 11-15 DCBBA 16-20DCABD
21答案: (6分) 每空1分
(1)吸热 E1-E2 一定低
(2)减小 减小 不变
22. (14分)
Ⅰ(8分)答案:(1)0.015 mol·(L·min)-1 (2分)
(2)①CO(或CO2)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1分)
②CO(或CO2)的质量不再改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分)
(3)b (1分)
(4)Al(OH)3Al3++3OH- (2分) 盐酸(或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分)
Ⅱ(6分)答案:(1) (1分)
( 2)抑制Fe3+水解 (1分) Fe2O3(1分)
(3)-824.35 kJ·mol-1 (2分)
(4)B (1分
23(20分)
答案:Ⅰ(10分)每空2分
(1)c(CH3COO-)>c(Na+)>c(H+)>c(OH-) 10-10 <
(2)③>②>①
(3)a>b>c
Ⅱ(10分)答案:(1)NaHCO3Na++HC, HC+H2OH2CO3+OH-,
HCC+H+,且HC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故溶液呈碱性
(2)1×10-10 mol·L-1
(3)H++HCH2O+CO2↑
(4)2H++S+Ba2++2OH-BaSO4↓+2H2O S+Ba2+BaSO4↓
(5)HC+Ba2++OH-BaCO3↓+H2O
24(10分)每空2分
答案:(1)CD (2)BC
(3)①④②③(或①>④>②>③,用物质名称表示也对)
(4)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或变浅
(5)2
25(10分)每空2分
答案:Ⅰ(4分).
(1)5 (2)6
Ⅱ. (6分) 答案
(1)①CH3COONa 盐酸 ②14
(2)(Ⅰ)② (Ⅱ)① (Ⅲ)中性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Na:23 Al:27 K:39 Fe:56 Cu:64 Ca:40
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应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热ΔH=E2-E1
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吸热反应一定要加热后才能发生
D.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2.自然界中发生的一个固氮反应是N2(g)+O2(g)2NO(g),三种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依次为946 kJ·mol-1、498 kJ·mol-1、632 kJ·mol-1,则上述反应中,ΔH= ( )
A.-180 kJ·mol-1 B.+180 kJ·mol-1 C.+812 kJ·mol-1 D.-812 kJ·mol-1
3.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 有关物质燃烧时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C(s)+O2(g)CO(g) ΔH=+110.5 kJ·mol-1
B.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C.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D.H2(g)+O2(g)H2O(g)ΔH=-241.8 kJ·mol-1
4.25 ℃时,关于体积为20 mL pH=11的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pH比0.0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小
B.c(NH3·H2O)+c(N)=0.001 mol·L-1
C.向其中加入20 mL pH=3的硫酸,混合溶液pH>7
D.加水稀释至200 mL,溶液的pH等于10
5.室温时,已知Ka(CH3COOH)=Kb(NH3·H2O)。关于浓度均为0.1 mol·L-1的醋酸和氨水的两种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溶液的pH之和为14
②两溶液中醋酸和NH3·H2O的电离程度相同
③两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降低
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pH=7,由水电离出c(H+)=1×10-7 mol·L-1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已知HA的酸性比HB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
A.c(OH-)>c(HA)>c(HB)>c(H+) B.c(OH-)>c(A-)>c(B-)>c(H+)
C.c(OH-)>c(B-)>c(A-)>c(H+) D.c(OH-)>c(HB)>c(HA)>c(H+)
7.下列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
A.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aq)离子总数小于NaClO(aq)中离子总数
B.25 ℃时,pH=3的硫酸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pH=11的氨水中水的电离程度
C.0.1 mol·L-1 (NH4)2CO3溶液中的c(N)大于0.1 mol·L-1的NH4Cl溶液中的c(N)的2倍
D.常温下,将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溶液中c(Na+)大于c(Cl-)
8.室温下,用0.100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 mol·L-1 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表示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
B.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1×10-5
C.pH>7时,滴定醋酸消耗V(NaOH)一定大于20 mL
D.V(NaOH)=20 mL时,两份溶液中c(Cl-)=c(CH3COO-)
9.已知lg 2=0.301 0,Ksp[Mn(OH)2]=2.0×10-13。实验室制氯气的废液中含c(Mn2+)=0.1 mol·L-1,向该溶液中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至Mn2+完全沉淀的最小pH等于 ( )
A.8.15 B.9.3 C.10.15 D.11.6
10.已知:pK=-lg K,25 ℃时,二元酸H2A的pK1=1.85, pK2=7.19。25 ℃时,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1 H2A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点所得溶液中:V0=10 mL
B.c点所得溶液中:c(A2- )=c(HA-)
C.b点所得溶液中:c(H2A)+c(H+)=c(HA-)+c(OH-)
D.d点所得溶液中:A2-的水解平衡常数K1=1×10-7.19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B.由于Ksp(ZnS)>Ksp(CuS),所以ZnS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沉淀
C.其他条件不变,离子浓度改变时,Ksp不变
D.两种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
12.对Ca(OH)2(Ksp=5.5×10-6)、Mg(OH)2(Ksp=1.2×10-11)、AgCl(Ksp=1.56×10-10)三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OH)2的溶解度最小
B.Ca(OH)2的溶解度最小
C.AgCl的溶解度最小
D.同一温度下Ksp越大的溶解度也越大
13已知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ΔH=-92.0 kJ·mol-1,将1 mol N2和3 mol H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保持恒温恒压,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N2的转化率为20%。若在相同条件下,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2 mol NH3,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热量变化是( )
A.吸收18.4 kJ热量 B.吸收73.6 kJ热量
C.放出18.4 kJ热量 D.放出73.6 kJ热量
14.T ℃时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进行的前3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v(X)=0.3 mol·(L·min)-1
B.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2Z(g)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
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15.容积均为1 L的甲、乙两个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 mol A、2 mol B和1 mol A、1 mol B,相同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A(g)+B(g)xC(g) ΔH<0。测得两容器中c(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1
B.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
C.给乙容器升温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D.甲和乙中B的平衡转化率相等
16.已知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K(HF)>K(HCN),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CN和NaF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c(OH-)>c(HF)>c(HCN)>c(H+)
B.c(OH-)>c(CN-)>c(F-)>c(H+)
C.c(OH-)>c(F-)>c(CN-)>c(H+) D.c(F-)>c(OH-)>c(HCN)>c(HF)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pH=7时,c(S)>c(N)
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1=10c2
C.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D.向0.1 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增大
18.常温下,取0.2 mol·L-1HX溶液与0.2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8,则下列说法(或关系式)正确的是( )
A.c(Na+)-c(X-)=9.9×10-7 mol·L-1 B.c(Na+)=c(X-)+c(HX)=0.2 mol·L-1
C.c(OH-)-c(HX)=c(H+)=1×10-6 mol·L-1 D.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8 mol·L-1
19.常温下,将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实验
编号
c(HA)/
(mol·L-1)
c(NaOH)/
(mol·L-1)
混合溶
液的pH
甲
0.1
0.1
pH=a
乙
0.2
0.2
pH=9
丙
c1
0.2
pH=7
丁
0.2
0.1
pH<7
A.a>9
B.在乙组混合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5mol·L-1
C.c1=0.2
D.丁组混合液中:c(Na+)>c(A-)>c(H+)>c(OH-)
20.K、Ka、KW分别表示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常数和水的离子积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500 ℃、20 MPa条件下,在5 L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的反应,使用催化剂后K增大
B.室温下K(HCN)
D.2SO2+O22SO3达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时K不变,SO2的转化率可能增大、减小或不变
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21(6分)已知某反应A(g)+B(g)C(g)+D(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该反应的ΔH= kJ·mol-1(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1 mol气体A和1 mol气体B具有的总能量比1 mol气体C和1 mol气体D具有的总能量 (填“一定高”“一定低”或“高低不一定”)。
(2)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增大,则E1和E2的变化是:E1 ,E2 ,Δ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2. (14分)
Ⅰ(8分)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
(1)该温度下,在2 L盛有Fe2O3粉末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气体,10 min后,生成了单质铁11.2 g。则10 min 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请用上述反应中某种气体的有关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① ; ② 。
(3)某些金属氧化物粉末和铝粉在镁条的引燃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下列反应速率(v)和温度(T)的关系示意图中与铝热反应最接近的是 。
(4)写出氢氧化铝在水中发生碱式电离的电离方程式: ;
欲使上述体系中铝离子浓度增加,可加入的物质是 。
Ⅱ.(6分)
(1)在一定温度下,有下列反应发生:Fe2O3(s)+3CO(g)2Fe(s)+3CO2(g)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2)在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许浓盐酸,其目的是 ;不断加热FeCl3溶液,蒸干其水分并灼烧固体,最后得到的物质是 。
(3)已知:Fe2O3(s)+C(s)CO2(g)+2Fe(s)ΔH=+234.1kJ·mol-1
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则2Fe(s)+O2(g)Fe2O3(s)的ΔH是 。
(4)Fe(OH)2在空气中短时间内可被氧化为Fe(OH)3,发生的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填字母)。
A.该反应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 B.该反应是熵增加的反应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3(20分)
Ⅰ(10分)现将0.04 mol·L-1的某酸(A)溶液和0.02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混合溶液Q。
(1)若A为CH3COOH,Q呈酸性,溶液中所有离子按浓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若A为HCl,100 ℃时(KW=10-12),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 mol·L-1;若A为H2S,Q接近中性,则HS-的电离能力 水解能力(填“>”“<”“=”或“无法确定”)。
(2)根据(1)中信息比较相同条件下,浓度均为0.01 mol·L-1的①NaHS、②CH3COONa、③NaCl溶液中,阴离子总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序号)。
(3)用浓度为0.01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①HCl溶液、②CH3COOH溶液、③H2S溶液,当滴定至中性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a mL、b mL、c mL,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
Ⅱ.NaHSO4与NaHCO3是两种重要的酸式盐。
(1)NaHSO4固体溶于水显酸性,而NaHCO3固体溶于水显碱性,请用离子方程式并配以必要的文字来说明NaHCO3固体溶于水显碱性的原因
(2)常温下把1 mL 0.2 mol·L-1的NaHSO4溶液加水稀释成2 L溶液,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为 。
(3)NaHSO4和NaHCO3两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在以上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此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若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4.(10分)电离平衡常数(用Ka表示)的大小可以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25 ℃时,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式
HF
H2CO3
HClO
电离平衡
常数(Ka)
7.2×10-4
K1=4.4×10-7
K2=4.7×10-11
3.0×10-8
(1)将浓度为0.1 mol·L-1HF溶液加水稀释一倍(假设温度不变),下列各量增大的是 。
A.c(H+) B.c(H+)·c(OH-) C. D.
(2)25 ℃时,在20 mL 0.1 mol·L-1氢氟酸中加入V mL 0.1 mol·L-1 NaOH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3的HF溶液和pH=11的NaF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相等
B.①点时pH=6,此时溶液中c(F-)-c(Na+)=9.9×10-7 mol·L-1
C.②点时,溶液中的c(F-)=c(Na+)
D.③点时V=20 mL,此时溶液中c(F-)
(4)Na2CO3溶液显碱性是因为C水解的缘故,请设计简单的实验事实证之 。
(5)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1971年美国科学家用氟气通过细冰末时获得HFO其结构式为H—O—F。HFO与水反应得到HF和化合物A,每生成1 mol HF转移 mol电子。
25(10分).
Ⅰ(4分).已知:Cu(OH)2(s)Cu2+(aq)+2OH-(aq),Ksp=c(Cu2+)·c2(OH-)=2×10-20。当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幂的乘积大于溶度积时,则产生沉淀,反之固体溶解。
(1)某CuSO4溶液里c(Cu2+)=0.02 mol·L-1,如果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使之大于________。
(2)要使0.2 mol·L-1CuSO4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的pH为________。
Ⅱ(6分). (1)常温下,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CH3COONa溶液、NH4Cl溶液、盐酸和NaNO3溶液中的一种。已知A、B的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A、C溶液的pH相同。
则:①B是 溶液,C是 。
②常温下若B溶液中c(OH-)与C溶液中的c(H+)相同,B溶液的pH用pHb表示,C溶液的pH用pHc表示,则pHb+pHc= (填数值)。
(2)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以下几种:
①c(Cl-)>c(N)>c(H+)>c(OH-) ②c(Cl-)>c(N)>c(OH-)>c(H+)
③c(N)>c(Cl-)>c(OH-)>c(H+) ④c(Cl-)>c(H+)>c(N)>c(OH-)
则:(Ⅰ)上述关系一定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Ⅱ)若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填序号)。
(Ⅲ)若四种离子浓度关系有c(N)=c(Cl-),则该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参考答案
1-5 BBBCA 6-10 ADBCB 11-15 DCBBA 16-20DCABD
21答案: (6分) 每空1分
(1)吸热 E1-E2 一定低
(2)减小 减小 不变
22. (14分)
Ⅰ(8分)答案:(1)0.015 mol·(L·min)-1 (2分)
(2)①CO(或CO2)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1分)
②CO(或CO2)的质量不再改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分)
(3)b (1分)
(4)Al(OH)3Al3++3OH- (2分) 盐酸(或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分)
Ⅱ(6分)答案:(1) (1分)
( 2)抑制Fe3+水解 (1分) Fe2O3(1分)
(3)-824.35 kJ·mol-1 (2分)
(4)B (1分
23(20分)
答案:Ⅰ(10分)每空2分
(1)c(CH3COO-)>c(Na+)>c(H+)>c(OH-) 10-10 <
(2)③>②>①
(3)a>b>c
Ⅱ(10分)答案:(1)NaHCO3Na++HC, HC+H2OH2CO3+OH-,
HCC+H+,且HC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故溶液呈碱性
(2)1×10-10 mol·L-1
(3)H++HCH2O+CO2↑
(4)2H++S+Ba2++2OH-BaSO4↓+2H2O S+Ba2+BaSO4↓
(5)HC+Ba2++OH-BaCO3↓+H2O
24(10分)每空2分
答案:(1)CD (2)BC
(3)①④②③(或①>④>②>③,用物质名称表示也对)
(4)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或变浅
(5)2
25(10分)每空2分
答案:Ⅰ(4分).
(1)5 (2)6
Ⅱ. (6分) 答案
(1)①CH3COONa 盐酸 ②14
(2)(Ⅰ)② (Ⅱ)① (Ⅲ)中性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