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贵州省桐梓县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贵州省桐梓县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分卷I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风能是人类通过风车等工具获取的能源,但属于一次能源
B. 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
C. 月球土壤中含有丰富的质量数为3的氦,它可作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
D. 原电池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所以由原电池提供的电能是一次能源
【答案】D
【解析】
【详解】A.风能是直接从自然界中取得的能源,属于一次能源;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随着时代的发展,化石能源逐渐枯竭,所以新能源时代污染小的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化石能源逐渐枯竭,所以新能源时代污染小的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而质量数为3的氦,可以作为核燃料,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原电池提供的电能是由化学能转化而得到的,不是直接获得的,属于二次能源,D项错误,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选D。
2.下列操作中最终可以得到Al(OH)3的是( )
A. Al2O3和水混合加热
B. 过量的稀HCl加入到Na[Al(OH)4]溶液中
C. 过量的NaOH溶液加入到AlCl3溶液中
D. 过量的氨气通入到AlCl3溶液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A. Al2O3和水不反应,故A不选;
B.稀HCl过量,不会生成Al(OH)3,而是生成AlCl3,故B不选;
C. NaOH溶液过量,生成的是Na[Al(OH)4],故C不选;
D. 氨气通入到AlCl3溶液中生成Al(OH)3,氨气过量,Al(OH)3也不会溶解,故D选。
故选D。
3.有下列物质:①小苏打、②硫酸铝、③氯化铁、④磁性氧化铁、⑤氢氧化铁,其中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的是( )
A. ①②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小苏打可以通过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化合得到:Na2CO3+CO2+H2O=2NaHCO3②硫酸铝可以用铝和硫酸、氧化铝和硫酸、氢氧化铝和硫酸或偏铝酸盐和过量的硫酸发生反应制得,但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③氯化铁可以用铁和氯气或氯气和氯化亚铁反应制得④磁性氧化铁可以通过铁在氧气中燃烧得到⑤氢氧化铁可以通过氢氧化亚铁和氧气以及水发生化合反应制得:4Fe(OH)2+O2+2H2O=4Fe(OH)3。故选B。
4.向amL 0.25 mol·L-1的AlCl3溶液里加金属钾,完全反应后,恰好只形成KCl和K[Al(OH)4]溶液,则加入钾的物质的量是( )
A. 2.5a×10-3mol B. 5.2a×10-3mol
C. 7.5a×10-3mol D. a×10-3mol
【答案】D
【解析】
【详解】可以根据方程式计算。钾先和水反应:2K+2H2O=2KOH+H2↑,生成的KOH再和AlCl3反应生成K[Al(OH)4]:AlCl3+4KOH= K[Al(OH)4]+3KCl。amL 0.25 mol·L-1的AlCl3为2.5a×10-4molAlCl3,根据方程式,需要KOH为a×10-3mol,所以需要钾为a×10-3mol。
故选D。
5. 下列有关以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从上到下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 金属性逐渐减弱
B. 化合价逐渐升高
C. 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
【答案】C
【解析】
【详解】A.从上到下,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原子失去电子能力依次增强,金属性依次增强,A错误;
B.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1个,失去电子表现的化合价都是+1价,B错误;
C.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原子失去电子能力逐渐增强,C正确;
D.碱金属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也逐渐增强,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6.正丁烷的二氯取代产物有几种(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答案】D
【解析】
【详解】正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其中一个氯原子可以在第一个碳原子上,第二个氯原子可以分别在四个碳原子上,这样的二氯取代一共有4种,还有一种是两个氯原子分别在第二个碳上,最后一种是两个氯原子分别在第二、第三个碳原子上,所以正丁烷的二氯取代产物有6种;
答案选D。
7.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
A. BaCl2→BaSO4 B. CuO→Cu(OH)2
C. NaOH→Na2SO3 D. MgSO4→Mg(OH)2
【答案】B
【解析】
【详解】A. BaCl2和H2SO4反应可以一步得到BaSO4,故A不选;
B.CuO不能和水反应得到Cu(OH)2,故B选;
C.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可以得到Na2SO3,故C不选;
D.向Mg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即可得到Mg(OH)2,故D不选。
故选B。
8.要检验久置的FeSO4溶液是否含有Fe2(SO4)3,应选用的试剂是( )
A. NH4SCN溶液 B. KI溶液 C. 氨水 D. Fe粉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铁离子遇到NH4SCN溶液呈血红色,故A选;
B、KI溶液能将铁离子还原,故B不选;
C、氨水与FeSO4溶液反应先生成Fe(OH)2,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成Fe(OH)3,无法确定其来源,故C不选;
D、Fe粉能将铁离子还原,故D不选;
故选A。
9.一小块金属钠长时间置于空气中,可能有下列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变成白色粉末 ②变暗 ③变成白色固体 ④表面有液体生成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②③①④ D. ③②④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小块金属钠置于空气中,钠首先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Na2O,从而使金属钠失去金属光泽而很快变暗,白色固体Na2O会继续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NaOH,NaOH有吸水性,表面吸收了水蒸气后而潮解,所以表面有液体生成,然后NaOH溶液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会逐步失去结晶水,最终变为白色的无水碳酸钠粉末。故选B。
10.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Na+和SO42-。对于硫酸氢钠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 酸 B. 盐 C. 钠盐 D. 酸式盐
【答案】A
【解析】
【详解】A.从电离的角度说,酸是在水中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虽然能够电离出H+,但电离出来的阳离子还有Na+,所以碳酸氢钠不是酸。故A选;
B.硫酸氢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盐,故B不选;
C.从阳离子的角度来说,硫酸氢钠属于钠盐,从阴离子的角度来说,硫酸氢钠属于硫酸盐,故C不选;
D.硫酸氢钠可以看做是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的生成物,由于硫酸中的H+只有部分被中和,所以硫酸氢钠属于酸式盐。故D不选。
故选A。
11.已知:正四面体形分子E和直线形分子G反应,生成四面体形分子L和直线形分子M(组成E分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0,组成G分子的元素为第三周期元素)。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L是一种液态有机物
B. E的二溴代物只有两种结构
C. G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
D. 上述反应的类型是取代反应
【答案】D
【解析】分析:组成E分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0,E为正四面体形分子,根据E的球棍模型,E为CH4;组成G分子的元素是第三周期元素,G为直线形分子,结合反应,G为Cl2,L为CH3Cl,M为HCl。
详解:组成E分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0,E为正四面体形分子,根据E的球棍模型,E为CH4;组成G分子的元素是第三周期元素,G为直线形分子,结合反应,G为Cl2,L为CH3Cl,M为HCl。A项,L为CH3Cl,常温常压下CH3Cl是一种气态有机物,A项错误;B项,CH4的二溴代物为四面体形,只有一种结构,B项错误;C项,Cl2具有强氧化性,Cl2没有漂白性,C项错误;D项,上述反应为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和HCl,D项正确;答案选D。
12.误食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可用于急救解毒的方法有( )
A. 服用大量开水 B. 服用足量的牛奶
C. 服用足量的酒精 D. 服用足量的硫酸钠
【答案】B
【解析】
【分析】重金属盐中毒是重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详解】A.蛋白质虽然能发生水解,但需要在催化剂作用下才能水解,而且热水会烫伤食道,故A不选;
B.牛奶是蛋白质,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足量的牛奶后,重金属盐可以和牛奶作用,而不和人体的蛋白质反应,故B选;
C.酒精不能和重金属盐反应,而且服用足量酒精对人体有害,故C不选;
D.如果重金属盐是钡盐,硫酸钠可以和其生成硫酸钡沉淀,但留在胃中不能消化,而且大量的钠离子进入人体,会造成血压升高,如果不是钡盐引起的中毒而是其他重金属,则硫酸钠不起任何正面作用反而有害,故D不选。
故选B。
13. 制取下列物质,无须利用二氧化硅的是( )
A. 玻璃 B. 水泥 C. 粗硅 D. 光导纤维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制玻璃要用SiO2和Na2CO3、CaCO3反应生成Na2SiO3、CaSiO3、SiO2的混合物,A项不选;B.水泥用硅酸盐, B项选;C.制粗硅的反应原理为SiO2+2CSi+2CO,C项不选;D.光导纤维的原料是二氧化硅,D项不选;答案选B。
14.如图所示的装置是某次实验最初的情况(夹持装置省略),烧瓶内盛有等体积的甲烷和氯气,用光照射烧瓶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能生成CH3Cl一种有机物
B. 烧瓶内液面不可能上升
C. 大试管内的液体可能会分层
D. 向水中加入石蕊试液后不变色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A错误;
B.生成物质中氯化氢易溶于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烧瓶内液面会上升,B错误;
C.生成产物中一氯甲烷为气体,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都是液体,依据相似相溶原理,他们都不溶于水,所以大试管内的溶液会出现分层现象,C正确;
D.生成物质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溶于水,电离生成氢离子,溶液显酸性,使石蕊变红,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5. 对下列有关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种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MgCl2中既存在离子键也存在共价键
B. CH3COOH中只有离子键
C. Na2O2中只存在离子键
D. NH4HSO4中既存在共价键也存在离子键
【答案】D
【解析】A错,MgCl2中只存在离子键,无共价键;
B错,CH3COOH中只有共价键;
C错,Na2O2中既存在离子键也存在极性共价键
D正确,NH4HSO4属于铵盐,存在离子键,且铵离子中等存在极性共价键。
16.在反应3BrF3+5H2O===HBrO3+Br2+9HF+O2↑中,若有5 mol H2O作为还原剂时,被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 )
A. 3 mol B. 2 mol C. mol D. mol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反应可知,2H2O作还原剂时,失电子为4mol,当BrF3中的溴元素从+3价降低为0价时,BrF3作氧化剂,被还原;然后根据1molBrF3 被还原时,要得到3mol电子,利用电子守恒进行计算;根据反应可知,2 mol水可还原4/3 mol BrF3,据此可以求出3 mol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
【详解】设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x。根据电子守恒知:3 mol×2=x·3, 解得x=2 mol;或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 mol水可还原4/3 mol BrF3,那么,3 mol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x。则:3 mol∶x=2 mol∶4/3 mol,解得x=2 mol;正确选项B。
17.下列溶液中物质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 )
A. 将250 g CuSO4·5H2O溶解在1 L水中
B. 将22.4 L 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C. 将1 L 10 mol·L-1的浓盐酸加入9 L水中
D. 将10 g NaOH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250 mL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溶液的体积不是1L,不能计算物质的量浓度,A错误;B、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其浓度不一定是1mol/L,B错误;C、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不是10L,不能计算盐酸的浓度,C错误;D、10g氢氧化钠是10g÷40g/mol=0.25mol,溶液的体积为0.25L,所以浓度是1mol/L,D正确,答案选D。
18.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为一个周期
B. 元素所在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
C. 电子层数相同的粒子,对应的元素不一定为同一周期
D. 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为18种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为一个周期,元素周期表共七个横行,所以共有七个周期,故A不选;
B.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而且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故B不选;
C.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在同一周期,但如果原子和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则两者不一定在同一周期,如Na+和F核外电子层数都为两层,但Na在第三周期,F在第二周期,故C不选;
D.前三周期为短周期,后四周期为长周期,第四周期和第五周期都有18种元素,但第六周期和第七周期都有32种元素,故D选。
故选D。
19.火力发电厂常用煤做燃料,煤燃烧时会产生SO2和NO2气体,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易形成( )
A. 白色污染 B. 温室效应 C. 臭氧空洞 D. 酸雨
【答案】D
【解析】
【详解】A.白色污染是塑料制品的随意丢弃造成的环境污染,故A不选;
B.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B不选;
C.氟利昂等能破坏大气的臭氧层,造成臭氧空洞,故C不选;
D.煤燃烧时产生的SO2和NO2气体,会造成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故D选。
故选D。
20.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碱之间的包含、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⑤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
A. ①单质、③化合物
B. ②碱、⑤氧化物
C. ④碱、⑤含氧化合物
D. ④含氧化合物、③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纯净物包含单质与化合物,二者为并列关系;化合物包含含氧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又包含氧化物和碱等;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①为单质,②为化合物,⑤含氧化合物,③和④是并列关系的碱或氧化物;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纯净物包含单质与化合物,二者为并列关系;化合物包含含氧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又包含氧化物和碱等;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①为单质,②为化合物,⑤含氧化合物,③和④是并列关系的碱或氧化物;
A项,①为单质、③可能为碱或氧化物;A错误;
B项,②为化合物,⑤氧化物,B错误;
C项,⑤为含氧化合物,碱中的氢氧根离子含有氧元素,属于含氧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C正确;
D项,⑤为含氧化合物,④可能为碱或氧化物,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C。
21.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NaHCO3=Na++H++CO32- B. NaHSO4=Na++H++SO42-
C. BaCl2=Ba2++2Cl- D. Na2SO4=2Na++SO42-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于碳酸是弱酸,所以NaHCO3中的HCO3-不能完全电离,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A选;
B.硫酸是强酸,所以NaHSO4能完全电离成Na+、H+和SO42-,故B不选;
C. BaCl2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成Ba2+和Cl-,而且在1mol BaCl2中有1mol Ba2+和2mol Cl-,故C不选;
D.硫酸钠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成Na+和SO42-,故D不选。
故选A。
22. 实验室里可按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R可用水吸收,则R是( )
A. HCl B. Cl2 C. CO D. NH3
【答案】D
【解析】根据装置可知,被收集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的。根据吸收装置可知,该气体极易溶于水,所以答案选D。
23.如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
B. 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
C. 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D. 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于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小,而NH3极易溶于水,所以在实验中要先通入溶解度较大的NH3,再通入CO2;由于NH3极易溶于水,在溶于水时极易发生倒吸现象,所以通入NH3的导气管的末端不能伸入到溶液中,即a先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A、B、D选项均错误;因为NH3是碱性气体,所以过量的NH3要用稀硫酸来吸收,选项C合理;故合理答案是C。
24.30 mL 1 mol·L-1氯化钠溶液和40 mL 0.5 mol·L-1氯化钙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Cl-浓度为( )
A. 0.5 mol·L-1 B. 0.6 mol·L-1 C. 1 mol·L-1 D. 2 mol·L-1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混合前后氯离子的总量不变,溶液的体积增大,计算混合液中Cl-浓度。
【详解】30 mL 1mol·L-1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量为:30×10-3×1=0.03mol,40 mL 0.5 mol·L-1氯化钙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量为:40×10-3×0.5×2=0.04mol,两溶液混合物后,溶液中Cl-浓度为(0.03+0.04)/[(30+40) ×10-3]=1 mol·L-1,C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C。
25.在以下过程中发生了水解反应的是( )
A. 棉织物滴浓硫酸变黑 B. 皮肤上沾了浓硝酸后变黄
C. 米饭咀嚼后有甜味 D. 蛋白质在热水中凝固
【答案】C
【解析】
【详解】A.棉织物中含有纤维素,浓硫酸有脱水性,所以棉织物滴浓硫酸,浓硫酸会使纤维素脱水炭化变黑,故A不选;
B. 皮肤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遇浓硝酸后会发生颜色反应,皮肤上沾了浓硝酸后变黄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不是水解反应,故B不选;
C.米饭中的淀粉在咀嚼时,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会水解生成麦芽糖,所以有甜味,故C选;
D.蛋白质遇热会变性而凝固,故D不选。
故选C。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5.0分,共10分)
26.以下是工业上制取纯硅的一种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各元素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在上述生产过程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___(填反应代号);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化合物W的用途很广,通常可用作建筑工业和造纸工业的黏合剂,可作肥皂的填充剂,是天然水的软化剂。将石英砂和纯碱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至1 373~1 623 K反应,生成化合物W,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
(4)A、B、C三种气体在“节能减排”中作为减排目标的一种气体是___(填化学式);分别通入W溶液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气体是___(填化学式);
(5)工业上合成氨的原料H2的制法是先把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水煤气,再提纯水煤气得到纯净的H2,提纯水煤气得到纯净的H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答案】(1). ①②③ (2). SiHCl3+H2Si+3HCl (3). SiO2+Na2CO3Na2SiO3+CO2↑ (4). CO2 (5). CO2和HCl (6). CO+H2OCO2+H2、CO2+Ca(OH)2=CaCO3↓+H2O
【解析】
【分析】石英砂和焦炭发生反应①生成粗硅和CO:2C+SiO2Si+2CO↑,是置换反应;得到的粗硅和HCl发生反应②:Si+3HClSiHCl3+H2,也是置换反应;纯净的SiHCl3再和H2发生反应③:SiHCl3+H2Si+3HCl,还是置换反应,气体C是HCl。气体A是CO,和水蒸气发生反应④:CO+H2OCO2+H2,不是置换反应,气体B是CO2。
【详解】(1)在上述生产过程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①②③;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SiHCl3+H2Si+3HCl ;
(3)硅酸钠通常可用作建筑工业和造纸工业的黏合剂,可作肥皂的填充剂,所以W是硅酸钠。石英砂和纯碱反应生成硅酸钠的化学方程式是SiO2+Na2CO3Na2SiO3+CO2↑;
(4)气体A是CO,气体B是CO2,气体C是HCl。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所以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所以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能生成硅酸白色沉淀:CO2+Na2SiO3+H2O=Na2CO3+H2SiO3↓。盐酸是强酸,HCl通入硅酸钠溶液中也可以生成硅酸白色沉淀:2HCl+Na2SiO3=2NaCl+H2SiO3↓。所以通入硅酸钠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的气体是CO2和HCl。故答案为:CO2;CO2和HCl;
(5)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CO和H2难以分离,所以CO继续和水蒸气反应生成CO2和H2,然后用碱液吸收CO2得到纯净的H2。故答案为:CO+H2OCO2+H2、CO2+Ca(OH)2=CaCO3↓+H2O。
27.现以淀粉或乙烯为主要原料都可以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2CH3CHO+O22CH3COOH)
(1)A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其中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⑥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写乙烯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乙烯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醛基 (2). 氧化反应 (3). 加成反应 (4). (5). CH2=CH2 (6). (C6H10O5)n+nH2OnC6H12O6 (7). 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解析】
【详解】(1)乙醇催化氧化得到的A是乙醛CH3CHO,所以A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醛基;该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⑥乙烯与水在催化剂存在时加热发生加成反应产生乙醇,所以反应⑥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2)乙烯的电子式是:;乙烯的结构简式是:CH2=CH2;
(3)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6H10O5)n+nH2OnC6H12O6; 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28.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硫酸。某学习小组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设计了以下探究活动:
称取铁钉(碳素钢)6.0 g放入15.0 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M并收集到气体N。
(1)该小组通过认真分析,认为M溶液中既含有Fe3+,也可能含有Fe2+。若确认溶液中有无Fe2+,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NaOH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
(2)取320 mL(标准状况)气体N通入足量溴水中,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过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干燥后,得到固体2.33 g。气体N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计算推知气体N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通过对铁钉的成分和SO2体积分数的分析,认为气体N中还可能含有H2和另外一种气体Q。你认为Q应该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取一定量N,利用下列仪器设计一个能同时检验N中含有H2和气体Q装置(夹持仪器、橡胶管和加热装置省略),仪器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其中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B中试剂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 (2分)
(2)过滤、洗涤 (2分) SO2+Br2+2H2O=H2SO4+2HBr (2分) 70%(或0.7)(2分)K^S*5U.CO%
(3)CO2 (1分)C + 2H2SO4 (浓) 2SO2↑+ CO2↑+ 2H2O (2分)
(4)A-C-B-E-F-D(或A-C-B-E-F-D-E)(2分) 除去N中的SO2,(1分)Ca(OH)2 或Ba(OH)2 (1分)
【解析】略
29.2008年,三鹿等多家乳制品企业为使蛋白质含量检测合格而加入三聚氰胺,使多名儿童患肾结石,实验室可用下列实验装置测定三聚氰胺的分子式。
已知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取1.26 g三聚氰胺样品,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氮气,实验测得装置B增重0.54g,C增重1.32g,排入F中水的体积为672 mL(可按标准状况计算)。
(1)E装置的作用是_____。
(2)需要加热的装置是____(填字母代号)。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
(4)F处读数时应该注意的是____、_____。
(5)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____。
【答案】(1). 用来排水,以测定氮气的体积 (2). AD (3). 吸收未反应的氧气 (4). 量筒内的液面与广口瓶内的液面相平 (5).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 (6). C3N6H6
【解析】
分析】三聚氰胺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水被B中的浓硫酸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被C中的碱石灰吸收,过量的氧气被D中的铜网吸收,生成的N2进入E中,把E中的水排入F中。通过测定生成的水、二氧化碳和氮气的量,就可以确定三聚氰胺的最简式,再根据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就可以确定其分子式。
【详解】(1)E装置的作用是用来排水,以测定氮气的体积。
(2)三聚氰胺燃烧,需要加热硬质玻璃管A,吸收氧气要通过灼热的铜网,所以D也需要加热,所以需要加热的装置是AD。
(3)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氧气,以防干扰氮气体积的测定。
(4)F处读数时,应该使量筒内的液面与广口瓶内的液面相平以保证压强一定,同时还要注意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
(5)装置B增重0.54g,即生成水0.54g,即0.03molH2O;C增重1.32g,即生成CO20.03mol;排入F中水的体积即为生成的氮气的体积,为672 mL,即0.03mol,所以三聚氰胺中C、H、N的原子个数比为0.03:0.06:0.06=1:2:2,所以三聚氰胺的最简式为CH2N2,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所以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3N6H6。
30.用石油裂化和裂解过程得到的乙烯、丙烯来合成丙烯酸乙酯的路线如图:
根据以上材料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电子式是_____,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
(2)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所用的试剂是____(填序号)。
A.稀硫酸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
【答案】(1). (2). 碳碳双键 (3). B (4). CH2=CH2+H2OCH3CH2OH (5). 加成反应 (6). CH2=CHCOOH+CH3CH2OHCH2=CHCOOCH2CH3+H2O (7).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解析】
【分析】丙烯氧化为丙烯醛,丙烯醛再氧化为丙烯酸(B),制丙烯酸乙酯的原料是丙烯酸和乙醇,所以乙烯和水加成生成乙醇(A),乙醇和丙烯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
【详解】(1)乙烯的电子式是,官能团是碳碳双键。
(2)乙烯可以和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可以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除去甲烷中的乙烯。虽然乙烯也可以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但乙烯被氧化为二氧化碳,会引入新杂质,所以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甲烷中的乙烯。乙烯不能和在常温下和水反应,也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所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所用的试剂是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故选B。
(3)反应①是乙烯和水加成制取乙醇,化学方程式是CH2=CH2+H2OCH3CH2OH ,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4)反应④是乙醇和丙烯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化学方程式是CH2=CHCOOH+CH3CH2OHCH2=CHCOOCH2CH3+H2O ,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
分卷I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风能是人类通过风车等工具获取的能源,但属于一次能源
B. 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
C. 月球土壤中含有丰富的质量数为3的氦,它可作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
D. 原电池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所以由原电池提供的电能是一次能源
【答案】D
【解析】
【详解】A.风能是直接从自然界中取得的能源,属于一次能源;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随着时代的发展,化石能源逐渐枯竭,所以新能源时代污染小的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化石能源逐渐枯竭,所以新能源时代污染小的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而质量数为3的氦,可以作为核燃料,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原电池提供的电能是由化学能转化而得到的,不是直接获得的,属于二次能源,D项错误,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选D。
2.下列操作中最终可以得到Al(OH)3的是( )
A. Al2O3和水混合加热
B. 过量的稀HCl加入到Na[Al(OH)4]溶液中
C. 过量的NaOH溶液加入到AlCl3溶液中
D. 过量的氨气通入到AlCl3溶液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A. Al2O3和水不反应,故A不选;
B.稀HCl过量,不会生成Al(OH)3,而是生成AlCl3,故B不选;
C. NaOH溶液过量,生成的是Na[Al(OH)4],故C不选;
D. 氨气通入到AlCl3溶液中生成Al(OH)3,氨气过量,Al(OH)3也不会溶解,故D选。
故选D。
3.有下列物质:①小苏打、②硫酸铝、③氯化铁、④磁性氧化铁、⑤氢氧化铁,其中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的是( )
A. ①②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小苏打可以通过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化合得到:Na2CO3+CO2+H2O=2NaHCO3②硫酸铝可以用铝和硫酸、氧化铝和硫酸、氢氧化铝和硫酸或偏铝酸盐和过量的硫酸发生反应制得,但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③氯化铁可以用铁和氯气或氯气和氯化亚铁反应制得④磁性氧化铁可以通过铁在氧气中燃烧得到⑤氢氧化铁可以通过氢氧化亚铁和氧气以及水发生化合反应制得:4Fe(OH)2+O2+2H2O=4Fe(OH)3。故选B。
4.向amL 0.25 mol·L-1的AlCl3溶液里加金属钾,完全反应后,恰好只形成KCl和K[Al(OH)4]溶液,则加入钾的物质的量是( )
A. 2.5a×10-3mol B. 5.2a×10-3mol
C. 7.5a×10-3mol D. a×10-3mol
【答案】D
【解析】
【详解】可以根据方程式计算。钾先和水反应:2K+2H2O=2KOH+H2↑,生成的KOH再和AlCl3反应生成K[Al(OH)4]:AlCl3+4KOH= K[Al(OH)4]+3KCl。amL 0.25 mol·L-1的AlCl3为2.5a×10-4molAlCl3,根据方程式,需要KOH为a×10-3mol,所以需要钾为a×10-3mol。
故选D。
5. 下列有关以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从上到下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 金属性逐渐减弱
B. 化合价逐渐升高
C. 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
【答案】C
【解析】
【详解】A.从上到下,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原子失去电子能力依次增强,金属性依次增强,A错误;
B.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1个,失去电子表现的化合价都是+1价,B错误;
C.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原子失去电子能力逐渐增强,C正确;
D.碱金属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也逐渐增强,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6.正丁烷的二氯取代产物有几种(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答案】D
【解析】
【详解】正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其中一个氯原子可以在第一个碳原子上,第二个氯原子可以分别在四个碳原子上,这样的二氯取代一共有4种,还有一种是两个氯原子分别在第二个碳上,最后一种是两个氯原子分别在第二、第三个碳原子上,所以正丁烷的二氯取代产物有6种;
答案选D。
7.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
A. BaCl2→BaSO4 B. CuO→Cu(OH)2
C. NaOH→Na2SO3 D. MgSO4→Mg(OH)2
【答案】B
【解析】
【详解】A. BaCl2和H2SO4反应可以一步得到BaSO4,故A不选;
B.CuO不能和水反应得到Cu(OH)2,故B选;
C.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可以得到Na2SO3,故C不选;
D.向Mg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即可得到Mg(OH)2,故D不选。
故选B。
8.要检验久置的FeSO4溶液是否含有Fe2(SO4)3,应选用的试剂是( )
A. NH4SCN溶液 B. KI溶液 C. 氨水 D. Fe粉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铁离子遇到NH4SCN溶液呈血红色,故A选;
B、KI溶液能将铁离子还原,故B不选;
C、氨水与FeSO4溶液反应先生成Fe(OH)2,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成Fe(OH)3,无法确定其来源,故C不选;
D、Fe粉能将铁离子还原,故D不选;
故选A。
9.一小块金属钠长时间置于空气中,可能有下列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变成白色粉末 ②变暗 ③变成白色固体 ④表面有液体生成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②③①④ D. ③②④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小块金属钠置于空气中,钠首先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Na2O,从而使金属钠失去金属光泽而很快变暗,白色固体Na2O会继续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NaOH,NaOH有吸水性,表面吸收了水蒸气后而潮解,所以表面有液体生成,然后NaOH溶液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会逐步失去结晶水,最终变为白色的无水碳酸钠粉末。故选B。
10.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Na+和SO42-。对于硫酸氢钠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 酸 B. 盐 C. 钠盐 D. 酸式盐
【答案】A
【解析】
【详解】A.从电离的角度说,酸是在水中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虽然能够电离出H+,但电离出来的阳离子还有Na+,所以碳酸氢钠不是酸。故A选;
B.硫酸氢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盐,故B不选;
C.从阳离子的角度来说,硫酸氢钠属于钠盐,从阴离子的角度来说,硫酸氢钠属于硫酸盐,故C不选;
D.硫酸氢钠可以看做是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的生成物,由于硫酸中的H+只有部分被中和,所以硫酸氢钠属于酸式盐。故D不选。
故选A。
11.已知:正四面体形分子E和直线形分子G反应,生成四面体形分子L和直线形分子M(组成E分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0,组成G分子的元素为第三周期元素)。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L是一种液态有机物
B. E的二溴代物只有两种结构
C. G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
D. 上述反应的类型是取代反应
【答案】D
【解析】分析:组成E分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0,E为正四面体形分子,根据E的球棍模型,E为CH4;组成G分子的元素是第三周期元素,G为直线形分子,结合反应,G为Cl2,L为CH3Cl,M为HCl。
详解:组成E分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0,E为正四面体形分子,根据E的球棍模型,E为CH4;组成G分子的元素是第三周期元素,G为直线形分子,结合反应,G为Cl2,L为CH3Cl,M为HCl。A项,L为CH3Cl,常温常压下CH3Cl是一种气态有机物,A项错误;B项,CH4的二溴代物为四面体形,只有一种结构,B项错误;C项,Cl2具有强氧化性,Cl2没有漂白性,C项错误;D项,上述反应为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和HCl,D项正确;答案选D。
12.误食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可用于急救解毒的方法有( )
A. 服用大量开水 B. 服用足量的牛奶
C. 服用足量的酒精 D. 服用足量的硫酸钠
【答案】B
【解析】
【分析】重金属盐中毒是重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详解】A.蛋白质虽然能发生水解,但需要在催化剂作用下才能水解,而且热水会烫伤食道,故A不选;
B.牛奶是蛋白质,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足量的牛奶后,重金属盐可以和牛奶作用,而不和人体的蛋白质反应,故B选;
C.酒精不能和重金属盐反应,而且服用足量酒精对人体有害,故C不选;
D.如果重金属盐是钡盐,硫酸钠可以和其生成硫酸钡沉淀,但留在胃中不能消化,而且大量的钠离子进入人体,会造成血压升高,如果不是钡盐引起的中毒而是其他重金属,则硫酸钠不起任何正面作用反而有害,故D不选。
故选B。
13. 制取下列物质,无须利用二氧化硅的是( )
A. 玻璃 B. 水泥 C. 粗硅 D. 光导纤维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制玻璃要用SiO2和Na2CO3、CaCO3反应生成Na2SiO3、CaSiO3、SiO2的混合物,A项不选;B.水泥用硅酸盐, B项选;C.制粗硅的反应原理为SiO2+2CSi+2CO,C项不选;D.光导纤维的原料是二氧化硅,D项不选;答案选B。
14.如图所示的装置是某次实验最初的情况(夹持装置省略),烧瓶内盛有等体积的甲烷和氯气,用光照射烧瓶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能生成CH3Cl一种有机物
B. 烧瓶内液面不可能上升
C. 大试管内的液体可能会分层
D. 向水中加入石蕊试液后不变色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A错误;
B.生成物质中氯化氢易溶于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烧瓶内液面会上升,B错误;
C.生成产物中一氯甲烷为气体,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都是液体,依据相似相溶原理,他们都不溶于水,所以大试管内的溶液会出现分层现象,C正确;
D.生成物质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溶于水,电离生成氢离子,溶液显酸性,使石蕊变红,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5. 对下列有关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种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MgCl2中既存在离子键也存在共价键
B. CH3COOH中只有离子键
C. Na2O2中只存在离子键
D. NH4HSO4中既存在共价键也存在离子键
【答案】D
【解析】A错,MgCl2中只存在离子键,无共价键;
B错,CH3COOH中只有共价键;
C错,Na2O2中既存在离子键也存在极性共价键
D正确,NH4HSO4属于铵盐,存在离子键,且铵离子中等存在极性共价键。
16.在反应3BrF3+5H2O===HBrO3+Br2+9HF+O2↑中,若有5 mol H2O作为还原剂时,被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 )
A. 3 mol B. 2 mol C. mol D. mol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反应可知,2H2O作还原剂时,失电子为4mol,当BrF3中的溴元素从+3价降低为0价时,BrF3作氧化剂,被还原;然后根据1molBrF3 被还原时,要得到3mol电子,利用电子守恒进行计算;根据反应可知,2 mol水可还原4/3 mol BrF3,据此可以求出3 mol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
【详解】设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x。根据电子守恒知:3 mol×2=x·3, 解得x=2 mol;或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 mol水可还原4/3 mol BrF3,那么,3 mol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x。则:3 mol∶x=2 mol∶4/3 mol,解得x=2 mol;正确选项B。
17.下列溶液中物质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 )
A. 将250 g CuSO4·5H2O溶解在1 L水中
B. 将22.4 L 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C. 将1 L 10 mol·L-1的浓盐酸加入9 L水中
D. 将10 g NaOH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250 mL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溶液的体积不是1L,不能计算物质的量浓度,A错误;B、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其浓度不一定是1mol/L,B错误;C、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不是10L,不能计算盐酸的浓度,C错误;D、10g氢氧化钠是10g÷40g/mol=0.25mol,溶液的体积为0.25L,所以浓度是1mol/L,D正确,答案选D。
18.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为一个周期
B. 元素所在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
C. 电子层数相同的粒子,对应的元素不一定为同一周期
D. 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为18种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为一个周期,元素周期表共七个横行,所以共有七个周期,故A不选;
B.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而且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故B不选;
C.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在同一周期,但如果原子和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则两者不一定在同一周期,如Na+和F核外电子层数都为两层,但Na在第三周期,F在第二周期,故C不选;
D.前三周期为短周期,后四周期为长周期,第四周期和第五周期都有18种元素,但第六周期和第七周期都有32种元素,故D选。
故选D。
19.火力发电厂常用煤做燃料,煤燃烧时会产生SO2和NO2气体,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易形成( )
A. 白色污染 B. 温室效应 C. 臭氧空洞 D. 酸雨
【答案】D
【解析】
【详解】A.白色污染是塑料制品的随意丢弃造成的环境污染,故A不选;
B.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B不选;
C.氟利昂等能破坏大气的臭氧层,造成臭氧空洞,故C不选;
D.煤燃烧时产生的SO2和NO2气体,会造成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故D选。
故选D。
20.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碱之间的包含、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⑤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
A. ①单质、③化合物
B. ②碱、⑤氧化物
C. ④碱、⑤含氧化合物
D. ④含氧化合物、③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纯净物包含单质与化合物,二者为并列关系;化合物包含含氧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又包含氧化物和碱等;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①为单质,②为化合物,⑤含氧化合物,③和④是并列关系的碱或氧化物;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纯净物包含单质与化合物,二者为并列关系;化合物包含含氧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又包含氧化物和碱等;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①为单质,②为化合物,⑤含氧化合物,③和④是并列关系的碱或氧化物;
A项,①为单质、③可能为碱或氧化物;A错误;
B项,②为化合物,⑤氧化物,B错误;
C项,⑤为含氧化合物,碱中的氢氧根离子含有氧元素,属于含氧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C正确;
D项,⑤为含氧化合物,④可能为碱或氧化物,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C。
21.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NaHCO3=Na++H++CO32- B. NaHSO4=Na++H++SO42-
C. BaCl2=Ba2++2Cl- D. Na2SO4=2Na++SO42-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于碳酸是弱酸,所以NaHCO3中的HCO3-不能完全电离,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A选;
B.硫酸是强酸,所以NaHSO4能完全电离成Na+、H+和SO42-,故B不选;
C. BaCl2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成Ba2+和Cl-,而且在1mol BaCl2中有1mol Ba2+和2mol Cl-,故C不选;
D.硫酸钠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成Na+和SO42-,故D不选。
故选A。
22. 实验室里可按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R可用水吸收,则R是( )
A. HCl B. Cl2 C. CO D. NH3
【答案】D
【解析】根据装置可知,被收集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的。根据吸收装置可知,该气体极易溶于水,所以答案选D。
23.如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
B. 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
C. 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D. 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于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小,而NH3极易溶于水,所以在实验中要先通入溶解度较大的NH3,再通入CO2;由于NH3极易溶于水,在溶于水时极易发生倒吸现象,所以通入NH3的导气管的末端不能伸入到溶液中,即a先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A、B、D选项均错误;因为NH3是碱性气体,所以过量的NH3要用稀硫酸来吸收,选项C合理;故合理答案是C。
24.30 mL 1 mol·L-1氯化钠溶液和40 mL 0.5 mol·L-1氯化钙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Cl-浓度为( )
A. 0.5 mol·L-1 B. 0.6 mol·L-1 C. 1 mol·L-1 D. 2 mol·L-1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混合前后氯离子的总量不变,溶液的体积增大,计算混合液中Cl-浓度。
【详解】30 mL 1mol·L-1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量为:30×10-3×1=0.03mol,40 mL 0.5 mol·L-1氯化钙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量为:40×10-3×0.5×2=0.04mol,两溶液混合物后,溶液中Cl-浓度为(0.03+0.04)/[(30+40) ×10-3]=1 mol·L-1,C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C。
25.在以下过程中发生了水解反应的是( )
A. 棉织物滴浓硫酸变黑 B. 皮肤上沾了浓硝酸后变黄
C. 米饭咀嚼后有甜味 D. 蛋白质在热水中凝固
【答案】C
【解析】
【详解】A.棉织物中含有纤维素,浓硫酸有脱水性,所以棉织物滴浓硫酸,浓硫酸会使纤维素脱水炭化变黑,故A不选;
B. 皮肤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遇浓硝酸后会发生颜色反应,皮肤上沾了浓硝酸后变黄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不是水解反应,故B不选;
C.米饭中的淀粉在咀嚼时,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会水解生成麦芽糖,所以有甜味,故C选;
D.蛋白质遇热会变性而凝固,故D不选。
故选C。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5.0分,共10分)
26.以下是工业上制取纯硅的一种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各元素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在上述生产过程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___(填反应代号);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化合物W的用途很广,通常可用作建筑工业和造纸工业的黏合剂,可作肥皂的填充剂,是天然水的软化剂。将石英砂和纯碱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至1 373~1 623 K反应,生成化合物W,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
(4)A、B、C三种气体在“节能减排”中作为减排目标的一种气体是___(填化学式);分别通入W溶液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气体是___(填化学式);
(5)工业上合成氨的原料H2的制法是先把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水煤气,再提纯水煤气得到纯净的H2,提纯水煤气得到纯净的H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答案】(1). ①②③ (2). SiHCl3+H2Si+3HCl (3). SiO2+Na2CO3Na2SiO3+CO2↑ (4). CO2 (5). CO2和HCl (6). CO+H2OCO2+H2、CO2+Ca(OH)2=CaCO3↓+H2O
【解析】
【分析】石英砂和焦炭发生反应①生成粗硅和CO:2C+SiO2Si+2CO↑,是置换反应;得到的粗硅和HCl发生反应②:Si+3HClSiHCl3+H2,也是置换反应;纯净的SiHCl3再和H2发生反应③:SiHCl3+H2Si+3HCl,还是置换反应,气体C是HCl。气体A是CO,和水蒸气发生反应④:CO+H2OCO2+H2,不是置换反应,气体B是CO2。
【详解】(1)在上述生产过程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①②③;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SiHCl3+H2Si+3HCl ;
(3)硅酸钠通常可用作建筑工业和造纸工业的黏合剂,可作肥皂的填充剂,所以W是硅酸钠。石英砂和纯碱反应生成硅酸钠的化学方程式是SiO2+Na2CO3Na2SiO3+CO2↑;
(4)气体A是CO,气体B是CO2,气体C是HCl。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所以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所以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能生成硅酸白色沉淀:CO2+Na2SiO3+H2O=Na2CO3+H2SiO3↓。盐酸是强酸,HCl通入硅酸钠溶液中也可以生成硅酸白色沉淀:2HCl+Na2SiO3=2NaCl+H2SiO3↓。所以通入硅酸钠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的气体是CO2和HCl。故答案为:CO2;CO2和HCl;
(5)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CO和H2难以分离,所以CO继续和水蒸气反应生成CO2和H2,然后用碱液吸收CO2得到纯净的H2。故答案为:CO+H2OCO2+H2、CO2+Ca(OH)2=CaCO3↓+H2O。
27.现以淀粉或乙烯为主要原料都可以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2CH3CHO+O22CH3COOH)
(1)A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其中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⑥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写乙烯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乙烯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醛基 (2). 氧化反应 (3). 加成反应 (4). (5). CH2=CH2 (6). (C6H10O5)n+nH2OnC6H12O6 (7). 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解析】
【详解】(1)乙醇催化氧化得到的A是乙醛CH3CHO,所以A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醛基;该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⑥乙烯与水在催化剂存在时加热发生加成反应产生乙醇,所以反应⑥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2)乙烯的电子式是:;乙烯的结构简式是:CH2=CH2;
(3)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6H10O5)n+nH2OnC6H12O6; 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28.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硫酸。某学习小组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设计了以下探究活动:
称取铁钉(碳素钢)6.0 g放入15.0 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M并收集到气体N。
(1)该小组通过认真分析,认为M溶液中既含有Fe3+,也可能含有Fe2+。若确认溶液中有无Fe2+,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NaOH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
(2)取320 mL(标准状况)气体N通入足量溴水中,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过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干燥后,得到固体2.33 g。气体N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计算推知气体N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通过对铁钉的成分和SO2体积分数的分析,认为气体N中还可能含有H2和另外一种气体Q。你认为Q应该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取一定量N,利用下列仪器设计一个能同时检验N中含有H2和气体Q装置(夹持仪器、橡胶管和加热装置省略),仪器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其中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B中试剂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 (2分)
(2)过滤、洗涤 (2分) SO2+Br2+2H2O=H2SO4+2HBr (2分) 70%(或0.7)(2分)K^S*5U.CO%
(3)CO2 (1分)C + 2H2SO4 (浓) 2SO2↑+ CO2↑+ 2H2O (2分)
(4)A-C-B-E-F-D(或A-C-B-E-F-D-E)(2分) 除去N中的SO2,(1分)Ca(OH)2 或Ba(OH)2 (1分)
【解析】略
29.2008年,三鹿等多家乳制品企业为使蛋白质含量检测合格而加入三聚氰胺,使多名儿童患肾结石,实验室可用下列实验装置测定三聚氰胺的分子式。
已知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取1.26 g三聚氰胺样品,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氮气,实验测得装置B增重0.54g,C增重1.32g,排入F中水的体积为672 mL(可按标准状况计算)。
(1)E装置的作用是_____。
(2)需要加热的装置是____(填字母代号)。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
(4)F处读数时应该注意的是____、_____。
(5)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____。
【答案】(1). 用来排水,以测定氮气的体积 (2). AD (3). 吸收未反应的氧气 (4). 量筒内的液面与广口瓶内的液面相平 (5).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 (6). C3N6H6
【解析】
分析】三聚氰胺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水被B中的浓硫酸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被C中的碱石灰吸收,过量的氧气被D中的铜网吸收,生成的N2进入E中,把E中的水排入F中。通过测定生成的水、二氧化碳和氮气的量,就可以确定三聚氰胺的最简式,再根据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就可以确定其分子式。
【详解】(1)E装置的作用是用来排水,以测定氮气的体积。
(2)三聚氰胺燃烧,需要加热硬质玻璃管A,吸收氧气要通过灼热的铜网,所以D也需要加热,所以需要加热的装置是AD。
(3)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氧气,以防干扰氮气体积的测定。
(4)F处读数时,应该使量筒内的液面与广口瓶内的液面相平以保证压强一定,同时还要注意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
(5)装置B增重0.54g,即生成水0.54g,即0.03molH2O;C增重1.32g,即生成CO20.03mol;排入F中水的体积即为生成的氮气的体积,为672 mL,即0.03mol,所以三聚氰胺中C、H、N的原子个数比为0.03:0.06:0.06=1:2:2,所以三聚氰胺的最简式为CH2N2,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所以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3N6H6。
30.用石油裂化和裂解过程得到的乙烯、丙烯来合成丙烯酸乙酯的路线如图:
根据以上材料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电子式是_____,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
(2)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所用的试剂是____(填序号)。
A.稀硫酸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
【答案】(1). (2). 碳碳双键 (3). B (4). CH2=CH2+H2OCH3CH2OH (5). 加成反应 (6). CH2=CHCOOH+CH3CH2OHCH2=CHCOOCH2CH3+H2O (7).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解析】
【分析】丙烯氧化为丙烯醛,丙烯醛再氧化为丙烯酸(B),制丙烯酸乙酯的原料是丙烯酸和乙醇,所以乙烯和水加成生成乙醇(A),乙醇和丙烯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
【详解】(1)乙烯的电子式是,官能团是碳碳双键。
(2)乙烯可以和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可以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除去甲烷中的乙烯。虽然乙烯也可以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但乙烯被氧化为二氧化碳,会引入新杂质,所以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甲烷中的乙烯。乙烯不能和在常温下和水反应,也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所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所用的试剂是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故选B。
(3)反应①是乙烯和水加成制取乙醇,化学方程式是CH2=CH2+H2OCH3CH2OH ,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4)反应④是乙醇和丙烯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乙酯,化学方程式是CH2=CHCOOH+CH3CH2OHCH2=CHCOOCH2CH3+H2O ,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