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01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01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01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u 27 S 32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
1.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五种溶液:①CH3COOH ②(NH4)2CO3 ③NaHSO4 ④NaHCO3 ⑤Ba(OH)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⑤③①④② B. ⑤③①②④ C. ②④③①⑤ D. ②④①③⑤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CH3COOH、NaHSO4、Ba(OH)2自身电离出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对水的电离起到抑制作用,使水的电离程度减小,而(NH4)2CO3、NaHCO3两种盐因水解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故选项A、B错;CH3COOH是弱酸与同浓度的 NaHSO4比氢离子浓度要小的多,对水的电离的抑制要弱,故选项D正确。
2.25℃时将10mL pH=11的氨水加水稀释至100m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稀释后溶液的pH=10
B. 氨水的电离度增大,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C. 稀释过程中增大
D. pH=11氨水的浓度为0.001mol·L-1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加水促进电离,将10mLpH=11的氨水加水稀释至100mL,体积增大10倍,pH变化小于1个单位,即稀释后10<pH<11,故A错误;
B.加水稀释促进一水合氨电离,溶液中c(OH﹣)减小,温度不变,则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则溶液中c(H+)增大,故B错误;
C.加水稀释氨水,促进一水合氨电离,导致溶液中n(NH4+)增大、n(NH3.H2O)减小,在同一溶液中,V相同,则溶液中 增大,故C正确;
D.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则溶液中氨水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则pH=11氨水中的c(OH-)=10-3mol/L,所以氨水的浓度大于0.001mol/L,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3.已知常温下:Ksp(AgCl)=1.8×10-10,Ksp(Ag2CrO4)=1.9×10-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gCl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KSP比在纯水中的KSP小
B. 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NaBr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说明KSP(AgCl)<KSP(AgBr)
C. 将0.001mol•L-1AgNO3溶液滴入0.001mol•L-1KCl和0.001mol•L-1 K2CrO4混合溶液中,先产生Ag2CrO4沉淀
D. 向AgCl的悬浊液中滴加浓氨水,沉淀溶解,说明AgCl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答案】BD
【解析】试题分析:A.KSP只于温度有关,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无关.故A错误;B.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物质容易发生,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NaBr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说明KSP(AgCl)>KSP(AgBr).故B错误;C.在AgCl饱和溶液中,Qc(AgCl)=c(Ag+)•c(Cl-)=0.001mol•L-1×0.001mol•L-1=1×10-6mol2•L-2>1.8×10-10mol2•L-2,在Ag2CrO4饱和溶液中,Qc(Ag2CrO4)=c(Ag+)2•c(CrO42-)=
0.001mol•L-1×0.001mol•L-1×0.001mol•L-1=1×10-9mol3•L-3>1.9×10-12mol3•L-3,所以均会产生沉淀,但以AgCl沉淀为主在AgCl饱和溶液中,故C错误;D.银离子与氨水生成氢氧化二氨合银,使平衡向右移动.故D正确;故选D。
4.某电池的总反应为Fe+2Fe3+=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2Fe3++Fe=3Fe2+知,铁易失电子而作负极,不如铁活泼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铁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解质溶液应为可溶性的铁盐,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根据2Fe3++Fe=3Fe2+知,铁易失电子而作负极,不如铁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铁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解质溶液应为可溶性的铁盐,
A、铁作负极,铜作正极,电解质为可溶性的氯化铁,负极上铁失电子变为亚铁离子,正极上铁离子得电子变为亚铁离子,符合题意,故A选;
B、铁作负极,碳作正极,电解质为可溶性的硝酸亚铁,负极上铁失电子变为亚铁离子,正极上没有铁离子可以得电子,不符合题意,故B不选;
C、锌作负极,铁作正极,电解质为可溶性的硫酸铁,负极上锌失电子变为锌离子,正极上铁离子得电子变为亚铁离子,不符合题意,故C不选;
D、铁作负极,银作正极,电解质为可溶性的硫酸铜,负极上铁失电子变为亚铁离子,正极上铜离子得电子变为铜,不符合题意,故D不选;
故答案选A。
5.下列事实能说明亚硝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
①亚硝酸溶液中存在HNO2分子,呈酸性
②用HNO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③HNO2溶液不与Na2SO4溶液反应
④0.1mol/L HNO2溶液中,c(H+)=0.015mol/L
⑤相同浓度时,HNO2的导电能力比HCl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①②④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溶液存在HNO2,溶液显酸性,说明亚硝酸部分电离,根据弱电解质的定义,即HNO2属于弱电解质,故正确;②没有对比实验,无法判断是否是弱电解质,故错误;③只能说明硫酸的酸性强于HNO2,不能说明HNO2是弱电解质,故错误;④根据弱电解质的定义,弱电解质是部分电离,c(H+) (6). c (7). ab
【解析】
【详解】(1)常温下,有pH相同、体积相同的①盐酸和②醋酸两种溶液,采取以下措施:①CH3COOHCH3COO-+H+,加适量醋酸钠晶体后,c(CH3COO-)增大,平衡左移,c(H+)减小;盐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晶体后,发生反应:CH3COO-+H+= CH3COOH,c(H+)减小;故答案:减小;减小;
②加水稀释10倍后,醋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n(H+)增大;HCl不存在电离平衡,HCl电离出的n(H+)不变;所以加水稀释10倍后,醋酸溶液中的c(H+)大于盐酸溶液中的c(H+);故答案是:>;
③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NaOH+CH3COOH=CH3COONa+H2O;HCl+NaOH=NaCl+H2O;由于醋酸部分电离,反应过程中醋酸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且反应前c(CH3COOH)>c(HCl),故恰好完全中和时,醋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钠的体积大;故答案是:>;
④使温度都升高20℃,醋酸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c(H+)增大,HCl已经完全电离;
故答案是:>;
⑤①盐酸和②醋酸;反应开始两溶液pH相同,即c(H+)相同,所以开始时,与锌反应速率相同,随着反应的进行,醋酸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故反应速率v(醋酸)> v(盐酸),又因为反应开始时,c(CH3COOH)>c(HCl),所以与足量锌反应,醋酸生成氢气的量多;故选c;故答案选c。
(2)a.醋酸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醋酸溶液,促进醋酸电离,则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故a正确;
b.加水稀释醋酸,促进醋酸电离,溶液中离子总数增多,故b正确;
c.加水稀释醋酸,虽然促进醋酸电离,溶液中离子个数增多,但离子浓度降低,所以导电能力减弱,故c错误;
d.加水稀释醋酸,促进醋酸电离,导致醋酸分子数减少,故d错误;
故答案选ab。
17.已知H2O2、KMnO4、NaClO、K2Cr2O7均具有强氧化性。将溶液中的Cu2+、Fe2+、Fe3+沉淀为氢氧化物,需溶液的pH分别为6.4、9.6、3.7。现有含FeCl2杂质的氯化铜晶体(CuCl2·2H2O),为制取纯净的CuCl2·2H2O,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图示步骤进行提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最适合的氧化剂X是___(填序号)。
A.K2Cr2O7 B.NaClO C.H2O2 D.KMnO4
(2)物质Y是____。
(3)本实验用加碱沉淀法能不能达到目的?___,原因是___。
(4)除去Fe3+的有关离子方程式是____。
(5)加氧化剂的目的是____。
(6)最后能不能直接蒸发结晶得到CuCl2·2H2O晶体___,应如何操作___。
【答案】(1). C (2). CuO[或Cu(OH)2或CuCO3或Cu2(OH)2CO3] (3). 不能 (4). 因加碱的同时也会使Cu2+生成Cu(OH)2沉淀 (5). Fe3++3H2OFe(OH)3+3H+,CuO+2H+=Cu2++H2O[或Cu(OH)2+2H+=Cu2++2H2O等] (6). 将Fe2+氧化为Fe3+,便于生成沉淀而与Cu2+分离 (7). 不能 (8). 应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发
【解析】
【分析】加入氧化剂X的目的是把亚铁离子氧化,根据除杂原则,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加入试剂Y的目的是调节pH使铁离子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过滤除去沉淀,对滤液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氯化铜晶体;
(1)加入氧化剂,将Fe2+氧化为Fe3+,易除去,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
(2)物质Y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据此来选择合适的试剂;
(3)加碱的同时Cu2+也会生成沉淀;
(4)CuO能促进三价铁离子水解;
(5)加入氧化剂,将Fe2+氧化为Fe3+;
(6) CuCl2属于强酸弱碱盐,加热蒸发时促进其水解(HCl易挥发)。
【详解】(1)根据题意,加入氧化剂X可把Fe2+氧化为Fe3+,而没有增加新杂质,所以X为H2O2;
故答案是:C;
(2)结合题示,调节pH至3.7,使Fe3+全部沉淀,所以Y最好为CuO或Cu(OH)2或CuCO3或Cu2(OH)2CO3] ;故答案是: CuO[或Cu(OH)2或CuCO3或Cu2(OH)2CO3] ;
(3)加碱的同时,Cu2+也会生成沉淀;答案是:不能;因加碱的同时也会使Cu2+生成Cu(OH)2沉淀;
(4)铁离子水解产生H+,氧化铜与H+ ,减小了氢离子浓度,促进了铁离子的水解,产生氢氧化铁沉淀,达到除去铁离子的目的;除去Fe3+的有关离子方程式:Fe3++3H2OFe(OH)3+3H+,CuO+2H+=Cu2++H2O[或Cu(OH)2+2H+=Cu2++2H2O等];答案是: Fe3++3H2OFe(OH)3+3H+,CuO+2H+=Cu2++H2O[或Cu(OH)2+2H+=Cu2++2H2O等];
(5) Fe2+沉淀为氢氧化物时所需pH与Cu2+的沉淀的pH相同,也就是说, Fe2+沉淀的同时, Cu2+也会沉淀,无法将两者分离开,根据题干提供信息可以知道Fe3+沉淀所需的pH较小,所以应先将Fe2+氧化为Fe3+后再将其除去;答案是: 将Fe2+氧化为Fe3+,便于生成沉淀而与Cu2+分离 ;
(6)CuCl2属于强酸弱碱盐,加热蒸发时促进其水解(HCl易挥发),所以应在HCl气氛中采用浓缩后冷却结晶的方法,以得到CuCl2∙2H2O的晶体;答案是: 不能;应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发。
18.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通常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当电解质溶液为硫酸时)和碱式[当解质溶液为NaOH(aq)或KOH(aq)时]两种。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酸式电池的电极反应:
负极:____,
正极:____。
电池总反应:____。
电解质溶液pH的变化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碱式电池的电极反应:
负极:____,
正极:____;
电解质溶液pH的变化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 2H2-4e-=4H+ (2). O2+4e-+4H+=2H2O (3). 2H2+O2=2H2O (4). 变大 (5). 2H2-4e-+4OH-=4H2O (6). O2+4e-+2H2O=4OH- (7). 变小
【解析】
【分析】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通入氧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总反应为2H2+O2=2H2O;随着酸碱环境的不同,两极极反应方程式也不同,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1)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酸性溶液中负极反应为:2H2-4e-=4H+,通入氧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酸性溶液中正极反应为:O2+4e-+4H+=2H2O,电池总反应为2H2+O2=2H2O;反应生成水,溶液氢离子浓度降低,pH增大;故答案为:2H2-4e-=4H+ ;O2+4e-+4H+=2H2O;2H2+O2=2H2O;变大;
(2)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碱性溶液中负极反应为2H2-4e-+4OH-=4H2O,通入氧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碱性溶液中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电池总反应为2H2+O2=2H2O;反应生成水,溶液氢氧根离子离子浓度降低,pH减小;故答案为:2H2-4e-+4OH-=4H2O;O2+4e-+2H2O=4OH-;变小。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