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03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03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034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19-2020年全国各地化学高二上册期末试卷
【化学】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展开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1.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NaHCO3 ═ Na++H++CO32- B. NaHSO4 ═ Na++H++SO42-
C. Al2(SO4)3 ═ Al3++SO42- D. NH3•H2O ═ NH4++OH-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碳酸氢钠是弱酸的酸式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Na++HCO3-,A错误;
B. 硫酸氢钠是强酸的酸式盐,电离方程式为NaHSO4 =Na+ +H++SO42-,B正确;
C. 硫酸铝是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Al2(SO4)3=2Al3++3SO42-,C错误;
D. 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NH3 • H2ONH4++OH-,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称为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溶解于水时电离成离子的化学方程式。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应特别注意:①含有原子团的物质电离时,原子团应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分开。②表示离子数目的数字要写在离子符号的前面,不能像在化学式里那样写在右下角。③在电离方程式中,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总数必须相等。④酸碱盐电离出的阴、阳离子的个数应与其化学式中相应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相同,电离出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应与该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相等。⑤强电解质用等号,弱电解质一律用可逆号,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多元弱碱一步电离。强酸的酸式盐一步电离。弱酸的酸式盐分步电离,第一步不可逆,以后步步可逆,且一步比一步的电离程度小。
2.下列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 )
A. —CH3 B. —F
C. —OH D.
【答案】A
【解析】
【详解】官能团是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原子或原子团。-F是决定卤代烃特殊性质的原子,-OH是决定醇和酚特殊性质的原子团,碳碳双键是决定烯烃特殊性质的原子团,甲基不是官能团,答案选A。
3.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 2A+3B=2C B. A+3B=2C C. 3A+B=2C D. A+B=C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详解】,即,,即;所以,故化学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2A+3B=2C,A正确。
4.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 增大反应物的量 B. 升高温度 C. 增大压强 D. 增大容器体积
【答案】B
【解析】
【详解】A.如反应物为固体,则增大反应物的用量,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故A错误;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一定增大,故B正确;C.如是固体或溶液中的反应,且没有气体参加反应,则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故C错误;D.增大体积,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故选B。
5.25℃,在0.01mol/LH2SO4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是
A. 1×10-12mol/L B. 0.02mol/L C. 1×10-7mol/L D. 5×10-13mol/L
【答案】D
【解析】
【详解】25℃,0.01mol/LH2SO4溶液中c(H+)=0.02mol•L-1,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总是等于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中的OH-全部来自水,即溶液中的c(OH-)=c(OH-)水=c(H+)水,则水电离出的c(H+)水=c(OH-)溶液==5×10-13mol/L,故选D。
【点睛】酸或碱抑制水电离,酸中氢离子浓度或碱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根据c(H+)水=c(OH-)水,结合Kw公式计算是解答关键。
6.25℃时,已知Ksp(AgCl)=1.8×10-10,Ksp(AgBr)=7.8×10-13。现向等浓度NaCl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AgNO3溶液,先沉淀的是
A. AgCl B. AgBr
C. 同时沉淀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于Ksp(AgC1)>Ksp(AgBr),等浓度的NaCl和NaBr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先达到AgBr的溶度积,先析出AgBr沉淀,故选B。
7.反应X(g)+Y(g)2Z(g) ΔHc(Cl-),B错误;
C.③点溶液中有等浓度的CH3COOH和NaCl,由于醋酸有少部分电离,故c(Na+)>c(CH3COOH),醋酸每电离生成一份CH3COO-的同时就会生成一份H+,同时水也电离生成少量H+,故c(H+)>c(CH3COO-),所以C错误。
D. 根据物料守恒c(Na+)=c(CH3COOH)+c(CH3COO-),可判断出D错误;
故选A。
22.0.4mol CuSO4和0.4mol NaCl溶于水,配成1L溶液,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当—个电极得到0.3molCu时,另一个电极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A. 5.6L B. 6.72L
C. 1.344L D. 11.2L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电解过程中,阴阳极放电量相等,阴极得到0.3molCu,说明Cu得到0.6mole-,那么阳极失电子总数也为0.6mol,根据阳极反应式为
2Cl--2e-=Cl2↑ 、4OH--4e-=2H2O+O2↑,
0.4 0.4 0.2 0.2 0.05
阴极生成的气体为氯气和氧气,共0.25mol,体积为0.25×22.4=5.6L,选A。
23.用系统命法写出下列物质名称或结构简式
(1)C4H10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______种。
(2)某有机物含C、H、O三种元素,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__________。
(3)常温下,已知0.1 mol·L-1一元酸HA溶液中=1×10-8。常温下,0. 1 mol·L-1 HA溶液的pH=________;写出该酸(HA)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5℃时,已知Ksp[Fe(OH)3]=8×10-38,则0.01mol/L FeCl3溶液中欲使Fe3+沉淀,求溶液所需的最小pH=________。(用对数形式表示)
【答案】 (1). 4种 (2). CH2=C(CH3)COOH (3). 碳碳双键和羧基 (4). 3 (5). HA + OH- =A- + H2O (6). 2+lg2
【解析】
【详解】(1)C4H10为烷烃,有正丁烷和异丁烷2种同分异构体,正丁烷的一氯代物有2种,异丁烷的一氯代物有2种,则C4H10的一氯代物有4种,故答案为:4;
(2)由分子模型可知,白球是氢原子,黑球是碳原子,半黑球是氧原子,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OOH,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羧基,故答案为:CH2=C(CH3)COOH;碳碳双键和羧基;
(3)由常温下,0.1 mol·L-1一元酸HA溶液中=1×10-8可知溶液中c(OH—)=10—8c(H+),c(H+)=mol/L=1×10—3mol/L,溶液的pH为3,则HA为弱酸,HA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A + OH- =A- + H2O,故答案为,3;HA + OH- =A- + H2O;
(4)由Ksp[Fe(OH)3]=8×10-38可知0.01mol/L FeCl3溶液中欲使Fe3+沉淀时,溶液中c(OH—)= mol/L=2×10—12mol/L,则溶液的pH为(14—12+lg2)=2+lg2,故答案为:2+lg2。
24.按要求对下图中两极进行必要的连接并填空:
(1)在A图中,使铜片上冒气泡。请加以必要连接,则联接后的装置叫______。电极反应式:锌电极:______________;铜电极: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B图中,使a极析出铜,则b析出:______。加以必要的联接后,该装置叫_____。电极反应式: b极:_____________。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并搅均溶液,溶液的pH值____________(升高、降低、不变)。
【答案】 (1). 原电池 (2). Zn -2e-=Zn2+ (3). 2H+ +2e-=H2↑ (4). O2 (5). 电解池 (6). 4OH-- 4e-= O2 + 2H2O或2H2O - 4e-= O2 + 4H+ (7). 降低
【解析】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1)在A图中,使铜片上冒气泡,则铜片作正极,锌作负极,连接如图:,该电池属于原电池,锌电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电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2)在B图中(a,b都为惰性电极),使a极析出铜,即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发生还原反应,故为阴极,其连接如图:,该装置是电解池,a是阴极,b是阳极,阳极上氢氧根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H-- 4e-= O2 + 2H2O或2H2O - 4e-= O2 + 4H+,该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则氢离子浓度变大,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并搅均溶液,溶液的pH值降低。
25.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洁净煤技术”,通过向地下煤层“气化炉”中交替鼓入空气和水蒸气的方法,连续产出高热值的煤炭气,其主要成分是CO和H2。“气化炉”中主要反应有:
C(s)+ +H2O (g) =CO(g)+H2(g) △H= +131.3 kJ•mol-1
CO(g)+H2O(g) =CO2(g)+H2(g) △H= — 41.2kJ•mol-1
(1)气化炉中CO2与C反应转化为CO,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用煤炭气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 CH3OH(g)。在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按物质的量1:2混合反应,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生成甲醇的反应为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②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压强为0.1MPa和5.0MPa下CO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其中代表压强是5.0MPa的曲线是____________(填“A”或“B”)。
③在不改变反应物用量的前提下,为提高CO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写两条措施) _________。
④压强为0.1MPa、温度为200℃时,平衡混合气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_______________。
(3)某新型电池以熔融碳酸盐作电解质,在650℃下工作,负极通入煤炭气,正极通入空气与CO2的混合气.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32—,负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s)+CO2(g)=2CO(g) △H=+172.5 kJ•mol-1 (2). 放热 (3). A (4). 降温、加压 (5). 25% (6). H2+CO32--2e-=H2O+CO2 (7). CO+CO32--2e-= 2CO2
【解析】
【分析】
(1)由盖斯定律计算可得;
(2)①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②该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③该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降温、加压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④依题意建立三段式求解可得;
(3)由题意可知煤炭气为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一氧化碳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氢气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水。
【详解】(1)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可得气化炉中CO2与C反应转化为CO的热化学方程式(s)+CO2(g)=2CO(g) ,则△H=△H1—△H2=(+131.3 kJ•mol-1)—(—41.2kJ•mol-1)=+172.5 kJ•mol-1,故答案为:C(s)+CO2(g)=2CO(g) △H=+172.5 kJ•mol-1;
(2)①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由图可知温度升高CO的平衡转化率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生成甲醇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
②该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图可知,在温度为200℃时,A的转化率比B的高,说明压强改变,平衡正向移动,则A点的压强大,为5.0MPa,故答案为:A;
③该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则在不改变反应物用量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降温、加压的措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CO转化率,故答案为:降温、加压;
④设压强为0.1MPa、温度为200℃时,设起始CO为1mol,由图可知,CO的转化率为50%,则由题意建立如下三段式:
则由三段式数据可知平衡混合气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是×100%=25%,故答案为:25%;
(3)由题意可知煤炭气为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一氧化碳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氢气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水,电极反应式为H2+CO32--2e-=H2O+CO2、CO+CO32--2e-= 2CO2,故答案为:H2+CO32--2e-=H2O+CO2;CO+CO32--2e-= 2CO2。
【点睛】该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降温、加压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CO转化率是解答关键。
26.描述弱电解质电离情况可以用电离平衡常数表示,表1是常温下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和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Kb),表2是常温下几种难(微)溶物的溶度积常数(Ksp)。
表1
酸或碱
电离平衡常数(Ka或Kb)
CH3COOH
1.8×10﹣5
HNO2
4.6×10﹣4
HCN
5×10﹣10
HClO
3×10﹣8
NH3•H2O
1.8×10﹣5
表2
难(微)溶物
溶度积常数(Ksp)
BaSO4
1×10﹣10
BaCO3
2.6×10﹣9
CaSO4
7×10﹣5
CaCO3
5×10﹣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1所给的四种酸中,酸性最弱的是_____(用化学式表示)。下列能使醋酸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而电离平衡常数不变的操作是___(填字母序号)。
A.升高温度 B.加水稀释
C.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 D.加少量冰醋酸
(2)CH3COONH4的水溶液呈_____(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该溶液中存在的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
(3)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NaCN和HCN的混合溶液,其pH>7,该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4)工业中常将BaSO4转化为BaCO3后,再将其制成可溶性的钡盐(如BaCl2)。具体做法是用饱和的纯碱溶液浸泡BaSO4粉末,并不断补充纯碱,最后BaSO4转化为BaCO3。现有足量BaSO4悬浊液,在该悬浊液中加纯碱粉末并不断搅拌,为使SO42-物质的量浓度不小于0.01mol•L﹣1,则溶液中CO32-物质的量浓度最少应为_____。
【答案】 (1). HCN (2). B (3). 中性 (4). c(NH4+)=c(CH3COO﹣)>c(H+)=c(OH﹣) (5). c(Na+)>c(CN﹣)>c(OH﹣)>c(H+) (6). 0.26 mol•L﹣1
【解析】
【详解】(1)对于一元弱酸,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则酸性越强,反之则酸性越弱,HCN电离平衡常数最小,则酸性最弱;根据醋酸的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A、升高温度,电离程度增大,电离平衡常数增大,故A错误;B.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故B正确;C.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电离出的醋酸根对醋酸的电离平衡起抑制作用,电离程度减小,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D.加少量冰醋酸,则醋酸浓度增大,根据越稀越电离的事实,则电离程度减小,平衡常数不变,故D错误;故答案为HCN;B;
(2)醋酸铵溶液中,醋酸水解显碱性,铵根离子水解显酸性,CH3COOH与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相等,CH3COO-和NH4+在相等浓度时的水解程度相同,酸性和碱性程度相当,溶液显中性,即c(H+)=c(OH-),根据电荷守恒:c(NH4+)+c(H+)=c(OH-) +c(CH3COO-),得出c(NH4+)= c(CH3COO-)并且大于水解生成的c(H+)、c(OH-),即c(NH4+)=c(CH3COO-)>c(H+)=c(OH-);故答案为中性;c(NH4+)=c(CH3COO-)>c(H+)=c(OH-);
(3)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NaCN和HCN的混合溶液,其pH>7,说明CN-的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导致溶液c(OH-)>c(H+),呈碱性,根据电荷守恒知,c(OH-)+c(CN-)=c(H+)+c(Na+),所以c(CN-)<c(Na+),所以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c(CN-)>c(OH-)>c(H+),故答案为c(Na+)>c(CN-)>c(OH-)>c(H+);
(4)SO42-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1时,钡离子的浓度为:c(Ba2+)=mol/L=1×10-8mol/L,若使SO42-物质的量浓度不小于0.01mol•L-1,则钡离子浓度应该大于1×10-8mol/L;当c(Ba2+)=1×10-8mol/L时,则溶液中c(CO32-)=mol/L=0.26mol/L,所以当c(CO32-)≥0.26mol/L时,c(Ba2+)≤1×10-8mol/L,则c(SO42-)不小于0.01mol/L,故答案为0.26 mol•L-1。
【点睛】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难溶物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明确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是解本题的关键,(4)为难点、易错点,注意根据硫酸钡、碳酸钡的溶度积计算出使SO42-物质的量浓度不小于0.01mol•L-1时溶液中的钡离子浓度,再计算溶液中的CO32-物质的量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