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宁夏银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宁夏银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在湖心岛开发的观河景观宾馆示意图,分别有①②③④四种户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在夏至日当天入住的游客想全方位观看水上落日余晖应选择的户型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5月下旬,宾馆经营者打算给各户型配备临时制冷设备。如果以房间一天最高气温作为安装标准,你认为最应配备制冷设备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 A 2. D
【解析】考查地球运动和大气热力作用相关知识。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日落方位。由图可知,夏至日20°N太阳走北部天空,在东北方向日出,中午在正北方,日落西北方向,结合指向标和纬度位置,判断①户型几乎无遮挡,看落口余晖效果最好。正确答案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5月下旬,太阳直射点在宾馆所处纬度的南侧,一天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此时太阳大约在西南方位。正确答案选D.
下图是地中海气候区某地某季节的地下水位(水位是指水的海拔高度)分布图,虚线是地下水等水位线(单位:米),图中的井水水位与N地水位相差6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等水位线M的数值是
A. 48 B. 45
C. 42 D. 42或45
4. 由图可以判断M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地下水开采过度 B. 地下水污染严重
C. 有盐碱化趋势 D. 有荒漠化趋势
【答案】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M的数值为42或45,依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原则可判断,如果为45米,则井水的水位大于45米、小于48米;如果为42米,则井水的水位大于39米、小于42米。由于N的数值小于48米、大于45米,且井水水位与N地水位相差6米,所以井水的数值只能大于39米、小于42米,M的数值只能取42米。故C正确,A、B、D错误。
【4题详解】
读图可知N的数值小于48米、大于45米,而图中井水水位与N地水位相差6米,因此井水的数值大于39米、小于42米。由于井水的水位较周围低,说明井水被开采过度,可能造成地面下沉。故A正确。由图中信息不能对B、C、D项做出判定,故排除。
气温直减率是指气温的垂直变化与高度的线性关系,下图是气温直减率示意图,下图是秦岭主峰太白山南北两坡的某年气温直减率比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太白山北坡空气对流最强的是
A. 2月 B. 5月 C. 8月 D. 11月
6. 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气温直减率出现差异的原因是
A. 南坡是阳坡,太阳辐射强,所以气温随高度升高降低幅度大
B. 南坡比北坡的纬度低,热量充足,所以气温随高度升高降低幅度大
C. 南坡比北坡的植被覆盖好,能调节温差,所以气温随高度升高降温幅度小
D. 南坡比北坡的降水多,水汽凝结释放热量,所以气温随高度升高降温幅度小
【答案】5. C 6. D
【解析】
【5题详解】
气温直减率越大,对流越显著,故C正确。
【6题详解】
夏季,气温直减率北坡大,南坡小。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阴雨天气多,地面得到的太辐射少;同时阴雨天气,水汽凝结,释放潜热。故D正确,A、B、C错误。
读“我国某地地面气压分布状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示的天气系统及其运动方向可能是
A. 高压 顺时针 B. 气旋 逆时针
C. 低压 顺时针 D. 反气旋 逆时针
8. 在图中
①a地的气压比b地低 ②c地附近有暖锋活动
③d地的风力比e地大 ④e地的风向为偏北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a、c、d、e四地中,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A. a和c B. c和d
C. d和e D. a和e
【答案】7. B 8. C 9. A
【解析】
【7题详解】
将气压值相等的各点相连,作出等压线。由等压线可知,图示天气系统为低压,从气流运动状况看,低压又被称为气旋;我国位于北半球,北半球低压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故B正确,A、C、D错误。
【8题详解】
首先根据图中的数据画出等压线图,找出低压槽,确定锋面性质。a地的气压比b地高,c地位于气旋东侧,附近应为有暖锋,d地的等压线比e地密,风力比e地大,风向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并在北半球向右偏,所以e地的风向为偏北风,故C正确,A、B、D错误。
【9题详解】
锋面降水的一般规律是“冷锋后,暖锋前”, 据上题分析,a在冷锋后,c在暖锋前,故A正确。
下图是西北某城市的园林工人在为树木刷白石灰的情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园林工人给树木刷白石灰的时间和目的是
A. 1月、防止霜冻导致树木冻伤冻死 B. 2月、给树干穿白裙系红带,美化环境
C. 10月、防止树木因过度蒸腾而缺水 D. 11月、防止温差过大导致树干冻裂
11. 此时段在境内最不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黄河凌汛 B. 柳絮纷飞
C. 冷锋过境 D. 霜冻
【答案】10. D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树木刷白的时间一般选择入冬之前,主要目的:一是防止虫害,在石灰浆里一般要加入相应药液,此外石灰浆本身是碱性物质,也具有杀菌作用,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虫害。二是防冻害和日灼,避免早春霜害。冬天,夜里温度很低,到了白天,受到阳光的照射,气温升高,而树干是黑褐色的,易于吸收热量,树干温度也上升很快。这样一冷一热,使树干容易冻裂。尤其是大树,树干粗,颜色深,而且组织韧性又比较差,更容易裂开。涂了石灰水后,由于石灰是白色的,能够使40%-70%的阳光被反射掉,因此树干在白天和夜间的温度相差不大,就不易裂开。延迟果树萌芽和开花期,防止早春霜害。故D正确,A、B、C错误。
【11题详解】
树木刷白的时间一般选择入冬之前,黄河山东和宁夏境内河段在初冬和早春会出现凌汛,冷锋过境和霜冻现象也会在此时段出现,而柳絮纷飞出现在春季。故选B。
读“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A. 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B. 向较低纬度地区偏移
C. 向常绿阔叶林带偏移 D. 向较低海拔地区偏移
13. 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A. 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B. 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C. 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 D. 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答案】12. A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结合图例,读图可知: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是向北移动。北侧是落叶阔叶林分布区,A对。南侧是常绿阔叶林地区,C错。该地位于北半球,向北是向高纬度地区偏移,B错。根据经纬度,图示区北侧是高原,向海拔较高地区偏移,D错。故选A。
【13题详解】
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等温线凸向低纬区,说明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C错。乙地等温线凸向较高纬度,说明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也趋于上升,D对。甲地海拔高于乙地海拔 ,甲地年平均气温低于乙地,A、B错。故选D。
下图示意祁连山北坡北大河支流柳泉沟上游某水文观测站(海拔3713 m)多年8月1日至9月29日逐日径流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影响该水文站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降水 B. 蒸发
C. 气温 D. 下渗
15. 与8月份相比,9月份该水文站逐日流量涨落幅度减小的原因可能是
A. 蒸发量增加 B. 下渗量增加
C. 降雪量增加 D. 地面反射率降低
16. 在河流补给水量稳定的情况下,柳泉沟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可能导致北大河
A. 含沙量增大 B. 两侧地下径流量增多
C. 结冰期延长 D. 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答案】14. C 15. C 16. B
【解析】
【14题详解】
祁连山地势高,山上有冰川发育;北坡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因此当地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河流的水量主要受气温影响。故C正确,A、B、D错误。
【15题详解】
9月以后,气温逐渐下降,冰川融水逐渐减少;同时,当地9月份降雪量增加,冰面多为新雪覆盖,反射率增大,冰川消融明显减弱,致使流量锐减。故选C。
【16题详解】
绿色植物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因此柳泉沟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可能导致北大河含沙量减少,两侧地下径流量增多,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故B正确,A、D错误。河流结冰期主要受气候影响,与植被覆盖关系不大,故C错误。
下图是非洲南部局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据图分析,对纳米布沙漠的形成影响最小的是
A. 地形 B. 气压带
C. 盛行风 D. 洋流
18. 该海域有一渔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寒暖流交汇导致海水上泛 B. 上升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
C. 入海河流带来大量营养盐类 D. 温带海区海水温度季节变化大
19. 对图中奥兰治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河段紧邻大西洋,降水较乙处丰沛 B. 奥兰治河的流向受地形影响自西向东
C. 乙河段支流多,流域面积大,径流量大 D. 丙河段地势高且自南向北流,有凌汛现象
【答案】17. A 18. B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纳米布沙漠所在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南信风的影响,空气干燥;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的影响,减温减湿;沙漠的形成与地形关系不大,故选A。
【18题详解】
该海域位于较低纬度大陆西岸,受东南信风影响,离岸信风将表层海水带走,导致底层海水上泛;上泛海水将大洋深处营养物质带到大洋表层,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故B正确,A、D错误。C项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
【19题详解】
A、图中乙处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丰富;甲河段主要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A错误;
B、受地形影响,奥兰治河的流向为自东向西流,B错误;
C、读图可知,乙河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丰富,支流多,流域面积大,因此径流量大,C正确;
D、丙河段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全年高温,河流无结冰期,因此无凌汛现象,D错误。
故选:C。
河口是河水与海水互动最强烈的地方,伦敦在泰晤士河523米宽的河面上修建了一个水闸,它可以控制一个或多个河道,减少朝向上游的水量。读河口区域示意图(左图)及图示区域气候资料统计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该区域夏季降水量与冬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A. 寒流流经 B. 地处背风坡
C. 西风偏弱 D.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21. 修建水闸的最主要目的是
A. 方便航运 B. 减轻淤积
C. 蓄水发电 D. 灌溉农田
22. 图示河流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时间
A. 春季最长 B. 夏季最长
C. 秋季最长 D. 冬季最长
【答案】20. C 21. B 22. B
【解析】
【20题详解】
由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地全年降水均匀、全年温和且温差小,应为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分布在40°N-60°N之间大陆西岸地区,附近洋流为暖流,A错误;地处背风坡不会导致同一地区冬夏降水差异,B错误 ;冬季由于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高低纬度之间气温梯度加大,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气压梯度加大,进而使西风风力加大,同时副极地低气压带南移,致使气旋雨和锋面雨增多,C正确;该气候常年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D错误。故选C。
【2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水闸主要控制朝向上游的水量,说明河水深受海水活动影响大,可知其作用为防止海水入侵。关闭水闸,会减弱海水对河流水的顶托作用 ,则不利于泥沙的沉积,即减轻泥沙淤积,故B正确,A、C、D错误。
【2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水闸主要控制朝向上游的水量,说明河水深受海水活动影响大,可知其作用为防止海水入侵。该河冬季水量大,冬季需要泄洪;夏季水量小,海水对于河流的影响大,所以夏季多关闭,故选B。
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该河谷
A. 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 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C. 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D. 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
24. 图中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25. 对图中的地理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A. ①②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B. ③处是地层断裂下陷形成的断层
C. ④位于向斜槽部,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
D. 甲地是地壳沉降形成的河流阶地
【答案】23. B 24. D 25. A
【解析】
【23题详解】
A、河流的上游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而此图河道有沉积物,因此不是上游,A错误;
B、岩层向上隆起,因此为背斜的顶部,B正确;
C、乙处河岸陡,应为侵蚀岸;河流应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C错误;
D、由材料中所给信息不能判断河流流向,因此不能判断侵蚀岸和沉积岸,D错误。
故选:B。
【24题详解】
图中岩层具有层理构造,为沉积岩;一般而言,沉积岩越小下,岩层形成时间越早。因此图中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④③,故D正确,A、B、C错误。
【25题详解】
A、①②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是地壳运动的痕迹,A正确;
B、①②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岩层在张力作用下崩解破碎,易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③处岩层具有层理构造,为背斜顶部是侵蚀形成谷地后沉积而成,因此B错误;
C、④处岩层呈水平状态,未发生弯曲形变,因此不属于褶皱;背斜和向斜为褶皱的基本形态,因此C错误;
D、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结合图例可知甲地因沉积而成,因此D错误。
故选:A。
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山基带地理要素及雪线高度资料。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 甲山(海拔7728m) | 乙山(海拔7435m) | |||
南坡 | 北坡 | 南坡 | 北坡 | ||
基带地理要素 | 海拔(m) | 1110 | 2920 | 1229 | 1848 |
年均温(℃) | 16.1 | 7.9 | 7.4 | 2.8 | |
年降水量(mm) | 2276.6 | 512.1 | 96.1 | 519.2 | |
雪线高度(m) | 4750 | 5000 | 4350 | 3980 |
26. 据表中资料推断
A. 甲山北坡相对高度大于南坡 B. 甲山南坡的垂直带谱较北坡丰富
C. 乙山的森林蓄积量大于甲山 D. 乙山南坡的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
27. 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特点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①山体海拔 ②纬度位置
③水汽来源方向 ④人类活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26. B 27. B
【解析】
【26题详解】
表中信息显示:甲山南坡基带海拔高度低于北坡,因此甲山南坡相对高度大于北坡 ;甲山水热条件更好,故甲山南坡的垂直带谱较北坡丰富。故B正确,A错误。乙山的水热条件比甲山差,因此森林蓄积量应小于甲山;乙山南坡降水稀少,因此河流补给以冰川融水为主。故C、D错误。
【27题详解】
由图中资料可知,两山海拔高度相近,甲山为喜马拉雅山,乙山为天山,甲山纬度低于乙山,热量条件好,相同坡向,甲山雪线高于乙山,①错误、②正确:甲山南坡为迎风坡,雪线
低;乙山北坡为迎风坡,雪线低,③正确,人类活动对两山雪线高度的影响应相同,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
受土地开发和防洪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目前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带(生态带由抗腐蚀材料制成,只透水不透土,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联合制成的新型生态河堤受到许多城市的青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8. 铺设废旧轮胎的最主要目的是
A. 减少河水渗漏,保护水源 B. 缩窄河流航道,提高水位
C. 固定植物根系,促进生长 D. 减缓水流冲刷,保护河岸
29. 香根草主要用于改善水质,根据它在图中的布局推断其具有的特性是
A. 喜阴凉 B. 耐旱涝
C. 耐盐碱 D. 厌浸渍
30. 与传统硬质河岸相比,石笼网与生态带结合可以
A. 增加河流水量 B. 减少河道淤积
C. 缩短使用期限 D. 减轻旱涝灾害
【答案】28. D 29. B 30. D
【解析】
【28题详解】
A、从“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可以看出,传统河堤硬质牢固。轮胎中空,并不能明显减少河水渗漏,A错误;
B、轮胎的铺设对提高水位十分有限,且新型生态河堤建设主要体现生态功能,B错误;
C、生态带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C错误;
D、新型生态河堤是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带,牢固性相对要差,利用废旧轮胎可以减缓水流对生态带(河岸)的冲刷,保护河岸,D正确。
故选:D。
【29题详解】
从图看,香根草从河堤底部到河堤顶部均有种植,推测有些生长于水中;河道水位常会出现季节变化,可以推测部分香根草时而被浸没,时而露出水面。因此推测香根草耐旱涝,故选B。
【30题详解】
传统硬质河道河水和两岸地下水不能互补,而石笼网与生态带可以透水,河水和地下水可以互补。枯水期,地下水可补给河水,洪水期,河水补给地下水,最终减轻旱涝灾害。故选D。
每当雨季,西藏松茸破土而出。波密是西藏松茸的重要产地,县城海拔2700米,1月均温-0.2℃,境内冰川发育极好,冰舌前端伸入森林,蔚为壮观。下图为波密所在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1. 波密县松茸产量最多的月份是
A. 1-3月 B. 4-6月
C. 7-9月 D. 10-12月
32. “冰舌前端伸入森林”中的森林最可能是
A. 针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常绿阔叶林 D. 常绿硬叶林
33. 冰雪带与森林带之间无草原带和苔原带过渡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多 B. 海拔高
C. 气温低 D. 光照强
【答案】31. C 32. A 33.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青藏高原西南的气候特点及山地自然带分布的影响因素。
【31题详解】
西藏每年4-6月属于雨季前夕,降雨量较小,6月底及7月初开始进入雨季高峰,降雨量大,因此7-9月最可能为产量最大的季节;C正确;1-3月为旱季,A错误;4-6月雨季刚开始,松茸发育较小,不适合采摘,B错误,10-12月雨季结束,当年松茸采摘完成,D错误。
【32题详解】
材料中提到“境内冰川发育极好”,因此冰舌深入的森林应该是最靠近冰原带的,针叶林是最可能的,A正确;落叶阔叶林属于温带植被,其分布的海拔高度低于针叶林,B错误;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一般属于亚热带植被,其海拔分布低于落叶阔叶林,CD错误。
【33题详解】
冰川发育不仅受气温影响,还受降水控制;气温决定了冰川的消融,降水量决定冰川的积累。波密正处于西南季风暖湿气流北上的通道上,高大的山脊起着明显的屏障作用,造成降水极为丰沛,雪线附近年降水量估计可达2500—3000毫米,这正是巨大冰川发育的主导因素,雪线海拔较低,冰川的海拔低,发育了数量和规模巨大的冰川,巨大的推进力使冰舌沿沟谷自上而下穿越了草原带和苔原带,直达森林带,A正确;山地海拔低顶部可能缺少苔原带和草原带,但是图示区域山地海拔很高,不会因海拔高缺少自然带,B错误;草原带和苔原带一般分布在高海拔、气温低的山地顶部,因此气温低不会造成草原带和苔原带缺少,C错误;光照对自然带的影响不大,D错误。
武汉一驴友沿河西走廊公路一路向西北骑行前往嘉峪关市。沿途可见雪山在身旁绵延伸展,仿佛触手可及。家乡已经春暖花开,而此时路旁枝头上还是一派萧条模样,枝条不见星点的绿。20点北京天已黑,当地的天空仍有亮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 “家乡已经春暖花开,而此时路旁枝头上还是一派萧条模样,枝条不见星点的绿”,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光照
C. 水分 D. 热量
35. “20点北京天已黑,当地的天空仍有亮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经度位置
C. 海陆位置 D. 地形地势
【答案】34. D 35. B
【解析】
【34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该驴友的家乡位于南方地区的成都,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春季来得早,鲜花开得早,而河西走廊纬度较高,热量条件差,春季来得迟,树木枝头发芽迟,选项D符合题意,地形、光照、水分对这种现象影响不大,排除A、B、C。故选D。
【3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的经度接近120°E,而河西走廊位于100°E附近,两地地方时相差1个多小时,当北京为20点时,河西走廊可能才18点多,因此20点北京天已黑,当地的天空仍有亮色,选项B符合题意。河西走廊与北京都位于40°N附近,纬度相当,排除A,海陆位置和地形地势对昼夜影响不大,排除C、D。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留尼汪岛是形成于300万年前的一座火山岛。岛上一年分两季,其中12月至次年4月降水更多。而北部沿海终年湿热,岛内东西降水差异很大。岛上植物种类极其多样,被誉为“植物金矿”。
(1)简析留尼汪岛降水量的东西差异及原因。
(2)分析留尼汪岛被称为“植物金矿”的自然原因。
(3)推测植物种子被带到留尼汪岛的可能途径。
【答案】(1)岛屿处于东南信风带,且中部有山地,东部为迎风坡,年降水量大;岛屿西坡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2)沿海地区气候炎热多雨;岛屿中部地势起伏大,垂直地域分异较明显;受火山喷发的影响,土壤肥沃。
(3)洋流;潮汐运动;迁徙的候鸟;风的搬运等。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
(1)读图可知留尼汪岛面积不大,因此降水量的东西差异应是地形影响所致。由图中纬线度数可知,留尼汪岛12月至次年4月受东南信风影响;由图中河流流向可判定留尼汪岛中部有山地,因此留尼汪岛东部为迎风坡,年降水量大;岛屿西坡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故留尼汪岛东部降水量大于西部。
(2)由材料可知,留尼汪岛被誉为“植物金矿”是由于岛上植物种类极其多样。影响植物生长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土壤、水源、地形等因素。留尼汪岛为低纬岛屿,北部沿海终年湿热,岛屿中部海拔超过3000米,因此沿海地区气候炎热多雨;岛屿中部地势起伏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留尼汪岛为火山岛,火山喷发后的火山灰形成肥沃土壤。
(3)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主要有水流传播、风力传播、粘附传播、弹射传播、动物传播五种。留尼汪岛远离陆地,因此植物种子被带到此处的主要途径有洋流、潮汐、迁徙的候鸟、风的搬运等。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位探险者在游记中写到:离开蒙特港区,可在海上看到排列成龙的高大雄伟山峰群,山顶峰尖锐如剃刀。从蒙特港到埃斯克尔,沿途雪峰与火山映照,冰川同密林交错。在向特雷利乌前进途中,自然景观与先前存在极大差异,气候条件恶劣,尘暴不断……下图示意该次探险区域与路线。
(1)试推测蒙特港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试对“沿途雪峰、火山、密林共存”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3)对比该区域山脉东西部自然景观差异,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答案】(1)地形平坦开阔;地处峡湾,风浪小;港阔水深,便于停靠轮船。
(2)雪峰:山脉海拔高,气温低,降雪多。
火山:位于板块的碰撞区(或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密林:盛行西风从海上带来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3)西部位于西风带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温和湿润,形成温带森林景观;东部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气候干旱,形成温带草原、荒漠景观。
【解析】
(1)根据图示,该处陆地地形平坦开阔,便于建港;地处峡湾,有利于避开西风的影响,风浪小;根据东侧陆地地形陡峻推测,海域水较深,港阔水深,便于停靠轮船。
(2)根据雪峰、火山、密林所需特定自然地理环境,再结合沿途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在经过安第斯山脉时,由于山脉海拔高,气温低,降雪多;同时由于安第斯山脉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地震;安第斯山脉西侧处于西风的迎风坡,从海上带来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3)山脉东西部自然景观差异是由于气候差异造成的,西部位于西风带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温和湿润,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多温带森林景观;东部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气候干旱,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多温带草原、荒漠景观。
3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印度洋板块的北移,隆起了青藏高原。高原上图示地区的河湖以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卓乃湖、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是该地区的重要湖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地区气温持续上升,降水增加。2011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的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依次贯通了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下图示意卓乃湖周边地区地理环境。
(1)分别说出形成图中山脉和湖泊的主要地质作用。
(2)说明造成此次湖泊贯通的自然条件。
(3)如果未来卓乃湖湖水持续外泄,推测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变化。
【答案】(1)形成山脉的地质作用是地壳运动(板块运动、板块挤压);形成湖泊的地质作用是冰川侵蚀。
(2)近年来降水持续增加,卓乃湖水位持续升高,此次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地形西高东低,卓乃湖海拔高,外泄后的湖水连通库赛河,注入库赛湖,随之贯通海拔更低的海丁诺尔和盐湖。
(3)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面积增加,湖水盐度降低,湿地范围扩大;加剧地表冲刷,形成新的河道,生态系统发生改变。
【解析】
(1)由材料“随着印度洋板块的北移,隆起了青藏高原”可知,图中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因此形成湖泊的地质作用是冰川侵蚀。
(2)“2011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的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依次贯通了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说明造成此次湖泊贯通的自然条件可从降水增多、湖水外溢、湖泊联通等角度分析。
材料显示,近年来降水持续增加,卓乃湖水位持续升高;此次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由图中河流流向可知,该地地形西高东低,卓乃湖海拔高,外泄后的湖水连通库赛河,注入库赛湖,随之贯通海拔更低的海丁诺尔和盐湖。
(3)卓乃湖湖水外泄引起区域自然环境的变化可从湖水面积增大、湿地扩大、加剧冲刷、形成新河道等角度分析。
卓乃湖有出口,因此为淡水湖,而其它湖泊应为咸水湖。由材料可知,卓乃湖湖水外泄,可依次贯通了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因此未来卓乃湖湖水持续外泄,可导致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面积增加,湖水盐度降低,湿地范围扩大;同时湖水外泄会加剧地表冲刷,形成新的河道,导致生态系统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