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
展开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
出题人:张巨虎 校对人:王燕 (2019.10)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Ca 40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
1、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的物质中,标签贴错了的是( )
| A | B | C | D |
物质名称 | 浓硫酸 | 汽油 | 乙醇 | 硝酸钾 |
危险警告标签 |
2、下列物质中,摩尔质量最大的是( )
A.10 mLH2O B.0.8 molH2SO4 C.54 g Al D. 1g CaCO3
3、质量相同的N2和CO,下列物理量不一定相同的是( )
A.物质的量 B.分子个数 C.原子个数 D.气体体积
4、常温下,四个容积为20 L的容器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下列气体,产生的压强最大的是( )
A.H2 B.HCl C.SO2 D.CO2
5、《本草纲目》中记载“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描述的方法是( )
A.过滤 B.蒸发 C.蒸馏 D.萃取
6、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 碱 | 酸 | 盐 | 碱性氧化物 | 酸性氧化物 |
A | NaOH | H2SO4 | BaCO3 | MgO | CO2 |
B | Ba(OH)2 | HCl | NaCl | Na2O | CO |
C | NaOH | CH3COOH | CaCl2 | CO | SO2 |
D | KOH | HNO3 | CaCO3 | H2O | SO3 |
7、胶体区别于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 )
A.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B.有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粒子因吸附而带电荷 D.可以通过滤纸
8、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sce 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N4与N2的摩尔质量相等
C.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N4与N2所含的原子个数比为1:2
D.等质量的N4与N2所含的原子个数比为1:1
9、分离油和水混合物最简洁便利的方法是( )
A. B.
C. D.
10、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mol NH3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B.常温常压下,22.4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
C.常温常压下,48g O3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3NA
D.1 L 0.1mol/LNaCl溶液中所含的Na+数目为NA
二、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30分)
11、 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5.5 ~ 36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用光束照射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
D.该分散系为胶体,胶粒直径即为一个Fe(OH)3 分子的直径
12、在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的氧气(O2)和B容器中的氨气(NH3)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则A、B两容器中气体的体积之比是( )
A.1:2 B.2:1 C.2:3 D.3:2
13、下列溶液中,与100 ml 0.5 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100 mL 0.5 mol/L MgCl2 溶液 B.200 mL 0.25 mol/L HCl溶液
C.50 mL 1 mol/L NaCl溶液 D.200 mL 0.25 mol/L CaCl2溶液
14、在标准状况下,向一质量为100 g的密闭容器中充满CO2后,质量为166 g,相同条件下,向相同的容器中充满一未知气体,称量得其质量为142 g,则该气体可能为( )
A.O2 B.CH4 C.CO D.H2
15、使等体积的AlCl3、CaCl2、NaCl溶液中的Cl-完全转化为AgCl沉淀,所用0.1 mol/L
AgNO3溶液的体积相同,则这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2:3 B.1:1:1 C.2:3:6 D.6:3:2
1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过饱和NaHCO3溶液,收集气体
C.用硫酸除去AgCl中少量的Ag2CO3
D.除去KCl溶液中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17、在同温下,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充入等质量的CO2与SO2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与SO2的物质的量相等
B.CO2与SO2的密度之比为11:16
C.CO2与SO2的压强之比为16:11
D.CO2与SO2中所含O原子个数之比为1:1
18、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验是否漏水
B.萃取剂要求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振荡后立即分液
D.分液时,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19、某气体由常见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组成,经测定其中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则关于该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气体一定是纯净物
B.该气体一定是CO、CO2的混合物
C.该气体中所含的物质最多有2种
D.该气体的组成情况可能有3种组合
20、在100g浓度为18mol/L、密度为ρ(g/cm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
9mol/L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为( )
A.小于100mL B.等于100mL C.大于100mL D.等于100/ρ
三、填空题(共42分)
21、(10分)下列是实验室常用的物质分离方法,请将合适的方法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 B.升华 C.结晶 D.分液 E.蒸馏 F.过滤
(1)分离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
(2)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 ;
(3)分离水和CCl4的混合物 ;
(4)分离酒精(沸点为78.5℃)和甲苯(沸点为110.6℃)两种互溶液体 ;
(5)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 。
22、(14分)用18 mol·L-1 浓硫酸配制90 mL 3.0 mol·L-1 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 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③稀释
④ ⑤转移、洗涤 ⑥定容、摇匀 ⑦装瓶贴标签
完成下列问题:
(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 mL,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 (填字母)。
A.10 mL B.25 mL C.50 mL D.100 mL
浓硫酸稀释的操作是 。
(2)第④步实验的操作是 。
(3)下列做法对所配制的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浓度有何影响?(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①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内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________________;
③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________________;
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______。
23、(10分)现有14.4 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约为8.96 L。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个数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g/mol。
(3)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
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L,如果上述装置中使用的浓硫酸失效,则气球中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受影响”)。
24、(8分)在25℃、101kPa条件下,将15L O2通入10L 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V(CO)= _______L,
V(H2)= _______L。
(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V(CO):V(H2) = 。
(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8分)
25、(8分)取1.06g Na2CO3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求:
(1)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取出20.0mL该溶液用蒸馏水稀释,使Na2CO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变为0.04mol/L,求稀释后溶液的体积。
(3)取出20.0mL该溶液,向其中滴加足量1mol/L的稀硫酸,计算产生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参考答案】
一、二选择题(前10个每题2分,后10个每题3分,共5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C | D | D | A | C | A | A | D | B | C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B | B | D | C | C | B | C | C | D | A |
三、填空题
21、(10分)(1)F (2)C (3)D (4)E (5)A
22、(14分)(1)16.7 (2分) B (2分) 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1分)
(2)冷却(1分)
(3)偏大(2分) 无影响(2分) 偏小(2分) 偏大(2分)
23、(10分)(1)0.4NA
(2) 36
(3)CO 4.48 变小
24、(8分)(1)5 5
(2)(a-10):(20-a)
(3)10<a<20
四、计算题
25、(8分)(1)0.1mol/L(2分)
(2)50.0mL(2分)
(3)44.8mL(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