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展开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出卷人:伍文华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
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
于KNO3的古代文献,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目的 | 古代文献 | 说明 |
A | 使用 | “…凡研消(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则祸不可测”——《天工开物》 | KNO3能自燃 |
B | 鉴别 | 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硝石也”——《本草经集注》 | 利用焰色反应 |
C | 提纯 | “(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开宝本草》 | 溶解,蒸发结晶 |
D | 性质 | “(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本草纲目》 | 利用KNO3的氧化性 |
2.用NA代表阿伏如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相同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的氢气体积一定不相同
B.56gFe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C.46g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D.任何条件下,22.4LNH3与18gH2O含电子数均为10NA
3.从古至今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硅被用于计算机芯片,工业制粗硅的反应原理为:SiO2+CSi+CO2↑
B.合金熔点、硬度都低于成分金属
C.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D.无色透明的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
4.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 )
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Cu2+、NH4+、Cl−、S2−
B.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 、K+、Cl−、HCO3−
C.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 、ClO−、SO42−、I−
D.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CO32−
5.研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是,使用类似数组的方法可以收到的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 )
A.分散质粒子直径与分散系种类:
B.NaOH溶液与CO2反应后溶液中的钠盐:
C.Na与O2反应的产物:
D.A1C13溶液中滴加Na0H溶液后铝的存在形式
6.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
A.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HC1)过多:CO32-+2H+ =CO2↑+H2O
B. 向明矾溶液中滴加过量Ba(OH)2溶液: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C. 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
D. 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箔制印刷线路板:2Fe3++Cu=2Fe2++ Cu2+
7.某硫酸铝和硫酸镁的混合液中,c(Mg2+)=2mol/L, c(S042—)=6.5mol/L ,若将100 mL的此混合液中的Mg2+和Al3+分离,至少应加入1.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 )
A. 1.0L B. 0.5 L C. 1.8L D. 2L
8.等物质的量的N2、02、C02混合气体通过一定量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02、C02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6: 7: 3 B. 3: 3: 2 C. 3: 4: 1 D. 6: 9: 0
9.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甲乙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错误的是[已知Al3++3AlO2—+6H2O=4Al(OH)3↓] ( )
A. 若甲为Cu,则丁可能是Cl2 B. 若甲为AlCl3溶液,则丁可能是KOH溶液
C. 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D. 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10.根据下列反应: ① 2Fe2+ + Cl2 = 2Fe3+ + 2Cl- ② 2Fe3+ + Cu = Cu2+ + 2Fe2+
③ Fe + Cu2+ = Fe2+ + Cu ④ 2MnO4—+ 16H+ + 10Cl— = 5Cl2↑+2Mn2++ 8H2O
则判断下列各组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 Cl2> Fe3+> MnO4-> Cu2+> Fe2+
B. MnO4-> Cl2> Fe3+> Cu2+> Fe2+
C. Cl2> MnO4-> Fe3+> Cu2+> Fe2+
D. MnO4- > Fe3+ > Cl2> Cu2+> Fe2+
11.在硫酸溶液中,NaClO3和Na2SO3能按粒子个数之比1: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棕黄色气体 X,同时Na2SO3被氧化为Na2SO4,则X为 ( )
A.Cl2 B.Cl2O7 C.ClO2 D.Cl2O
12.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 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
A. B . C. D.
13.下列反应与Na2O2+SO2→Na2SO4相比较,Na2O2的作用相同的是( )
A.2Na2O2+2CO2→2Na2CO3+O2 B.2Na2O2+2SO3→2Na2SO4+O2
C.2Na2O2+H2SO4→Na2SO4+H2O2 D.3Na2O2+Cr2O3→2Na2CrO4+Na2O
14.(1)将溶液逐滴滴入溶液中。
(2)将溶液逐滴滴入溶液中,结果是( )
A.现象相同,生成的量相同 B.现象不同,生成的量相同
C.现象相同,生成的量不同 D.现象不同,生成的量不同
15.某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 Fe3+、Cu2+、Ag+三种金属离子,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对废液进行处理,以回收金属,保护环境。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沉淀A中含有2种金属单质
B. 溶液 A 若只经过操作③最终将无法得到沉淀C
C. 可用 KSCN 溶液来检验溶液B中所含的金属离子
D. 操作①②③中都需要用到玻璃棒、漏斗
16.现有100g5.3%的碳酸钠溶液和100g2.74%的稀盐酸:(1)将碳酸钠溶液缓慢滴入盐酸中,(2)将稀盐酸缓慢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则两种操作所产生的气体质量关系为 ( )
A.均是1.65g B.均是1.49g C.(1)>(2) D.(2)>(1)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2分。)
17.(每空1分,共10分)(1)有一瓶无色澄清溶液,其中可能含H+、Na+、Mg2+、Ba2+、Cl−、SO42−、CO32−离子。现进行以下实验:
A、用pH试纸检验溶液,发现溶液呈强酸性;
B、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由酸性变为碱性,无沉淀产生;
C、取少量B中的碱性溶液,滴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①根据上述事实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还原铁粉与高温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除去Mg粉中的Al粉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铁酸钠(Na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对自来水进行消毒、净化。高铁酸钠可用氢氧化铁和次氯酸钠在碱性介质中反应得到,请补充并配平下面离子方程式。
____Fe(OH)3 +____ClO-+____OH- =__FeO42-+___Cl-+__(_______)
(4)在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
当有2mol H3PO4生成,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18. (每空1分,共10分)现有含有少量NaCl、 Na2SO4、Na2CO3等杂质的NaNO3溶液,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NaNO3固体,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1)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①②③中均进行的分离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3)溶液3经过处理可以得到NaNO3固体,溶液3中肯定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为了除去杂质,可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
(4)实验探究小组在实验中需要用到456 mL1 mol•L-1的HNO3溶液,但是在实验室中只发现一瓶8 mol•L-1的HNO3溶液,该小组用8mol•L-1的HNO3溶液配制所需溶液。
①实验中所需的玻璃仪器包括________、_____mL量筒、烧杯、________、胶头滴管等。
②该实验中需要量取8mol•L-1的HNO3溶液________mL。
③下列实验操作中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
A.取用8mol•L-1的HNO3溶液溶液时仰视量筒刻度线
B.量取用的量筒水洗后未进行任何操作
C. 8mol•L-1的HNO3溶液从量筒转移至烧杯后用水洗涤量筒并全部转移至烧杯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E.定容后,将容量瓶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未进行任何操作
19. (每空2分,共16分)为探究Na与C02反应产物,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己知:CO+2Ag(NH3)2OH=2Ag↓+ (NH4)2CO3+2NH3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仪器X的名称是 ,B中的溶液为 ;
(3)先称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mlg,将样品装入硬质玻璃管中,称得样品和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是m2g.再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其正确顺序是 (填标号);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关闭K1和K2
d.打开K1和K2,通入C02至E中出现浑浊 e.称量硬质玻璃管 f.冷却到室温
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硬质玻璃管恒重,称得质量为m3g。
(4)加热硬质玻璃管一段时间,观察到以下现象:
①钠块表面变黑,熔融成金属小球;
②继续加热,钠迅速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反应完全后,管中有大量黑色物质;
③F中试管内壁有银白物质产生。
产生上述②现象的原因是
;
(5)探究固体产物中元素Na的存在形式
假设一:只有Na2C03;
假设二:只有Na20;
假设三:Na20和Na2C03均有
完成下列实验设计,验证上述假设:
步骤 | 操作 | 结论 |
1 | 将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后过滤; | 假设一成立 |
2 | 往步骤1所得滤液中 ; 现象: 。 |
(6)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及下表实验数据,写出Na与C02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
。
m1 | m2 | m3 |
66.7g | 69.0g | 72. lg |
20.(每空2分,共10分)下列物质均为常见物质或它们的溶液,其中 A为淡黄色固体, C、X 均为无色气体,Z为浅绿色溶液,D为一种常见的强碱,F物质不溶于水。根据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部分反应物与产物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
(2)向Z 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写出检验所得溶液中阳离子所需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含 10g D 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X,完全反应后,在低温条件下蒸发结晶,最终得到 14.8g 固体。
①简述蒸发结晶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的理由: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用必要的文字回答)
②所得固体中含有的物质及其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每空2分,共6分)
(1)把7.8g镁铝合金的粉末放入过量的盐酸中,得到8.96 LH2(标准状况下)。
该合金溶于足量NaOH溶液,产生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_____ 。
(2)相同条件下,某Cl2与O2混合气体75mL恰好与100mL H2化合生成HCl和H2O,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3)两个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X、Y,在25 ℃下,X中充入a g A气体,Y中充入a g CH4气体,X与Y内的压强之比是2:5,则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6(48分,每题3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A | C | D | B | C | D | A | C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A | B | D | B | D | B | C | C |
17.(10分,每空1分)
(1)①H+、Ba2+、Cl− Mg2+、SO42−、CO32− ②Ba2+ + CO32− = BaCO3↓
(2)①3Fe+4H2O(g) Fe3O4+4H2↑ ②NaOH溶液 2Al+2OH-+2H2O=2AlO2-+3H2↑
(3)2 3 4 2 3 5 H2O (4)P、CuSO4 10mol
18. (10分,每空1分) (1). BaSO4 BaCO3 (2). 过滤 (3). Na2CO3 HNO3
(4). ① 500mL 容量瓶 100 玻璃棒 ② 62.5 ③ AC
19(16分,每空2分)(1)CaC03+2H+=Ca2++C02↑+H20;
(2)长颈漏斗;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d、a、b、f、c、e;
(4)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有碳单质生成;
(5)加入足量BaCl2溶液(或足量CaCl2溶液)后滴入酚酞试液(或测pH);溶液不变红(pH=7)
(6)12Na+llC02=6Na2C03+C+4C0
20. (10分,每空2分)
(1).X为 CO2 F为Fe(OH)3 (2). 硫氰化钾溶液或KSCN
(3). ①避免碳酸氢钠在温度过高时分解 ② n(Na2CO3):n(NaHCO3)=2:1
21(6分,每空2分)(1) 6.72 L (2) 58 (3) 40g·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