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展开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Na 23 Mg 24 Al 27 Zn 65 C 12 N 14 K 39 Mn 55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混合物适于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A.KCl、NaNO3 B.水、酒精 C.Na2CO3、CaCO3 D.MgSO4、ZnSO4
2.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
A. B. C. D.
3.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过滤、蒸发、结晶、溶解 B.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C.溶解、蒸发、过滤、结晶 D.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4.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A.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B.当出现CO中毒时,应立即将中毒者抬到室外新鲜空气处
C.制取并收集氧气结束后,应立即停止加热
D.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5.蒸发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使蒸发皿盛满滤液,用小火加热
B.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晶体时停止加热
C.待溶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D.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是非电解质
B.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C.氯化氢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D. 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7.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 溶液和溶液 B. 溶液和稀硫酸
C. 溶液和溶液 D. 溶液和盐酸
8.下列现象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A.夏日的傍晚常常看到万丈霞光穿云而过美不胜收
B.过滤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
C.食品加工厂利用豆浆中加入盐卤做豆腐
D.化工厂利用静电除尘技术去除废气中的固体悬浮物
9.将饱和溶液FeCl3加入沸水中能制得Fe(OH)3胶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B.含0.1mol FeCl3溶质的溶液形成胶体后,胶体粒子为0.1mol
C.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0H)3悬浊液>Fe(0H)3胶体>FeCl3溶液
D.可通过观察液体是否澄清透明,来区别溶液和胶体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钠和冷水反应:Na +2H2ONa++2OH-+H2↑
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 +2OH-AlO2-+ H2↑
C.金属铝溶于盐酸:2Al+6H+2Al3++3H2↑
D.铁和稀硫酸反应:Fe+2H+Fe3++H2↑
11.一小块钠置于空气中,有下列现象:①变成白色粉末,②变暗,③变成白色固体,④变成液体,上述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12.在体积为的密闭容器中通入和,点燃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碳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
A. B. C. D.
13.根据反应式:
①2Fe3++2I-2Fe2++I2
②Br2+2Fe2+2Fe3++2Br-,
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
A.Br-、Fe2+、I- B.I-、Fe2+、Br- C.Br-、I-、Fe2+ D.Fe2+、I-、Br-
14.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 )
A.Zn+2HCl=ZnCl2+H2↑ B.2H2S+SO2=3S+2H2O
C.H2+CuO=Cu +H2O D.2H2O2H2↑+O2↑
15.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透明离子组是( )
A.K+、Na+、NO3-、MnO4- B.Mg2+、Na+、Cl-、SO42-
C.K+、Na+、Br-、Cu2+ D.Na+、Ba2+、OH-、SO42-
16.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 KClO3参加反应有1mol e-转移 B.ClO2是氧化产物
C.H2C2O4在反应中被还原 D.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作还原剂
17.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 HCl B.NaOH C.Na2SO4 D.CuSO4
18. 对于反应3Cl2+6NaOH(热)=5NaCl+NaClO3+3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l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
B.被氧化的氯原子和被还原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C.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氧化剂的得电子数与还原剂的失电子数之比为5:1
19.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则中的化合价是( )
A.+3 B.+4 C.+5 D.+6
20.某溶液中只含有、 、、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和的离子个数比为( )
A.1:2 B.1:4 C.3:4 D.3:2
21.把含有和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
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 的溶液,
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
A. B.
C. D.
22.取两份铝片,第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标准状况下均产生5.6L气体,则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 )
A.—定为1:1 B.可能为2:3 C.—定为3:2 D.可能为1:6
23.对于反应KMnO4+HCl(浓)→KCl+MnCl2+Cl2+H2O(未配平), 若有0.1mol KMnO4参加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移0.5mol电子 B.生成0.5mol Cl2
C.参加反应的HCl为1.6mol D.Cl2是还原产物
24.将一定量的某镁铝合金放入足量稀盐酸中,生成H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0 mL,将相同量的该镁铝合金放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生成H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016mL,则该合金中Mg、Al的质量之比是( )
A.1:1 B.6:1 C.1:6 D.4:27
25.将一定质量的Mg、Zn、Al混合物与足量稀H2SO4反应,生成H22.8L(标准状况),原混合物的质量一定不可能是( )
A.5g B.4g C.8g D.10g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每空2分,共10分)请把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的序号填在下列横线处:
①既属于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
②属于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
③既属于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
④属于分解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
⑤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
A.2NaHCO3Na2CO3 +H2O+CO2↑ B.2Na + Cl22NaCl
C.Zn + CuSO4ZnSO4 + Cu D.2KMnO4K2MnO4 + MnO2 + O2↑
E.CaO + CO2CaCO3 F.4FeS2 +11O22Fe2O3 +8SO2
27.(每空2分,共10分) 、、、为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是此 、 、 、中的一种,阴离子分别是、、、中的一种(离子在物质中不能重复出现)。现做如下实验:
①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的溶液呈蓝色;
②向①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 的溶液中有沉淀生成, 的溶液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
根据①②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的化学式: __________,B ,__________。
(2)写出盐酸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写出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8.(每空2分,共20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磺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应为S + KNO3 + C→K2S + N2↑+ CO2↑,根据该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该反应的氧化剂 、还原剂 。
(3)用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4)若该反应有48克硫完全反应,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生成氧化产物的质量为 。
(5)若该反应转移了0.6mol电子,则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所得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6)若生成的氧化产物的质量比还原产物的质量少12克,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为 。
29.(共10分) 在酸性溶液中用400mL 0.075mol·L-1的KMnO4溶液处理2g Cu2S和CuS的混合物,发生如下反应:8MnO4-+5Cu2S +44H+=10Cu2++5SO2+8Mn2++22H2O; 6MnO4-+5CuS +28H+=5Cu2++5SO2+6Mn2++14H2O反应后煮沸溶液,赶尽SO2,剩余的KMnO4恰好与350mL 0.1mol·L-1的FeSO4溶液完全反应。请完成以下问题:
(1)(该空3分)配平KMnO4与Fe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MnO4-+__________Fe2++__________H+=__________Mn2++__________Fe3++_________H2O
(2)(该空3分)KMnO4溶液与固体混合物反应后,剩余KMn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3)(该空4分)混合物中Cu2S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C | D | D | B | B | C | A | B | C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C | B | C | B | B | B | A | D | C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
D | A | D | A | A | D | D |
|
|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每空2分,共10分)
① D
② E
③ B
④ A
⑤ F
27.(每空2分,共10分)
(1) AgNO3
(2)
(3)
28.(每空2分,共20分)
(1)S + 2KNO3 + 3C=K2S + N2↑+ 3CO2↑
(2)S、KNO3、C
(3)
(4)18mol 198g
(5) 4.48L 40
(6) 24mol 72 g
29.(共10分)
(1)(该空3分)1 5 8 1 5 4
(2)(该空3分)0.007
(3)(该空4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