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Rn+离子有m个电子,它的质量数为A,则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A. m+n B. A-m+n C. A-m-n D. A+m-n
【答案】C
【解析】Rn+离子有m个电子,电荷数为n,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所以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m+n;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A-(m+n)=A-m-n,选C.
2.等温等压下,关于等质量H2、D2、T2三种气体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密度之比1:2:3 B. 质子数之比6:3:2 C. 中子数之比0:3:4 D. 体积之比1:2:3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理想气体方程,PV=nRT可知,在等温等压条件下,气体体积和物质的量成正比。又因为H2、D2、T2的元素是同位素,摩尔质量分别是2g/mol、4g/mol、6g/mol,故等质量的三种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6:3:2。
【详解】A. 气体体积和物质的量成正比,故体积之比6:3:2。根据ρ=m/V可知,密度之比1:2:3,A正确;
B. 一分子H2、D2、T2质子数相同且为4,根据N=nNA可知,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6:3:2,则质子数之比6:3:2,B正确;
C.一分子H2中子数为0,一分子D2中子数为2,一分子T2中子数为4。根据N=nNA可知,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6:3:2,则根据中子数之比0:3:4,C正确;
D.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体积之比,故体积之比6:3:2,D错误。
答案为D。
3.下列有关物质分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溶液和胶体 B. 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C.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D. 用加热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和碘单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过滤分离固液混合物,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四氯化碳分离溶解度不同的物质,加热分离易挥发的物质。
【详解】A.溶液和胶体的区别是分散系微粒直径大小不同,滤纸的孔径较大,溶液和胶体的分散质直径均小于滤纸的孔径,都可以通过滤纸,应选用半透膜分离,A错误;
B. 蒸馏将溶液中的物质根据沸点的不同进行梯度的分离,自来水中的水分子蒸发制蒸馏水,B正确;
C.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水,故四氯化碳作溶剂能萃取碘水中的碘,C正确;
D. 碘单质易升华,氯化钠受热稳定,用加热的方法能分离氯化钠和碘单质,D正确;
答案为A。
4.下列各组气体或溶液用括号内试剂加以鉴别,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二氧化碳、氮气(澄清石灰水)
B. 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盐酸)
C. 硫酸钾溶液、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
D. 盐酸、硝酸溶液(硝酸银溶液)
【答案】C
【解析】A、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N2通入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A正确。B、NaCl与稀盐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而Na2CO3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可以鉴别,B正确。C、K2SO4+BaCl2=BaSO4↓+2KCl,K2CO3+BaCl2=BaCO3↓+2KCl,两者均产生白色沉淀,无法鉴别,C错误。D、硝酸与硝酸银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而盐酸与硝酸盐反应能产生白色沉淀,变浑浊,可以鉴别,D正确。正确答案为C
5.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 L由NH3和CH4组成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数为NA
B. 常温常压下,28 g CO中所含碳原子数为NA
C. 1 L 0.5 mol·L-1 MgCl2溶液中,含有Cl-的个数为NA
D. NA个氯气分子的体积为22.4 L
【答案】D
【解析】A、标准状况下,22.4 L由NH3和C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为1mol,所含分子数为NA,A正确。
B、质量与温度和压强无关,28 g CO的物质的量为28/28=1(mol),故所含碳原子数为NA,B正确。 C、1 L 0.5 mol·L-1 MgCl2中Cl-的个数为1×0.5×2NA=NA,C正确。,
D、NA个氯气分子为1mol,题目中未指明温度和压强,故1molCl2的体积不一定为22.4L,D错误。正确答案为D
6.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为:
①Ba(NO3)2 ②KCl ③NaOH ④CuSO4 ⑤Na2SO4如果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包括试纸),用最简便的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则在下列的鉴别顺序中,最合理的是( )
A. ④③①⑤② B. ④②①③⑤ C. ①⑤③④② D. ③④①⑤②
【答案】A
【解析】
【分析】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蓝色沉淀,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钾无明显现象最后鉴别;先把带色的离子鉴别出来,再用该离子去鉴别其他的离子,再用鉴别出来的去鉴别后面的离子,依次鉴别.
【详解】首先观察溶液的颜色,显蓝色的是硫酸铜;将硫酸铜滴入剩余的四种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钠,出现白色沉淀,是硝酸钡;再将硝酸钡滴入剩余的两种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钠,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钾。
故选:A。
7.配制250mL 0.10mol/L的盐酸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 容量瓶内有水,未经过干燥处理
B.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 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
D. 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 发现液体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几滴水到刻度线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n/V进行误差分析.
【详解】A.由于最后需要在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所以容量瓶未经干燥处理不会影响所配溶液的浓度,故A不选;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造成溶液体积偏高,使浓度偏低,故B不选;
C.量筒在量取液体体积时,已经将附着在筒壁上的液体体积考虑在内,所以倒出液体后,不能再用水洗涤否则会造成溶质的质量增加,浓度偏高,故C选;
D.定容后摇匀,会使一部分液体残留在瓶塞处,使液面虽低于刻度线,如果再加水,就会使液体体积增大,浓度偏低,故D不选;
故选:C。
8.下列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原物质一定有CO32-
B.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SO42-
C. 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一定有Cl-
D.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不一定有Ba2+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的离子包括CO32-,HCO3-等,故原物质并不一定是碳酸根离子,A错误;
B. 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与钡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的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或与氯离子反应的银离子,B错误;
C. 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的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氯离子等,原溶液不一定有Cl-,C错误;
D.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只能说明碳酸根离子与某阳离子反应产生沉淀,阳离子可能为钙离子、钡离子、镁离子等,不一定有Ba2+,D正确;
答案为D。
9.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KClO3在反应中是还原剂
B. 1 mol KClO3参加反应,在标准状况下能得到22.4 L气体
C. 在反应中H2C2O4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D. 1 mol KClO3参加反应有1 mol电子转移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反应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中,化合价升高元素是C,H2C2O4是还原剂,化合价降低元素是Cl,KClO3是氧化剂,故A错误;B、根据化学方程式,2molKClO3参加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是4mol,1molKClO3参加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是2mol,即能得到标准状况下44.8L气体,故B错误;C、化合价升高元素是C元素所在的反应物H2C2O4是还原剂,故C错误;D、根据化学方程式,2mol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所以1molKClO3参加反应有1mol电子转移,故D正确;故选D。
10. 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盐是( )
A. Na2CO3 B. NaHCO3 C. MgO D. Al(OH)3
【答案】B
【解析】NaHCO3 与 Al(OH)3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B正确。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OH﹣+CO2===HCO3-
B. 氧化钠投入水中发生反应:O2﹣+H2O===2OH﹣
C. 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Ag++Cu===Cu2++Ag
D. 金属铁溶于稀硫酸中:2Fe+6H+===2Fe3++3H2↑
【答案】A
【解析】分析:A、二氧化碳过量产生碳酸氢根离子;B、氧化钠应写化学式;C、电荷不守恒;D、稀硫酸为非氧化性酸,反应产生亚铁离子。
详解:A.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OH-+CO2═HCO3-,选项A正确;B.氧化钠投入水中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Na2O+H2O═2Na++2OH-,选项B错误;C.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离子方程式:2Ag++Cu═Cu2++2Ag,选项C错误;D.金属铁溶于稀硫酸中,离子方程式:Fe+2H+═Fe2++H2↑,选项D错误;答案选A。
12.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Na+、Cl-、Al3+、SO42- B. Cu2+、NO3-、Cl- OH-
C. K+、Ca2+、NO3-、CO32- D. H+、SO42- 、NO3-、OH-
【答案】A
【解析】
【分析】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发生沉淀,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发生沉淀,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无法大量共存。
【详解】A. 四种离子之间无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A正确;
B. Cu2+和OH-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氢氧化铜,B错误;
C. Ca2+和CO32-产生白色碳酸钙沉淀,C错误;
D. H+和OH-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答案为A 。
13.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海带提碘 B. 氯碱工业
C. 氨碱法制碱 D. 海水提溴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海带提碘是将KI变为I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氯碱工业是由NaCl的水溶液在通电时反应产生NaOH、Cl2、H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C.氨碱法制取碱的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海水提溴是由溴元素的化合物变为溴元素的单质,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故选项C正确。
14.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B显淡黄色,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C的下列性质错误的是( )
A. 溶液呈碱性
B.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C. 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
D. 受热易分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B为A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为氧化物,颜色为淡黄色,应为Na2O2,则A为Na,C为Na2CO3,D为NaOH,则:A.Na2CO3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故A正确;B.Na2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沉淀,故B正确;C.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故C正确;D.Na2CO3稳定,加热不易分解,故D错误;故选D。
15.下列书写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Na2SO4====Na2++SO42- B. NaOHNa++OH-
C. NaHCO3=Na++H++CO32- D. NH3·H2ONH4++OH-
【答案】D
【解析】
【分析】电离方程式书写要注意电荷书写,配平和可逆反应符号问题。
【详解】A. 硫酸钠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Na2SO4=2Na++SO42-,A错误;
B. 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NaOH=Na++OH-,B错误;
C. 碳酸氢钠第一步电离是完全电离,产生碳酸氢根离子,NaHCO3=Na++HCO3- ,C错误;
D. 氨水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NH3·H2ONH4++OH-,D正确;
答案为D。
16.等物质的量的Na2O2与NaHCO3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A. Na2O2、Na2CO3 B. Na2CO3 C. NaOH、Na2CO3 D. Na2O2、NaOH、Na2CO3
【答案】C
【解析】NaHCO3加热分解的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生成的CO2和H2O分别与Na2O2反应,但由于碳酸氢钠足量,所以过氧化钠只与CO2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因此残留固体为Na2CO3,答案选B。
17.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氨气
硫酸
小苏打
氧化钙
干冰
B
烧碱
盐酸
食盐
氧化钠
一氧化碳
C
石灰水
冰醋酸(CH3COOH)
胆矾CuSO4·5H2O
过氧化钠
二氧化硫
D
NH3·H2O
HNO3
碳酸钙
氧化铁
SO3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氨气不是碱,氨气溶于水后生成一水合氨,溶质是一水合氨,A错误;B、盐酸是氯化氢水溶液,为混合物,酸为纯净物;一氧化碳是不成盐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错误;C、石灰水是氢氧化钙与水的混合物,碱为纯净物,C错误;D、一水合氨属于碱,硝酸属于酸,碳酸钙属于盐,氧化铁为碱性氧化物,三氧化硫与水化合为硫酸,属于酸性氧化物,D正确。答案选D。
18.实验测得某溶液中仅含有K+、Cu2+、SO42-、Cl-四种离子,其中K+、Cu2+、Cl-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4:5:8,则K+与SO42-的物质的量比为( )
A. 4:3 B. 4:1 C. 2:3 D. 2:1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溶液呈电中性,由电荷守恒得:n(K+)×(+1)+n(Cu2+)×(+2)+n(SO42-)×(-2)
+n(Cl-)×(-1)=0。令n(K+)=4mol,则n(SO42-)=3mol。
1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
B.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C. 表示Na2CO3和NaHCO3分别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
D. 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等浓度的HCl溶液完全反应,后者消耗的盐酸少
【答案】C
【解析】A、B正确;Na2CO3和NaHCO3分别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CO32-+Ba2+=BaCO3↓,HCO3-+Ba2++OH-=BaCO3↓+H2O[Ba(OH)2过量]或2HCO3-+Ba2++2OH-=BaCO3↓+2H2O+CO32-,[Ba(OH)2不足],C错;
由Na2CO3+2HCl=2NaCl+CO2↑+H2O NaHCO3+HCl=NaCl+CO2↑+H2O知D正确。
2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mol/LK2SO4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1L溶液中K+浓度是0.4mol/L B. 500mL溶液中含有0.1NA个K+
C. 1L溶液中所含K+、SO42-总数为0.3NA D. 2L溶液中SO42-浓度是0.4mol/L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K2SO4 中有2个K+,所以K+的浓度是0.4mol/L ,A对;n(K+)=CV=0.4 mol/L×0.5L=0.2mol,K+的个数为0.2NA个,B错;1L溶液中所含K+物质的量为n(K+)=CV=0.4 mol/L×1L="0.4" mol,SO42-的物质的量为n(SO42-)=CV=0.2 mol/L×1L="0.2" mol,离子总物质的量为0.4 mol+0.2 mol="0.6" mol,离子总数为0.6 NA,C错;离子浓度与体积无关,SO42-离子浓度是0.2 mol/L,D错,选A。
21.下列气体不能用碱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干燥的是( )
A. H2 B. Cl2 C. NH3 D. CO
【答案】B
【解析】碱石灰属于碱性物质,所以和酸性物质能反应,因而不能干燥酸性气体,氢气和一氧化碳是中性气体,氨气是碱性气体,这三种气体都不和碱石灰反应,所以能用碱石灰干燥这三种气体,氯气能够与碱反应,所以碱石灰不能干燥氯气,故选B。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 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 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 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答案】C
【解析】A. 1molH2O的质量为1mol×18g/mol=18g,A错误;B. CH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摩尔质量为16g/mol,B错误;C. 3.01×1023个SO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3.01×1023÷6.02×1023/mol=0.5mol,质量为0.5mol×64g/mol=32g,C正确;D.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D错误,答案选C。
23.已知2A-+B2===A2+2B-,2A-+C2===A2+2C-,2B-+C2===B2+2C-,2C-+D2=== C2+2D-。则各种单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A2>C2>B2>D2 B. B2>C2>A2>D2
C. D2>C2>B2>A2 D. C2>B2>A2>D2
【答案】C
【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根据2A-+B2===A2+2B-可知氧化剂是B2,氧化产物是A2,则氧化性是B2>A2;根据2A-+C2===A2+2C-可知氧化剂是C2,氧化产物是A2,则氧化性是C2>A2;根据2B-+C2===B2+2C-可知氧化剂是C2,氧化产物是B2,则氧化性是C2>B2;根据2C-+D2===C2+2D-可知氧化剂是D2,氧化产物是C2,则氧化性是D2>C2,所以各种单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D2>C2>B2>A2,答案选C。
24.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则与1 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 )
A. 3.0 mol B. 1.5 mol C. 1.0 mol D. 0.75 mol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利用电子守恒作答。当2molCr3+被氧化生成1mol Cr2O时,失去的电子为6mol,而1molPbO2被还原只能得到2mol电子,因此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3mol,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25.下列图示中,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以上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中: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
【答案】 (1). Na (2). Na2CO3 (3). ①②③④ (4). Na2O2 (5). Na2O2
(6).
【解析】
【分析】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焰色反应为黄色,则A为钠;反应①A与氧气点燃条件产生B,则B为过氧化钠;反应②A与水反应产生C,则C为氢氧化钠;C与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E,则E为碳酸氢钠;E受热易分解,加热产生D,则D为碳酸钠。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为钠,B为过氧化钠,C为氢氧化钠,D为碳酸钠,E为碳酸氢钠。
(1)化学式:A Na, D Na2CO3;
(2)反应① 2Na+O2Na2O2;
反应② 2Na+2H2O=2NaOH + H2↑;
反应③ 2Na2O2+2H2O=4NaOH + O2↑;
反应④ 2Na2O2+2CO2=2Na2CO3+ O2;
反应⑤ NaOH+CO2=NaHCO3;
反应⑥ 2NaHCO3Na2CO3+H2O+CO2↑;
综上所述,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①②③④;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 + O2↑,氧化剂和还原剂均是Na2O2 ;
(4) 反应②:2Na+2H2O=2NaOH + H2↑,钠元素化合价升高,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故双键桥为:。
26.现有21.6 g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13.44 L。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质量为________。
(3)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实验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②气球的体积为________L。
【答案】(1). 36 g·mol-1 (2). 7.2 g (3). 28 g·mol-1 (4). 6.72
【解析】
【分析】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3.44 L,根据n=V÷Vm可知,总物质的量为0.6mol;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浓硫酸吸收水,气球中收集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详解】(1)该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6mol,根据M=m÷n可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1.6g÷0.6mol=36 g·mol-1;
(2)设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amo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6-a)mol,故28a+44(0.6-a)=21.6,a=0.3mol,碳元素的质量m=0.3mol×12g/mol+0.3mol×12g/mol=7.2g;
(3)将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装置,装置吸收了二氧化碳和水,气球中收集气体为一氧化碳。
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摩尔质量为28 g·mol-1;
②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3mol,故在标准状况下气球的体积为6.72L。
27.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图:
(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是:E接 , 接 , 接 , 接F.____________
(2)气体发生装置中进行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当0.5mol MnO2参与反应时,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为____________,生成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____________.
(3)在装置中:①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②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
(4)化学实验中检验是否有Cl2产生常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如果有Cl2产生,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尾气吸收装置中进行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C D A B H G (2). 4HCl(浓)+MnO2MnCl2+Cl2↑+2H2O (3). 36.5g (4). 11.2L (5). 除去Cl2中的HCl (6). 干燥氯气 (7). 试纸变蓝 (8). Cl2+2 KI=I2+2 KCl (9). Cl2+2 NaOH=NaCl+NaClO+H2O
【解析】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的氯气中常混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杂质,所以要先后通入盛有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的洗气瓶除杂,然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
(1). 根据上述描述可知,装置的连接顺序为:E接C,D接 A,B接H,G接F
(2).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4HCl(浓)+MnO2MnCl2+Cl2↑+2H2O ,由此可知:被氧化的HCl与MnO2 以及生成的Cl2之间有如下关系式:
2HCl ~ MnO2 ~ Cl2
73g 1mol 22.4L
m 0.5mol V
列出比例式后,可求出m=36.5g ,V=11.2L
(3). 在装置中:①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②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氯气.
(4). 化学实验中检验是否有Cl2产生常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如果有Cl2产生,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纸变蓝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l2+2 KI=I2+2 KCl .
(5). 尾气吸收装置中进行的反应是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l2+2 NaOH=NaCl+NaClO+H2O
28.现有下列物质① H2SO3 ② 液态SO3 ③ 液态的醋酸④ 铁⑤BaSO4固体 ⑥ 蔗糖(C12H22O11)⑦ 酒精(C2H5OH)⑧ 浓硫酸⑨ 固体氯化钠,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填写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_。
【答案】(1). ②⑥⑦ (2). ①③⑤⑨ (3). ④⑧
【解析】① H2SO3溶于水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导电是电解质 ;② 液态SO3 本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③ 液态的醋酸溶于水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导电是电解质;④ 铁是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⑤BaSO4固体熔融状态下导电属于电解质;⑥ 蔗糖(C12H22O11)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⑦ 酒精(C2H5OH)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⑧ 浓硫酸是硫酸溶液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⑨ 固体氯化钠,熔融状态和溶于水均导电属于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②⑥⑦(填写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③⑤⑨,能导电的是④⑧。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Rn+离子有m个电子,它的质量数为A,则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A. m+n B. A-m+n C. A-m-n D. A+m-n
【答案】C
【解析】Rn+离子有m个电子,电荷数为n,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所以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m+n;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A-(m+n)=A-m-n,选C.
2.等温等压下,关于等质量H2、D2、T2三种气体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密度之比1:2:3 B. 质子数之比6:3:2 C. 中子数之比0:3:4 D. 体积之比1:2:3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理想气体方程,PV=nRT可知,在等温等压条件下,气体体积和物质的量成正比。又因为H2、D2、T2的元素是同位素,摩尔质量分别是2g/mol、4g/mol、6g/mol,故等质量的三种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6:3:2。
【详解】A. 气体体积和物质的量成正比,故体积之比6:3:2。根据ρ=m/V可知,密度之比1:2:3,A正确;
B. 一分子H2、D2、T2质子数相同且为4,根据N=nNA可知,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6:3:2,则质子数之比6:3:2,B正确;
C.一分子H2中子数为0,一分子D2中子数为2,一分子T2中子数为4。根据N=nNA可知,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6:3:2,则根据中子数之比0:3:4,C正确;
D.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体积之比,故体积之比6:3:2,D错误。
答案为D。
3.下列有关物质分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溶液和胶体 B. 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C.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D. 用加热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和碘单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过滤分离固液混合物,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四氯化碳分离溶解度不同的物质,加热分离易挥发的物质。
【详解】A.溶液和胶体的区别是分散系微粒直径大小不同,滤纸的孔径较大,溶液和胶体的分散质直径均小于滤纸的孔径,都可以通过滤纸,应选用半透膜分离,A错误;
B. 蒸馏将溶液中的物质根据沸点的不同进行梯度的分离,自来水中的水分子蒸发制蒸馏水,B正确;
C.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水,故四氯化碳作溶剂能萃取碘水中的碘,C正确;
D. 碘单质易升华,氯化钠受热稳定,用加热的方法能分离氯化钠和碘单质,D正确;
答案为A。
4.下列各组气体或溶液用括号内试剂加以鉴别,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二氧化碳、氮气(澄清石灰水)
B. 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盐酸)
C. 硫酸钾溶液、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
D. 盐酸、硝酸溶液(硝酸银溶液)
【答案】C
【解析】A、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N2通入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A正确。B、NaCl与稀盐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而Na2CO3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可以鉴别,B正确。C、K2SO4+BaCl2=BaSO4↓+2KCl,K2CO3+BaCl2=BaCO3↓+2KCl,两者均产生白色沉淀,无法鉴别,C错误。D、硝酸与硝酸银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而盐酸与硝酸盐反应能产生白色沉淀,变浑浊,可以鉴别,D正确。正确答案为C
5.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 L由NH3和CH4组成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数为NA
B. 常温常压下,28 g CO中所含碳原子数为NA
C. 1 L 0.5 mol·L-1 MgCl2溶液中,含有Cl-的个数为NA
D. NA个氯气分子的体积为22.4 L
【答案】D
【解析】A、标准状况下,22.4 L由NH3和C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为1mol,所含分子数为NA,A正确。
B、质量与温度和压强无关,28 g CO的物质的量为28/28=1(mol),故所含碳原子数为NA,B正确。 C、1 L 0.5 mol·L-1 MgCl2中Cl-的个数为1×0.5×2NA=NA,C正确。,
D、NA个氯气分子为1mol,题目中未指明温度和压强,故1molCl2的体积不一定为22.4L,D错误。正确答案为D
6.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为:
①Ba(NO3)2 ②KCl ③NaOH ④CuSO4 ⑤Na2SO4如果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包括试纸),用最简便的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则在下列的鉴别顺序中,最合理的是( )
A. ④③①⑤② B. ④②①③⑤ C. ①⑤③④② D. ③④①⑤②
【答案】A
【解析】
【分析】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蓝色沉淀,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钾无明显现象最后鉴别;先把带色的离子鉴别出来,再用该离子去鉴别其他的离子,再用鉴别出来的去鉴别后面的离子,依次鉴别.
【详解】首先观察溶液的颜色,显蓝色的是硫酸铜;将硫酸铜滴入剩余的四种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钠,出现白色沉淀,是硝酸钡;再将硝酸钡滴入剩余的两种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钠,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钾。
故选:A。
7.配制250mL 0.10mol/L的盐酸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 容量瓶内有水,未经过干燥处理
B.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 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
D. 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 发现液体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几滴水到刻度线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n/V进行误差分析.
【详解】A.由于最后需要在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所以容量瓶未经干燥处理不会影响所配溶液的浓度,故A不选;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造成溶液体积偏高,使浓度偏低,故B不选;
C.量筒在量取液体体积时,已经将附着在筒壁上的液体体积考虑在内,所以倒出液体后,不能再用水洗涤否则会造成溶质的质量增加,浓度偏高,故C选;
D.定容后摇匀,会使一部分液体残留在瓶塞处,使液面虽低于刻度线,如果再加水,就会使液体体积增大,浓度偏低,故D不选;
故选:C。
8.下列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原物质一定有CO32-
B.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SO42-
C. 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一定有Cl-
D.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不一定有Ba2+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的离子包括CO32-,HCO3-等,故原物质并不一定是碳酸根离子,A错误;
B. 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与钡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的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或与氯离子反应的银离子,B错误;
C. 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的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氯离子等,原溶液不一定有Cl-,C错误;
D.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只能说明碳酸根离子与某阳离子反应产生沉淀,阳离子可能为钙离子、钡离子、镁离子等,不一定有Ba2+,D正确;
答案为D。
9.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KClO3在反应中是还原剂
B. 1 mol KClO3参加反应,在标准状况下能得到22.4 L气体
C. 在反应中H2C2O4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D. 1 mol KClO3参加反应有1 mol电子转移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反应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中,化合价升高元素是C,H2C2O4是还原剂,化合价降低元素是Cl,KClO3是氧化剂,故A错误;B、根据化学方程式,2molKClO3参加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是4mol,1molKClO3参加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是2mol,即能得到标准状况下44.8L气体,故B错误;C、化合价升高元素是C元素所在的反应物H2C2O4是还原剂,故C错误;D、根据化学方程式,2mol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所以1molKClO3参加反应有1mol电子转移,故D正确;故选D。
10. 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盐是( )
A. Na2CO3 B. NaHCO3 C. MgO D. Al(OH)3
【答案】B
【解析】NaHCO3 与 Al(OH)3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B正确。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OH﹣+CO2===HCO3-
B. 氧化钠投入水中发生反应:O2﹣+H2O===2OH﹣
C. 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Ag++Cu===Cu2++Ag
D. 金属铁溶于稀硫酸中:2Fe+6H+===2Fe3++3H2↑
【答案】A
【解析】分析:A、二氧化碳过量产生碳酸氢根离子;B、氧化钠应写化学式;C、电荷不守恒;D、稀硫酸为非氧化性酸,反应产生亚铁离子。
详解:A.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OH-+CO2═HCO3-,选项A正确;B.氧化钠投入水中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Na2O+H2O═2Na++2OH-,选项B错误;C.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离子方程式:2Ag++Cu═Cu2++2Ag,选项C错误;D.金属铁溶于稀硫酸中,离子方程式:Fe+2H+═Fe2++H2↑,选项D错误;答案选A。
12.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Na+、Cl-、Al3+、SO42- B. Cu2+、NO3-、Cl- OH-
C. K+、Ca2+、NO3-、CO32- D. H+、SO42- 、NO3-、OH-
【答案】A
【解析】
【分析】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发生沉淀,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发生沉淀,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无法大量共存。
【详解】A. 四种离子之间无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A正确;
B. Cu2+和OH-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氢氧化铜,B错误;
C. Ca2+和CO32-产生白色碳酸钙沉淀,C错误;
D. H+和OH-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答案为A 。
13.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海带提碘 B. 氯碱工业
C. 氨碱法制碱 D. 海水提溴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海带提碘是将KI变为I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氯碱工业是由NaCl的水溶液在通电时反应产生NaOH、Cl2、H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C.氨碱法制取碱的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海水提溴是由溴元素的化合物变为溴元素的单质,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故选项C正确。
14.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B显淡黄色,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C的下列性质错误的是( )
A. 溶液呈碱性
B.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C. 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
D. 受热易分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B为A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为氧化物,颜色为淡黄色,应为Na2O2,则A为Na,C为Na2CO3,D为NaOH,则:A.Na2CO3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故A正确;B.Na2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沉淀,故B正确;C.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故C正确;D.Na2CO3稳定,加热不易分解,故D错误;故选D。
15.下列书写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Na2SO4====Na2++SO42- B. NaOHNa++OH-
C. NaHCO3=Na++H++CO32- D. NH3·H2ONH4++OH-
【答案】D
【解析】
【分析】电离方程式书写要注意电荷书写,配平和可逆反应符号问题。
【详解】A. 硫酸钠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Na2SO4=2Na++SO42-,A错误;
B. 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NaOH=Na++OH-,B错误;
C. 碳酸氢钠第一步电离是完全电离,产生碳酸氢根离子,NaHCO3=Na++HCO3- ,C错误;
D. 氨水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NH3·H2ONH4++OH-,D正确;
答案为D。
16.等物质的量的Na2O2与NaHCO3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A. Na2O2、Na2CO3 B. Na2CO3 C. NaOH、Na2CO3 D. Na2O2、NaOH、Na2CO3
【答案】C
【解析】NaHCO3加热分解的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生成的CO2和H2O分别与Na2O2反应,但由于碳酸氢钠足量,所以过氧化钠只与CO2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因此残留固体为Na2CO3,答案选B。
17.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氨气
硫酸
小苏打
氧化钙
干冰
B
烧碱
盐酸
食盐
氧化钠
一氧化碳
C
石灰水
冰醋酸(CH3COOH)
胆矾CuSO4·5H2O
过氧化钠
二氧化硫
D
NH3·H2O
HNO3
碳酸钙
氧化铁
SO3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氨气不是碱,氨气溶于水后生成一水合氨,溶质是一水合氨,A错误;B、盐酸是氯化氢水溶液,为混合物,酸为纯净物;一氧化碳是不成盐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错误;C、石灰水是氢氧化钙与水的混合物,碱为纯净物,C错误;D、一水合氨属于碱,硝酸属于酸,碳酸钙属于盐,氧化铁为碱性氧化物,三氧化硫与水化合为硫酸,属于酸性氧化物,D正确。答案选D。
18.实验测得某溶液中仅含有K+、Cu2+、SO42-、Cl-四种离子,其中K+、Cu2+、Cl-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4:5:8,则K+与SO42-的物质的量比为( )
A. 4:3 B. 4:1 C. 2:3 D. 2:1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溶液呈电中性,由电荷守恒得:n(K+)×(+1)+n(Cu2+)×(+2)+n(SO42-)×(-2)
+n(Cl-)×(-1)=0。令n(K+)=4mol,则n(SO42-)=3mol。
1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
B.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C. 表示Na2CO3和NaHCO3分别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
D. 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等浓度的HCl溶液完全反应,后者消耗的盐酸少
【答案】C
【解析】A、B正确;Na2CO3和NaHCO3分别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CO32-+Ba2+=BaCO3↓,HCO3-+Ba2++OH-=BaCO3↓+H2O[Ba(OH)2过量]或2HCO3-+Ba2++2OH-=BaCO3↓+2H2O+CO32-,[Ba(OH)2不足],C错;
由Na2CO3+2HCl=2NaCl+CO2↑+H2O NaHCO3+HCl=NaCl+CO2↑+H2O知D正确。
2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mol/LK2SO4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1L溶液中K+浓度是0.4mol/L B. 500mL溶液中含有0.1NA个K+
C. 1L溶液中所含K+、SO42-总数为0.3NA D. 2L溶液中SO42-浓度是0.4mol/L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K2SO4 中有2个K+,所以K+的浓度是0.4mol/L ,A对;n(K+)=CV=0.4 mol/L×0.5L=0.2mol,K+的个数为0.2NA个,B错;1L溶液中所含K+物质的量为n(K+)=CV=0.4 mol/L×1L="0.4" mol,SO42-的物质的量为n(SO42-)=CV=0.2 mol/L×1L="0.2" mol,离子总物质的量为0.4 mol+0.2 mol="0.6" mol,离子总数为0.6 NA,C错;离子浓度与体积无关,SO42-离子浓度是0.2 mol/L,D错,选A。
21.下列气体不能用碱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干燥的是( )
A. H2 B. Cl2 C. NH3 D. CO
【答案】B
【解析】碱石灰属于碱性物质,所以和酸性物质能反应,因而不能干燥酸性气体,氢气和一氧化碳是中性气体,氨气是碱性气体,这三种气体都不和碱石灰反应,所以能用碱石灰干燥这三种气体,氯气能够与碱反应,所以碱石灰不能干燥氯气,故选B。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 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 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 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答案】C
【解析】A. 1molH2O的质量为1mol×18g/mol=18g,A错误;B. CH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摩尔质量为16g/mol,B错误;C. 3.01×1023个SO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3.01×1023÷6.02×1023/mol=0.5mol,质量为0.5mol×64g/mol=32g,C正确;D.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D错误,答案选C。
23.已知2A-+B2===A2+2B-,2A-+C2===A2+2C-,2B-+C2===B2+2C-,2C-+D2=== C2+2D-。则各种单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A2>C2>B2>D2 B. B2>C2>A2>D2
C. D2>C2>B2>A2 D. C2>B2>A2>D2
【答案】C
【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根据2A-+B2===A2+2B-可知氧化剂是B2,氧化产物是A2,则氧化性是B2>A2;根据2A-+C2===A2+2C-可知氧化剂是C2,氧化产物是A2,则氧化性是C2>A2;根据2B-+C2===B2+2C-可知氧化剂是C2,氧化产物是B2,则氧化性是C2>B2;根据2C-+D2===C2+2D-可知氧化剂是D2,氧化产物是C2,则氧化性是D2>C2,所以各种单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D2>C2>B2>A2,答案选C。
24.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则与1 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 )
A. 3.0 mol B. 1.5 mol C. 1.0 mol D. 0.75 mol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利用电子守恒作答。当2molCr3+被氧化生成1mol Cr2O时,失去的电子为6mol,而1molPbO2被还原只能得到2mol电子,因此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3mol,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25.下列图示中,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以上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中: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
【答案】 (1). Na (2). Na2CO3 (3). ①②③④ (4). Na2O2 (5). Na2O2
(6).
【解析】
【分析】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焰色反应为黄色,则A为钠;反应①A与氧气点燃条件产生B,则B为过氧化钠;反应②A与水反应产生C,则C为氢氧化钠;C与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E,则E为碳酸氢钠;E受热易分解,加热产生D,则D为碳酸钠。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为钠,B为过氧化钠,C为氢氧化钠,D为碳酸钠,E为碳酸氢钠。
(1)化学式:A Na, D Na2CO3;
(2)反应① 2Na+O2Na2O2;
反应② 2Na+2H2O=2NaOH + H2↑;
反应③ 2Na2O2+2H2O=4NaOH + O2↑;
反应④ 2Na2O2+2CO2=2Na2CO3+ O2;
反应⑤ NaOH+CO2=NaHCO3;
反应⑥ 2NaHCO3Na2CO3+H2O+CO2↑;
综上所述,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①②③④;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 + O2↑,氧化剂和还原剂均是Na2O2 ;
(4) 反应②:2Na+2H2O=2NaOH + H2↑,钠元素化合价升高,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故双键桥为:。
26.现有21.6 g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13.44 L。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质量为________。
(3)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实验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②气球的体积为________L。
【答案】(1). 36 g·mol-1 (2). 7.2 g (3). 28 g·mol-1 (4). 6.72
【解析】
【分析】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3.44 L,根据n=V÷Vm可知,总物质的量为0.6mol;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浓硫酸吸收水,气球中收集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详解】(1)该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6mol,根据M=m÷n可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1.6g÷0.6mol=36 g·mol-1;
(2)设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amo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6-a)mol,故28a+44(0.6-a)=21.6,a=0.3mol,碳元素的质量m=0.3mol×12g/mol+0.3mol×12g/mol=7.2g;
(3)将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装置,装置吸收了二氧化碳和水,气球中收集气体为一氧化碳。
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摩尔质量为28 g·mol-1;
②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3mol,故在标准状况下气球的体积为6.72L。
27.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图:
(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是:E接 , 接 , 接 , 接F.____________
(2)气体发生装置中进行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当0.5mol MnO2参与反应时,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为____________,生成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____________.
(3)在装置中:①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②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
(4)化学实验中检验是否有Cl2产生常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如果有Cl2产生,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尾气吸收装置中进行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C D A B H G (2). 4HCl(浓)+MnO2MnCl2+Cl2↑+2H2O (3). 36.5g (4). 11.2L (5). 除去Cl2中的HCl (6). 干燥氯气 (7). 试纸变蓝 (8). Cl2+2 KI=I2+2 KCl (9). Cl2+2 NaOH=NaCl+NaClO+H2O
【解析】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的氯气中常混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杂质,所以要先后通入盛有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的洗气瓶除杂,然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
(1). 根据上述描述可知,装置的连接顺序为:E接C,D接 A,B接H,G接F
(2).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4HCl(浓)+MnO2MnCl2+Cl2↑+2H2O ,由此可知:被氧化的HCl与MnO2 以及生成的Cl2之间有如下关系式:
2HCl ~ MnO2 ~ Cl2
73g 1mol 22.4L
m 0.5mol V
列出比例式后,可求出m=36.5g ,V=11.2L
(3). 在装置中:①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②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氯气.
(4). 化学实验中检验是否有Cl2产生常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如果有Cl2产生,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纸变蓝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l2+2 KI=I2+2 KCl .
(5). 尾气吸收装置中进行的反应是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l2+2 NaOH=NaCl+NaClO+H2O
28.现有下列物质① H2SO3 ② 液态SO3 ③ 液态的醋酸④ 铁⑤BaSO4固体 ⑥ 蔗糖(C12H22O11)⑦ 酒精(C2H5OH)⑧ 浓硫酸⑨ 固体氯化钠,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填写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_。
【答案】(1). ②⑥⑦ (2). ①③⑤⑨ (3). ④⑧
【解析】① H2SO3溶于水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导电是电解质 ;② 液态SO3 本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③ 液态的醋酸溶于水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导电是电解质;④ 铁是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⑤BaSO4固体熔融状态下导电属于电解质;⑥ 蔗糖(C12H22O11)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⑦ 酒精(C2H5OH)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⑧ 浓硫酸是硫酸溶液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⑨ 固体氯化钠,熔融状态和溶于水均导电属于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②⑥⑦(填写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③⑤⑨,能导电的是④⑧。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