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18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18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18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1.在存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签中的( )
【答案】D
【详解】A.警示标志为爆炸品,浓硫酸不具有此性质,则不能使用该标志,故A错误; B. 警示标志为氧化性标志,不是腐蚀性标志,浓硫酸属于腐蚀性物质,则不能使用该标志,故B错误;C.警示标记为剧毒标志,而浓硫酸无毒,具有腐蚀性,不能使用该标志,故C错误;D.警示标记为腐蚀性液体的标志,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则使用该标志,所以D正确; 所以答案为D选项。
2.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A.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火焰会进入灯内,引起危险事故,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故A错误;B.天平只能读到小数点后面一位,不会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位,故B错误;C.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超过其体积的三分之一,否则加热可能沸腾溅出,影响实验结果,并且试管要和桌面成45°角倾斜,故C正确;D.量取9.5mL的液体应该用10mL的量筒,用100mL的量同时会导致误差太大,故D错误;故选C。
3.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几种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 )
①浓H2 SO4 滴到皮肤上,先用水冲洗,再用布擦干
②酒精不小心洒在实验桌上,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扑灭
③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④浓碱滴到皮肤上,先用水冲洗,再再涂上3%-5%的硼酸溶液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D
【详解】①浓H2SO4用水稀释时放热,故应先用干抹布抹干,然后再用水冲洗,后涂上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①)错误; ②酒精溶于水,用水会增大着火面积,故②错误; ③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以最大程度减小对眼睛的危害,故③正确; ④不慎将浓碱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硼酸溶液,故 ④正确。答案:D。
4.下列表示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2mol氮 B. 1molH2O C. 4mole- D. 0.5mol H2SO4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物质的量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用于宏观,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所计量的粒子,且粒子种类要用化学式表示,如1molH2等,A、可选。
5.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其可能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选项
异常情况
可能原因分析
A
蒸发结晶:蒸发皿破裂
将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热的蒸发皿底部
B
分液: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难以滴下
没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没有对齐
C
蒸馏:冷凝管破裂
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
D
萃取:液体静置不分层
加入萃取剂的量较多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因将溶液蒸干,蒸发皿过热破裂;酒精灯灯芯碰到热的蒸发皿底部有水分接触导致蒸发皿破裂,故A正确;B、因没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没有对齐即不与外界连通会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难以滴下,故B正确;C、因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即受热不均匀会使冷凝管破裂,故C正确;D、因萃取剂与水互溶会造成液体静置不分层,与加入萃取剂的量较多无关,故D错误;
6.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处的一边接触
B. 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
C. 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外焰接触
D.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过滤液体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防止玻璃棒弄破滤纸,A正确;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B正确;C、外焰温度最高,所以用外焰加热,C正确;D、胶头滴管要竖直悬空操作,不能紧贴试管内壁,D错误;选D。
7.要组装一套利用液体和液体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现在设计了如下五步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
①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②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高度,固定好铁圈,放好石棉网;③用漏斗向蒸馏烧瓶中加入一种液体反应物,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另一种液体反应物,并将导气管放入气体收集装置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在蒸馏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气管。
A. ②①⑤④③ B. ④①②⑤③
C. ①②⑤④③ D. ①⑤④②③
【答案】A
【详解】实验仪器的安装原则:从下向上,从左向右.首先固定酒精灯,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高度,固定好铁圈,放好石棉网;把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蒸馏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气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不漏气,再加液体反应物开始反应,制取气体,故正确的顺序是(2)(1)(5)(4)(3), A. ②①⑤④③符合题意; B. ④①②⑤③不符合题意;C. ①②⑤④③不符合题;D. ①⑤④②③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为A选项。
8.用可溶性钡盐检验SO42-的存在时,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盐酸,其作用是( )
A. 形成较多的白色沉淀
B. 使形成沉淀的纯度更高
C. 排除SO42-以外的其他阴离子及Ag+的干扰
D. 排除Ba2+以外的其他阳离子的干扰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硫酸钡是不溶于酸的沉淀,加入盐酸和沉淀的多少没关系,故A错误;B、硫酸钡是不溶于酸的沉淀,加入盐酸和沉淀的纯度没关系,故B错误;C、加盐酸时,如果有白色沉淀出现,则可以排除银离子、碳酸根离子等阴离子的干扰,故C正确;D、和盐酸反应生成沉淀的阳离子只有银离子,所以不需排除Ba2+以外的其它阳离子干扰,故D错误;故选C。
9.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2+、Mg2+、SO42-等杂质,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步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⑤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⑤②④③ B. ②④⑤①③ C. ④⑤②①③ D. ②⑤④①③
【答案】D
【解析】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适量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故正确的顺序为:②⑤④①③或⑤②④①③。
故答案为D。
10.下列各组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 CCl4和碘 B. 汽油和食用油
C. 汽油和NaOH溶液 D. 酒精和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因为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A. CCl4和碘是互溶的,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错误;B.汽油是常用的有机溶剂,能够溶解食用油,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B错误;C. 汽油和NaOH溶液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C正确; D.酒精和水是可互溶的,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D错误;答案:C。
1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C.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D. 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当蒸发皿中溶液全部蒸干时停止加热
【答案】D
【详解】A.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避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所以A是正确的; B.蒸馏操作时需要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到支管口处,所以B是正确的;C.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约45°),外壁干燥后再预热,故C是正确的;D. 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当有大量晶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发干,故D是错误.答案:D。
12.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
A.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答案】C
【详解】①汽油不溶于水,汽油和氯化钠溶液是互不相溶的液体,是分层的,可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②酒精和水任意比互溶,两者沸点不同,可采用蒸馏的方法来分离;③向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中加入萃取剂四氯化碳后,溴单质会溶解在四氯化碳中,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而分层,然后再采用分液的方法来分离。综上所述,A . 分液、萃取、蒸馏不符合题意;B. 萃取、蒸馏、分液不符合题意 ;C . 分液、蒸馏、萃取符合题意; D. 蒸馏、萃取、分液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
1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
B. 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
C. 1molNH3所含原子数约是2.408×1023
D. 标准状况下,2.24LSO3分子数为0.1NA
【答案】B
【详解】A、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故A错误;B、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微粒的物质的量就是1mol,故B正确;C、N=nNA=1mol×NA/mol=NA,一个氨气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所以1molNH3所含原子数约是2.408×1024,故C错误;D. 标准状况下,SO3为液态物质,不能运用气体的摩尔体积进行计算分子数,故D错误;
14.a mol H2 SO4 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
A. a/4b mol -1 B. b/4a mol -1 C. a/b mol -1 D. b/a mol -1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知1mol的硫酸分子中含4NA个O原子,amolH2SO4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1:a=4NA:b,所以NA= b/4a /mol,因此选项是B。
1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4g镁原子变成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B. 22.4L甲烷(CH4)所含的原子数为5NA
C. 常温常压下,28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 NA
D. 在20℃,1.01×105Pa时,11.2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Mg是+2价的金属,2.4g镁原子变成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错误;B。由于缺少条件,所以气体体积的大小无任何意义,错误;C.常温常压下,28g氮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其中所含的原子数为2 NA,正确;D.在20℃,1.01×105Pa时,11.2L氧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 5mol,因此所含的原子数小于NA,错误。
16.下列物质中,摩尔质量最大的是( )
A. 10 mL H2O B. 0.8 mol H2SO4 C. 54 g Al D. 1 g CaCO3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A、18g/mol;B、98g/mol;C、27g/mol;D、100g/mol;因此摩尔质量最大的是碳酸钙,即选项D正确。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2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是NA
B. 0.5mol H2SO4含有的原子数目为3.5NA
C. HNO3的摩尔质量是32g
D. 0.5NA个氯气(Cl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
【答案】B
【详解】A、32克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32g/16g.mol-1NA=2NA ,故A错误;B、0.5mol H2SO4含有的原子数目为0.5mol=3.5 NA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 HNO3的摩尔质量数值等于HNO3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HNO3的摩尔质量是63g/mol,故C错误;D、0.5NA 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NA / NA=0.5mol ,所以D是错误的。所以答案为B。
18.相同状况下混合下列气体,所得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为36 g.mol -1 ,它们可能是( )
A. NO2 和NO B. CO和CH4 C. N2 和O2 D. O2 和CO
【答案】A
【详解】A、NO2 的相对分子量为46大于36,NO的相对分子量为30小于36,所以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量可能为36,所以A是正确的;B、CO 的相对分子量28小于36,CH4的相对分子量16小于36,两者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36,无论怎样混合不可能达到36,故B错误;C、N2和O2的相对分子量分别为28和32,都小于36,也不可能,故C错误;D、O2和CO的相对分子量分别为32和28,都小于36,不可能,故D错误;所以答案为A选项。
19.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3g金属钠全部变成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NA
B. 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
C. 17gNH3 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D. NA个氧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8 :1
【答案】C
【详解】A .2.3g 钠的物质的量为2.3g /23gmol-1=0.1mol,则钠离子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个,故A项错误;B. 2g氢气所含原子数为2g/2gmol-1=2NA,故B项错误;C. 17gNH3的物质的量为17g/17gmol-1=1mol,NH3为10电子粒子,则17gNH3所含电子数为10NA,故C项正确;D. NA个氧分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则1molO2 和1molH2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为16:1,故D项错误。答案为C。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质量的H2与Cl2相比,Cl2的分子数多
B. 28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C. 0.1mol H2SO4含有氢原子数精确值为1.204×1023
D. 硫酸的摩尔质量与NA个硫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答案】D
【详解】A. 因为H2的摩尔质量为2g/mol,Cl2的摩尔质量为35.5g/mol。所以相同质量的H2与Cl2相比,H 2的分子数多,故A错误;B.28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故B错误;C. 因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所以0.1mol H2SO4含有氢原子数约为1.204×1023,故C错误;D. NA个硫酸分子为1mol, 质量为98g,硫酸的摩尔质量在数值等于硫酸的相对原子质量,即为98g/mol,所以硫酸的摩尔质量与NA个硫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故D正确;答案:D。
21.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
A. M g B. 1/M g
C. M/(6.02×1023) g D. (6.02×1023) /Mg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摩尔质量的定义是1mol该微粒所占的质量,1mol该原子含有的原子数为6.02×1023,因此1个原子真实的质量为M/6.02×1023g,故选项A正确。
22.下列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B. 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C.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D. 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摩尔体积也相同
【答案】A
【详解】A、气体摩尔体积就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故A正确;B、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故C错误;D、气体摩尔体积只与气体的存在条件有关,与物质的量无关,故D错误。所以答案为A选项。.
23.瓦斯中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时极易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
A. 1:4 B. 1:2 C. 1:1 D. 2:1
【答案】B
【解析】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令甲烷与氧气的质量分别为1g、4g,则:l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mol,4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mol,同温同压下,甲烷与氧气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mol︰mol=1︰2,故答案为B。
24.在标准状况下,若V 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为n,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
A. Vn/22.4 B. 22.4n/V C. Vn/5.6 D. 5.6n/V
【答案】B
【解析】标准状况下,VL甲烷的物质的量为VL÷22.4L/mol=V/22.4mol,每个甲烷分子含有4个H原子,故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V/22.4mol ×4=V/5.6mol,故n=V/5.6mol×NA,解得NA=5.6n/V mol-1,答案选D。
25.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
A. 98 g H2 SO4 B. 6.02×10 23 个CO2 C. 44.8 L HCl D. 6 g H2
【答案】D
【详解】A.H2SO4是溶液,密度大于1g/mL,98 g H2SO4 的体积小于98mL;6.02×10 23 个CO2的物质的量为1mo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mol 22.4L/mol=22.4L; HCl的体积为44.8 L;6gH2的物质的量为6g/2gmol-1=3mo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3mol 22.4L/mol=67.2L ,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D。
26.下列物质中原子数最多的是( )
A. 4g H2 B. 3.01×1023个O2 C. 0.8mo1NH3 D. 4g NaOH
【答案】A
【解析】原子数最多即原子的物质的量最多,4克H2的物质的量为2mo1,原子物质的量为4mol;3.01×1023个O2的物质的量为0.5mo1,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4克NaOH的物质的量为0.1mol,原子物质的量为3mol;0.8mo1NH3的物质的量为2.4mol,所以正确选项为A;
2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C. 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
D. 相同条件下的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若体积相等,则质量一定相等
【答案】B
【解析】A.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相等,等体积时物质的量相等,如不是气体,则物质的量不等,故A错误;B.由n=可知,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相等,故B正确;C.气体存在的条件未知,不能确定气体的物质的量、质量大小关系,故C错误;D.温度和压强未知,无法判断气体的物质的量和质量是否相等,故D错误;故选B。
28.已知14.2g气体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4.48L,则气体G的摩尔质量是( )
A. 28.4 B. 28.4g/mol
C. 71 D. 71g/mol
【答案】D
【解析】n(G)==0.2mol,M(G)==71g/mol,答案选D。
29.0.8 g 某物质含有3.01×10 22 个分子,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8 B. 16 C. 64 D. 160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0.8g某物质含有3.01×1022个分子,则物质的量为(3.01×1022)/(6.02×1022)=0.5摩尔,所以相对分子质量为0.8/0.5=16,选B。
30.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NH3和CH4两种气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所含分子数相同
B. 所含氢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3:4
C. 质量之比为16:17
D. 密度之比为17:16
【答案】C
【详解】A、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则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和物质的量,故A说法正确;B、根据A选项分析,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即氢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3)∶(1×4)=3∶4,故B说法正确;C、相同条件下,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即为17:16,故C说法错误;D、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即17∶16,故D说法正确。
31.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除去自来水中的Cl - 等杂质选择装置 _____(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
(2)从碘水中分离出I2 ,选择装置 _____,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 __________。
(3)装置A中②的名称是 _______,①进出水的方向是 ________________。使用A装置时常常要在②中加入沸石或者碎瓷片,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 (2). B (3). 萃取 (4). 蒸馏烧瓶 (5). 下进上出 (6). 防止暴沸
【详解】蒸发可以实现易溶于水的固体和水的分离,蒸馏可以实现水中难挥发性杂质和水的分离,则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可用蒸馏,故答案为: A;
(2)碘微溶于水,碘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且苯、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可用萃取法分离,故答案为:B;萃取;
(3)装置A中②的名称是蒸馏烧瓶,使用①时下口进水上口出水;使用A装置时常常要在②中加入沸石或者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故答案为:蒸馏烧瓶;下进上出;防止暴沸
32.回答下列问题
(1)3.01×1023个HNO3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
(2)HNO3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94.5g HNO3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
(3)1.5NA个H2O中,H原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
(4)6.02×1023个H2SO4分子中H+的质量为___________
(5)9g NH4+中的原子数目是______________;电子数目是________________
(6)含a g Cu2+的CuCl2中Cl- 的个数___________
【答案】(1). 0.5mol (2). 63g/mol (3). 1.5mol (4). 3mol (5). 2g (6). 2.5NA (7). 5NA (8). aNA/32
【详解】(1)3.01×1023个HNO3的物质的量是n=N/NA=3.01×1023/6.02×1023 =0.5mol。
(2)HNO3的摩尔质量是数值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所以HNO3的摩尔质量是63g/mol;94.5g HNO3的物质的量n=94.5g/63gmol-1=1.5mol ,答案:63g/mol 、1.5mol。
(3)1.5NA个H2O为1.5mol, H原子的物质的量是1.5mol2=3mol
(4)6.02×1023个H2SO4分子为1mol,H+的质量为1mol21g/mol=2g
(5)9g NH4+中的原子数目是9g/18g.mol-1 5NA=2.5NA;电子数目是9g/18g.mol-1 10 NA=5NA
(6)含a g Cu2+的物质的量为a g/64gmol-1,所以CuCl2的物质的量为a g/64gmol-1 ,CuCl2中Cl- 的个数为a g/64gmol-12NA= aNA/32
33.回答下列问题
(1)质量比为16∶7∶ 6的三种气体 SO2、CO、NO,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相同条件下体积比为________。
(2)在标准状况下,1.7 g NH3所占的体积为________L,它与标准状况下________L H2S含有相同数目的H原子。
(3)某气体氧化物化学式为RO2,在标准状况下,1.28 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 mL,则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答案】(1). 5:5:4 (2). 5:5:4 (3). 2.24 (4). 3.36 (5). 64g/mol (6). 32
【详解】(1)质量比为16∶7∶ 6的三种气体SO2、CO、NO物质的量之比为16/64:7/27:6/30=5:5:4,故三者分子数目之比为5:5:4 ,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在相同条件下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体积比为5:5:4。 因此答案是: 5:5:4 5:5:4 。
(2) 1.7 g氨气物质的量为1.7 g/ 17 gmol-1=0.1mol ,氨气体积为0.1mol22.4L/mol=2.24L ,与含有相同H原子数目的硫化氢的物质的量为mol标准状况下H2S的体积为:0.15mol=3.36L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24; 3.36;
(3)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为(448 mL10-3)/ 22.4Lmol-1=0.02mol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1.28 g /0.02mol=64g/mol,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32=32,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64g/mol:;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