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展开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考生注意:
-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 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1前两章等 。
第I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1.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实验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上着火时,可用湿抹布盖灭
B. 不慎将浓硫酸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碳酸氢钠稀溶液和清水冲洗
C.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盐酸溶液
D. 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2.下列各项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通过蒸馏酒精水溶液得到95%乙醇,再与生石灰混合,蒸馏可制得无水乙醇
B. 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 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
D. 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
3.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得到纯净的NaCl溶液,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在下列操作中选取必要的步骤和正确的操作顺序:①过滤 ②加过量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 )
A. ①④②⑤③ B. ④①②⑤③ C. ④②⑤①③ D. ②⑤④①③
4.下列分离和提纯的实验中,所选用的方法或仪器正确的是 ( )
A. 蒸发 B. 过滤 C. 蒸馏 D. 分液
5.下列分离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
A. 除去NaCl固体中少量的Na2CO3:加水溶解,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B. 除去NaCl固体中少量的KNO3:加水溶解,燕发结晶,趁热过滤
C. 除去CO2气体中少量的HCl通过感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洗气
D. 除去CO2气体中少量的CO:通入适量O2后点燃
6.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 L水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A
B. 常温常压下,22 g CO2含有的CO2分子数为0.5NA
C. 标准状况下,32 g O2和CO2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D. 4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得到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 mol·L−1KCl溶液与1 mol·L−1 K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K+)为2 mol·L−1
B. 120 g NaCl溶液中溶有20 g NaCl,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为20 g
C. 50 mL 1 mol·L−1 NaCl溶液与100 mL 0.5 mol·L−1 NaCl溶液中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D. 把5 g胆矾(CuSO4·5H2O)溶于45 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8.有人设想将碳酸钙通过特殊的加工方法使之变为纳米碳酸钙(碳酸钙粒子直径是几纳米—几十纳米),这将引起建筑材料的性能发生巨变。下列关于纳米碳酸钙的推测可能的是( )
A. 纳米碳酸钙的水溶液会混浊不清
B. 纳米碳酸钙分散到水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 纳米碳酸钙化学性质已与原来碳酸钙完全不同
D. 纳米碳酸钙的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把金属铁放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
B. 将氢氧化铁放入盐酸中:Fe(OH)3+3H+===Fe3++3H2O
C. 氢氧化钡跟硫酸铜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D. 石灰石跟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10.实验室利用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氮气: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NO2是氧化剂
B. 每生成1 mol N2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
C. 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
D. 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1.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将10mL0.1mol/L FeCl3溶液逐滴加入50mL沸水中,生成的Fe(OH)3 胶粒数目为0.001NA
B. 依据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C. 有色玻璃、豆浆、血液、碳素墨水均属于胶体
D. 采用多次渗析的方法可以除去蔗糖溶液中的NaCl
12.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 (方程式中H为+1价,O为-2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ClO3在反应中失电子 B. ClO2是氧化产物
C. 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D. 1 mol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13.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①中X2+是还原产物
B. 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为:Z->A2+
C. 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O4->B2
D. 溶液中可发生:Z2+2A2+=2A3++2Z-
14.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 n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钴酞菁”分子能透过半透膜
B. “钴酞菁”分子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带电
C. 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
D. “钴酞菁”分子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为溶液
15.对于反应3Cl2+6NaOH=5NaCl+NaClO3+3H2O,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Cl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
B. 每生成1mol的NaClO3转移6mol的电子
C. 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被氧化的Cl原子和被还原的Cl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1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
A. B. C. D.
17.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KClO3 + H2C2O4 + H2SO4 2ClO2↑ + K2SO4 + 2CO2↑ + 2H2O
A. KClO3在反应中是还原剂
B. 1molKClO3参加反应,在标准状况下能得到22.4L气体
C. 在反应中H2C2O4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D. 1molKClO3参加反应有1mol电子转移
18.下列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 mL1 mol·L-1AlCl3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A. 150 mL 3 mol·L-1氯酸钠溶液 B. 75 mL 3 mol·L-1氯化钙溶液
C. 150 mL 3 mol·L-1氯化钾溶液 D. 50 mL 3 mol·L-1氯化镁溶液
19.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
A. 用FeCl2溶液吸收Cl2,选⑤ B. 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 分离Na2CO3溶液和苯,选④ D. 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20.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等杂质,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操作: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④⑤②③ B. ④①②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 ④⑤②①③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
21. (12分)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_____→_____→_____→A→G→_____→E→F。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
(3)能用CCl4来萃取水中的碘,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得多,但不能用酒精来萃取水中的碘,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22. (11分)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分离KC1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供选试剂:Na2SO4溶液、K2CO3溶液、K2SO4溶液、盐酸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
(2)试剂a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试剂b是________。
(3)加入试剂a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加入试剂b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该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不能,应如何改进?(若能,此问不用回答)___________。
23. (14分)(1)NaCl中含有少量的Na2SO4,为测定NaCl纯度,某学生取样品a g溶解于水,然后滴入过量的BaCl2溶液使SO42-离子转化为沉淀,然后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转移、干燥、称量质量为b g 。
①确认SO42-已沉淀完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滤后洗涤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判断沉淀已经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氯化钠纯度(ω)的计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OH)3胶体的制备:取一小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 ~ 6滴________,继续煮沸至体系呈________,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请写出胶体制备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24. (12分)一种白色晶体A极易溶于水,将A配成溶液进行如下框图所示的实验,实验现象及转化关系如下列框图所示。A为含硫氮正盐其中硫元素化合价为+4,气体D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气体F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D:__________;F: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__________;
②D和新制氯水:__________。
(3)通过本题的解答,在检验SO42-时,应使用__________。
A.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B.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
25.(11分)在实验室里,用足量的浓盐酸与一定量的MnO2反应,来制取氯气
⑴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⑵若生成2.24L标准状况时的氯气,请计算(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①理论上需要多少克MnO2参加反应?
②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1.A 2.C 3.D 4.D 5.B 6.B 7.A 8.B 9.B 10.A 11.C 12.C 13.B 14.C 15.C
16.B 17.D 18.C 19.C 20.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
21. (1)C B D H (2分)
(2)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 使液体顺利流下 (3分)
(3)CCl4与水互不相容,CCl4与碘不反应,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3分)
(4)酒精与水互溶(2分)
22. (1)溶解 过滤 (2分)
(2)K2CO3 HCl (2分)
(3)K2CO3+BaCl2=BaCO3+2KCl (2分)
(4)BaCO3+2HCl=BaCl2+H2O+CO2↑ (2分)
(5)不能 应在操作②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后再加热蒸发(3分)
23. (1)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再滴加BaCl2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说明SO42-沉淀完全,反之未沉淀完全; 向漏斗中加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干后,再重复2-3次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表明沉淀已洗净,反之未洗涤干净 ×100% (共8分)
(2)FeCl3饱和溶液 红褐色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共6分)
24. (1)SO2 NH3 (4分)
(2)2MnO4-+6H++5SO32-=5SO42-+2Mn2++5H2O SO2+Cl2+2H2O=SO42-+4H++2Cl- (6分)
(3)A(2分)
25.(1)(3分)
(2)① 8.7g(4分) ②0.2mol(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