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甘肃省武威市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19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甘肃省武威市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19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甘肃省武威市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19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甘肃省武威市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甘肃省武威市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1.用天平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时,药品必须放在( )
A. 托盘上 B. 纸上 C. 铁盒里 D. 玻璃器皿
【答案】D
【详解】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药品时,要注意称量一般药品时,要在左右盘上放相同质量的纸,如果称量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必须放到玻璃器皿中称量,否则会把托盘腐蚀,造成称量的误差。答案选D。
2.影响一定量气体占有气体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体分子的微粒数 B. 微粒本身的大小
C. 微粒间的平均距离 D. 微粒的质量
【答案】C
【分析】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粒子本身的直径,当粒子数一定,气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
【详解】气体粒子间距离较大,远大于粒子的直径,所以粒子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决定气体体积的因素主要为构成物质的粒子数和粒子间的距离。一定质量的气体,气体的分子数目一定,故一定温度下,影响一定质量气体体积大小的决定因素是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答案选C。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SO42-的摩尔质量为96g• mol-1
B. 1mol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C. 1molO2的质量为32 g• mol-1
D. CO2的摩尔质量为44g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SO42-的摩尔质量96g·mol-1,故正确;B、质量的单位是g,物质的式量没单位,在数值上等于物质的式量,故错误;C、单位质量是g,故错误;D、相对分子质量无单位,故错误。
4.下列实验操作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
A. 用50mL烧杯准确量取30.5mLNaOH溶液
B. 用100mL容量瓶配制所需的95mL0.1mol•L-1NaOH溶液
C. 用托盘天平称取25.30gNaCl
D. 用50mL量筒量取4.8mLH2SO4
【答案】B
【详解】A.烧杯只能粗略量取,无法准确量取30.5 mL NaOH溶液,A错误;
B.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应用100 mL 容量瓶配制所需的95 mL 0.1 mol•L-1 NaOH溶液,B正确;
C.托盘天平可以精确到0.1克,无法称取25.30gNaCl,C错误;
D.选择的量筒要比你要量的液体容量大,容量必须接近液体容量,应选10mL量筒量取4.8mLH2SO4,D错误。
答案选B。
5.误食可溶性钡盐,急救方法之一是用下列那个物质的稀溶液洗胃( )
A. NaCl B. NaOH C. Na2CO3 D. Na2SO4
【答案】D
【分析】误食了可溶性钡盐,可以用含有硫酸根离子的物质反应生成成更难溶的硫酸钡沉淀来除去重金属Ba2+的毒性即可。
【详解】A、氯化钠和可溶性钡盐不会发生反应,不能解毒,A错误;
B、氢氧化钠是强碱,具有腐蚀性,且与可溶性钡盐不会发生反应,不能解毒,B错误;
C、碳酸钠具有腐蚀性,且在胃酸的酸性条件下和可溶性钡盐之间不会发生反应,不能解毒,C错误;
D、Na2SO4是无毒盐,能与可溶性钡盐反应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的硫酸钡而解毒,D正确。
答案选D。
6.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醋酸的摩尔质量与N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 28克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C. NA个氧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
D. 在标准状况下,0.5NA个氯气分子所占体积是11.2升
【答案】B
【详解】A.醋酸的摩尔质量为60g/mol,NA个醋酸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质量为60g,二者的数值都是60,A正确;
B.28g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0mol,1.0mol氮气中含有2mol氮原子,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B错误;
C.NA个氧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m=nM可知,二者的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所以二者的质量比为:32:2=16:1,C正确;
D.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在标况下的体积为0.5mol×22.4L/mol=11.2L,D正确;
答案选B。
7.水的摩尔质量是( )
A. 18 B. 18 g C. 18 g/mol D. 18 mol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所以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故选C。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3molHCl B. 0.1mol氢 C. 2mol的盐酸 D. 4mol的氧元素
【答案】A
【分析】摩尔计量的对象是微观基本单元,如分子、离子等,而不能用于计量宏观物质,通常用化学式表示。
【详解】A、0.3molHCl表示0.3mol氯化氢分子,用化学式表示,不会产生歧义,A正确;
B、氢指代不明,可能为氢气分子、氢原子、氢离子,B错误;
C、盐酸是宏观物质,不能用摩尔计量,C错误;
D、氧元素不是微观粒子,不能用摩尔计量,D错误;
答案选A。
9.下列常用的实验仪器中,不能直接用于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是( )
A. 分液漏斗 B. 普通漏斗 C. 蒸馏烧瓶 D. 容量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分液漏斗: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故不符合题意;B、普通漏斗:分离不溶物和液体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C、蒸馏烧瓶:分离沸点不同互溶的液体,故不符合题意;D、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故符合题意。
10.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NO,另一个盛有N2和O2,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 )
①.原子总数 ②.质子总数 ③.分子总数 ④.质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分析】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的两种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分子数相等,根据气体的分子构成、原子构成作进一步判断。
【详解】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的两种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N=nNA知分子数相等,每个分子含有的原子个数相等,所以原子总数相等,一个一氧化氮分子、氮气分子或氧气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不等,所以总质子数不一定相等,气体的摩尔质量不等,所以其总质量不一定相等,答案选B。
11.下列溶液中Cl-的浓度与50 mL 1 mol/L的MgCl2溶液中的Cl-相等的是( )
A. 100 mL 2 mol/L的NaCl溶液 B. 50 mL 0.5 mol/L的AlCl3溶液
C. 1 L 0.2 mol/L的KCl溶液 D. 20 mL 0.5 mol/L的CaCl2溶液
【答案】A
【分析】50 mL 1 mol·L-1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为1mol/L×2=2mol/L,结合物质的组成分析解答。
【详解】A、100 mL 2 mol/L的Na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2 mol/L,A符合;
B、50 mL 0.5 mol/L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0.5mol/L×3=1.5mol/L,B不符合;
C.1 L 0.2 mol/L的K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0.2mol/L,C不符合;
D.20 mL 0.5 mol/L的CaCl2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0.5mol/L×2=1.0mol/L,D不符合。
答案选A。
12.关于用CCl4萃取碘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B. 萃取后水层颜色变浅
C. 萃取后水层颜色变红且在下层
D. 萃取后CCl4溶液层为紫红色
【答案】C
【详解】A、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因此可用四氯化碳萃取,A正确;
B、萃取后碘进入四氯化碳层,水层颜色变浅,B正确;
C、萃取后碘进入四氯化碳层,水层颜色变浅,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水层在上层,C错误;
D、碘的CCl4溶液呈紫红色,D正确。
答案选C。
13.下列仪器使用前必须检查其是否漏水的是( )
A. 漏斗 B. 分液漏斗 C. 蒸发皿 D. 长颈漏斗
【答案】B
【分析】根据仪器的构造,若使用的仪器带有活塞或瓶塞的装置,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相反,若是仪器没有有活塞或瓶塞的装置,使用前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A、漏斗没有活塞和瓶塞,使用前不需检查是否漏水,A不选;
B、分液漏斗有活塞,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B选;
C、蒸发皿没有活塞和瓶塞,使用前不需检查是否漏水,C不选;
D、长颈漏斗没有活塞和瓶塞,使用前不需检查是否漏水,D不选。
答案选B。
14.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溶液或水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
A. 冷水 B. 煮沸的蒸馏水 C. NaOH浓溶液 D. NaCl浓溶液
【答案】B
【分析】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应该把新制备的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沸腾的蒸馏水中,继续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即可。
【详解】A.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冷水中相当于是稀释了氯化铁溶液,不能形成胶体,A错误;
B.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煮沸的蒸馏水中生成氢氧化铁胶体,B正确;
C.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NaOH浓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C错误;
D.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NaCl浓溶液中,不能形成胶体,D错误。
答案选B
15.两份体积相同的某植物营养液,其配方如下:
成分 含量 编号 | KCl | K2SO4 | ZnSO4 | ZnCl2 |
① | 0.3mol | 0.2mol | 0.1mol | — |
② | 0.1mol | 0.3mol | — | 0.1mol |
两份营养液的成分( )
A. 完全不同 B. n(Cl-)相同 C. n(K+)相同 D. 完全相同
【答案】D
【分析】根据两种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是否相等判断两种溶液的成分是否相同,如果两种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都相等,则两种溶液的成分相同。
【详解】根据表中数据可知
①中n(K+)=0.3mol+0.2mol×2=0.7mol,n(SO42-)=0.2mol+0.1mol=0.3mol,n(Zn2+)=0.1 mol,n(Cl-)=0.3 mol;
②中n(K+)=0.1mol+0.3mol×2=0.7mol,n(SO42-)=0.3mol,n(Zn2+)=0.1 mol,n(Cl-)=0.1mol+0.1mol×2=0.3 mol。
所以①和②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都相等,所以成分相同,答案选D。
16.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 Mg2+ 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① 过滤 ② 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 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 加过量BaCl2溶液
A. ②⑤④①③ B. ④①②⑤③ C. ①④②⑤③ D. ②④①③⑤
【答案】A
【详解】Mg2+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过量的NaOH溶液可以将镁离子沉淀;SO42-用钡离子沉淀,加过量的BaCl2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Ca2+用碳酸根离子沉淀,加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钙离子,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然后进行过滤,最后再向滤液中加入HCl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即顺序可以是②⑤④①③。答案选A。
17.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对于0.3mol/L的K2SO4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2L溶液中含有0.6NA个SO42-离子
B. 2L溶液中K+离子的浓度为1.2mol/L
C. 1L溶液中含K+离子0.6mol
D. 1L溶液中含溶质阴阳离子的总数为0.9NA
【答案】B
【详解】A.2L 0.3mol/L的K2SO4溶液含有0.6mol K2SO4,含有0.6mol硫酸根离子,含有硫酸根离子数为0.6NA个,A正确;
B.硫酸钾溶液的浓度为0.3mol/L,根据K2SO4的组成,钾离子的浓度是K2SO4浓度2倍,即溶液中K+离子浓度为0.6mol/L,B错误;
C.1L 0.3mol/L的K2SO4溶液含有0.3mol K2SO4,含有0.6mol钾离子,C正确;
D.1L 0.3mol/L的K2SO4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0.3mol,钾离子物质的量为0.6mol,1L溶液中含溶质阴阳离子的总数为0.9NA个,D正确;
答案选B。
18.将5mol/L的Mg(NO3)2溶液a mL稀释至b mL,稀释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答案】D
【分析】先由稀释定律计算稀释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或先计算稀释前溶质电离出硝酸根离子的浓度),再计算稀释后溶质电离出硝酸根离子的浓度(或再由稀释定律计算稀释后硝酸根离子的浓度),据此解答。
【详解】由稀释定律可知稀释后硝酸镁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根据溶质电离方程式Mg(NO3)2=Mg2++2NO3-可知,c(NO3-)=2c[Mg(NO3)2]=,答案选D。
19.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的NaCl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 )
A. 950mL,111.2g B. 500mL,117g C. 1000mL,117g D. 任意规格,111.2g
【答案】C
【解析】分析:实验室没有950mL的容量瓶,应用1000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根据n=cV以及m=nM进行计算。
详解:实验室没有950mL的容量瓶,应用1000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则n(NaCl)=1L×2mol/L=2mol,m(NaCl)=2mol×58.5g/mol=117.0g。
答案选C。
20.向25mL 2mol·L-1稀硫酸中加入25mL 1mol·L-1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H+物质的量浓度为(设稀溶液相混后总体积为原分体积之和)( )
A. 2mol·L-1 B. 1mol·L-1 C. 0.5mol·L-1 D. 0.25mol·L-1
【答案】A
【分析】根据反应过程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结合c=n/V解答。
【详解】向25mL 2mol·L-1稀硫酸中加入25mL 1mol·L-1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氢,氢离子不参与离子反应,则溶液中H+物质的量浓度为(设稀溶液相混后总体积为原分体积之和)。答案选A。
21.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空:
A.渗析、B.凝聚、C.丁达尔现象、D.布朗运动、E.电泳。
(1)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__。
(2)强光通过Fe(OH)3胶体,可看到光带,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____。
(3)淀粉与食盐的混合液放在肠衣中,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瓶里,从而使淀粉与食盐分离,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_____。
【答案】(1). E (2). C (3). A
【详解】(1)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由于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带正电荷,所以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电泳现象,答案选E。
(2)强光通过Fe(OH)3胶体,可看到光带,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答案选C。
(3)淀粉与食盐的混合液放在肠衣中,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瓶里,由于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可以,从而使淀粉与食盐分离,这种方法叫渗析,答案选A。
22.在标准状况下,① 4g H2,② 11.2L O2,③ 1mol H2O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含原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体积最小的是_______。(填序号)
【答案】(1). ① (2). ① (3). ③ (4). ③
【详解】① 4g氢气的物质的量是4g÷2g/mol=2mol,含有4mol原子;
② 在标准状况下,11.2L O2的物质的量是11.2L÷22.4L/mol=0.5mol,含有1mol原子,氧气质量是0.5mol×32g/mol=16g;
③ 1mol H2O中含有3mol原子,质量是18g;
则根据N=nNA可知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氢气,含原子数最多的是氢气,质量最大的是水。由于水是液体,体积最小。
23.科学实验测定,每亩森林每月可吸收4kgSO2气体,如果每月按30天计算,那么每亩森林每天可吸收SO2的分子数是______,每年可吸收SO2的物质的量是_____mol。
【答案】(1). 1.25×1024 (2). 750
【分析】计算每亩森林每天可吸收SO2的质量,再根据n=m÷M计算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根据N=nNA计算二氧化硫分子数目,进而计算每亩森林每年可吸收SO2的物质的量。
【详解】科学实验测定,每亩森林每月可吸收4kgSO2气体,如果每月按30天计算,那么每亩森林每天可吸收SO2的质量是4000g/30,物质的量是,根据N=nNA可知分子数是×6.02×1023/mol=1.25×1024,每年可吸收SO2的物质的量是。
24.将3.22g芒硝(Na2SO4·10H2O)溶于水中,要使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则需水的质量为 g。
【答案】34.2
【解析】试题分析:3.22g芒硝的物质的量为3.22g/322(g/mol) =0.01mol
所以溶液中n(Na+)=2n(Na2SO4•10H2O)=0.01mol×2=0.02mol
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钠离子,所以n(H2O)=100n(Na+)=2mol
0.01molNa2SO4•10H2O中含有水的物质的量为0.01mol×10=0.1mol
所以需要的水的物质的量为2mol-0.1mol=1.9mol
所以需要水的质量为1.9mol×18g/mol=34.2g
答:需要水的质量为34.2g.
25.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H2S)的质量比为_______;同质量的氨和硫化氢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其中含有的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若二者氢原子数相等,它们的体积比为_________。
【答案】(1). 1:2 (2). 2:1 (3). 3:1 (4). 2:3
【详解】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相同的物质的量。则有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m=M×n可知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NH3)和硫化氢(H2S)气体的质量比为17:34=1:2;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根据n=m/M可知在质量相同时,物质的量之比是摩尔质量的反比,所以物质的量之比是34︰17=2︰1,则体积之比就是2︰1。根据二者的分子式可知其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比为(2×3)︰(1×2)=3︰1;如果二者氢原子数相等,则它们的体积比为2︰3。
26.将5.0LNaCl溶液和3.0LBaCl2溶液混合,设混合后总体积为8.0L,并测得NaCl物质的量浓度为0.50mol·L-1,BaCl2物质的量浓度为0.30mol·L-1,则Cl-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混合前NaCl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BaCl2溶液中Ba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答案】(1). 1.1mol/L (2). 0.8mol/L (3). 0.8mol/L
【分析】先利用n=cV计算氯化钠、氯化钡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氯离子总物质的量,再根据c=n/V计算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根据稀释定律,混合前后氯化钠、氯化钡的物质的量不变,根据c=n/V计算混合前NaCl、BaCl2的物质的量浓度。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n(NaCl)=0.50 mol•L-1×8.0 L=4.0 mol,n(BaCl2)=0.30 mol•L-1×8.0 L=2.4 mol,则混合后Cl-物质的量为4.0mol+2.4mol×2=8.8mol,混合后总体积为8.0L,则混合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8.8mol÷8.0L=1.1mol/L;氯化钠的物质的量在混合前后相等,混合前NaCl溶液的体积为5.0L,则混合前NaCl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5.0L=0.8mol/L;氯化钡的物质的量在混合前后相等,混合前BaCl2溶液的体积为3.0L,则混合前Ba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4mol÷3.0L=0.8mol/L。
27.现实验室要用质量分数为40%浓氢氧化钠(密度为1.2g/mL)来配制浓度为0.6mol/L的稀氢氧化钠100mL,问需要这种浓碱的体积是多少?
【答案】5mL
【分析】根据稀释过程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不变分析解答。
【详解】设需要这种浓碱的体积是V mL,根据稀释过程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不变可知,解得V=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