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化学】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化学】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第1页
    【化学】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第2页
    【化学】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计54分)
    1.五水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俗称海波。医药上用作洗涤剂、消毒剂。根据化合价原理可知Na2S2O3·5H2O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6 B. +4 C. +2 D. -2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化合价原则可以知道: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可以据此来求出硫代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详解】钠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依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以求出硫元素的化合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2+x×2+(-2)×3=0,解得:x=+2。
    即硫代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
    故选C。
    2.Mg和Mg2+ 相同之处是( )
    A. 化学性质 B. 质子数
    C. 核外电子数 D. 物理性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Mg2+和Mg两种粒子可以看出它们都是镁元素形成的不同微粒,则它们的质子数相同,它们的电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A.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其化学性质相似,镁离子与镁原子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镁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而镁离子的最外层含有8个电子,所以其化学性质一定不同,故A错误;
    B.元素的种类取决于其核内的质子数,Mg、Mg2+其核内的质子数相同都是12,所以其质子数相同,故B正确;
    C.Mg、Mg2+其核内的质子数相同都是12,电子数分别为12、10,则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一定不同,故C错误;
    D.Mg、Mg2+其核内的质子数相同都是12,电子数分别为12、10,所以其物理性质一定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3.下列微粒书写正确的是( )
    A. 铵根离子:NH3+ B. 碳酸氢钙:CaHCO3
    C. 氯化亚铁:FeCl3 D. 硫酸根离子:SO42-
    【答案】D
    【详解】A.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铵根离子可表示:NH4+,故A错误;
    B.碳酸氢钙中,钙元素显+2价,碳酸氢根显-2价,故其化学式为:Ca(HCO3)2,故B错误;
    C.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FeCl2,故C错误;
    D.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硫酸根离子可表示:SO42-,故D正确。
    故选D。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过滤 C. 加热液体 D. 熄灭酒精灯
    【答案】C
    【详解】A项,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将塞子倒放在实验桌上,标签向着手心,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将液体注入试管中,A项错误;
    B项,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且玻璃棒末端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B项错误;
    C项,加热盛液体的试管时,试管与桌面呈45°角,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C项正确;
    D项,熄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应用酒精灯灯帽盖灭且要盖两次,D项错误;
    答案选C。
    5.下列仪器:①烧杯 ②锥形瓶 ③圆底烧瓶 ④试管 ⑤坩埚,其中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A. 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③ D. ④
    【答案】A
    【详解】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坩埚、蒸发皿、试管、燃烧匙等,垫上石棉网可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所以能够直接加热的为:④⑤。
    故选A。
    6.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 Mg2+,SO42-及泥沙,得到纯净的NaCl,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在下列操作中选取必要的步骤和正确的操作顺序( )
    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 ④②⑤ B. ②⑤④①③ C. ④①②⑤③ D. ①④②⑤③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除去Mg2+可用过量NaOH溶液、除去SO42-可用过量BaCl2溶液,除去Ca2+可用过量的Na2CO3溶液,Na2CO3溶液需在NaOH溶液和BaCl2溶液后加入,其作用有两个:(1)沉淀Ca2+;(2)除去过量Ba2+,过滤后向滤液中加适量盐酸除去过量的Na2CO3、NaOH溶液,选B。
    7.下列各组物质, 其分子数相同的是( )
    A. 1 g H2和8g O2 B. 1 mol H2O和22.4L O2
    C. 16g O2和3.01×1023个CO2分子 D. 9 g H2O和标准状况下11.2L乙醇
    【答案】C
    【详解】A.n(H2)=1g÷2g/mol=0.5mol,n(O2)=8g÷32g/mol=0.25mol,物质的量不同,则分子数不同,故A错误;
    B.温度、压强未知,不能利用体积计算物质的量,则物质的量的关系不确定,故B错误;
    C.n(O2)=16g÷32g/mol=0.5mol,n(CO2)=3.01×1023÷6.02×1023/mol=0.5mol,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同,故C正确;
    D.n(H2O)=9g÷18g/mol=0.5mol,标准状况下,乙醇为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则物质的量的关系不确定,故D错误。
    故选C。
    8.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溶液;③单质溴和硝酸钠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蒸馏、萃取、分液 D. 分液、蒸馏、萃取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混合物组分的性质选择分离方法,汽油和水互不相溶,苯和四氯化碳互溶,溴易溶于有机溶剂。
    【详解】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互不相溶,应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②苯和CCl4互溶,但二者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③溶有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因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
    故选D。
    9. 实验中需0.5 mol/L的NaOH溶液240 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OH的质量分别是 (  )
    A. 240 ml ,4.8 g B. 250 ml ,5.0 g
    C. 500 ml ,10.0 g D. 任意规格,4.8 g
    【答案】B
    【解析】容量瓶有一定的规格,一般有100ml、250ml、500ml、1000ml等,所以,配制溶液240 ml时选用的容量瓶为250 ml ,进而可求得质量为5.0 g
    10.30mL 1mol/L NaCl溶液和40mL 0.5mol/L CaCl2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Cl-浓度为:( )
    A. 0.5mol/L B. 0.6mol/L C. 1.00mol/L D. 2mol/L
    【答案】C
    【详解】30mL 1mol/L NaCl溶液和40mL 0.5mol/L CaCl2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总体积近似为70 mL,混合后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03L×1mol/L+ 0.04 L× 0.5mol/L×2=0.07 mol,混合液中Cl-浓度为0.07 mol/0.07L= 1.00mol/L,故C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C。
    11.将50ml 5mol/L NaOH溶液稀释到500ml,,然后取出40mL稀释后的NaOH溶液,则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 )
    A. 0.25mol B. 0.02mol C. 2.5mol D. 0.2mol
    【答案】B
    【详解】设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量浓度为c,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知,则50×10-3L×5mol/L=500×10-3L×c,解得c=0.02mol/L,因为溶液是均匀的,从稀释后溶液中取出40mL溶液的浓度与稀释为500mL溶液的浓度相等为0.02mol/L。
    故选B。
    12.1 L Na2SO4溶液中含Na+ 4.6 g, 则溶液中SO42- 浓度为( )
    A. 0.1mol/L B. 0.4mol/L
    C. 0.6mol/L D. 0.2mol/L
    【答案】A
    【详解】4.6g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是4.6g÷23g/mol=0.2mol,则根据硫酸钠的化学式可知,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是0.1mol,则SO42-的物质的量是0.1mol,所以其浓度是0.1mol÷1L=0.1mol/L,故A正确。
    故选A。
    13.设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L CH4含有的H原子数为0.1NA
    B. 常温常压下,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C. 1 mol/L A1Cl3溶液中含有的Cl-数目为3NA
    D. 标准状况下,1.7g NH3中所含的质子数为NA
    【答案】D
    【详解】A.标准状况下,2.24LCH4的物质的量为0.1mol,1个CH4分子中含有4个H原子,故含有的H原子数为0.4NA个,故A错误;
    B.NA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但不是标准状况,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故B错误;
    C.溶液体积未给出,无法计算离子物质的量,故C错误;
    D.1.7g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氨气中含10个质子,故0.1mol氨气中含NA个质子,故D正确。
    故选D。
    14.2013年4月20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卫生防疫人员要紧急配制0.01 mol/L的KMnO4 消毒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 所取的KMnO4样品受潮 B. 溶解搅拌时有液体溅出
    C.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 摇匀后见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答案】C
    【解析】A. 所取的KMnO4样品受潮,则溶质的质量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低,A错误;B. 溶解搅拌时有液体溅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低,B错误;C.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溶液的液面低于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C正确;D. 摇匀后见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增加,所配溶液浓度偏低,D错误,答案选C。
    15.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1mol CO2和N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为3NA
    B. 1.8g NH4+中含有电子的数目为1.1 NA
    C. 标准状况下,11.2L CO2所含有的质子数为2.2NA
    D. 10.6 g碳酸钠在水中完全溶解,溶液中.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答案】A
    【详解】A.CO2和NO2都含有3个原子,所以1molCO2和N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故A正确;
    B.1.8g的NH4+含有的NH4+数目为N(NH4+)=1.8g÷18g/mol×NAmol-1=0.1NA,电子的数目为10×0.1NA=NA,故B错误;
    C.在标准状况下,11.2LCO2含有的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每个CO2分子中含有22个质子,所以0.5mol的CO2中含有11NA个质子,故C错误;
    D.10.6g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10.6g÷106g/mol=0.1mol,但是由于未知溶液的体积,所以无法计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故D错误。
    故选A。
    16. 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②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③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⑤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应左物右码,砝码错放在左盘,会导致药品的质量偏小,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①选;②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会导致溶质的损失,则浓度偏低,②选;③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因为只要定容时正确,至于水是原来就有的还是后来加入的,对浓度无影响,③不选;④定容时,俯视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高,④不选;⑤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是正常的,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则导致浓度偏低,⑤选;答案选A。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100mL3mol·L-1的H2SO4跟100mL水混合,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变为1.5 mol·L-1
    B. 把200mL3mol·L-1的BaCl2溶液跟100mL3mol·L-1的KCl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c(Cl-)仍然是3mol·L-1
    C. 把100 g 20%的NaCl溶液跟100 g H2O混合后,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
    D. 1 L水中溶解 0.2 mol 硝酸钾,即可配得 0.2 mol/L 硝酸钾溶液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将硫酸和水等体积混合,总体积小于200mL,则把100mL3mol•L-1的H2SO4跟100mLH2O混合,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1.5mol•L-1,故A错误;B、3mol•L-1的BaCl2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6mol•L-1,3mol•L-1的K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3mol•L-1,混合后氯离子浓度介于之间3mol•L-1~6mol•L-1,故B错误;C、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仍为20g,溶液质量变为原来2倍,为200g,所以混合后,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故C正确;D、1 L 水中溶解 0.2 mol 硝酸钾,溶液的体积不是1L,即配得硝酸钾溶液的浓度不是 0.2 mol/L,故D错误,故选C。
    18.已知8.4gA物质和3.65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二氧化碳气体和含质子数为6.02×1023个的水分子,还有0.1mol E物质,则E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
    A. 36.5 g/mol B. 84g/mol C. 44g/mol D. 58.5g/mol
    【答案】D
    【详解】标准状况下2.24L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24L÷22.4L/mol=0.01mol,0.01mol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1mol×44g/mol=4.4g,1个水分子含有10个质子,含质子数为6.02×1023个的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6.02×1023÷6.02×1023/mol÷10=0.1mol,0.1mol水分子的质量为:0.1mol×18g/mol=1.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E的质量是8.4+3.65-4.4-1.8=5.85g,E的摩尔质量是M=m/n=5.85g/0.1mol=58.5g/mol,故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计46分,每空2分)
    19.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的值)
    (1) 0.5mol SO42- 中的质子数为 _____ ;电子数为 __________含有9.6克SO42- 的(NH4)2SO4固体中,含氢原子数为_________
    (2)标准状况下,4.48L NH3的质量是_________,含有电子的个数是_________
    (3) 含氢原子为0.2×6.02×1024个的NH4HCO3 ,其质量是___________,其中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4) 在200mL 3mol/L 的K2SO4的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为________, 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
    (5)含0.6NA个氧原子的SO2中, SO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
    (6)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为6.72 L,质量为12 g,此混合物中CO和CO2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答案】(1). 24NA (2). 25NA (3). 0.8NA (4). 3.4g (5). 2NA (6). 31.6g (7). 1.2mol (8). 0.6mol (9). 6mol/L (10). 0.3mol (11). 9.6g (12). 1:3 (13). 40g/mol
    【详解】(1)1个SO42-中含有50个电子,48个质子,所以0.5molSO42-中的质子数为0.5×48×NA=24NA;电子数为0.5×50×NA=25NA;9.6克SO42-的物质的量为9.6g÷96g/mol=0.1mol,所以(NH4)2SO4的物质的量为0.1mol,1个(NH4)2SO4中含有8个氢原子,所以含氢原子数为0.1×8×NA=0.8NA,故答案为:24NA,25NA,0.8NA。
    (2)标准状况下,4.48LNH3的物质的量为4.48L÷22.4L/mol=0.2mol,质量是0.2mol×17g/mol=3.4g,1个NH3中含有10个电子,所以含有电子的个数是0.2mol×10×NA=2NA,故答案为:3.4g,2NA。
    (3)1个NH4HCO3中含有5个氢原子,含氢原子为0.2×6.02×1024个的NH4HCO3的物质的量为0.2×6.02×1024÷6.02×1023÷5=0.4mol,质量是0.4mol×79g/mol=31.6g,1个NH4HCO3中含有3个氧原子,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3=1.2mol,故答案为:31.6g,1.2mol。
    (4)200mL3mol/L的K2SO4的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为0.2L×3mol/L=0.6mol,1个K2SO4中含有2个钾离子,所以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时硫酸钾物质的量浓度的2倍,所以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3mol/L=6mol/L,故答案为:1.2mol,0.6mol,6mol/L。
    (5)1个SO2中含有2个氧原子,含0.6NA个氧原子的SO2的物质的量是0.6NA÷NA÷2=0.3mol,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6mol,质量为0.6mol×16g/mol=9.6g,故答案为:0.3mol,9.6g。
    (6)设CO为xmol,CO2为ymol,
    则x+y=6.72/22.4=0.3,28x+44y=12,解得x=0.075,y=0.225,
    此混合物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比是0.075:0.225=1:3,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12g/(0.225mol+0.075mol)==40g/mol,
    故答案为:1:3,40g/mol。
    20.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如下图所示,a、b均为活塞,可控制气体的通过和液体的加入,实验前活塞均已关闭(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省略)。请选择最适宜的试剂,利用下图,把一定量的CO2和CO混合气体中的CO2和CO分离。可供选择的试剂有:浓硫酸、稀硫酸、浓盐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1)甲装置的烧瓶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
    (2)乙装置的瓶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3)打开活塞a时,分离出来的气体是________;要得到另一种气体时,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
    【答案】(1). 氢氧化钠溶液 (2). 稀硫酸 (3). 浓硫酸 (4). CO (5). 关闭a,打开b,换气体收集装置接收CO2
    【解析】
    【分析】由实验装置可知,甲、乙分别为除杂、干燥装置,则甲中NaOH溶液吸收CO2,乙中浓硫酸干燥CO,从而分离,然后利用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CO2,据此答题。
    【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甲装置的烧瓶中盛放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试剂是稀硫酸,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
    (2)乙装置的瓶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可干燥气体,故答案为:浓硫酸。
    (3)打开活塞a时,分离出来的气体是CO;要得到另一种气体时,正确的操作是关闭a,打开b,换气体收集装置接收CO2,故答案为:CO;关闭a,打开b,换气体收集装置接收CO2。
    21.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KOH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试剂,实验室里配置KOH溶液时,既可以使用浓溶液稀释法配制也可以使用固体KOH来配制。实验室现在需要配制480mL 2.0mol/L的K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固体KOH配置,则需用托盘天平称取KOH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g
    (2)若用10mol/L KOH的浓溶液来配置,则使用量筒量取该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mL
    (3)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五项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 ⑤刻度线
    (4)浓溶液稀释法中配制KOH过程中,若使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KOH溶液时,读数时俯视刻度线,则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会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5)取出配置好的KOH溶液100mL,与标准状况下4.48L CO2充分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答案】(1). 56 (2). 100 (3). ①③⑤ (4). 偏低 (5). KOH + CO2 == KHCO3
    【详解】(1)配制480mL溶液,需要选用500mL容量瓶,实际上配制的是500mL2.0mol/L的KOH溶液;配制的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为:2mol/L×0.5L=1mol,需要KOH的质量为:56g/mol×1mol=56g,所以需用托盘天平称取KOH的质量为56g,故答案为:56。
    (2)设需要10mol/LKOH体积为V,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得:V×10mol/L=500mL×2mol/L,解得V=100mL;
    故答案为:100。
    (3)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容器,容量瓶上标有容量、刻度线,则③⑤正确,容量瓶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用来盛装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或作为反应容器,则①正确,与浓度、压强无关,所以正确的是①③⑤,故答案为:①③⑤。
    (4)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KOH溶液时,读数时俯视刻度线,看到的读数偏大,但量取的实际体积偏小,也就是说溶质少了,根据c=n/V,溶质n减少,则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会偏低,故答案为:偏低。
    (5)标准状况下4.48LCO2的物质的量为4.48L÷22.4L/mol=0.2mol,100mL配置好的KOH溶液的物质的量为2.0mol/L×0.1L=0.2mol,所以CO2与K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OH+CO2=KHCO3,故答案为:KOH+CO2=KHCO3。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