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展开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命题人:邱桂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 :23 Mg : 24 Al : 27 S :32 Cl : 35.5 Cu:64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在实验室中,对下列实验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A.汽油失火时,立即用水灭火
B.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擦洗
C.用火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正对着自己或別人
D.实验室中含硫酸的废液可以直接倒入水槽, 用水冲入下水道
2.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进行蒸馏操作时,加热前应先通冷凝水,蒸馏结束后继续通冷凝水一段时间
B.进行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处于蒸馏烧瓶中溶液液面以下
C.进行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D.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在分液操作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放出
3. 两份质量相同的和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它们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7:16
B.它们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7:16
C.它们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7:12
D.它们所含氢的质量比为17:12
4.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1.2L N2所含分子数为0.5NA
B.常温常压下,1mol Ne所含分子数小于NA
C.常温常压下,71g Cl2所含原子数为2NA
D.1mol·L-1的NaOH溶液中所含氢原子数为NA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L·mol-1
B.25℃、101kPa下,相同体积的H2和O2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C.1mol气体的体积为22.4L,则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
D.2mol CO2的体积约为44.8L
6.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当溶液体积比为3:2:1时,三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1 B.1:2:3 C.3:2:1 D.3:4:3
7. 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 )
A.2L CO和2L CO2
B.9g H2O和标准状况下11.2L CO2
C.标准状况下1 mol O2和22.4L H2O
D.0.2mol H2和4.48L HCl气体
8. 实验室需配制1L 0.1mol·L-1的CuSO4溶液,正确的操作是( )
A.取25g CuSO4·5H2O溶于1L水中
B.取16g CuSO4·5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稀释至1L
C.取16g无水CuSO4溶于1L水中
D.取25g CuSO4·5H2O溶于水配成1L溶液
9.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配制H2SO4溶液,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
B.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C.配制100mL 1.0mol·L-1NaOH溶液,称取药品时砝码错放左盘
D.NaOH溶解后直接注入容量瓶
10.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1mol NaCl中所含电子总数为20NA
C.46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4.5NA
D.常温常压下,22.4L CO2中含有的CO2分子数为NA
11.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或操作 |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 |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 从饱和食盐水中提取NaCl晶体 | 分离酒精和水 |
12.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钠、氧化钠、硫酸氢钠、氢氧化钠、氯化钠
B.冰、干冰、冰醋酸、熟石灰、食盐
C.石墨、二氧化碳、硝酸、烧碱、氯酸钾
D.铁、氧化铜、硫酸、纯碱、高锰酸钾
13. 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散系的稳定性:溶液>胶体>浊液
B.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溶液>胶体>浊液
C.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几纳米或几十纳米的分散系是胶体
D.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悬浊液中的分散质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14. 关于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胶体中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
B.胶体粒子不能透过滤纸,也不能透过半透膜
C.当光束照射时,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15.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最本质的特征是( )
A.外观澄清、稳定 B.丁达尔现象
C.分散质粒子能透过半透膜 D.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之间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溶液,可制得胶体
C.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不属于胶体
D.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17.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二氧化碳、BaSO4 B.盐酸、蔗糖
C.KNO3、乙醇 D.NaOH、氯气
18.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Al2(SO4)3=2Al3++ 3SO42- B.AlCl3= Al3++Cl-
C.Mg(NO3)2= Mg+2+2NO3- D.KMnO4=K++Mn7++4O2-
19. 下列化学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盐酸与Fe(OH)3反应:Fe(OH)3+3H+=Fe3++3H2O
B.稀硫酸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BaSO4
D.Fe3O4与盐酸反应:Fe3O4+8H+=3Fe3++4H2O
20. 下列各组离子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Mg2+、Cl-、OH- B.H+、Ca2+、CO32-、NO3-
C.Cu2+、K+、SO42-、NO3- D.Na+、HCO3- 、OH-、Ca2+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4个小题,共40分)
21、(14分,每空2分)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_____
(2)仪器①~④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若利用装置Ⅰ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________,将仪器 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___________;②的进水口是_____(填“f”或“g”)。
22.(10分,每空2分)
实验室要配制500mL 0.2mol·L-1的NaOH溶液: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需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
(2).完成上述实验步骤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制溶液浓度的影响(填 “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转移液体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 ________
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________
③将NaOH间体溶解后,直接转至容量瓶中进行实验: ________
23.(8分,每空2分)已知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钠固体②CO2③无水醋酸④铁⑤NaHCO3 ⑥熔融的氯化镁⑦液氨⑧氨水⑨石灰水⑩SO2
(1).上述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下同)。
(2).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3).上述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4).上述物质中可以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
24.(共8分,每空2分)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三种情况下,离子方程式与(1)相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显中性
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 恰好完全沉淀
C.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3)若缓缓加入稀H2SO4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中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可近似地用下图中的曲线表示是________(填序号).
(4)若向装有Ba(OH)2溶液烧杯里缓缓滴入CuSO4溶液至得到沉淀质量最大.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C 2.A 3.B 4.C 5.B
6.D7.B 8.D 9.D10.A
11.A12.C13.B 14.C15.D
16.D17.C18.A19.A20.C
21.(14分) (1).蒸馏烧瓶; 冷凝管; 1000mL容量瓶
(2)④;
(3)温度计; 蒸馏; g;
22. (10分) (1)4.0g;
(2)5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3)偏低; 偏低; 偏高
23. (8分)(1)②⑩;(2)②⑦⑩; (3)①⑤⑥; (4)④⑥⑧⑨
24.(8分) (1)Ba2++2OH-+2H++SO42-===BaSO4↓+2H2O;
(2)A;
(3)C
(4) Ba+2OH+ Cu2++SO42-=BaSO4↓ + Cu(O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