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甘肃省白银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展开甘肃省白银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 1 O:16 Ne:20 Na:23 Al:27 S:32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物质贴错了标签的是( )
| A | B | C | D |
物质 | 氢氧化钠 | 金属汞 | 四氯化碳 | 烟花爆竹 |
危险警 告标签 |
2.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在容量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
B.可用四氯化碳萃取出碘水中的碘,但不能用酒精
C.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速率
D.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
3.下列仪器用酒精灯加热时,需垫石棉网的是 ( )
①烧杯 ②坩埚 ③锥形瓶 ④蒸发皿 ⑤试管 ⑥蒸馏烧瓶 ⑦表面皿
A.②④⑤ B.①⑥⑦
C.③④⑥ D.①③⑥
4.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 )
A.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
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
C.向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
D.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CO
5.对下列各组物质:①NaNO3和NaCl;②CaCl2和CaCO3;③MnO2和KCl;④BaSO4和AgCl。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 )
A.只有①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6.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
A.0.4 mol氧气 B.4 ℃时,5.4 mL H2O
C.标准状况下,5.6 L二氧化碳 D.10 g氖
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
“CaCl2 0.1 mol·L-1”的字样,下面是该小组成员对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1 L该溶液,可将0.1 mol CaCl2溶于1 L水中
B.Ca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1 mol·L-1
C.从试剂瓶中取该溶液的一半,则所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0.05 mol·L-1
D.将该瓶溶液稀释一倍,则所得溶液的c(Cl-)为 0.1 mol·L-1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 mol O3与11.2 L 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B.标准状况下,11.2 L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 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
D.常温常压下,22.4 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2NA个氧原子
9.实验室用NaOH固体配制1.00 mol·L-1的NaOH溶液100 mL,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原因是( )
A.暴露在空气中称量NaOH的时间太长
B.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容量瓶内含有蒸馏水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溶解后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至容量瓶
10.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①纯碱 ②食盐水 ③石灰水 ④NaOH ⑤液态氧 ⑥KClO3
A.碱:①④ B.纯净物:①③④⑤⑥
C.盐:①⑥ D.混合物:②③⑤
11.将饱和FeCl3溶液加入沸水中能制得Fe(OH)3胶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B.含0.1 mol FeCl3溶质的溶液形成胶体后,胶体粒子为0.1 mol
C.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D.可通过观察液体是否澄清透明,来区别溶液和胶体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
B.NH3、CO2的水溶液均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
13.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不合理的( )
①根据组成元素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4.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CaCO3+2H+===Ca2++CO2↑+H2O
B.2Fe2++Cl2===2Fe3++2Cl-
C.HCO+H+===CO2↑+H2O
D.Na2O+H2O===2Na++2OH-
15.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
A.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
Mg+2H++2Cl-===MgCl2+H2↑
B.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
Ba2++SO===BaSO4↓
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
Na2CO3+2H+===2Na++CO2↑+H2O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O2+2OH-===CO+H2O
16.在下列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强碱性溶液中:K+、Cu2+、Cl-、SO
B.含有0.1 mol·L-1 Fe3+的溶液中:K+、Ba2+、OH-、NO
C.含有0.1 mol·L-1 Ca2+的溶液中:Na+、K+、CO、Cl-
D.室温下的强酸性溶液中:Na+、Fe3+、NO、SO
17.将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
①SO2+2Fe3++2H2O===SO+2Fe2++4H+
②Cr2O+6Fe2++14H+===2Cr3++6Fe3++7H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还原性:Cr3+>Fe2+>SO2
B.氧化性:Cr2O>SO2>Fe3+
C.Cr2O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
D.两个反应中Fe2(SO4)3均作还原剂
18.对于铝热反应:Fe2O3+2Al2Fe+Al2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B.若27 g Al参加反应则有3 mol电子转移
C.Fe2O3发生氧化反应
D.Al被还原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2分,共46分)
19.(16分)Ⅰ.如下图所示是实验中常用的几种仪器:
写出各字母所代表的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Ⅱ.实验室要配制500 mL 0.2 mol/L 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的化学仪器有________(填字母)。
A.烧杯B.500 mL容量瓶C.漏斗D.胶头滴管E.玻璃棒
(2)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其质量为________ g。
(3)下列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加水至液面离容量瓶瓶颈刻度线下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③待冷却至室温后,将溶液转移到500 mL容量瓶中;
④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4)如果实验过程中缺少步骤⑤,会使配制出的NaOH溶液浓度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0.(16分)如下图所示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装置:
A B C D
请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选择装置________ (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得到蒸馏水,选择装置________。
(2)从碘水中分离出I2,选择装置________,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________。
(3)装置A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冷凝水流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液时要注意及时________,防止上层液体流下。分液后漏斗内剩余的液体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填“上口”或“下口”)倒入烧杯。
21.(14分)有A、B、C、D四种化合物,分别由K+、Ba2+、SO、CO、OH-中的两种组成,它们具有下列性质:
①A不溶于水和盐酸;②B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并放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③C的水溶液呈碱性,与硫酸反应生成A;④D可溶于水,与硫酸作用时放出气体E,E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推断A、B、C、D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与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少量)与澄清石灰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题(20分)
22.(12分)(1)按如图所示操作,充分反应后:
①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Ⅱ中铜丝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合Ⅰ、Ⅱ实验现象可知Fe2+、Cu2+、Ag+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2)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5种物质:S、H2S、HNO3、NO、H2O。
该反应物中还原产物是________;若反应方程式中转移了0.3 mol电子,则氧化产物的质量是________g。
(3)将少量Cl2通入FeBr2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
2Fe3++2Cl-,这个事实说明具有还原性的粒子还原性强弱为_______________。
23.(8分)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1)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
(2)该反应中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3)当有2 mol HNO3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物质是________ g。
【参考答案】
一、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C | B | D | C | C | B | D | B | A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C | C | D | D | B | B | D | C | B |
二、19. Ⅰ.漏斗 容量瓶 冷凝管 分液漏斗
Ⅱ.(1)C (2)4.0 (3)①③⑤②④ (4)偏低
20. (1)D A (2)B 萃取、分液 (3)冷凝管 从下口进,上口出 (4)打开上口部的塞子或使塞子上的小孔(或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关闭活塞 上口
21(1)BaSO4 BaCO3 Ba(OH)2 K2CO3
(2)2H++BaCO3===CO2↑+H2O+Ba2+
Ba2++2OH-+2H++SO===BaSO4↓+2H2O
Ca2++2OH-+CO2===CaCO3↓+H2O
22. (1)①Fe+Cu2+===Fe2++Cu
②红色铜丝上有银白色金属附着
③Ag+>Cu2+>Fe2+
(2)NO 4.8
(3)Fe2+>Br->Cl-
23. (1)Cu NO2 (2)2∶1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