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安徽省新城高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27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安徽省新城高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27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安徽省新城高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27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安徽省新城高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展开安徽省新城高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许红梅 审题人:代敏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Fe:56 Ba:137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1年日本福岛一核电站发生爆炸,释放出大量放射性物质,下列图标警示的是放射性物品的是( )
- B. C. D.
2.仪器名称为“容量瓶”的是( )
A. B. C. D.
3.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不慎将酒精灯打翻在桌上失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 不慎将酸液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C. 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D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4. 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酒精 B. 蔗糖 C. 硝酸钾 D. 铜丝
5.下列反应中,水作氧化剂的是( )
A. C+H2O CO+H2 B. H2+CuO Cu+H2O
C. Cl2+H2OHCl+HClO D. SO3+H2O═H2SO4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原子
B. 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
C. 等质量的SO2和SO3中所含的硫原子数相等
D. 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
7.用氮原子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个氩原子的氩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B.标准状况下,11.2L含有的分子数为0.5
C.在常温常压下,11.2 L 含有的分子数为0.5
D.常温下,0.1mol/L NH4NO3溶液中NO3-的数目为0.1NA
8.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种金属离子,现用NaOH、Na2CO3、NaCl三种溶液使它们分别沉淀并分离出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溶液,滤出一种沉淀,所加溶液顺序正确的是( )
A. Na2CO3 NaCl NaOH B. NaOH NaCl Na2CO3
C. NaCl NaOH Na2CO3 D. NaCl Na2CO3 NaOH
9.某金属氯化物MCl2 40.5 g,含有0.600 mol Cl-,则金属M的摩尔质量为( )
A. 135 B. 135 g·mol-1 C. 64 D. 64 g·mol-1
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分析正确的是( )
A.从溴水中萃取溴,可用酒精做萃取剂
B.蒸发实验完毕后,发现蒸发皿炸裂,这是因为没有垫石棉网
C.萃取碘水溶液中碘,分离碘四氯化碳溶液时,眼睛注视分液漏斗里液面
D.蒸馏时,为了加快水的流速,水应从上口进入,下口流出
11.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均正确的是( )
A. B.
C. D.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导电性很差,所以水是非电解质
B.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一定条件下自身能否电离
C.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一定都是非电解质
D.NaCl和HCl都是电解质,所以它们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13.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KMnO4 → MnO2 B.Cl2 → NaClO
C、SO2 → H2S D.C → CO2
14.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日的傍晚常常看到万丈霞光穿云而过,美不胜收,这与胶体性质有关
B.浊液、胶体和溶液的最根本的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C.采用过滤法,可将胶体中的杂质除去
D.向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可制得胶体
15.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H2SO4═H2++SO42- B. Ca(OH)2═Ca2++(OH)2-
C. AlCl3═Al+3+3Cl- D. Al2(SO4)3═2Al3++3SO42-
16. 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强碱性溶液中:K+、Mg2+、Cl-、SO42-
B. 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K+、Al3+、Cl-、NO3-
C. 含有0.1mol·L-1Ca2+的溶液中:Na+、K+、CO32-、Cl-
D. 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MnO4-、K+、SO42-、Na+
17.下列反应中,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CuO与稀硫酸反应:CuO+2H+=Cu2++H2O
B.大理石与盐酸反应:CaCO3+2H+=Ca2++H2O+CO2↑
C.稀HNO3与Ba(OH)2溶液反应:H++OH−=H2O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OH−+ H++SO=BaSO4↓+H2O
1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发现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的字样,下面是该小组成员对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1 L该溶液,可将溶于1 L水中
B.和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
C.从试剂瓶中取该溶液的一半,则所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D.将该瓶溶液稀释一倍,则所得溶液的为
二、非选择题
19.(每空2分共10分)下列10种物质:
①水 ②空气 ③铁 ④二氧化碳 ⑤硫酸 ⑥熟石灰[Ca(OH)2]⑦胆矾(CuSO4⋅5H2O)
⑧NaOH溶液 ⑨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⑩硫酸氢钠(NaHSO4)
(1)属于混合物的是 .
(2)属于氧化物的是
(3)属于碱的是 .
(4)属于酸的是
(5)属于盐的是 .(以上空格填物质的序号)
- (14分)Ⅰ.碘是人体不可缺乏的元素,为了防止碘缺乏,现在市场上流行一种加碘盐,就是在精盐中添加一定量的KIO3进去。某研究小组为了检测某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发现其检测原理是:KIO3+5KI+3H2SO4=3I2+3H2O+3K2SO4
(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是__________;如果反应生成0.3mol的单质碘,则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____。
(2)若采用下图实验装置将四氯化碳和I2的混合溶液分离。
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该装置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冷凝管的进水口是:_____(填g或f)
Ⅱ.我校环保兴趣小组在处理污水样品时,需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密度为1.19 g/cm3配制成250mL 0.1mol·L-1的盐酸溶液。
(1)配制上述溶液除250mL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量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2)根据计算,需要36.5%的浓盐酸的体积为 mL。
(3)在量取浓盐酸后,下列操作先后顺序是(用编号表示)
① 待稀释的盐酸温度与室温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所选定规格的容量瓶中。
② 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环形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凹液面最低处与瓶颈的环形刻度线相切。
③ 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适量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④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
(4)假设配制时其他操作均正确,只出现以下哪种情况时,会造成所配制的溶液浓度相比于要求的值偏高? ( )
A.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B.定容时仰视容量瓶读数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读数
D.配制的溶液装入洁净的但有少量蒸馏水的试剂瓶中
21.(14分)(1)按如图所示操作,充分反应后:
①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Ⅱ中铜丝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合Ⅰ、Ⅱ实验现象可知Fe2+、Cu2+、Ag+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
(2)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2KNO3+S+3C=K2S+N2↑+3CO2↑,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被氧化的元素是 ,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氧化产物是 ,还原产物是 。
(3)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5种物质:S、H2S、HNO3、NO、H2O。该反应物中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若反应中转移了0.3 mol电子,则还原产物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22.(8分)为了将混有Na2SO4、NaHCO3的NaCl固体提纯,制得纯净的氯化钠溶液,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已知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能分解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而NaCl和Na2SO4固体加热时不发生化学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盛放药品可选用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操作②为什么不用Ba(NO3)2溶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操作②后,判断SO42-已除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设计方案是否严密_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D | C | C | C | A | D | A | C | D | C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
|
答案 | A | B | D | A | D | B | D | D |
|
|
二、非选择题
19.(1) ②⑧ (2) ①④ (3) ⑥ (4) ⑤ (5) ⑦⑨⑩
20.Ⅰ(1)KIO3 5∶1 0.5NA (2)蒸馏烧瓶 温度计 g
Ⅱ(1)玻璃棒
(2)2.1
(3)③①④②
(4)C
- (1). Fe+Cu2+=Fe2++Cu . 红色铜丝上有银白色金属附着 Ag+>Cu2+>Fe2+ (2) N、S C KNO3、S C CO 2 N2、K2S
(3). S 3
- (1). 坩埚
(2). 使用Ba(NO3)2溶液,会引入除不去的杂质离子NO3-
(3). 在滴加BaCl2溶液的过程中,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先加盐酸至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几滴BaCl2,若无沉淀生成,则证明SO42-已除尽
(4). 除去过量的Ba2+
(5). 否 加热不能除去过量的Na2CO3,应在④后加入足量的盐酸除去Na2CO3,再加热煮沸除去过量的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