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考试试卷
展开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说明:1.命题范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二章第一节(包括选修四第一章)
2. 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试卷分两卷,第I卷为选择题(共60分),请将正确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共40分),请将答案按照题序用黑色水性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某原子含有6个电子、7个中子,则它的化学符号可能是( )
A.13Al B.13Al C.13C D.13C
2、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 )
A. 与 B.T2O与H2O C. 与 D.金刚石与石墨
3、美国劳仑斯国家实验室曾在1999年宣布用86Kr离子轰击208Pb靶得到118号元素的一种原子,其质量数为293。其后,反复实验均未能重现118号元素的信号,因此该实验室在2001年8月宣布收回该论文。但是科学家们相信,完成的第七周期包含的元素数目与第六周期相同。若118号元素将来被确认,则下列预测合理的是( )
A.它的中子数是118 B. 它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C.它是活泼的金属元素 D. 它是第八周期元素
4、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Ba(OH)2 B.CaCl2 C.H2O D.H2
5、已知反应:X+Y =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 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反应就可发生
6、XY2是离子化合物,X和Y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氖原子相同,则X、Y为( )
A.Ca和Cl B.K和S C.Ca和F D.Mg和F
7、已知25 ℃、101 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s)+O2(g)=CO2(g) ΔH =-393.51 kJ/mol
C(金刚石,s)+O2(g)=CO2(g) ΔH =-395 .41 kJ/mol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比金刚石的能量低
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比金刚石的能量高
8、关于碱金属元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
B.随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金属还原性增强
C.随核电荷数递增,氢氧化物碱性增强
D.依Li、Na、K、Rb、Cs,单质熔沸点升高,密度增大
9、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
HXO4>H2YO4>H3ZO4,则下列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Y>Z B.单质的非金属性:X<Y<Z
C. 原子序数:X>Y>Z D.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ⅠA族和ⅦA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
B.具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就是共价化合物
C. 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
11、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体内进行的缓慢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B.化学键形成时释放的能量越多,化学键越活泼。
C. 需要加热条件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 1mo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12、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 )
A.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B.铝与稀盐酸的反应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13、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14、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C2H2)气体时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表示乙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C2H2(g)+5O2(g) 4CO2(g)+2H2O(g) ΔH=-4b kJ·mol-1
B.C2H2(g)+O2(g) 2CO2(g)+H2O(l) ΔH=-2b kJ·mol-1
C. C2H2(g)+O2(g) 2CO2(g)+H2O(g) ΔH=+2b kJ·mol-1
D.2C2H2(g)+5O2(g) 4CO2(g)+2H2O(l) ΔH=+4b kJ·mol-1
15、已知①2C(s)+O2(g)2CO(g) ΔH=-221.0 kJ·mol-1
②2H2(g)+O2(g) 2H2O(g) ΔH=-483.6 kJ·mol-1
则制备水煤气的反应C(s)+H2O(g) CO(g)+H2(g) ΔH为( )
A.+262.6 kJ·mol-1 B.-131.3 kJ·mol-1
C.-352.3 kJ·mol-1 D.+131.3 kJ·mol-1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对应题目的横线上.)
16、(10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①~⑩中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回答:
族 周 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二 |
|
|
|
| ① |
| ② |
|
三 | ③ | ④ | ⑤ | ⑥ |
|
| ⑦ | ⑧ |
四 | ⑨ |
|
|
|
|
| ⑩ |
|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⑦的黄绿色单质的化学式为 ⑩的单质在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为
(3)①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 性⑥的元素符号为
(4)用电子式表示②与④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5)这些元素中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是
(6)写出⑤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⑤的氢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7、(12分)现有部分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 元素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 |
T |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
X |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分子中含有3对共用电子对 |
Y | M层比K层少1个电子 |
Z | 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 |
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T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周期第_____族
(2)元素T与X相比,原子半径较大的是 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T、X、Y、Z中有两种元素能形成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化合物,
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该化合物与水反应方程式:_____ ______
(4)元素Y与元素Z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Y单质的熔点比Z单质低 b.Y单质与水反应比Z单质剧烈
c.Y的化合价比Z低 d.Y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强
(5)元素T和氢元素可形成一种18电子的化合物Q,元素X与氢元素也能按原子个数比为
1∶2形成一种18电子化合物W,Q与W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X单质和T的另一种氢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8分)已知:在25 oC 101KPa时
① 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120.9 KJ的热量
② 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
③ Na2O2(s)+CO2(g)=Na2CO3(s)+ ΔH=-226 kJ/mol
在相同条件下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书写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
(2)、CO的燃烧热为ΔH=_____。
(3)、请写出Na2O2(s)与CO(g)反应生成Na2CO3(s)的热化学方程式 。
(4)、请计算CO(g)与Na2O2(s)反应放出1018kJ热量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
19、(10分) 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环形搅拌棒能否用铜质用品代替 ,原因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每一次平行实验至少需要观察记录几次温度数值
(4)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5)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跟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试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60分)。
1、C 2、A 3、B 4、A 5、C 6、D 7、B 8、D 9、C 10、D
11、A 12、B 13、C 14、B 15、D
二、填空题(共40分)。
16、(满分10分,每个空1分,方程式气体符号不写不扣分,不配平不给分)
(1) (2)Cl2; 液体 (3)碱; Si
(4)
(5)KOH ; Al (OH)3
(6)2Al+6HCl=2AlCl3+3H2↑;Al (OH)3+OH-=AlO2-+2H2O
17、(满分12分,方程式气体符号不写不扣分,不配平不给分)
(1) 二 (1分) VIA (1分)
(2) N (1分)
(2分)2Na2O2+2H2O==4NaOH+O2↑(2分)
(4) Na (1分) b、d (2分)(答对一个给1分,多答或错答不给分)
(5)N2H4+2H2O2===N2↑+4H2O(2分)
18、(满分8分,每个问2分,热化学方程式其他答案正确也给分)
(1)2H2(g) + O2(g) == 2H2O(g) △H = -483.6KJ·mol-
(2)-283 kJ/mol
(3)Na2O2(s) + CO(g) = Na2CO3(s) ΔH=-509 kJ/mol
(4)4 mol
19、(满分10)
(1)不能 (1分) 铜导热,热量损失较大(1分)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2分)
(3)3次(2分)
(4)偏小(2分)
(5)相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