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试题
展开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 :16第I卷(5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一共有3个短周期,4个长周期B.元素周期表有18 个纵行17 个族C.元素周期表是门捷列夫发明的D.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主族元素叫碱金属族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说法正确的是 ( )A.短周期元素包含20 种元素B.碱金属中金属性最弱的是锂C.卤族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FO4D.0族元素中最外层都是8个电子稳定3.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 )。A.C B.F C.S D.Ne4.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A.氧 B.氟 C.碳 D. 氮5.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N2 B.CO2 C.NaOH D.CH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焓变单位中kJ,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当反应放热时ΔH > 0,当反应吸热时ΔH < 0C.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D.一个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键能大于反应物的总键能时,反应吸热,ΔH为“+”7.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2H2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D.反应物H2比产物H2O稳定8.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浓硫酸的稀释 ②碘的升华 ③NaOH固体溶于水 ④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 ⑤H2在Cl2中燃烧 ⑥Al在高温条件下与Fe2O3的反应 ⑦酸碱中和反应A.①③⑤ B.②④⑥C.⑤⑥⑦ D.①③⑤⑥⑦9.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 ΔH=+131.3 kJ/mol表示(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能量B.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3 kJC.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D.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氢气,放出热量131.3 kJ10.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右图的是( )A.由镁和盐酸制氢气B.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D.碳酸钙的分解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下列关于3 2He的说法正确的是 ( )。A.3 2He原子核内含有2个中子 B.3 2He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C.3 2He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3 2He和4 2He是两种不同的核素12.下列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氧化性强弱:F2<Cl2 B.金属性强弱:K<NaC.酸性强弱:H3PO4<H2SO4 D.碱性强弱:NaOH<Mg(OH)213.已知某粒子,则元素R的原子序数是( )。A.Z B.A-Z C.Z-n D.Z+n 14.下列微粒中属于同位素的是( )。A.O2和O3 B.T2O 和D2O C.Cl2 和Cl- D.H和 D15.俄美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拥有117个质子的新元素,填补了目前已被发现的第116号和118号元素之间缺失的“一环”。它的化学符号是Uus(暂时无正式中文名称),其中一种核素为,其核外电子排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的核外共有117个电子 B.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56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0 D.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ⅦA族1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的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H2(g)+Cl2(g)2HCl(g) ΔH=-184.6 kJ·mol-1B.CH4(g)+2O2(g)CO2(g)+2H2O(g) ΔH=-802.3 kJ·mol-1C.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D.CO(g)+0.5O2(g)CO2(g) ΔH=-283 kJ·mol-117.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1>Q2的是( )A.2H2(g)+O2(g)===2H2O(l) ΔH=Q12H2(g)+O2(g)===2H2O(g) ΔH=Q2B.S(g)+O2(g)===SO2(g) ΔH=Q1S(s)+O2(g)===SO2(g) ΔH=Q2C.H2(g)+Cl2(g)===2HCl(g) ΔH=Q10.5H2(g)+0.5Cl2(g)===HCl(g) ΔH=Q2D.C(s)+0.5O2(g)===CO(g) ΔH=Q1C(s)+O2(g)===CO2(g) ΔH=Q218.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气态水。已知破坏1 mol 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mol O===O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 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2Q1+Q2>4Q3 B.2Q1+Q2<4Q3C. Q1+Q2<Q3 D.Q1+Q2=Q319.在101 kPa和25 ℃时,有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s)+1/2 O2(g)===CO(g) ΔH1=-110.5 kJ·mol-1H2(g)+ 1/2O2(g)===H2O(g) ΔH2=-241.7 kJ·mol-1H2(g)+ 1/2O2(g)===H2O(l) ΔH3=-285.8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s)+H2O(g)===CO(g)+H2(g)ΔH=-131.2 kJ·mol-1B.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C.2H2O(g)===2H2(g)+O2(g) ΔH=-483.4 kJ·mol-1D.H2O(g)===H2O(l) ΔH=-44.1 kJ·mol-120.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O(g)+H2O(g)===CO2(g)+H2(g) ΔH>0 B.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S(g)+O2(g)===SO2(g)ΔH1 , S(s)+O2(g)===SO2(g)ΔH2。则ΔH1>ΔH2D.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第II卷 主观题(50分)21.(8分)原子序数11-17的元素,自钠到氯,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从 增加到 ,随着核电荷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依次 ,得电子能力逐渐 ,因此,氧化性逐渐 ,还原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22.(13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中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回答以下问题: 主族周期IAIIAIIIAIVAVAVIAVIIA0二 ① ② 三③④⑤⑥ ⑦⑧四⑨ ⑩ (1)在③~⑦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2)①~⑩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 , 碱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 ;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是 。(3)按要求写出下列两种物质的电子式:①的氢化物 ; ⑨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的水化物 ;(4)②③④其离子半径有大到小为 。②⑦⑩其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弱到强为 。(5)写出⑦与NaOH的的化学方程式: 。23.(10分)根据要求写出热化学方程式(1)1molN2(g)与适量的H2(g)反应生成NH3(g),放出92.2kJ热量。(2)卫星发射时可用肼(N2H4)作燃料。1molN2H4(l)在O2(g)中燃烧,生成N2(g) 和H2O(l),放出622kJ热量。(3)2.3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的水,放出68.35kJ的热量。写出乙醇的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4)将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24.(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桌上备有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环形玻璃搅拌棒、0.5 mol·L-1盐酸、0.55 mol·L-1NaOH溶液,实验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 、 。 (2)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填“能”或“否”),其原因是 。 (3)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实验用品溶液温度中和热t1t2ΔH①50 mL0.55 mol·L-1NaOH溶液50 mL0.5 mol·L-1HCl溶液20 ℃ 23.3 ℃ ②50 mL0.55 mol·L-1NaOH溶液50 mL0.5 mol·L-1HCl溶液20 ℃ 23.5 ℃ 根据实验结果写出NaOH溶液与HCl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4)若用KOH代替NaOH,对测定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若用醋酸代替HCl做实验,对测定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为什么 。 25.(9分)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已知B、C、D、E是非金属单质,且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化合物G的颜色反应为黄色,化合物I和J通常状况呈气态;反应①是化工生产中重要固氮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A、B、J分别是什么物质?(2)写出下列物质间的化学方程式:F和CO2,D和E,(3)G和I 的离子方程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0分)12345678910CBCBACBDCA二、选择题(30分)11121314151617181920DCADCDDBDD21. 相同 1 7 减小 增强 增强 减弱 增强22. (1)Na (2) HClO4 KOH Al(OH)3 Br2(3) (4)F->Na+>Mg2+ HBr <HCl< HF(5)Cl2+2NaOH==NaCl+NaClO+H2O23. (1)N2(g)+3N2(g)==2NH3(g) ΔH=-92.2 kJ/mol(2) N2H4(l)+O2(g)==N2(g)+2H2O(l) ΔH=-622 kJ/mol(3) C2H6O(l)+3O2(g)==2CO2(g)+3H2O(l) ΔH=-1367 kJ/mol(4) B2H6(gl)+3O2(g)==B2O3(s)+3H2O(l) ΔH=-2165 kJ/mol24. (1)量筒 温度计(2)否 铜丝导热快,热量散失多(3) NaOH (aq)+HC(aq)l==NaCl(aq)+H2O(l) ΔH=-56.85 kJ/mol(4) 无 有 醋酸电离吸热25. (1)A:Na B:O2 J:NH3(2)2Na2O2+2CO2==4Na2CO3+O2↑ N2+3N2==2NH3 (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3)2H++CO32-==CO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