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37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372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372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试题
展开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6小题,共48分)
1.下列关于“甲烷燃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
B. 甲烷燃烧一定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 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常用作气体燃料
D. 点燃甲烷前要先检验其纯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
B.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C. 含有离子键的物质肯定含金属元素
D.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
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
C. 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D. 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mol·L-1·s-1和mol·L-1·min-1
4.2014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 “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形势”。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B.大量开采化石原料,以满足社会对能源的需求
C.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
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5.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造成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几年后在福岛县附近仍能检测到、、等放射性元素。已知铯(Cs)是钠的同族元素,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互为同位素
B.放出射线是一个自发的化学变化过程,射线对人危害很大
C.与的中子数相同
D.单质铯的金属性比单质钠弱
6.元素X的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这种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
A.第4周期ⅡA族 B.第4周期ⅦA族
C.第3周期ⅣB族 D.第3周期ⅣA族
7.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A.HCl 和NaOH B.Na2O 和Na2O2
C.CO2和 CaO D.CaCl2和 Na2S
8.右图是锌铜原电池的示意图。下列关于锌铜原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锌作正极
B.溶液中SO42-向铜电极方向移动
C.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
D.负极发生的反应是:2H+ +2e-=H2↑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2C和14C互为同位素
B.甲烷与正丁烷(CH3CH2CH2CH3)互为同系物
C.二氧化碳和干冰互为同素异形体
D.乙醇(CH3CH2OH)与二甲醚(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10.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 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 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D. 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
11.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
12.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
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乙烯使溴水退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13.右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
C.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Z>Y
14.下列反应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CH2===CH2+HClCH3CH2Cl
B. CH2===CH2+Br2―→CH2BrCH2Br
C. CH≡CH+H2CH2===CH2
D. CaO+CO2===CaCO3
15.现有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溴化钠溶液和溴水的混合液,分离它们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蒸馏 B.萃取、分液
C.分液、萃取 D.蒸馏、分液
16.原子团SCN化合价为-1价,在很多方面跟卤素原子相似,因此称为“拟卤素”。拟卤素离子与卤离子还原性强弱顺序为Cl-<Br-<SCN-<I-,又知氧化性I2>S,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 (SCN)2+2Br-===Br2+2SCN-
B. (SCN)2+H2S===2H++2SCN-+S↓
C. 4H++2SCN-+MnO2Mn2++(SCN)2↑+2H2O
D. (SCN)2+2I-===2SCN-+I2
二.填空题(4小题,共47分)
17.(4分). ①H与H;②O2与O3;③正丁烷(CH3CH2 CH2 CH3)与异丁烷;④甲烷(CH4)与丙烷(C3H8)。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2)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
(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
18. (12分)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在学习、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H |
|
|
|
|
|
| He |
Li | Be | B | C | N | O | F | Ne |
Na | Mg | Al | Si | P | S | Cl | Ar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___,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
(2)硅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其最高价氧化物是 (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
(3)硼酸(H3BO3)的酸性_________(填“>” 或“<”)碳酸(H2CO3)的酸性,说明你判断的理由:________ 。
(4)NH3的电子式为 ,它属于 (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NH3的还原性_________(填“>” 或“<”)PH3的还原性。
(5)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有一种物质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写出这种物质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 (19分)某气态烃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和D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D能跟碳酸氢钠反应,F有香味。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A的结构式为 ,
B中官能团的电子式为 ,
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②在Cu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该实验的步骤是将红亮的铜丝置于酒精灯上加热,待铜丝变为黑色时,迅速将其插入到装有B的试管中(如右图所示)。重复操作2-3次,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D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B、D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实现反应④,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试管1中装药品的顺序为先取 (填“B”、“D”、“浓硫酸”,下同),再加入 ,最后加入 。图中X的化学式为 ,其作用是 。浓硫酸的作用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12分)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右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的现象___________,即可证明。请写出一种制取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__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
三、计算题(5分)
21.(1)在反应A(g)+3B(g)===2C(g)中,若以物质A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 mol·L-1·min-1,则以物质B表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mol·L-1·min-1。
(2)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 s后测得N2的物质的量为1.9 mol,则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16小题,共48分)
1-5 BBBBA 6-10 DDCCA 11-16 ACBDCA
二.填空题(4小题,共47分)
17. (4分)(1)①;(2)④;(3)③;(4)②
18.(12分)(1) 氟 ; 第二周期 VIIA族
(2)略 酸性
(3)< ;B和C 位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B<C,原子半径B>C,得电子能力B<C ,故非金属性B<C ,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H3BO3< H2CO3 (合理即可) (4) ; 共价 ; <
(5)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19(19分)(1) 羧基。
(2)加成;CH2=CH2 + Br2→CH2BrCH2Br
(3)铜丝由黑色变红色,产生刺激性气;
(4)CH3COOH+HCO3-→CH3COO-+H2O+CO2↑
(5)B;浓硫酸;D;Na2CO3;减小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利于分层),除出混合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溶解混合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醇。;催化剂、吸水剂
CH3COOH + HOCH2CH3 CH3COOCH2CH3 +H2O
20.(12分)(1)钾(1分) ; 铝(1分) ;
(2)S2-+Cl2=S↓+2Cl-(2分)
(3)锥形瓶(1分) ; 倒吸(1分)
(4)变蓝色(1分) ;MnO2+4HCl MnCl2+Cl2↑+2H2O(2分); NaOH(1分)
(5)有白色沉淀生成(1分) ; 饱和NaHCO3(1分)
三、计算题(5分)
21(1)0.6 (2)0.05 mol·L-1·s-1
【解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关系:=,v(B)=3v(A)=3×0.2 mol·L-1·min-1=0.6 mol·L-1·min-1。
(2)3 s内消耗的N2的物质的量为2 mol-1.9 mol=0.1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2+3H22NH3,可以计算出3 s内消耗的H2的物质的量为0.3 mol,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v(H2)==0.05 mol·L-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