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甘肃省岷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甘肃省岷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试卷
1.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A.为蒸发装置,用于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故A不选;B.为蒸馏装置,可用来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物质,故B不选;C.为配制溶液的示意图,不能由于物质的分离,故C选;D.为洗气装置,可用于分离气体,故D不选;故选C。
2. 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 )
A. 蒸馏 B. 蒸发 C. 过滤 D. 搅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海水煮盐,利用加热水蒸发,氯化钠结晶析出,因此选项B正确。
3.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手持试管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
B.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 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D. 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要用试管夹夹着,不能用手,否则会将手烫坏,故A错误;B.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以免引起火灾,故B错误;C.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操作错误,故C错误;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触及容器的内壁,以防玷污药剂,故D正确;故选D。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1 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4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
B. 1 mol臭氧和1.5 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 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一定是在标准状态下
D. 等物质的量的CO2和葡萄糖(C6H12O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1∶3
【答案】C
【详解】A.lmol氧气含有2molO,个数为2mol×6.02×1023/mol=1.204×1024个,标况下1mol氧气的体积为22.4L,A正确;
B.1mol臭氧和1.5mol氧气含有的氧原子都是3mol,根据N=nNA可知二者含有氧原子数相同,B正确;
C.根据PV=nRT可知如果气体的体积是22.4L,则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C错误;
D.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个C、2个O,C6H12O6分子中含有6个C、6个O,根据n=nNA可知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6H12O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D正确;
答案选C。
5.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 mol氦气中有2NA个氦原子
B. 14 g氮气中含NA个氮原子
C. 2 L 0.3 mol·L-1Na2SO4溶液中含0.6 NA个Na+
D. 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A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氦是单原子分子,1 mol氦气中有NA个氦原子,A错;14 g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i,氮分子中有2个氮原子,则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个数为NA,B对;n(Na+)=" 2" L ×0.3 mol·L-1×2="1.2mol" ,Na+的个数为1.2NA个,C错;18 g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一个水分子有10个电子,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D错。
6.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 16 g B. 32 g C. 64 g/mol D. 32 g/mol
【答案】D
【解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0.25mol,气体的摩尔质量M= =32g/mol,故选D。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当某实验没有准确的药品用量说明时,为看到明显现象,取用药品越多越好
B. 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标签朝外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
C. 胶头滴管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
D. 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固体小颗粒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
【答案】D
【详解】A.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而不是越多越好,A错误;
B.如果瓶塞正放的话会腐蚀桌面,再放到试剂瓶上时会污染试剂,所以要瓶塞倒放;如果标签不向着手心,倾倒液体的残留液流下时会腐蚀标签,所以标签向着手心,B错误;
C.胶头滴管一般专瓶专用,若取另一种液体,会污染试剂,故需洗涤后再用,C错误;
D.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取用时可以用药匙,或者用镊子夹取.具体的操作是:先把容器横放,把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的竖立起来,使药品滑落到试管底部,以免打破容器.用药匙或纸槽将粉末状药品或小颗粒送到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竖起,使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防止药品沾在试管壁,D正确;
答案选D。
8.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 )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一元酸 ⑥强酸 ⑦化合物 ⑧混合物
A. ①④⑤⑥⑦ B. ①②③④⑤⑥⑦ C. ①②④⑧ D. ①④⑤⑥
【答案】A
【详解】HNO3在水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属于酸,硝酸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属于含氧酸,只能电离出一个氢离子,且完全电离,属于一元强酸,不是氧化物也不是氢化物,硝酸是由氢、氧、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是混合物,为无机化合物,所以①④⑤⑥⑦正确,答案选A。
9.在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
A. 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 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
C. 过滤时,烧杯内壁与漏斗下端
D.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过滤时,玻璃棒下端应紧靠三层滤纸处,防止是滤纸破损,造成过滤失败,故说法正确;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飞溅,故说法正确;C、防止液体飞溅,因此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故说法正确;D、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不能触碰试管内壁,防止污染液体,故说法错误。
10.下列物质分类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
A. 氧化物 化合物 B. 化合物 电解质
C. 溶液 胶体 D. 溶液 分散系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氧化物属于化合物,故A错误;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故B正确;溶液、胶体是并列关系,故C错误;溶液属于分散系,故D项错误。
11. 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大小属于纳米级(1~100 nm)的是( )
A. Fe(OH)3胶体 B. Fe(OH)3沉淀
C. FeCl3溶液 D. 碘水与CCl4溶液振荡后的混合液
【答案】A
【解析】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的为溶液,介于1~100 nm的为胶体,大于100 nm为浊液,答案选A。
12.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 Ba(NO3)2 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 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 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 容量瓶中
【答案】D
【解析】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防止污染原溶液,应该将过量的试剂回收处理,不能倒入原试剂瓶中,故A错误;B.硝酸钡属于重金属盐,随便丢弃对人或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其废液不能倒入下水道中,应该回收处理,故B错误;C.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蒸至有很少量水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水分蒸干即可,故C错误;D.容量瓶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用来盛装过冷或过热的液体,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溶液的温度较高,应冷却后在转移到容量瓶中,故D正确;故选D。
13.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 1 L H2SO4溶液中含98 g H2SO4 B. 0.5 L含49 g H2SO4的溶液
C. 98 g H2SO4溶于水配成2 L溶液 D. 0.1 L含24.5 g H2SO4的溶液
【答案】D
【详解】A.98gH2SO4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硫酸的浓度c=1mol÷1L=1mol/L;
B.49gH2SO4的物质的量为49g÷98g/mol=0.5mol,则硫酸的浓度c=0.5mol÷0.5L=1mol/L;
C.98gH2SO4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硫酸的浓度c=1mol÷2L=0.5mol/L;
D.24.5gH2SO4的物质的量为24.5g÷98g/mol=0.25mol,则硫酸的浓度c=0.25mol÷0.1L=2.5mol/L;
因此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选项D,答案选D。
14.下列一定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
①0.5 mol NH3 ②标准状况下22.4 L He ③4 ℃时9 mL H2O ④0.2 mol H3PO4
A. ①④③② B. ④③②①
C. ②③④① D. ①④②③
【答案】A
【详解】①0.5 mol氨气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②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氦为单原子分子,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③4℃时9 mL水的质量是9g,物质的量为0.5mol,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
④0.2 mol磷酸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6mol;
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①④③②,答案选A。
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B. 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相同
C. 等质量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1
D. 将98g H2SO4溶解于500mL水中,所得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答案】B
【详解】A、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H2SO4的摩尔质量应该是98g/mol,A错误;
B、氧气和臭氧均是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即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相同,B正确;
C、等物质的量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1,而等质量的CO与CO2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不相等,C错误;
D、将98gH2SO4溶解于水中配制成500mL溶液,所得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将98g H2SO4溶解于500mL水中,溶液体积不是500mL,其浓度不是2mol/L,D错误;
答案选B。
16.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L的NaCl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的质量分别是( )
A. 950 mL 111.2 g B. 500 mL 117 g
C. 1000 mL 117g D. 任意规格 117g
【答案】C
【详解】配制950mL溶液应该选用1000mL的容量瓶,需要称量的m(NaCl)=2mol/L×1L×58.5g/mol=117g,答案选C。
17.某同学按下列步骤配制500 mL 0.20 mol·L-1KCl溶液,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 有关问题 |
(1)计算所需KCl的质量 | 需要KCl的质量为__________g |
(2)称量KCl固体 | 称量过程中主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 |
(3)将KCl加入100 mL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 为加快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
(4)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至500 mL容量瓶中 | 为防止溶液溅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 | 怎样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 7.45 (2). 电子天平 (3). 搅拌、加热 (4). 用玻璃棒引流 (5). 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眼睛平视凹液面与环形刻度线相切
【详解】(1)配制500 mL 0.20 mol·L-1KCl溶液,需氯化钾的质量为0.5L×0.2mol•L-1×74.5g/mol=7.45g;
(2)由于需要称量7.45g氯化钾固体,因此需要用电子天平称量,托盘天平只能读数到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量7.45g氯化钾;
(3)为加快氯化钾溶解可以采取搅拌、加热、研细氯化钾等措施;
(4)为防止溶液溅出通常采取用玻璃棒引流;
(5)定容应注意: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眼睛平视凹液面与环形刻度线相切。
18.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其摩尔质量为M g/mol,该气体质量为m 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
(1)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2)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L;
(3)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____个。
【答案】(1). m/M (2). 22.4m/M (3). 2mNA/M
【详解】(1)由n=m/M可知,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M mol;
(2)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M mol,则V=nVm=22.4m/M L;
(3)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M mol,又因为是双原子分子,根据n=N/NA可知原子数为2mNA/M个。
19.(1)标准状况下,112 mL某气体的质量为0.14 g,则其摩尔质量为________,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在标准状况下,跟4.4 g 二氧化碳体积相等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
【答案】(1). 28g/mol (2). 28 (3). 3.2g
【详解】(1)标准状况下,112 mL某气体的质量为0.14 g,其物质的量是0.112L÷22.4L/mol=0.005mol,则根据M=m/n可知其摩尔质量为0.14g÷0.005mol=28g/mol,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为28。
(2)4.4 g 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4.4g÷44g/mol=0.1mol,在标准状况下,跟4.4 g 二氧化碳体积相等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也是0.1mol,其质量为0.1mol×32g/mol=3.2g。
20.CCl4和蒸馏水都是无色溶液,请按下列要求用实验方法鉴别:
(1)用两支试管分别取出少量的CCl4和蒸馏水,然后分别加入少量的单质碘,振荡,呈紫红色的液体是__________,呈棕黄色的液体是__________。
(2)用试管取出少量的其中一种液体,再加入另外一种液体,下层液体是__________,上层液体是__________。
【答案】(1). CCl4 (2). 蒸馏水 (3). CCl4 (4). 蒸馏水
【详解】(1)只允许用一种试剂:用两支试管分别取出少量的CCl4和蒸馏水,然后分别加入少量的单质碘,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不易溶于水,则振荡,呈紫红色的液体是四氯化碳,呈棕黄色的液体是蒸馏水;
(2)四氯化碳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并且密度比水大,和水混合后分层,四氯化碳在下层,水在上层,则不用任何试剂检验,用试管取出少量的其中一种液体,再加入另外一种液体,下层液体是四氯化碳,上层液体为蒸馏水。
21.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1)加入过量BaCl2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步中,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NaCl溶液时,若出现下列操作,其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A.称量时NaCl已潮解( )
B.天平的砝码已锈蚀( )
C.定容摇匀时,液面下降又加水( )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答案】(1). 保证粗盐中SO42-沉淀完全 (2). 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 (3). 偏低 (4). 偏高 (5). 偏低 (6). 偏高
【详解】(1)过量的氯化钡会将全部的硫酸根离子沉淀完毕,因此加入过量BaCl2目的是保证粗盐中SO42-沉淀完全;
(2)除杂试剂为了保证除去杂质离子,一般是过量的,碳酸钠可以将钙离子以及过量的钡离子沉淀下来,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
(3)A.称量时NaCl已潮解,则实际称量的氯化钠质量减少,浓度偏低;
B.天平的砝码已锈蚀,则实际称量的氯化钠质量增加,浓度偏高;
C.定容摇匀时,液面下降又加水,溶液体积增加,浓度偏低;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减少,浓度偏高。
22.10.6g Na2CO3固体溶于水,配制成1L溶液,计算浓度是多少?
【答案】0.1mol/L
【详解】10.6g Na2CO3固体的物质的量是10.6g÷106g/mol=0.1mol,溶于水,配制成1L溶液,因此碳酸钠的浓度是0.1mol÷1L=0.1mol/L。
23.要配制500mL 0.6mol/L 的NaOH溶液,需2 mol/L 的NaOH溶液多少毫升?
【答案】150mL
【详解】根据c1V1=c2V2可知2 mol/L×V(NaOH)=0.5L×0.6mol/L,V(NaOH)=0.15L=150mL,即要配制500mL 0.6mol/L的NaOH溶液,需2 mol/L的NaOH溶液150 mL。
24.常温下,将20.0 g质量分数为14.0%的KNO3溶液与30.0 g质量分数为24.0%的KNO3溶液混合,得到的密度为1.15 g/cm3的混合溶液。计算:
(1)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2)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20%;2.28 mol/L
【详解】(1)混合后溶液中KNO3的总质量为:20.0 g×14.0%+30.0 g×24.0%=10.0 g,溶液总质量为:20.0 g+30.0 g=50.0 g,因此混合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w(KNO3)=10g/50g×100%=20%;
(2)混合后溶液中的KNO3的物质的量为:n(KNO3)=10g÷101g/mol≈0.099 mol,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为50g÷1.15g/mL≈43.48mL=0.04348 L,所以混合后溶液中K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KNO3)=0.099mol÷0.04348L≈2.28 mol/L。